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痰盂拍人像好使嗎?有哪些注意事項?

柳侍墨


小痰盂是很好的人像頭!因為其光圈兒大、畫質好、價格便宜,基本上是人手一鏡。其唯一受限制的地方,就是在室內拍人像的時候,有時因為距離太近無法拍全身照!如果說室外拍人像,妥妥的沒問題!

我覺得小痰盂拍人像,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光圈控制。小痰盂光圈放到最大拍人像的時候,可以拍出一隻眼睛實、一隻眼睛虛的效果。其實我們很多時候是不需要虛化到這種程度的,虛化過度卻出現了副作用,所以有些時候,不需要光圈放到最大,可以適當的收幾個檔。

二是精準對焦。小痰盂因為光圈大,稍微一不注意就容易產生跑焦。所以在拍攝的過程中,對焦要格外認真一些。實際拍攝中,絕大多數我都採用對人物眼睛對焦,或雙眼中間對焦,鎖定焦點後再構圖拍攝,只要人的眼睛拍實了,整個片子就顯得不虛。

談到人像攝影,再上幾張我喜歡的果子妹妹照片吧,版權歸原攝影師所有。





布衣長衫兒


攝影愛好者通常將佳能EF50mm f1.8暱稱為“小痰盂”,足見大家對它的喜愛程度。這支鏡頭體積小、重量輕,關鍵是價格低廉,現在只需要六、七百元,但由於採用最成熟的高斯結構和良好的光學設計,再加上最大1.8光圈加持,使其成像質量優秀,背景虛化效果也不錯,拍攝人像、風景、紀實類題材絕對物超所值。但要注意的是這支鏡頭在大光圈下有失焦現象,保險起見可以多拍攝幾張,其實一旦能夠準確合焦,圖像也是相當銳利清晰的。個人感受,僅供參考。


發現世界之美


佳能的EF50mm f/1.8 II鏡頭由於做工粗劣,而且前鏡片深凹,所以被攝友起了一個不雅的綽號“小痰盂”。如果要詢問“小痰盂”鏡頭的使用效果,一般的說,負面的體驗居多。另外,佳能的EF50mm f/1.8II這款鏡頭也在一年前停產了,目前取代它的新版本是EF50mm f/1.8stm。

回到本問題:

1、如果題主你還在使用“小痰盂”鏡頭的話,我個人建議你升級到最新的EF50mm f/1.8stm版本。

因為老款的“小痰盂”鏡頭使用DC線圈馬達+齒輪傳動,對焦非常不靠譜,大光圈的使用體驗很差。相對而言,佳能最新的EF50mm f/1.8stm鏡頭由於換用了stm馬達,對焦平穩,合焦精度高,而且優化了近攝與卡口材質(改成金屬卡口),是更值得購買的鏡頭。

2、EF50mm f/1.8這類規格的鏡頭拍人像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a、除非很極端的情況,否則不要f/1.8光圈全開使用,略微收縮光圈到f/2.2~f/2.8,畫質會好很多!(焦外二線性也會有明顯的改善)

b、如果你的單反相機支持雙核對焦的話,在半身人像的時候,可以開啟LV模式對焦,對於中低端的單反相機而言,LV模式的合焦精度更高,大光圈拍攝半身人像、大頭照更好。

最後附幾張我使用佳能1DX搭配EF50mm f/1.8stm拍攝的圖片,供參考:


從耗子胖成豬


我用的是長焦鏡頭,對小痰盂還不太瞭解。


w清清的河水


週末拍的,新手用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