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和玩具說話,可能是進入了這個階段,家長多引導

文丨大米粒媽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孩子經常和自己的玩具說話,平常睡覺的時候也要帶著我自己的玩具一起睡覺,對於女孩子來說,更容易出現。一些家長髮現自己孩子會和自己玩具說話,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種異常舉動的時候,會告訴孩子玩具是沒有靈魂的,但是孩子這個時候卻堅持自己的想法。

孩子經常和玩具說話,可能是進入了這個階段,家長多引導

在大多數的寶寶眼中,他們所玩的玩具都是有生命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女孩子來說,他們認為自己的玩偶是陪伴自己重要的物件,並不是爸爸媽媽當口中的玩具。

案例

小李的女兒最近的做法就有一些讓小李覺得奇怪,當小李喊自己的女兒過來洗澡的時候,小李的女兒就拿著玩偶和媽媽說玩偶也要洗澡,小李見狀不知該怎麼辦。

孩子經常和玩具說話,可能是進入了這個階段,家長多引導

當小李和身邊的一些媽媽們討論過自己女兒的狀況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和小李說自己的孩子也出現過這樣的狀況,他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處理,任由孩子這樣去。小李同樣也不知道應該怎樣管教孩子,如果直接制止的話,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傷心,但是不管教,小李擔心自己的孩子精神會出現問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經常和玩具說話,可能是進入了這個階段,家長多引導

分析

大部分的家長認為孩子這樣只是簡單的戀物而已,並且家長們對於這些孩子平常並不會加以管教,當孩子出現這樣狀況的時候,不會去問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孩子見到父母這樣不支持的行為,更加覺得自己的玩具是有靈魂的,甚至會和玩具聊天和玩具說話,其實這是孩子進入了泛靈期,而這個階段大多寶寶要經歷的。

孩子經常和玩具說話,可能是進入了這個階段,家長多引導

這個階段的寶寶思想活躍,大概是在3~5歲,正在形成他們的人生觀的時候,這個時候寶寶學會感知世界,因此對周圍事物也會產生情感,甚至和他們交流溝通。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行為看起來無法理喻,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可以陪伴自己,比如說有一些孩子在單獨睡覺的時候,就會抱一隻大熊玩具來減少自己的恐懼。一些家長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這樣狀況的時候,內心還是非常緊張,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的,那麼在寶寶的這個階段,家長們應該如何處理寶寶與玩具的關係?

孩子經常和玩具說話,可能是進入了這個階段,家長多引導

家長們應該如何處理寶寶與玩具的關係?

1.正確引導不要制止

1) 家長們不需要過度的擔憂,因為孩子們瞭解外界的事物並不像父母那樣深刻,他只是發揮自己的想象而已,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做好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制止。

2)發現孩子對於自己的玩具非常依賴甚至認為他們有生命的時候支持寶寶對於物質比較有愛意的表現,讓我們這個時候可以採用一種溫柔的方式教導孩子。

2.多跟孩子進行交流

3)發現自己的寶寶過於沉迷,甚至是眼裡只有他的玩具和他的這個世界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孩子的心理狀態,看看心理狀態是否有問題。

4)多多鍛鍊和孩子交流溝通的能力,因為孩子之所以和玩具說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在家裡沒有和父母多多說話,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多和孩子交流。

5)爸媽們要適當的理解孩子這種情緒表達,不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怪物,如果爸爸媽媽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到孩子的行為,孩子可能也會覺得心裡很難過。

6)爸爸媽媽同樣要教會孩子如何分辨現實世界和寶寶腦子中的世界這個時候寶寶們需要多多分辨身邊的事物,而不是沉迷於自己的小世界當中。

3.用其他事情減少寶寶玩玩具時間

7)減少孩子玩玩具的時間,孩子經常喜歡玩玩具肯定會對玩具有所依賴,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出去玩一玩,或者是給孩子找一些同齡的小夥伴一起玩耍。

8)家長可以讓寶寶去學習畫畫,或者是讓寶寶欣賞一些藝術品,這樣都可以幫助寶寶從自己的小世界當中走出來,走向一個更加寬廣更加有趣的大世界。

9)爸爸媽媽們在進行引導的時候,一定要溫和,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心非常的敏感,如果父母不開導,他只會更加的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而去和玩具溝通。

孩子經常和玩具說話,可能是進入了這個階段,家長多引導

媽媽寄語

對於大部分的爸爸媽媽來說,如果發現了孩子出現和玩具說話的現象,爸爸媽媽也千萬不能著急,這個時候就需要去詢問寶寶和玩具說話的原因。如果寶寶只是偶爾一兩次和玩具說話的話,爸爸媽媽也不要緊張,但是當寶寶經常和玩具說話而不跟自己溝通,家長們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陪伴孩子太少了。對於女孩子來說,爸媽們更要注重教育,因為女孩子本身內心就比較敏感,而且比較容易依賴一些毛絨玩具,家長這個時候就要進行正確的引導。

孩子經常和玩具說話,可能是進入了這個階段,家長多引導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有沒有沉迷玩玩具的時候或者是經常和玩具說話呢,如果有的話,在孩子的這個階段,你又是怎麼樣去引導孩子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