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的夫人謝氏,說了句“御花園真大”,為何遭到了殺身之禍?

餘映燈


徐達的夫人謝氏,原名謝翠娥,朱元璋仗殺謝氏這件事情,在歷史上並無準確描述,這件事也是一件野史,但說實在的,有時候記載真實歷史的往往還真就是野史,正史可能是加工而得的作品,未必就是真實。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謝翠娥身為朱元璋大將徐達之妻,被封為了一品誥命夫人,誥命夫人,一般都是授予那些精明強幹的女子,當然,這個女子的夫家也需要在朝中有一席之地,謝翠娥很明顯就有這些個條件。

謝翠娥為將門之後,臂力過人,嫁給將軍徐達以後,兩人也算得上相得益彰,謝翠娥在背後給過徐達不少的支持。

身為一品誥命夫人的謝翠娥,自然就有那些個權力出入皇宮與皇后吃茶。

一日吃茶時,謝翠娥跟隨馬皇后逛了一下御花園,逛完以後,謝翠娥就說了一句,“這御花園真大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馬皇后聽了以後,也將這句話學給了朱元璋,於是乎,乘著一次宴請謝翠娥的機會,朱元璋突然責令手下對其發難,甚至還對徐達說,朱元璋這麼做不是害徐達,反倒是救了徐達。

為何朱元璋要仗殺謝翠娥?表面上看,朱元璋這麼做時敲打徐達,避免徐達包藏禍心,實際上,在野史上這是在彰顯得朱元璋小肚雞腸。

謝翠娥的父親是誰?出身將門,謝翠娥的父親自然是一個將軍,這名將軍名為謝再興,在朱元璋帳下的時候,謝再興也是出人出力,只是,在於張士誠大戰之時,這名將軍謝再興卻是看不清形勢,竟然臨陣倒戈,一時間給朱元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只是在張士誠兵敗以後,謝再興竟然人間蒸發了,無奈之下,朱元璋便也記恨上了謝翠娥。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了很久,但朱元璋卻像是心裡一直紮了一根刺一樣,對謝翠娥始終有一種敵視的態度,這時候方才找了個藉口把謝翠娥仗殺了。

說起來,這個故事的漏洞很多,朱元璋要殺謝翠娥機會不少,此時風平浪靜,事情也過去了那麼多年,朱元璋卻能夠仍舊記恨謝翠娥,民間傳頌這樣的野史不無批判朱元璋的意思,說實在的,時間可以抹平一切,過去了那麼久,即使是當時真的損失慘重,朱元璋也不可能揪著這一點不放,這段野史也只能當個故事看看。


魏青衣


這個事兒簡述起來是這樣的:

大將徐達的夫人謝翠娥,立朝後被封為誥命,因此可以進宮和皇后聊天喝茶。這天,姐倆逛到御花園,見著園子著實氣派,謝夫人不無感嘆,說了句”御花園真大“,這話被馬皇后學給朱元璋聽。

本來這話也沒什麼,但多疑的朱元璋卻藉機發揮:她能說給你聽,就能說給徐達聽,萬一徐達動了要跟朕比肩的心思,豈不是要造反?

於是,這位太祖皇帝就把謝夫人殺了。——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意思是說,皇帝把中山王叫進來喝酒,暗地裡卻派人殺了其夫人,還說替他除了個滅族之禍。

朱元璋殺謝氏,導火索是謝氏一句沒經過大腦的話,實際上卻是對她積怨已久。

徐夫人謝氏,將門虎女,《北窗瑣記》曾載:

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

這樣一位虎女,本是徐達的賢內助。但壞就壞在她的出身上。

謝翠娥父親謝再興,原本是朱元璋手下一員虎將,但在朱元璋與張士誠大戰前夕,謝再興卻臨陣倒戈,帶著朱元璋侄子朱文正投奔了張士誠。

這種行為,是對朱元璋的背叛。更是對朱元璋的不信任。張士誠兵敗後,謝再興沒了蹤影。朱元璋有氣發不出,於是洩到其女身上,也是給徐達敲個警鐘。

徐達得到這個消息,悲憤莫名,他與謝氏恩愛,共育有四子二女,如今妻子無故被殺,他失妻子孩子失母親,萬般憋屈卻作不得聲。


錢多多讀文史


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這些大將之中,徐達戎馬一生,功不可沒,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堪稱明朝第一功臣,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功臣。他的妻子謝氏說了一句“御花園真大”卻慘遭殺身之禍,這又是為什麼呢?

