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平淡如水


文之平淡如水

一同事文筆很好,曾出散文集和詩集。一日,我問他:“汪曾祺的散文為很多人所推崇,到底好在什麼地方呢?”他答:“平淡中見功底。”我認為評價得很中肯,他的文風也頗有些與汪曾祺文章相似。

汪曾祺曾在一篇文章裡說:“平淡好。但平淡不易。”想來他是非常認可文章的平淡,並努力踐行的。

古今中外的文章,文風各異,讀者的感受也不同。有的讀來如飲酒,如痴如醉 ,甚至癲狂;有的如喝咖啡,略苦,但苦中有香;有的如喝飲料,甜甚至到膩的程度。

汪曾祺的文章平淡,卻不寡淡。如茶,淡淡的茶,宜小口啜,卻齒頰留香。

好茶須懂茶的人才能品出它的好。高中時一語文老師,誇作文寫得好:“辭藻很華麗。”大概在他看來,汪曾祺的文章不值一提。

若想懂得茶的好壞,須有生活的磨礪,風雨過後,已不再追求酒的刺激,飲料的甜膩,能淡然地從茶中品味人生。還要多品好茶,對比中品出茶的高下。

無怪乎年少時不愛讀汪曾祺的書,少年有幾個愛喝茶的?

讀汪曾祺的書,像在假日午後,搬一把搖椅於陽臺上,沏一壺清茶,在輕搖中看窗外天空中雲朵的變幻,閒適、淡然,卻不無聊。

汪曾祺的文章雖好,模仿卻不易。

有內涵、有氣質、有自信的人,不會過分在意外在的修飾,平常的裝束也掩不住內在的氣質,或者說,恰恰是普通的裝束越發襯出內在的傑出。

想來,西施是不化濃妝的,不屑於也不需要。

若沒有了內在的豐富和父母給的美貌,大概只能依靠濃妝和奇裝異服。聽說很多看起來很美的網紅主播,一旦卸妝,慘不忍睹。不過,這也算有自知之明,畢竟,沒有美人的容貌,卻模仿她的略施粉黛,這不是將自己的醜示人嗎?

很多人模仿汪曾祺的”淡“,最後只落得個索然無味。

罷了,淡而有味,我怕是學不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