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湖南,湘潭,窯灣古鎮。

這是千里湘江第一灣中部,一座建制於晉代的千年古鎮。

尋鎮湖南湘潭 | 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據史料記載,窯灣古鎮於秦代立壺山港,建制於晉代公元313年,已歷經1700餘年的滄桑鉅變。

走進窯灣古鎮,也就走進了湘潭的記憶深處。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條街,它更是這裡曾經的全部。這些最老舊、破碎的街巷,是這片水土久久的時光守望者。

尋鎮湖南湘潭 | 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窯灣望衡亭,一座由花崗岩砌成的三層亭屹立在湘江之畔,亭聯“地維天柱此孤石,嶽色江聲萃一亭”。位於湘江北岸石嘴堖陶公山下。始建於晉。相傳陶侃曾在此屯兵,在江邊建有望衡亭,取陶公望嶽之意。現建築為民國年間修建。

尋鎮湖南湘潭 | 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大唐興寺坐落在湘江邊十八總的陶公山內。晉朝時名石頭寺,唐朝時改名大唐興寺。據說是唐高宗的重臣褚遂良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後,被貶至潭洲任刺史,褚心中鬱悶,在石頭寺大醉,憤而寫下“大唐興寺”,表達振興大唐之意。故而改名。

尋鎮湖南湘潭 | 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唐興橋,是通往窯灣的唯一通道,因毗鄰唐興寺而得名,是湘潭城區現存完好的最古老的的石拱橋,生活在此的居民每天都由此進出。該橋始建於清初,為單孔花崗岩石拱橋,圍欄柱頭上立有獅、象、鹿等動物石雕,因為這些獨特屬於唐興橋的文化印記,才能與那些散落鄉間得古橋區別開來。可惜經過歲月的侵蝕,石雕面目越來越模糊...

尋鎮湖南湘潭 | 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走過唐興橋,是一座碉堡形的雄偉建築。這便是我國第一個磚和鋼筋砼結構的現代化汽車站——潭寶(窯灣)汽車站。曾是上世紀溝通湘潭地區水路和公路的重要交通樞紐,現已成為景觀廣場。空蕩蕩的碉堡式樓房、閒置的環形車道,記載著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如今光陰遠逝,遺留的故事永遠是窯灣深處刻骨銘心的記憶。

尋鎮湖南湘潭 | 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窯灣古鎮上,老街的韻味,古樸而精美。走在老街的青石板上,道路兩側的商鋪早已繁華不在,街道也是一派安靜祥和。每一棟建築都滿是久久的記憶,述說著曾經的時光與歷史故事。“義源當”記錄一代革命女烈士秋瑾嫁做人婦、教兒育女的故事;“寬裕枯糧行”不僅見證了與少年毛澤東擦肩而過的緣分,還代表著湘潭作為“四大米市”的輝煌...

尋鎮湖南湘潭 | 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尋鎮湖南湘潭 | 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走到窯灣街尾,隔水相望的是湘潭有名的楊梅洲。由於湘江穿城而過,江水長年累月衝擊形成了許多江中小嶼,楊梅洲是最有名的一個。曾國藩水師訓練營曾經就位於楊梅洲上,如今木質結構的營房仍然林立洲上。登洲望遠,點點魚帆,浮現在遠遠的江面,相傳“瀟湘八景”之一的漁村夕照,就出自此地。

尋鎮湖南湘潭 | 窯灣古鎮,千里湘江第一灣古韻悠悠

湘江一彎,彎出了的這個千年古鎮,窯灣。

傍水而生,滿滿承載了記憶,或許有時光可尋訪一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