徐達的夫人謝氏,原名謝翠娥,並非是他早已死去的髮妻。

謝翠娥出身將門之後,父親是明朝的大將謝再興。她從小臂力勇猛過人,嫁給將軍徐達以後,兩人恩恩愛愛,一起生育了四子二女,為徐家開枝散葉,

《北窗瑣記》中記載“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

在和徐達南征北戰的過程中,與朱元璋的髮妻馬皇后相識併成為了好朋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身為朱元璋大將徐達之妻,明朝的大將謝再興之女,被封為了一品誥命夫人,所以自然有權力出入皇宮與皇后聊聊家常,談談心。

有一天,謝翠娥與馬皇后在逛御花園,因為御花園特別寬敞,亭臺樓閣假山池沼頗為美麗,在逛御花園的過程中,謝翠娥不免感嘆了一句,“這御花園真大呀”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馬皇后聽了回去後就把這句話說給了朱元璋聽,朱元璋默默地記下了這件事。

於是在一天晚上,朱元璋以召徐達到宮中赴宴為由,私底下卻派人到徐達家殺了謝翠娥。

歷史記載:“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酒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

殺了徐達妻子後,朱元璋對徐達說:“我這麼做不是害你,反倒是救了你和你的族人。”

為什麼朱元璋因為徐達之妻謝氏一句話就殺了她呢?這就與朱元璋的性格謝翠娥她爹謝再興有關了。

謝再興在朱元璋手下的時候,也是鞠躬盡瘁,任勞任怨。只是在和張士誠大戰之時,謝再興卻是錯估了形勢,竟然臨陣倒戈,投靠了張士誠,給朱元璋造成了很大麻煩,這讓朱元璋耿耿於懷。張士誠兵敗以後,謝再興竟然無影無蹤了,無奈之下,朱元璋便也記恨上了謝翠娥。

因此,朱元璋一直記掛著這件事,並藉著這個機會一舉除去謝翠娥,這也反映了朱元璋心胸狹窄,嫉惡如仇的性格。


絕塵的時光


徐達老婆的這件事情,實際上根本就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是朱元璋為了警告徐達。恰恰相反,他作為兄弟替徐達出面處理了一個家庭問題。所謂的“御花園真大”這句話其實是野史無稽之談,今天南京的莫愁湖當年只是徐達家後花園的一部分,他老婆至於這樣羨慕御花園?

雖然徐達驍勇善戰,統帥幾十萬大軍,天下無敵,但是有一個難言之隱——怕老婆。“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可見是位了不起的女中豪傑。有這麼一個悍婦在家裡主事,可見中山王過得應該不怎麼幸福,但是他也沒有辦法,明媒正娶的過來的老婆,還是老同事的女兒,也不能說休就休。於是經常進宮找朱元璋,借酒消愁。朱元璋見兄弟生活如此不幸,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既然徐達不方便出面,那就由他這個做大哥來替兄弟分憂!

其實一封詔書奪了謝氏的封號,替徐達休了她就可以了。但朱元璋做事情一向是乾淨利落,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絕。找藉口讓徐達進宮喝酒,隨後派錦衣衛上門。雖然謝氏孔武有力,武藝高強,但是面對錦衣衛大氣不敢出,乖乖領死,可見是一物降一物。

等徐達酒醒了,朱老大笑眯眯的告訴他,家裡的事情幫他擺平了。知道了老婆的死訊,徐達是表面上顯得很痛心,心裡面應該是很輕鬆的。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這個故事出自明朝嘉靖年間舉人餘永麟編纂的《北窗瑣語》,說徐達夫人謝翠娥陪馬皇后逛宮中後花園時,因口無遮攔的一番感嘆,結果被朱元璋亂棍打死。

謝翠娥真的是因口無遮攔而被朱元璋處死的嗎?

