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志願者,用實際行動在吉林大地上書寫志願服務的動人篇章

吉林日報

長春市朝陽區清河街道老張志願團組成居民聯防小組,為居民樓開展消殺,保護居民健康安全。

在我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當中有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農民、教師、個體老闆、退伍退役軍人、社區工作者,還有返鄉大學生、中學生和有志青年,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他們堅守在疫情阻擊戰的前線,用實際行動在吉林大地上書寫志願服務的動人篇章。

老黨員主動請纓

今年66歲的張亞軍是“長春好人”“朝陽區首屆道德模範”。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張亞軍坐不住了。他主動聯繫到長春市朝陽區清河街道請纓參戰,發動“老張志願團”的黨員志願者組成居民聯防小組,參與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為減輕社區工作人員的壓力,他們在注意自身防護的同時,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協助重點隔離人員區域的垃圾清運、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居民樓道的消殺等等。

除此之外,張亞軍和黨員志願者們還對丟棄的口罩進行集中撿拾、消毒、傾倒,以實際行動號召轄區居民妥善處理廢棄口罩,防止二次汙染。截至目前,共撿拾廢棄口罩500餘個。

年輕的“00後”抗疫者

許傳文,2001年出生,現就讀於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一名大一在校生。疫情當前,許傳文就想著自己身為一名醫學院的學生,一定要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在看到臨江團市委防疫志願者招募時,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積極申請到志願服務一線,被分配到火車站登記外來人員信息。許傳文說,雖然貢獻遠不如堅守在一線的醫生護士,但會盡全力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論是這一次的防疫任務,還是今後每一次大大小小的志願服務,我都願意奮鬥在第一線。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早日迎來疫情結束的那一天,吉林加油,中國加油!”

防控戰“疫”的生力軍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2月15日,乾安縣大布蘇鎮莫字村的22位志願者同村幹部攜手並肩戰鬥在一線,成為防控戰疫的生力軍。

志願者中年紀最大的是老黨員韓貴,今年76歲,是一名退伍軍人。疫情發生後,他每天都看新聞,時刻關注疫情變化。當從村裡大喇叭得知村委會召集志願者時,第一時間報了名,老伴和子女非常支持他。村幹部勸他這麼大年紀還是在家好好休息時,他卻說:“我是黨員,眼下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雖然年紀大了,身體還硬朗,能在有生之年為國家、為社會、為村民作貢獻是應該的。”

孫建航今年22歲,是長春中醫藥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大三學生,也是莫字村志願服務隊年齡最小的志願者,用所學知識和實際行動踐行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志願者們衝鋒在前,協助村幹部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在路口排查車輛、行人;在村裡巡邏排查;向村民講解疫情防控知識及注意事項;引導廣大村民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他們在各屯執勤盡職盡責,用忠誠和擔當守護村民的健康。

父子並肩作戰

“李書記,我的居家隔離期滿了,這是我的請戰書,你們這幾天為了抗擊疫情不分白天黑夜,我心裡著急,想貢獻一點力量,你就給我分配任務吧!”這是新疆某部隊現役軍人李晨思與白山市渾江區江北街道北安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志傑的對話。

李晨思今年25歲,既是軍人,又是預備黨員。他回到家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並居家隔離,在微信群看到社區黨總支發佈的《致全區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的倡議書》,隔離期滿後主動遞交請戰書,參加到社區志願者隊伍中。

跟隨李晨思一同前來當志願者的還有他近50歲的父親李明青。父子倆每天早早來到社區,開著私家車為社區運送人員和物資,並在返鄉人員登記點執勤,幫忙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單等,一干就是十幾天。哪裡有需要,哪裡就出現李晨思父子的身影,“若有戰,召必回!”李晨思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軍人的錚錚誓言。

衝在前面的老黨員教師

王豔民是四平職業大學招生辦的一名教師、老黨員。雖然學校還沒開學,但是疫情的不斷蔓延一直牽動著他的心。2月3日,王豔民主動來到四平市鐵東區金橋社區報名做志願者,要求加入到社區抗疫一線。

按照社區分配的任務,王豔民主要負責小區7個單元從1樓到6樓的樓道、住戶門、樓梯扶手以及單元門的消殺工作。每天一大早他就來到崗位上,穿上不透氣的防護服,一層一層仔仔細細地消殺。“爬到6樓的時候,基本已經滿身是汗了。幹完活走出樓宇門被冷風一吹,整個人一下子就凍透了。”王豔民說。

