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帶刀入白虎堂是死罪?

古今中外多少事


帶刀進入白虎節堂指的大概就是《水滸傳》中的林沖,林沖街頭花高價購得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刀,這個消息被高俅得知後,特意命人去邀請林沖,要見識一下林沖的寶刀,林沖不敢不從,因為高俅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所以就急匆匆的去赴邀。



可是林沖萬萬沒想到,這是高俅父子的陰謀,之前林沖娘子被高衙內試圖調戲,結果林沖及時趕到,壞了高衙內的好事。因此,高衙內對林沖耿耿於懷,這次借引子說太尉高俅要看看林沖的這把寶刀,特意引林沖潛入白虎節堂,最後將其拿下治罪。

說起來林沖算是誤闖,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白虎節堂是南宋刑部重地,因白虎象徵西,而高俅的節堂又在帥府的右邊,因此被稱作“白虎節堂”。白虎節堂相當於現代的軍備司令部,任何人不經允許不得擅自攜帶武器進入,而林沖當時並不知道他去的地方是白虎節堂,如果知道的話,林沖覺不可能知法犯法。況且林沖是拿著寶刀去的,所以我認為林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入白虎節堂的。


也就是說林沖並不知道高俅所在的地方是白虎節堂,當林沖發現白虎節堂的牌匾時,心中一愣,當他回過神來還沒來得及退出的時候,高俅突然出現了,就這樣林沖被高俅手下衙役,以擅闖白虎節堂謀殺高官罪當場擒獲。

白虎節堂成了林沖命運的轉折點,這樣一個國家最高軍事機關,在宋朝連看城門的都知道帶凶器進去那是死罪,何況官居京城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啦,所以,高俅父子應該是給林沖佈置了一個迷魂陣,然後在甕中捉鱉。可憐林沖這個倒黴蛋,居然帶刀誤闖了白虎節堂,因一把破刀被抓入大牢,最後好歹是上下打點,才算是保住了性命。

林沖因被高俅父子陷害,搞的家破人亡,最終被逼的走投無路雪夜上了梁山。


任馳贏天下


這個問題發生在小說《水滸傳》第七回中寫豹子頭林沖誤入商議軍機大事的白虎節堂,落入了高俅設好的陷阱裡。按大宋律法,任何人不得攜帶兵刀進入白虎堂,否則論罪。高太尉對林沖說:“你既是禁軍教頭,法度也還不知道!因何手執利刃,故入節堂,欲殺本宮?”於是高太尉以“故入節堂,欲殺本宮”為由,拿下林沖,解往開封府勘理判決。

小說用“白虎節堂”來象徵商議軍機大事的機構,這裡最主要的就是“白虎”的威權象徵。白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屬於西方的象徵。青龍在東方,象徵春天,屬於木;白虎在西方,象徵秋天,屬於金;朱雀在南方,象徵夏天,屬於火;玄武在北方,象徵冬天,屬於水,合稱為四象。白虎是代表西方的靈獸,也是凶神的名稱。因為在中國的民間信仰中,白虎精是兇星,是肅殺的死亡的象徵。在古代,監獄要處決罪犯時,必須在秋天問斬,叫做秋斬。也就是說,秋天是法定處決罪犯的季節,而這個季節就是由白虎來代表,因為白虎又是金的象徵,所以又與軍事、戰爭、殺人聯繫在一起。

白虎堂系軍事重地,相當於現代的軍備司令部,任何人不經允許,不得攜帶武器進入。這白虎節堂,是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辦公場所,所以林沖誤入白虎堂,自然是犯了罪,只能聽由高俅擺佈。公元1114年,《水滸傳》中著名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持刀闖入白虎節堂”一案在開封府開庭。林沖最後被輕判“不合腰懸利刃,誤入節堂”,脊杖四十,刺配遠惡軍州。

當然一個犯了重罪的人被輕判,在《水滸傳》中也是原因的:林沖的朋友魯智深和岳父張教頭“到處使錢”,賄賂了開封府官員。否則林沖肯定是被殺頭了。


易彥銘


首先,要指出來一點,帶刀進入白虎堂不是死罪。

眾所周知,作為水滸傳裡為數不多的男主角之一,林沖的命運很慘,一直被高俅逼迫,最後不得已才上梁山。林沖之所以會淪落為犯人,會去守草料場,是因為他被高俅陷害了。高衙內看中了林娘子,兩次調戲不成,竟然奄奄一息,高俅只好設計,先是把寶刀賣給林沖,又讓人帶林沖到他家,製造了林沖闖入白虎堂假象。

林沖進入白虎堂後才發現情況不對,但這時候晚了,他被高俅“抓了現行”。高俅以此為據,把林沖送到開封府,讓府尹定罪。

白虎堂相當於現代的軍備司令部,未經允許,任何人都不得攜帶武器進入。林沖不但進去了,而且攜帶刀具,確實是犯罪。

很多人不明白:既然高俅想讓林沖死,林沖又確實被抓住把柄,為何不直接判林沖死罪呢?幹嘛還要讓董超、薛霸在押解途中害死林沖,這樣還容易節外生枝,豈不是多此一舉?

