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境外輸入病例越來越多,已出現境外輸入關聯本地病例?

風之眼


經過我們國家共同努力,消除了很大隱患,為世界贏得寶貴時間,但是現在輸入病例很多,這也說明,國外對病毒的把控還是不全面,沒有像我們國家,齊心協力戰勝病毒,同樣是中國人,我們國家有義務去救治這些輸入病歷,這是怎樣的大國情懷,希望疫情早起結束,大家都過上以往的平靜生活。


工地郭哥


新冠疫情持續已經四十多天,在全國人民及醫護人員的努力之下,中國大陸內的疫情得到了極為有效的控制,有望在四月份迎來階段性的勝利。雖然為了控制疫情,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但勝利的曙光已經出現。

然而,中國境內有效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但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多國感染者驟增的情況,疫情的防控重點也從控制國內傳染變成了嚴控境外輸入。而航空由於是目前最為主要的國際交通方式,也由此成為了關注的重點。中國一線城市的機場作為主要航空樞紐口岸,無疑處於風暴眼之中。

自日本、韓國、伊朗、意大利疫情形勢變得日漸嚴峻以來,嚴控境外輸入就成了民航業近期防疫工作的重點。從海外疫情重點區域入境的旅客無疑成為了輸入性病例的重災區,這點從近期“上海發佈”的疫情通報中可見一斑:

3月3日通報了7例浙江發生的輸入性病例,而這七例病例是從意大利出發,經由境外轉機於2月27日到浦東機場並乘車前往浙江。

3月3日上海海關移交了4名核酸檢測陽性的旅客,並納入指定醫療機構進行隔離。

3月5日上海浦東機場發現一例自伊朗出發國外中轉入境的確診病例。

3月6日上海浦東機場發現3例確診病例,自伊朗出發經國外中轉抵達上海浦東機場。

連日來發現多起境外輸入型病例使得上海本已穩定的防疫形勢一下子變得嚴峻了,而作為主要國際口岸的浦東機場則是防控境外輸入的核心。因此上海市委市政府對浦東機場的防疫防控工作格外重視,3月4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就來到浦東機場檢查防控情況並作出部署。可以說上海未來一段時間內疫情防控形勢如何,就看浦東機場的國際進港旅客把關如何了。

浦東機場集中運輸隔離旅客的大巴,圖片來源:中新網

上海的兩座機場是上海的第一道防線,也是中國防範境外輸入病例的第一道防線之一。

而除了境外輸入病例之外,機場還面臨著另一重挑戰:復工潮所帶來的大客流。相較於2月中旬期間處於冰川時期的航班量與旅客吞吐量,進入3月以來進出港旅客吞吐量已經大幅回暖,航班量達到了往年同期的一半水平。

雖然目前主要防控境外輸入病例,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目前並沒有做到病例清零,還有零星新增確診。在這種環境下對於大幅增加的進港旅客——也即返滬人流——進行防疫管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是來自湖北或其他疫情嚴重地區的返滬進港旅客。

以國航航班執行率為例,進入3月以來航班執行率明顯回升,旅客量也隨之大幅增加,圖片來源:國航

行百里者半九十,現在遠沒有到可以宣佈勝利的時刻,而此時放鬆警惕只會讓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費。

層層設防,不漏過一個

筆者在之前的《春節返程安全嗎?民航業已經做好準備》一文中對機場候機樓內的防疫措施進行了介紹。為了防範新冠病毒在候機樓內傳播,候機樓管理方對樓內的空調系統、電梯系統、旅客座椅、扶手、衛生間等所有旅客會接觸到的設施進行消毒。而航空公司同樣也在每一架飛機執行航班後對其消毒。這些措施有力地阻止了新冠病毒通過空氣、接觸等渠道進行傳播。

而除了這些硬件消毒措施之外,對於近期所面臨的境外輸入病例壓力與大量返程復工客流所帶來的潛在輸入病例,光是對候機樓硬件進行消毒顯然是不足以應對的。

面對新形勢,重點就是對進港旅客進行管控。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容不得一絲疏忽,一旦有疏漏就將功虧一簣。凡是經由機場進入上海或中轉的旅客均需要填寫相應的申報文件,明確是否有疫情嚴重區域旅行史,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將要前去的地方。一個不漏地做好申報,一旦出現確診人員也可以根據申報文件來進行追蹤與溯源,及時採取隔離措施,將疫情傳播控制住。

