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阎学通: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

看点:新冠疫情已然成为一场全球大考,只要有人没考完,谁都出不了考场。看到“西方式自由”“群体免疫”等答案,不少人纳闷:怎么抄作业都不会?事实上,高分作业不是想抄就能抄,防控方式也因国家而异。

3月19日,“人文清华云讲坛”首场隆重开讲,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登坛讲授《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没有领导国的世界,在尚未达成全球治理的情况下,没有国家或国际组织能领导全球防疫,防疫各自为政,各国国情差异决定了这场考试没有统一答案。

清华教授阎学通: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

世卫组织无力领导全球防疫

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病毒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目前疫情已经扩散到159个国家和地区。尽管世卫组织鼓励大家学习中国从源头上控制疫情,但遗憾的是,目前多数国家并未采纳,防疫策略各国各自为政:美国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禁止中国和欧洲游客入境;英国宣布放弃积极抗疫,抛出群体免疫策略;德国宣布全国感染率最终可能会达到60%;意大利早期防控失败开始全国封城……

清华教授阎学通: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

阎学通教授指出世卫组织“不是老板而是秘书”,作为国际组织,虽然有权威,但没有权力,并不是领导机构而是执行机构,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不是决策者,只有执行该机构成员国的决议的权力,没有权力决定这个组织制定什么政策,所以世卫组织总干事不能决定全世界应该封城还是不应该封城。国际组织中基本是大国的共同意见成为国际组织的决议。

国际组织在100多年内增长了300多倍,但国际组织的作用反而越来越小,目前全球治理停滞不前。

清华教授阎学通: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

没有一个国家能领导全球防疫

阎学通教授表示当前也没有一个国家有领导全球防疫的能力。全球领导建立在实力、意愿和关系的基础上。在国际上当领导有代价,要有实力,能提供公共产品。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能让全球70亿人都有口罩。从意愿上看,大国从公共产品获得的好处,要大于它提供公共产品的代价,大国才愿意当国际领导。比如特朗普执政以来,明确表示不愿提供公共产品,不想让别人搭美国便车,不想让美国再当领导。第三,追随者数量的多少及实力的大小也是衡量其国际领导力的重要标准。

不过虽然没有领导国,各国仍可以进行国际合作。

清华教授阎学通: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

全球化仍在继续,但没有全球治理

针对许多人鼓吹的全球化,阎学通教授提醒大家,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如全球旅游就带来了全球疾病的扩散。当前全球化的正面作用在倒退,负作用在继续扩大。

全球治理是治理全球化的负面事件,疾病全球化了,但防疫全球治理停滞不前,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在倒退,如美国最近提出医疗用品以后不搞全球产业链,只在本国生产。在防疫面前,大国的利益不统一,甚至有冲突,因为防疫都是要先保护本国的公民,各扫门前雪,因此全球治理难以实现。

但是全球化的步伐不会停止,没有全球治理,全球化也将继续。

清华教授阎学通: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

不讲信誉正成为今后国际秩序的特点

疫情中,欧盟国家的互相伤害,美国对他国的无理批评均暴露出国际战略信誉的问题。

国际战略信誉是他国对一国遵守规范的认识,通常与该国领导力成正比。战略信誉的积累和维护可谓“百年累之,一朝毁之”,一旦违反承诺,信誉就会迅速下降。阎学通教授提醒大家,不讲信誉正在成为今后国际秩序的特点。美国现在是一个负面样板的作用,在美国不断退群的情况下,国际秩序不是“合一的互联网”,而是越来越“碎片化”。

清华教授阎学通: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

中国防疫模式不是每个国家都可复制

针对大家热议的中国防疫模式是否可以复制的问题,在回答网友提问时,阎学通教授表示中国防疫模式不是每个国家都可复制,因为每个国家国情不同,一味复制可能会“水土不服”。

比如越南,这次从自己国情出发采取的防疫措施就比较成功,在初期停止与疫情严重国家的交通往来,然后对少数村庄进行封锁,目前越南确诊病例很少,而且是零死亡。

清华教授阎学通: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

各自为政未来会越来越突出

最后阎学通教授总结说,疫情是一个显微镜,帮助我们把国际关系本质看得更清楚,看清全球领导要建立在实力、意愿、关系的基础上,看清当今世界是一个没有领导国的世界。

他同时预测,防疫反映出来的各自为政会在未来会越来越突出,不仅是今天的防疫要靠自己,而且今后越来越多的事要靠自己,未来会有不少国家缩短全球产业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