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01


3月17日起,全國4.2萬援鄂醫生,陸續撤離武漢。這一天,距離武漢封城,全國抗疫,已經過去整整56天。

在生死間,與瘟疫鬥,我們都經歷太多。


“老李啊,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很累。”

“李先生,疫情期間,因為吵架一時衝動,我失去盼了二十多年的孩子,她也去了你那裡……”

“李老師,我到武漢支援也有40多天。這40多天裡,外婆夾層心衰、呼衰去ICU住了一段時間,萬幸挺了過來……焦慮恐懼傷心低落抑鬱,在武漢的每一天都過得不容易……”

“李醫生,疫情之後,我只想好好大哭一場“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迄今為止,李文亮醫生的微博下,每一秒鐘,依然有人在留言。媒體人稱,每天有上萬人在他的微博下寫日記,這是中文互聯網奇蹟。

但我看到的,不是上萬人在這裡寫日記,而是疫情下,每個普通人心底最深處的呼喊。

作家方方說:現在武漢每個人,或輕或重都有應激障礙。

其實,何止是武漢人,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在這場疫情裡悄悄受傷。


我們戰勝了生理的痛苦,但心理的創傷才剛剛開始。

02


拐點來臨,疫情緩和,但對全國4.2萬援鄂醫護人員,全國14億抗疫百姓來說,風聲鶴唳的兩個月,還歷歷在目。

漢口有一位感染科醫生,因為沒能挽救自己負責的一名患者,目睹了患者妻子跪在他面前痛哭。從那以後,這名醫生變得沉默寡言,經常躲在房間不出門。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武漢同濟醫院,有一支氣管插管衝鋒隊,患者一旦需要插管,他們必須在“黃金90秒”裡完成。

這項操作相當危險,插管時,患者的體液噴濺,醫生離病毒只有二三十釐米。即使這樣,他們也義無反顧。

一位67歲的重症患者,情況瀕危,醫生魏禮群迅速插管急救,但患者病情急轉直下,很快沒了心跳。

魏禮群瞬間崩潰大哭,遲遲無法釋懷。很長時間,他都緊緊握著拳頭,情緒低落,哭著說:“他有孩子,有家庭。”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醫者仁心,患者的痛苦,醫生感同身受。那種悲傷,像心裡裝滿震碎的玻璃渣子,心每跳一下,就被扎得生疼。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一項調查顯示,超過30%的醫護人員,有輕度抑鬱和焦慮。

生活並不總是朝著意願發展,使我們痛苦的,不是生病,而是對病痛的無能為力。

武漢一線心理專家肖勁松告訴記者,早期接到醫生的電話,沒說兩句他們就嚎啕大哭,哭完,

他們說著抱歉,告訴諮詢師:“時間到了,我要去上班了。”

後來,醫生工作越來越忙,他們的電話再也接不到,因為時間就是患者的命,他們真的哭不起。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那些恐懼、焦慮、抑鬱和低落,沒有消失,只是在心底發酵,等待某一刻,傾瀉而出或永遠沉寂。

哭出來的,變成了悲傷,哭不出來的,就形成了創傷。

03


一場無力救親人的意外,能夠瓦解一個人所有的堅強,也能讓一個人成為堅強本身。

武漢網友幫幫,爸媽相繼感染肺炎,不久媽媽就去世了。為了爸爸的健康著想,媽媽去世的消息,幫幫選擇了隱瞞。

爸爸不停地追問,每天打6、7個電話,甚至揚言要報警。媽媽的發小,每天不斷髮微信,問幫幫情況。

十多天裡,幫幫編造各種謊言,假裝媽媽還在。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接受採訪時,幫幫顯得特別冷靜。她曾經也懷疑,自己是否太過冷血,還特意問了心理醫生。

幫幫不是冷血,只是親人離世太痛,現在,脆弱的爸爸,也需要自己保護。所以她塵封悲傷,壓抑恐懼,故作堅強,告訴大家自己很好。

不是不痛,是很痛也必須堅強。

35歲民警位洪明,疫情期間,連夜加班,辦理口罩詐騙案。一天,他突然暈倒,搶救無效去世。

葬禮上,他的女兒捧著遺像,大喊:“爸爸,我們回家了。”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只有5歲的女孩,甚至沒來得及理解生死,就必須面對親人的離世。

