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告訴你蘋果電腦怎麼選

看到一個問題:即將上大學,所以筆記本和ipad哪個更適合?看到這裡,想到自己從大學到工作,自己使用過一些設備的真實感受。

為了能給出中肯的意見,想想還是寫下來吧,就當給新人一個參考。


和無數人一樣,自己剛開始接觸電腦的時候是一臺Windows的HP筆記本,價格不是很貴不到4000塊。如果用過Windows的筆記本可能都會覺得有個問題,就是時不時彈出廣告窗口,被迫讓你的注意力轉移,小窗口的彈窗廣告很是討厭。直到工作後,開始接觸Mac筆記本,發現了做事效率高、使用方便的優點後,覺得當初沒早點接觸Mac電腦而後悔不已。


首先,蘋果電腦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貴,其次是裝X。錯了,絕大部分使用過Mac的人都覺得裝X是多餘,因為使用過它後的讓辦事效率提高好些倍,裝X的根本不值得一提。


都知道,在Windows下,都要接上一個鼠標操作電腦。為啥需要鼠標,因為絕大多數的Windows的電腦觸摸板不好用,或者說是擺設,使用不靈敏,觸摸板不順暢。


為了使用方便,外連了一個鼠標。好了,先不提鼠標每次移動辦公時,需要裝在書包裡。假設哪天真忘了帶上鼠標,要是你是個鼠標依賴的來說,沒準那天因為少了鼠標工作效率都降低很多。其次如果是有線鼠標,桌子上需要經常被充電器,電源線,鼠標線纏繞,打攪在一起後需要理,甚是麻煩。無線鼠標就是需要更換電池或充電 ,當然這種換電池的估計一年也就不超過兩回。總之,你帶上電腦時,還需要把鼠標小弟帶上,增加負重。


看過Mac的可能會看到,在電腦鍵盤正下方,有一個很大的觸摸板。沒錯,這就是鼠標。和Windows的筆記本下的觸摸板有很大的不同。它使用時,不僅有觸摸反饋的震動感,滑動時極其流暢。沒有卡頓、延遲的情況,極其順滑。其次,鼠標因為和鍵盤的距離,使得我們在邊敲鍵盤邊控制鼠標時,兩隻手不用離開電腦的位置,和使用真實鼠標比,不需要一時需要手搭在鍵盤上,一時換到你的鼠標上,你的右手(左手)來回交替。這種在Mac上操作幾乎是無縫的。因為和電腦一體,我們不會為忘帶鼠標或沒電而困擾。

一文告訴你蘋果電腦怎麼選

其次是使用方式上。我們都知道,在Window上,我們最小化、關閉窗口需要點擊窗口的減號、叉號按鈕。是的,Mac下是左上角的紅黃綠,CMD+M,CMD+W 使用最多頻率的快捷鍵,幾乎不用讓你移動鼠標去點擊它。快捷鍵直接最小化或關閉窗口視圖。


我們在Windows下裝軟件時,經常會讓你選安裝目錄,下一步、下一步的讓你跟著操作。但是,對於選擇糾結的同學來說,選擇一個C盤或D盤都可能讓他(她)糾結半天。更不要提C盤滿了醒目紅色的既視感了,讓選擇恐懼症的來說,一步到位,不用思考就是最好的使用方式。Mac的軟件可能只需拖動一下圖標就安裝完成。


對於軟件來說,Windows上的軟件,在Mac上幾乎都有。你想要的修圖軟件Photoshop,LightRoom,到你想編輯Vlog的 Premiere和FinalCutPro。編程軟件更不用多說,你不需要因為沒有Linux(Unix)的環境,讓你失去對操作系統的熟悉。當然,某些付費APP提高了更好的使用體驗。下面我列舉我用過的一部分軟件:MindNode,OmniGraffle,Sketch。

一文告訴你蘋果電腦怎麼選

Mac怎麼選。Mac品類有幾種,針對學生來說,推薦買MacBookPro(MBP)。MBP重量適中,性能可以滿足日常使用,一臺電腦怎麼也能用個3-5年。對於修圖或製作Vlog的,推薦買內存大的,內存越大越好。13寸還是15(最新款16寸)寸,論體積,15寸肯定是需要更大的書包,重量上要加了不少重量。如果喜歡大屏幕的15。覺得小巧的13寸可以滿意很多書包的尺寸。


對於選擇內存,一般在京東或蘇寧,電腦都是固定規格的。要麼是8g內存,要麼是128g硬盤大小。這種很多時候,因為配置固定,硬盤容量有限,導致需要被迫刪減數據。蘋果官網在選配電腦時,是可以支持自定義配置的。13寸最高可選擇16g內存,2T硬盤。16寸最高可選配64G內存,8T硬盤。總之,根據手上的現金,選擇自己當下合適的配置。

一文告訴你蘋果電腦怎麼選

怎麼選?蘋果官網對高校師生,和在校大學生有很大的優惠活動。這裡蘋果網站底部單獨有個鏈接:高校師生選購,選中後就進入了教育商店首頁。

一文告訴你蘋果電腦怎麼選


教育商店和正常的蘋果官網的價格是不同的。以13寸的MBP舉例子,官網最低配需要9999,教育商店則是9199。價格相差800。這裡可能會有人問,教育商店是不是隻有學生能買呢,雖然規定針對是在校師生,需要提供證明...巴拉巴拉的要求。但是真正下單時,不是每次都要提供證件證明,絕大部分情況下是不需要啥證明。意思是,只要不被蘋果抽查到,就可以正常下單購買。至少在看到周邊幾個朋友購買時,在教育商店下單都沒有提供學生證件,直接購買成功。

一文告訴你蘋果電腦怎麼選


蘋果官網的機器價格是和經銷商拿到的價格不是一樣的,我們在逛淘寶和天貓時,總會看到機器價格比官網便宜。但是看到便宜,往往有更多陷阱。如果在第三方購買機器時,要認準店鋪的信譽和口碑。機器的選項有很多:港版、美版、大陸拆機不帶發 票、和正規國行帶發票的多種選擇。這裡建議選擇帶發 票的。為什麼這樣說?如果你的設備出了故障,或電池、鍵盤問題,去蘋果售 後是需要提供發 票證明的。蘋果官網可以電子收據。到點維修時,會讓你出示相關發 票或收據。


當然,如果覺得貴的話,又怕第三方店鋪的保障問題,蘋果也有官翻的機器可以選擇。官方機器的保障和蘋果官網的保修範圍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只是部分瑕疵經過翻修後,和新機器沒啥區別,價格上要有更多優惠空間。同樣配置的設備,官網需要9999,官翻只需要8499,便宜了1500,相對於教育商店,也便宜了700塊。

一文告訴你蘋果電腦怎麼選


當然,蘋果對這類設備提供了12或24期的免息,這個對於一般人來說,分期緩衝壓力也沒有那麼大。


對於AppleCare+,這個是否需要購買呢?我建議是,如果在蘋果官網購買,可以暫時不用買,蘋果的保修期默認是一年,只要在這一年內的最後一天,想讓電腦繼續延保,買AppleCare也來的及。剩下1700的大洋買啥不香嗎?


當然,蘋果的新款設備都是Type-c的接口,如果你想擴展USB或外界屏幕顯示器的話,需要單獨買個擴展塢。這裡,淘寶搜索很多了。但是,目前市面上,能同時支持雙HDMI或DP接口的外界顯示器的擴展塢很少。


好了,上面就是我對蘋果設備的選擇到購買的介紹了。大家有感興趣的話題或疑問,歡迎大家給我留言或私信,告訴你蘋果的優惠價格和渠道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