朱元璋與徐達,是從小玩到大的兄弟,兩人親密無間,無話不說。朱元璋在參加郭子興起義軍後,回鄉募兵時,將徐達招致麾下。從此,二人走向抗元之路。

徐達身體魁梧,從小練得一身好武藝,很快成為朱元璋的得力戰將。徐達用赫赫戰功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朱元璋對待徐達也是義字當頭,對其關懷備至。

徐達原配夫人張氏在大明建立前就已去世,朱元璋不忍徐達孤單一人,便想做主為徐達再尋一房夫人。正好,明軍大將謝再興生有兩個女兒,都是待嫁之齡。

長女名叫謝翠英,次女名叫謝翠娥,兩人都是天生的美人。朱元璋便充當月老,替二女尋好了夫家,將謝翠英嫁給了寶貝侄子朱文正,將謝翠娥嫁給了徐達。

謝翠娥雖有沉魚落雁之貌,但卻是好武之人,可謂是巾幗不讓鬚眉。文獻中記載如下:

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北窗瑣語》

明軍中有規定,所有將領的家眷之能留居後方,不得隨軍。而徐達夫人謝翠娥,非一般女子,她擁有驚人的臂力,能拿起百斤重的鐵器,被朱元璋特許隨軍。

謝翠娥隨軍可不是做些縫縫補補的家務活,她是要隨徐達上陣殺敵的。在征戰天下的歲月中,謝翠娥與朱元璋夫人馬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兩家相處很融洽。

但好景不長,隨著謝再興的叛變,兩家關係也變得貌合神離。謝再興既是朱元璋的親家,又是徐達的老丈人,可謂是雙料皇親國戚,但他卻投靠了陳士誠。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朱元璋怒不可遏,立即處死謝再興的兄弟子侄,但並沒有為難其女謝翠娥。明朝建立後,徐達作為頭號功臣,被朱元璋封為魏國公。

謝翠娥也因此被敕封為一品誥命夫人。隨著朱元璋皇權的逐步加強,那些開國功臣們越來越讓朱元璋寢食難安。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固,朱元璋決定清除功臣。

洪武年間的四大案,有數萬人因此丟掉了性命,甚至連退休在家的李善長也被以謀逆罪處死。而徐達一生光明磊落,乾乾淨淨,朱元璋挑不出他有任何毛病。

但並沒有放鬆對徐達的秘密調查,謝翠娥之死就是在未徐達敲響警鐘。

有一天,馬皇后閒來無事,便邀徐達夫人謝翠娥進宮敘舊。謝翠娥本是習武之人,說話直來直去,不懂得含蓄委婉。一進宮便說:“你家的房子確實是氣派。”

馬皇后只是會意一笑,但謝翠娥並不知道,她早已忘記君臣之禮。說話間,二人來到一處涼亭歇息用茶。隨後,馬皇后帶謝翠娥來到宮中的後花園遊玩賞花。

謝翠娥再次感嘆道:“你家的後花園可真大,半天都逛不完。我家的那個後花園,什麼時候才能像這麼大就好了。”玩了一天的謝翠娥,帶著期望盡興而歸。

結果謝翠娥的無心之語,被馬皇后告知朱元璋。而朱元璋正愁拿不到徐達的把柄,隨即以謝氏“心懷僭逆”為由,將其杖打而死。文獻中記載如下:

後太祖登大寶,中山就封,每朝見太后,謝夫人時致不平,嘗有“我家不如爾家”之言。太后以是語以太祖曰:“枕邊之言,中山寧無動心乎?”——《北窗瑣語》

朱元璋得到謝氏已死的消息後,滿懷欣喜的與徐達推杯換。朱元璋端著一滿杯酒走向徐達說道:“徐愛卿此後再無殺身滅族之憂,應該滿飲此杯以表示慶祝。”

徐達跪著喝完朱元璋的賜酒,然而他並不知道夫人已死。文獻中的記載如下:

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中山跪而飲之,然不知夫人就戮也。——《北窗瑣語》

朱元璋殺謝翠娥的原因並非是因為她的幾句無知的話,而是因為謝翠娥父親謝再興叛變一事。朱元璋對此一直難以釋懷,侄子朱文正也被謝再興挑唆著叛變。

朱元璋對謝家是恨之入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元璋想要給徐達一個警示,讓他永無不忠之心。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還有待商榷,史料中謝氏的生平記載不多。

