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最近手機圈好像重新對“用了就回不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好些廠商在宣傳新品特性的時候,特別喜歡將自家的設備上的某個功能點形容成“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其實在我看來,這些如今被我們所稱讚的“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都被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這個“用了就回不去”的形容詞,最早在我的印象裡是當時用來形容魅族的mBack輕觸返回Home鍵的,那個時候整個行業來說能夠稱得上“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在我看來確實只有這個mBack,作為安卓史上最好用的Home鍵交互,當時魅族這個腰圓mBack鍵可是引來了眾多友商的跟進,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上,各個廠商的“皮尺部”均拿出十成功力在學習。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當然,古語有云:“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最成功的的mBack仍舊還是屬於魅族,其他廠商的使用體驗,可以說是一言難盡。只是世事就是那麼讓人難以預料,那一年一直被友商吐槽沒有設計的小米,竟然給我們帶來一部改變整個手機行業設計風向標的手機--小米MIX。此時,全面屏這一概念也迅速火遍全網,各個廠商開始玩起了屏幕的屏佔比,紛紛將手機正面屏幕做成“全面屏”。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在小米MIX之後,是iPhone X的橫空出世將全面屏手機推向廠商追逐的“頂點”。畢竟,向來iPhone的產品設計都會成為安卓廠商們跟進追捧的熱潮,當時魅族的mBack和小米的全面屏可以說是業內罕見的“反向操作”。其實,當時iPhone X的全面屏交互手勢和更早些時候的諾基亞N9很像,基本原理和理念趨於一致,都是“無按鍵化設計”。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當然如果你非要考究,那麼這個設計應該是算在更早的Palm Pre的Palm Web OS上也是可以的。畢竟從時間節點上確實是Palm Pre推出的要更早一些,可是因為那個時候Palm處於一個下滑階段,認識的人很少,所以也就沒多少人記得它,所以更多人認識的諾基亞N9自然而然成為了“無按鍵化設計”的鼻祖。至此,魅族的腰圓mBack輕觸返回Home鍵也就被這種“無按鍵化”全面屏交互所取代,而魅族最後一部搭載實體Home鍵的手機魅族15也將成為一個時代的“絕唱”。那個被我們交口稱讚的“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究還是被時代的發展給“淘汰”,可是這也無法抹殺它作為一個時代的標杆,曾經存在過。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到了全面屏時代以後,為了探索更高的屏佔比(去劉海化設計),部分廠商開始採用升降全面屏設計。其實就是利用升降技術來隱藏前置攝像頭來提高手機正面屏幕的屏佔比。短時間內,這個升降全面屏設計也衍生了好些版本,有推蓋的也有滑蓋的。可是這個升降全面屏雖然提升了正面屏幕的屏佔比,可是它卻犧牲了機身厚度和機身重量。在提升屏佔比方面努比亞也做了嘗試,那就是推出雙屏手機,取消前置攝像頭,自拍等操作全靠後置攝像頭和後置副屏來完成,可是這種設計最終也還是沒流行起來(功耗問題)。同時期,還有水滴屏設計的存在,可是這個水滴屏終究不是旗艦機的首選。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在升降全面屏設計剛“普及”沒多久,業界又吹起了一股挖孔屏風潮。從2018年模開始,就陸續有廠商發佈帶有挖孔屏的手機,當然這裡面肯定有帶頭大哥三星的份(三星A80以及三星S10前仆後繼)。終於在2019年開始普及,並且預計2020年很有可能會成為挖孔屏的元年(當然,2020年也是5G發展的元年),今年上半年發佈的旗艦機型大部分都為挖孔屏設計。

另外,9月份發佈的iPhone 12系列在屏幕設計均備受關注,畢竟這個大劉海已經用了三代了,是時候有所改變了。至於傳言或許會在4月發佈的魅族17,大概率也會採用挖孔屏,所以小而美的倔強也很有可能向“現實”低頭。在這裡立個Flag,不久之後這個挖孔屏還是會被屏下攝像頭技術給取締。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巧了,最近發佈的Find X2 Pro身上也有多項被稱為“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那就是65W超級閃充和120Hz屏幕刷新率。這兩項技術我承認它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120Hz屏幕刷新率是否無可替代呢?從目前的使用體驗來看,除了在遊戲體驗(前提是你要全程120Hz,耗電大戶)中佔據絕對優勢以外,其他使用場景120Hz壓根就沒有到無可替代的地步。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至於65W超級閃充,他它只是作為手機續航的補充存在而已,實在不能被稱為手機續航的“延續”。畢竟不是每個人出門都會帶充電器、充電寶,儘管現在到處都是共享充電寶,此處就要說一句:陳歐,牛叉。另外,那個王什麼聰,你今天吃了沒?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講,如何延長手機續航才是關鍵,快充只是為廠商的“無能為力”當個“遮羞布”。不過有一說一,65W超級閃充確實是目前這個星球上可量產的最好快充技術之一,畢竟現在65W快充也有好幾家。在這裡,再次心疼一下魅族當年的那個55W快充項目,居然被黃老闆給“砍”掉了。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一直被用戶調侃續航尿崩的蘋果手機,在iPhone 11系列開始已經全面翻身做主人,三部手機的續航時間提升都有目共睹,用戶在日常使用中不再需要頻繁的充電,這才有續航的“延續”,而且在18W快充下充電,也沒見得這個體驗有多差。當然,iPhone唯一的缺陷,我感覺就是價格太高,假如iPhone全系只要4000元起,你看看它在市場的口碑香不香?我想,到時候什麼大劉海大邊框都沒了。反正,我是這麼認為的,所有牛叉的快充技術後面都將會被更為激進的電池技術以及系統優化給“取代”。畢竟,當手機續航能夠達到非常持久的時候,快充的存在意義也就被大大削減了。不是說快充不重要,但是它確實不是最必要的。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另外,成熟的供應鏈也正在一步步的蠶食了廠商自主研發的“市場份額”。隨著上游供應鏈的成熟,會越來越多廠商採用公模設計,各個品牌之間的手機有時候甚至可以互換“身體”。上面這個榮耀V30和華為nova6就是這樣的一個“產物”。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們分屬不同品牌,可是通過拆解以後卻發現它們內部構造幾近相同,互換以後居然還可以正常開機,可想而知這個供應鏈高度成熟化以後,手機的差異化出路在哪裡?

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終將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

從智能手機發展的歷史長河來看,所有當初放過最狠的話,誰誰誰的技術是“用過了就會不”的,最終還是會在時代發展的浪潮裡被淹沒。當然,歷史是有記憶的,它們也將會被釘在時代發展的歷史榜上供後人瞻仰。畢竟,它們曾經也都是時代裡的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