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揪「发烧友」 同时测百人


AI揪「发烧友」 同时测百人

苏孝宇介绍指,新系统与现时的热成图像探测器兼容,能大大提升检测距离。 科大影片截图

科大系统遮脸可「脑补」 10米内锁定帮抗疫把关

不少新冠肺炎病人会出现发烧等明显症状,故准确、快速的体温监测仪器,有助边境口岸人员对出入境者作初步检测。科大研究团队早前只花短短6天首创出「智能发烧侦测系统」(SFSS),利用「视觉还原」技术,即使遮蔽脸部也能在10米范围内锁定发烧者,且可同时检测约100人,系统现时已广泛应用到多个主要边境口岸、政府大楼,为抗击病毒把好关。■香港文汇报记者 詹汉基

发烧是感染新冠肺炎、「沙士」等传染病的主要症状,但边境检疫人员若要找到发烧病人,则需同时监察热成图像及彩色影像两个荧幕。在人来人往的情况下,追踪患病者甚具挑战性。由科大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系教授苏孝宇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设计出崭新的「智能发烧侦测系统」,将两个屏幕合而为一,检疫人员只需盯一个荧幕,就能轻易辨认出10米范围内的发烧者,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及防疫效果。

苏孝宇介绍指,新系统与现时的热成图像探测器兼容,安装系统后,当中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可大大提升效能并增加检测距离至8米到10米。由于现时市民、旅客佩戴口罩的情况普遍,新系统能透过「视觉还原」技术,为被遮蔽的人脸自行进行「脑补」,只要露出四分之一的人脸,系统仍能准确找到该人的额头并进行测温。只要潜在病人经过监察范围,便有红色框框标记其头部;反之就显示绿色,顺利通过。

手持热咖啡 无碍系统测

据介绍,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能把距离、背景热力来源、湿度等环境因素计算在内,能准确「捕捉」发烧病人。若出入境者手持热咖啡、热水瓶等,系统也能进行分辨,将其排除在外,并不影响监察功能。

苏孝宇又指,系统可以搭配不同价位的热成图像探测器,按需要获得更准确、合适的监测效果,「一般而言,50人到100人同时经过镜头前,亦能准确找出发烧的病人。」

为了起到更大的监察作用,系统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跨平台数据库上,让不同地区的装置组成大型网络,在不侵犯个人资料、不保留个人资料的情况下追踪发烧者,更好地保障公共卫生。

体温检测是守护公众健康的第一重关卡,苏孝宇的团队自2018年起与机电工程署合作,透过「机电创科网上平台」开发SFSS,经费约300万港元;团队并在农曆新年前夕争分夺秒地赶制16套侦测器材,陆续在机场、主要边境口岸、政府总部等地方应用,系统开发、配置等耗资约50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