請問軍校非指揮類畢業一定要去修裝備嗎?

大道至簡105


軍校畢業後你想幹嘛呢?不管是指揮類還是非指揮類,其實到部隊都是學徒。

論隊列動作,你可能不如士兵,論技術裝備操作能力,你可能誰也比不上。

如果你端著軍官的架子,自我定位高高在上,不把士兵放在眼裡,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把自己孤立了。

軍官,不僅要會幹,還要會指揮人幹,否則,你這個軍官可能不如士官,甚至不如義務兵。

老兵畢業後,分配到部隊某個倉庫,操作裝設備是必修課,當然必須會日常維護保養,小故障也得會排除,總不能遇到問題就外請工程技術人員來,很多時候等不起呀!

帶士兵出操跑步、訓練體能,新幹部不去誰去呢?剛畢業總不能就自我放飛吧!

如果其他軍官和士兵都會修裝設備,就你不會,早畢業的軍官學歷並不比你低,資歷比你還老。甚至士兵也會維修裝設備,你要是啥也不是,不覺得尷尬嗎?

會幹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別人不會幹,經你一指點,三下五除二解決問題,你才是高手,才會贏得官兵認同,才會有威信。


李連明


不一定。軍校畢業後到部隊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努力,能力素質和特長。一句話,主要是看錶現。


軍校裡面分指揮類,技術類等專業,各專業畢業後到部隊,一般是按所學專業分配的,這是慣例。多數都是先分到最基層工作,如連隊,技術室等。

不論分配你的第一個崗位是什麼,都必須盡全力幹好。是金子在哪都發光。只有大家認可你,相信你,才會大膽地推薦你,把你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有時既使你不想幹某個崗位,因為你的表現,有的部門也會動員你去他們那裡工作。最怕的是畢業後二、三年的時間裡,自己表現一般般,乏善可陳,既使你想到某崗位工作,也不會有人推薦你,用人單位也不會要你的。其實,部隊裡還是很能人盡其才的,許多幹部是地方大學生入伍,專業是技術類,由於管理能力強,作風潑辣,當軍事幹部的大有人在。有的畢業院校是醫學院,乾的是軍醫,後來卻走上了指揮,政工崗位,有的還成為了高級領導幹部。


舞臺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關鍵是看你的表現怎麼樣!


賀蘭上空的雲


我很好奇這是從哪兒得出來的結論,學非指揮類和修裝備的聯繫在哪兒?話說你會麼!?

一、非指揮類到底是做什麼的

非指揮類其實就專業上和指揮類並沒有大的不同,比如計算機專業可能有指揮類、也會有非指揮類。但是指揮類和非指揮類培養的方向卻有不同。

指揮類主要目標是培養初級指揮軍官,也就是說比如基層部隊的排長,這是指揮類的第一任職方向。

而非指揮類多數從事技術崗位,他們走的是技術級,比如副連對應的技術13級。然後從事的崗位比如工程師、軍醫、教員等等,這些崗位都是以技術為主的,一般不負責指揮、管理等。

二、修裝備是誰負責

部隊的裝備還真不是誰修就能修的,以前有人問我上軍校是不是就學做飛機大炮?無論是技術類、還是指揮類,學得還都不是做飛機大炮,能學會操作就不錯了。

做飛機大炮的,主要是軍工企業,而培養軍工企業人才的是以地方院校為主的,比如國防七子之類的。

對於裝備維修也是如此,生產裝備的一般都是軍工企業,大型的維修是要返廠維修的。

一般的維修,是由單位的修理連、修理營負責,入讓你工程師、軍醫去你能去麼,部隊專業是有分工的,像這種維修層面的工作,其實多數由士官隊伍們負責,當然也有學軍械專業、裝備專業軍校畢業的幹部也會比較熟悉這方面的技能,但是對於大部分來說恐怕還是有差距的。

總之,對於非指揮類幹部來說,從事的崗位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幹保密員、檔案員,有的當翻譯,有的當教員,有的當網絡工程師,有的當軍醫等等,並不是就所謂的一種崗位,所以不用為這個所擔心!


起步一二一


哨兵小虎第621條回答。

誰告訴你一定要去修裝備呢?

即使是純技術類的裝備保養專業,也不一定非要去修裝備!



軍校的非指揮專業其實是分為兩大類的:

一、純技術類。(專業技術軍官)

純技術類軍官,主要指的是技術含量較高,需要專門培養人才用於其維修保養的高技術專業!


比如:航空發動機、海陸空機務,坦克機械師、海軍船務維修師等。但即便是這樣的純技術類專業,他也有機械師和分隊長、中隊長、大隊長的區分。

顯然機械師是肯定要負責維修的,但分隊長、中隊長和大隊長就明顯是負責維修指揮的!

二、技術指揮類。(技術行政雙軌制軍官)

這類軍官應該是比較具有普遍性的,比如每個單位都有的通信軍官,但這裡面就有區分了,比如某些軍官是負責技術勤務的,有些軍官是負責參謀業務的。

而且,兩種角色也是可以互換的,比如技術勤務軍官擔任本職一段時間後,調整職務後可能變成通信參謀業務軍官,而參謀業務軍官也有可能變成技術勤務軍官。

總之,非指揮類專業畢業不一定非要去修裝備,甚至有的非指揮類專業畢業後還會從事通用指揮類專業呢!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老兵,謝謝你的閱讀和點贊!


哨兵小虎


還有很多專業,例如軍需財務管理、營房管理等後勤保障類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