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3)


[舊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3)

1984年春,時任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何祖侃同志(當時他還兼任原郊區區委書記,區長是青戈同志),針對榆林公社撤社建鎮一事和軍民共建文明村的活動情況視察了榆林公社,就如何開展軍民共建文明村和小城鎮建設的有關事宜進行現場辦公,何書記親自主持召開坐淡會(亦稱書記辦公會),參加會議的有市民政局、城建局和原郊區政府區長青戈同志和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公社的王宏、雲和平等幾位副書記和副主任也參加了會議。

[舊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3)

關於軍民共建文明村一事有必要先說明一下,當時原榆林公社所轄的口可板村與駐軍原30師88團開展了軍民共建“文明村”的活動,並被內蒙古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命名自治區級文明村。1983年初冬,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內蒙古軍區曾在口可板村召開全自治區精神文明建沒現場會,先參觀後開會,自治區黨委11名常委和各盟市黨政一把手均參加會議,參會人員分組入戶參觀訪問,記得我陪得是周惠書記和田聰明秘書長這組,參觀後在88團大禮堂召開大會,88團原團長李茂林同志和口可板村黨支部原書記雲生金同志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周惠同志、自治區主席布赫同志、內蒙古軍區原司令員刁叢周同志在會上講了話。

[舊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3)

為此,我曾做為先進集體的代表於1984年8月初參加了全國第二次“雙擁”先代會,榆林公社和解放軍88團受到了國家民政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政治部的表彰。

[舊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3)

因此,在這次辦公會上,有搞好軍民共建文明村的內容。辦公會就兩個事宜做了具體安排並行成紀要,隨後市委下發了專題書記辦公會《會議紀要》,關於榆林公社建鎮一事,由市政府拔款30一50萬元,先解決榆林公社駐地2.5公里東西主幹道水泥硬化和排水問題,並擴建一座西通呼和浩特市第二磚瓦廠的鎮街橋樑;原郊區政府負責擴建通往部隊的榆(榆林)一蘇(蘇木沁)公路,這條路就是為駐軍部隊出行方便而擴建的。

[舊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3)

這個《會議紀要》可起了大作用,為了資金儘快落實到位,我帶上《紀要》文件,騎上二輪摩托車來往於榆林和市政府、區政府之間。首先找到了時任呼市人民政府張啟生市長,張市長在《紀要》上籤批到:“請許光榮副市長從交通能源費中給予解決”。我又帶上批文找到許光榮副市長,許副市長在市建公司有個辦公室,平時就在哪兒上班辦公,到了辦公室先通過秘書將批文從外屋拿進裡屋,過了一會兒將我叫到辦公桌前,簡單的問尋了一下,就在《紀要》上寫了一行字,並遞給我說,“你去找交通局長吧”?我出門後看到上面寫著“請交通局羅德運局長給予解決”。羅局長又批給分管公路建設的雲副局長。他讓我先回去等通知,局裡得派人下去到實地查看一下。沒過幾天,原郊區交通局時任局長王煒同志通知我,說市交通局雲副局長要去榆林公社實地查看。雲副局長一行來後先到公社駐地榆林村查看了主幹街和擴建橋樑地址,後沿榆一一蘇路就看就走,中午在蘇木沁果園吃得午餐,利用飯前的時間就撥款一事做了安排。雲副局長當場拍定。先後由呼市交通局撥出27萬元進入公社帳上,用於修建公社駐地榆林村的東西主幹街,再解決3萬元擴建第二磚瓦廠過水橋,此公程由市交通局設計院設計並組織施工,也就是說,這3萬元直接支付給施工單位,不進公社的帳了。

[舊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3)

主幹街修建工程由呼市市政管理處設計施工。榆一一蘇公路由原郊區交通局和區計劃委員會安排,用糧棉布補貼,公社出工的公助民辦形式修建此路(砂石)。

有了資金,公社便安排有關人員(公社幹部)開始實施。主幹道工程於1984年初秋開工建設,年底就完成了90%以上的工程任務,第二年春季徹底完工。1985年春開工擴建的通往第二磚瓦廠的橋樑在汛期前也俊工通車。

[舊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3)

是年秋,通往解放軍部隊的榆一一蘇4公里的砂石路開工建設,只用了不到40天的時間就完成了砂石路的建設任務並順利通車。

這是我們公社先期做得一些工作。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