高俅其實也想,只是林沖雖然進入白虎堂,但並非死罪。

府尹道:“他做下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問他手執利刃,故入節堂,殺害本官,怎周全得他?”——《水滸傳》

這裡說的“仰定罪”其實不是罪名,《辭海》中,“仰”有一種解釋是這樣:舊時公文中上級命令下級的慣用詞,有切望的意思。如:仰即遵行;仰各知照。所以“仰定罪”大概就是上級對下級說“希望你快點定罪”。

定什麼罪?高俅要府尹定的自然是死罪。

但林沖並沒有殺人,攜帶刀具到白虎堂就是死罪嗎?不是,除非你認為林沖是“十惡不赦”罪名之一的“不義”。

禮之所尊,尊其義也。 注云:謂殺本屬府主、此時、縣令、見授業師……若殺訖,入“不義”。謀而未殺,自從雜犯。——《宋刑統》

也就是說,如果殺了老師、五品以上的官員等,這些就是不義罪,可以直接判為死刑。但“不義”罪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未殺,那就是雜犯。雜犯怎麼處理?自然是脊杖刺配。

凡流刑四:加役流,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脊杖二十;二千五百里,脊杖十八;二千里,脊杖十七,並配役一年。——《宋刑統》

林沖最後被孫佛兒定為“不合腰懸利刃,誤入節堂”的罪名,屬於雜犯,所以只是脊杖二十,發配到兩千多里外的滄州,這是沒問題的。因為林沖確實帶刀闖入白虎堂,犯罪是屬實,這也是為什麼他同事、朋友、親人不為他求情的原因。即便是老丈人,也只能在獄中上下打點,少讓林沖受點罪而已。

高俅一來不承認府中有人騙林沖到白虎節堂,缺了人證;二來林沖沒殺他,確實是“殺人未遂”,府尹判的沒錯,所以只能作罷。(原著說高俅情知理短,又礙府尹,只得準了。)

所以說,儘管被高俅陷害,但林沖沒有被判死罪,高俅也只能作罷。


自說文史


白虎堂為古代軍機重地,相當於現代的軍備司令部。並沒有青龍堂,朱雀堂和玄武堂。

白虎堂系軍事重地,任何人不經允許,不得攜帶武器進入,這白虎節堂,是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辦公場所,所以林沖誤入白虎堂,自然是犯了罪。

白虎節堂出自《水滸傳》,後人以“誤入白虎堂”比喻被人設計陷害。節。在古代還指符節,是朝中大臣的一種憑證,又特指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即使節。以上都讀作jié。有另一音“jiē”,僅用於“節骨眼”、“節子”。

節是古代大將出徵時天子所授的軍權象徵,節度使一詞由此而來

白虎象徵西,宋時一般節堂在帥府之右,故稱為白虎節堂

可見白虎堂為古代軍機重地,相當於現代的軍備司令部。

白虎堂系軍事重地,任何人不經允許,不得攜帶武器進入,林沖疏忽大意,被高俅陷害為謀殺。



草原上的海洋


不是因為帶刀入白虎堂定的死罪,林沖就算裸體進白虎堂照樣是死罪,非軍機大臣無沒有皇旨進軍機處死罪。有個軍機大臣請個尚書到個地方坐坐,發現到了軍機處門口,嚇得死活不敢進


拜客全書


白虎堂為古代軍機重地,相當於現代的軍備司令部。並沒有青龍堂,朱雀堂和玄武堂。白虎堂系軍事重地,任何人不經允許,不得攜帶武器進入,這白虎節堂,是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辦公場所,所以林沖誤入白虎堂,自然是犯了罪。白虎堂系軍事重地,任何人不經允許,不得攜帶武器進入,林沖疏忽大意,被高俅陷害為謀殺。


8114刺客


白虎節堂屬於軍隊高級領導開會決策的場所。所以屬於最高級別的軍事場所。林沖帶刀進入白虎節堂,嚴重違反了相關規定,定為死罪不為過。但是,林沖闖入節堂,不是故意而為,而是被人陷害。實際上,林沖被騙,與自身有很大關係。名利心太重是他被騙的原因。


初級碼字匠


白虎堂是太尉辦公的地方,太尉處理事情必將觸動一部人的利益,這無疑會得罪這些人,而在古代刺殺皇帝高官的事件也時常發生,為了保障統治者的生命安全,國家就制訂了一系列措施來防止刺殺。定死罪無疑會讓刺客警醒,警告他們。


清晨如風195


就等同於一個軍校教練帶著真槍實彈闖入中央軍委機關,一個軍校教官,帶槍闖入中央軍委,不僅僅是違規違紀,可不得送軍事法院判刑?



梓煜姥爺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稱為四象,分別代表東西南北。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節,唐朝,制度,節度使賜雙旌雙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節也代指軍權。

而林沖誤入的白虎節堂,為古代軍機重地,沒有經過允許,又帶刀進入,所以高太尉很容易找個理由去治罪林沖。

因為林沖犯法了,而且可理解為帶凶器刺殺軍事長官,太尉在秦漢時期是中央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員,太尉在宋朝是武官之首。

相當於現在拿著槍衝擊重要軍事基地,要麼直接擊斃要麼判刑。因古代沒有槍,最多也就是刀,所以可推論而知。

即使現在沒什麼事也不能隨便去軍事設施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