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艘對陣330艘仍能取勝?朝日鳴樑海戰堪稱世界海戰史上的大奇蹟

1597年7月15日,日本水軍打敗朝鮮元均艦隊後,企圖乘勝追擊,在朝鮮水軍重建之前將其徹底全殲。9月16日,日本將領藤堂高虎率水軍從蘭浦出發,準備利用漲潮之機進入鳴梁海峽攻擊朝鮮水軍。朝鮮水軍新任主帥李舜臣在以13艘戰船對陣敵330餘艘戰船的巨大實力懸殊下,大敗日本水軍,取得了斃敵主將來島通總、毀敵戰船31艘而自身無戰船被毀的戰績,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大奇蹟。

13艘對陣330艘仍能取勝?朝日鳴梁海戰堪稱世界海戰史上的大奇蹟

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剛經歷慘敗的朝鮮水軍在著名海軍將領李舜臣帶領下重振旗鼓、精心備戰、大膽嘗試、巧妙用兵,僅靠上一役倖存的戰船和召集來的殘部就重創了日本水軍、改變了頹勢戰局,其領導才能和指揮藝術值得研究學習。

一是忠貞不渝,無懼生死。此役前,昏庸無能的朝鮮國王中了日軍反間計,將立下汗馬功勞的李舜臣逮捕入獄、嚴刑拷打,但在兵臨城下、大軍壓境之際,國王又不得不重新重用李舜臣。他全然不計個人得失,臨危受命、胸懷大局,走出獄門立即奔赴前線,將狀態已經跌入低谷的朝鮮水軍進行重建。戰前,不少朝鮮將領覺得水師損失慘重、雄風不再,強烈建議放棄船隻、撤往內陸,甚至有個別將領苟且偷生棄船逃走,儘管如此,李舜臣仍要背水一戰、殊死一搏,並用行動證明他誓與官兵共生死、決與國家共存亡的決心,人心鬥志得以挽回、朝鮮水軍得以重建。

13艘對陣330艘仍能取勝?朝日鳴梁海戰堪稱世界海戰史上的大奇蹟

李舜臣將軍《亂中日記》

二是備戰周密,判斷精準。李舜臣深知只有奇兵制勝,才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因此,戰前他苦苦尋求破敵良策和奇兵之道,經過連續多日的勘察與思考,他最終決定要充分利用“地利”優勢,將水文複雜的鳴梁口作為主戰場,準確利用潮汐起落時間,並在航道暗設鐵索、木樁妨礙敵戰船的行動;針對日本水軍速戰、近戰的單一作戰特點改造戰船,在每艘戰船戰船頂棚加裝利刃,有效限制了日軍的戰法運用;戰鬥發起後,李舜臣首先將敵引入預定海域,而後誘敵主將前出,邊與敵周旋邊等待戰機,當潮汐、水流發生突變時,日本水軍隊形大亂,朝鮮水軍乘機反攻,大舉殲敵戰船,主導作戰進程,取得最終勝利。

13艘對陣330艘仍能取勝?朝日鳴梁海戰堪稱世界海戰史上的大奇蹟

充分的準備是取勝的重要保障

三是善於激將,血性十足。“請將須行激將法”,為了提振士氣、重振軍威,李舜臣嚴明軍紀、獎懲分明、身先士卒。出征前,他首先處罰了一批惑亂軍心的將領,而後重賞了表現勇敢的士兵,號召廣大民眾支援抗戰,並下令燒掉所有營房,破釜沉舟、置身“死地”,以激勵全軍上下必須同心協力、義無反顧,只能前進、無路可退;戰場上,面對畏敵後撤的朝鮮水軍,李舜臣沒有責備、沒有放棄,他深知在以少戰多的情況下,戰場懼敵是人之長情,因此他率自己戰船一馬當先、主動迎敵、巧妙周旋,眾部將見主將衝鋒在前,備受鼓舞,遂重拾勇氣集中兵力夾擊日本主將戰船,進而戰敗日軍。

13艘對陣330艘仍能取勝?朝日鳴梁海戰堪稱世界海戰史上的大奇蹟

將不惜死激勵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