王豔民今年55歲,膝蓋患有滑膜炎,每爬一層樓對他來說都很吃力。“王老師,跟社區說說換個崗位吧。”看他爬樓太遭罪,家人朋友都勸他。王豔民卻總是擺擺手說:“我是一名黨員,哪裡需要哪裡站,哪能挑肥揀瘦呢。”

保衛小區的“哨兵”

2月4日,四平職業大學教師志願者馮志明來到四平市鐵東區四馬路街道曙光社區,他了解到社區很多居民樓沒有物業公司管理,出入口又比較多,給小區的封閉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麻煩,他想出點力。

馮志明投入戰鬥第一天的任務就是封閉小區。鐵篩網、鐵錘、八號線、鐵絲、鐵鉗、鋼釘……封閉工作用到的設備比較多,又全是手工作業,工作量非常大。馮志明和其他幾位同志忙活了整整一天才完成了曙光社區100多棟居民樓的封閉工作。“小區封閉後只留一個出入口,後期的聯防聯控工作就好開展了。”馮志明說。

第二天一早,馮志明又來到社區的3號卡點。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臨時搭起來的簡易帳篷成了他抗疫的主戰場,嚴酷的工作條件並沒有動搖馮志明在一線抗疫的信心。堅守在卡點他絲毫不敢懈怠,進出小區的每一位人員他都嚴格審查,排查有無非四平居民進入小區,遇到有人無卡出小區,他就苦口婆心規勸。趕上天氣太冷凍得站不住腳,他就圍著桌子溜達溜達,手冷了搓一搓、腳冷了跺一跺。馮志明說:“每次值班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像保衛祖國的哨兵一樣。想起這,身上雖然冷,但心裡卻熱騰騰的。”

奔跑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小白楊”

“沒關係,讓我來!”自1月27日成為防控疫情志願者以來,這是吉林建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二學生白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白山市區內公共交通運營全部停止,保障醫療人員的正常通勤和防疫物資的運輸成了當務之急。得知正在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的消息時,白楊第一時間報了名,主動承擔起為板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提供通勤、運輸防疫應急物資和運送入戶為返鄉者監測的工作人員的任務。他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職工隨時待命,接到流調任務便緊急出發。運送物資時,白楊總是搶搬搶運重物,他的無私援助打通了衛生服務中心與上級及兄弟單位之間的物資運輸通道,保證了疫情期間的物資供應。

白楊的到來大大方便了板石服務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的順暢開展,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小白楊”。“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就應該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白楊堅定地說。

社區一道閃亮的風景

漢漴林是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信息化中心的教師,2月2日,當得知社區急需衛生消殺志願者後,漢漴林積極投身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實際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消殺工作責任重大,關乎到小區每個人的安全。每天早上7點開始,漢漴林就揹著重達50多斤的消毒水箱走進每個居民樓,在各個樓梯間爬上爬下。揹著沉重的水箱需要很大的體力消耗,加之長時間負重攀爬樓梯,每上一層都格外吃力,累得漢漴林渾身大汗,他忙碌的身影成為社區裡一道亮麗的風景。

由於長時間接觸味道濃烈的消毒水,漢漴林產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幾次出現嘔吐和眩暈症狀,但他從未想到過放棄。忙了一上午後,他和隊友簡單吃了碗麵,又投入到“戰鬥”之中……

祖國媽媽,您的孩子已長大

在長春市南關區鴻城街道東風社區有一位特殊的志願者,她叫孫雪,是長春建築大學的在校學生,父親患有類風溼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工作,家裡3個孩子都在上學,全家租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裡,生活十分困難。東風社區黨委書記王敏瞭解情況後和孫雪結成了幫扶對子,資助她上大學,還認她作乾女兒,像對親人一樣關心她的成長。

疫情發生後,孫雪主動申請參與到抗疫防控工作,成為一名志願者。她不畏嚴寒、不怕艱苦,常常搶著分擔別人的工作任務。在疫情排查點值守時,寒風天將她凍得臉通紅、直跳腳,卻仍然堅守崗位,出入的群眾紛紛為她點贊。

孫雪說:“黨和政府對我們一家有恩,我要懂得感恩,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報社會。疫情緊急,這點辛苦不算什麼。我要像我乾媽學習,堅守在防疫前沿。”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哪裡有需要志願者就衝到哪裡,為遏制疫情擴散、奪取疫情防控鬥爭的勝利貢獻著力量。暖心的故事還在繼續,在這片有愛的吉林大地上,還有很多人在默默地給予我們感動……他們眾志成城,用血肉之軀築牢了疫情防控的一道道防線,他們是默默無聞的“吉林勇士”!

(記者於悅 馬賀 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