那句呼喊,不帶哭腔,聽不出悲傷。很難想象,一個5歲的孩子,是如何逼自己,像大人一樣,在痛苦面前,學會隱藏。

內心兵荒馬亂、天翻地覆,可看起來,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麻木、壓抑,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掩蓋撕裂的傷口。

將痛苦冰封,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心理學把這稱為防禦機制,積極的一面,是能夠緩解精神壓力,但同時,也可能造成心理疾病。

人是非常脆弱的,生活落下的灰,都會在心裡堆積,逐漸成山。人生變故、親人離世、飛來橫禍,任何一件事都足以擊碎我們的心理防線,帶來創傷。

在時代洶湧而來的力量面前,我們都渺小得不堪一擊,900萬武漢人、14億中國人,都在這場疫情裡煎熬。

04


17年前,非典肆虐,病患無數,親歷者經歷的那種痛,10年後,仍有患者無法釋懷,他說:“我覺得,每一次呼吸,都是一次掙扎。我的大腦一直在想,下一次,我能否正常吸氣。”

10年時間,也沒能讓他走出來,就連看到關於非典的報道,都讓他不寒而慄。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生理的創傷一旦癒合,疤痕也會隨之消失。但心理的創傷,像往木樁砸釘子,拔了釘子,釘孔還在。

現在的肺炎,就如17年前的非典,在人心裡劃下的傷痕,可能久久不能癒合,親歷者,最容易患上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

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由創傷事件引起,比如這次的疫情。創傷事件發生的3個月內,是發病的高峰。


PTSD的病程,至少持續一個月,個別甚至患病幾十年。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閃回”是最常見的症狀,他們控制不住的,不斷回想那段痛苦的經歷,事情已經過去,但支離破碎的恐怖場景,反覆在頭腦重現,記憶成了夢魘,侵佔整個大腦。

其次,他們會有“迴避行為”,刻意逃開和疫情相關的任何事物,哪怕只是一個聲音、一個名字。

他們還可能“過度警覺”,鬧鐘響、開門聲,這些平時正常不過的聲音,都可能讓他們異常緊張。

如果你身邊有PTSD患者,請不要嫌棄他們,更不要以為,他們只是在矯情。接納和傾聽,是最好的療愈。

不要告訴他們,你應該如何,你要加油,對他們來說,這是另一種壓力。他們說,你只聽就好,不做任何評判和建議。

讓他們感受到被看見,就是一種療愈。甚至讓他們好好大哭一場,他們都會好很多。

05

在以色列,有一座哭牆,他們認為,那是最靠近上帝的地方。遇到大災大難,他們有一個傳統,是在哭牆前祈禱。

中國疫情爆發後,以色列猶太人,聚集在哭牆,為中國百姓祈禱,希望上帝保佑,中國百姓平安。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我們在李文亮醫生微博下留言,像極了在哭牆前祈禱,李文亮醫生的微博,成了中國人的哭牆。

至今,那裡已經有了69萬條留言,並且依然在增加。這是所有中國人,內心獨白的縮影,我們在用另一種方式,紀念失去的親人,逝去的時光。

文字始終有力,哭牆替我們記錄,這段歷史,不會被遺忘,不會成雲煙。

全民抗疫,共克時艱,我們從冬天扛到了春天,從枝葉凋零,熬到了武漢櫻花盛開。我們祈禱,疫情快些結束,正常的生活早日來臨,一切平安無恙。

夜晚過後,黎明會很美,凜冬過後,萬物會復甦。

特別提示:PTSD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不可自診;文中內容,不可作為診斷參考。如懷疑自己患病,需要去三甲醫院精神科或精衛中心就診。

每天上萬人在李文亮微博寫日記:900萬人的創傷後遺症,誰來治癒

*作者簡介:sofia,心理學踐行者,堅信沒有經過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