作為重點的浦東機場,對於國際進港航班設立了特殊通道,由邊檢防疫人員對入境旅客逐一進行信息登記與體溫檢測。目前上海市對於有韓國、日本、伊朗、意大利旅行史或居住史的人員一律進行居家或集中隔離14天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在嚴格管理進港人員的基礎上,上海對中轉、入境檢查時未發現異常的人員採用專用車輛、專用通道將轉機或換乘旅客運送至相應的航站樓或火車站,並通報目的地政府。這種措施無疑極大地增加了現場流程的複雜度,對運行能力有極高的要求,但也因此避免了可能的無症狀感染人員自己乘坐交通工具所造成的疫情傳播。這是擔當之舉、負責之舉,是以人民健康安全為第一要務所採取的行動。

隨著航班逐漸恢復,進港返滬人群的增加以及管控力度的加強,筆者也加入了志願者隊伍參與了對進港旅客的申報引導工作,而在幾天的旅客申報引導工作中也發現了現有健康申報制度的些許不足。

首先就是種類繁多的健康申報系統或表格。各地、各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間紛紛推出疫情防控健康申報系統,種類繁多,填寫內容也頗為複雜。但歸根結底可以總結為三個“終極哲學”問題:你是誰(身份信息),你從哪裡來(戶籍),你到哪裡去。而這樣的申報系統幾乎每一個省都有自己的一套,而對旅客來說面臨的情況就是:去出發地機場要填一套、在飛機上要填一套、飛機落地了後還要填一套。縱使引導的工作人員對需要填報什麼門清,但旅客就很容易被多套申報系統搞糊塗了。經常會有旅客拿著其他省市的申報系統認為自己申報過,結果在檢查道口被工作人員攔下並重新申報。

以筆者這幾天在現場引導的親身體驗以及各省市的申報系統來看,以微信二維碼為基礎的電子申報系統雖然可以做到無紙化並且可以在飛機上就提前填寫,而且機組空乘也進行了很多的引導工作,但是大量旅客對填報流程依然不熟悉導致在檢查口大量聚集。更讓人頭疼的是為數不少的老年人對於手機二維碼掃碼填寫這種“新潮”事務非常不熟悉,面對要填寫的內容手足無措,只能依賴工作人員幫忙填寫。同時還有一些旅客手機較為破舊,甚至不是智能機,無法進行微信掃碼併線上填寫

雖然有紙質表格可以填寫,但對旅客而言(包括一部分年輕旅客)進行申報依然是個不小的負擔。

筆者不由思考一個問題,在全國防疫一盤棋的情況下,各地各自推行一套線上申報系統是否有重複建設的浪費之嫌,給旅客帶來了重複填寫的麻煩甚至由此導致人員不必要的聚集。是否可以國家牽頭開發一套全國統一的健康申報以及行程追蹤系統,只需要掃一個碼、打開一個APP,進行一次申報填寫或者每天更新填寫就能暢行無阻,減少不必要的環節?以我國目前大數據運用能力以及互聯網的發達程度,我相信這是可以做到的。

目前在全新的防疫形勢下,機場作為國門的關口、城市的門戶,具有著牢牢把守門戶嚴防疫情輸入的社會責任與使命。不斷變化的防疫形勢要求採用不同的應對手段進行防控,縱使目前流程上還有些不足,但一直在持續優化。

就筆者所知,一些現場運行管控部門的負責同志從1月22號到現在,只休息了三天。正是這些可愛的民航人,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牢牢把守著關口。在此也希望旅客能好好配合工作人員的引導與指示,你們只需要面對一次,而防疫工作人員每天要面對幾百次上千次。現在遠遠未到可以放鬆警惕歡慶勝利的時刻,最終的勝利需要每一個人的配合。


農民黑旋風


全球化的的今天,誰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大家應該攜手互助,共同抵抗疫情,我們雖取得了階段性的抗疫勝利,但外輸病例為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要完善抗疫制度,加強管理,依法治理。


奔跑吧達斡爾人


雖然輸入性病例越來越多,但是國家在這方面管控的比較嚴,對輸入人員都有隔離措施,所以在輸入人員一個潛伏期後,也就是14天后,其實輸入性病例的影響並不大,因為輸入性人員,都有定點隔離,不會有太強的傳染性,只要管控住輸入性病例的輸入渠道就不用太擔心,境外輸入病例不容忽視,區域如沒有此病例輸入,也得需要觀察。在專家嚴格連續觀察期沒有任何確診病例和境外輸入以及疑似病例出現,再進行相關工作。


蝸遊話娛


少聚集,勤洗手,重要保持好的心態


唐憎520


一定要嚴控輸入人員,加大管理,給國家一個健康,給全國人民一個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