關於謝翠娥的傳說和野史較多,洪武二十年(1387年),徐達夫人謝氏被追封為中山武寧王夫人。依據這一記載,可推斷出謝翠娥可能在洪武二十年去世的。

而這時的徐達已經去世兩年,與文中信息有矛盾之處。總之,《北窗瑣語》中關於徐達夫人謝氏的記載,真實性到底如何,還有待考證,不可作為正史來考。


野史也是史


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長嘆一聲,又有人在黑朱元璋,關於謝氏被殺的事咱得好好聊聊。

導語

徐達的夫人謝氏,謝再興的次女,朱文正的小姨子,徐皇后的生母。因徐達的原配夫人張氏過世早,朱元璋就當了月老給謝氏保媒讓她嫁給了徐達。婚後夫妻二人夫唱婦隨非常恩愛。據《北窗瑣語》“中山武寧王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這說明謝氏經常陪徐達出征,是徐達最信任的人。


徐達是朱元璋的老鄉好哥們,和老朱一塊出生入死打下大明江山。他戎馬一生戰功赫赫,成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被朱元璋稱讚為:“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是朱元璋口裡的“萬里長城”。

可以說沒有徐達就沒有大明,朱元璋坐上寶座自然不會虧待他,他讓徐達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


歸正題,故事裡的事。謝氏是怎麼被朱元璋處死的?

徐達的老婆謝氏和馬皇后是好姐妹,被朱元璋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她可以自由入宮和馬皇后相見,姐妹二人每次見面都相談甚歡。謝氏的脾氣有一點不好,就是生性愛妒忌,每當看到金碧輝煌的皇宮就會酸溜溜,言行不免有失禮之處。而每次大度的馬皇后都一笑而過。有一次謝氏又來到皇宮,這次馬皇后帶她到御花園散步。


謝氏看到偌大的御花園忍不住嘖嘖稱讚一番,滿面羨慕的神色隱約參雜著一些不滿和妒忌,這次她不由得脫口而出“姐姐家的御花園真大啊,我們家的和姐姐家的相比可差遠了。”,可她萬萬沒想到禍從口出,馬皇后把她說的話和她說話表情毫無遺漏地送到朱元璋耳中。

中山武寧王,達夫人謝氏……每朝見太后……嘗有“我家不如爾家”之言。太后以是語及太祖。——明朝《北窗瑣記》



朱元璋聽了頓起殺心。大家知道,晚年的朱元璋自從太子朱標病逝後,便大開殺戒,大批的功臣慘遭殺戮,有的家室老小被株連。朝廷內外血雨腥風,約有15萬人死於屠殺。對於徐達朱元璋並沒有下毒手,但也沒有放鬆警惕。既然機會來了,朱元璋當然要抓住。過了幾天他設宴邀請徐達,並在徐達到來後秘密派人杖殺了謝氏。宴席上朱元璋對徐達舉杯道:“你家現在已經免去滅族的災禍”。

“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酒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明朝《北窗瑣記》


徐達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也不敢多問。他小心翼翼把宴席進行完,飛快地趕回家。他看到已經慘死的夫人,悲痛欲絕,想到朱元璋說過的話,和那些死去的大臣,只能忍了。

朱元璋殺謝氏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殺雞儆猴,把徐達的反叛之心扼殺在萌芽狀態。另一原因,關係到謝氏的父親謝再興。

謝再興原本是朱元璋手下一名大將,他在朱元璋和張士誠大戰前夕,竟然倒戈反叛,而且還帶著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一塊投降張士誠,洩露許多軍事機密,讓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齒。

最終張士誠戰敗,謝再興知道朱元璋會對他清算,乾脆來個消失不見。朱文正被朱元璋軟禁而死。叛軍主謀謝再興沒有被繩之以法,朱元璋不甘心,就把怨氣發洩到他女兒謝氏身上。




故事就是這麼個故事,一些文獻上都有記載。

而正史上根本就沒有朱元璋杖斃謝氏這回事。

關於朱元璋打死謝氏一說與史實有很多相悖之處:

  • 事實上謝氏死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冬十月,朱元璋還追封謝氏為中山武寧王夫人。而徐達死於1385年,比謝氏去世還早三年,所以根本不會有朱元璋在趁宴請徐達時打死謝氏的情節。
  • 再者如果謝氏是因罪被朱元璋打死,朱元璋不可能去追封謝氏,這等於自己打自己的臉。
  • 另外按照歷史馬皇后母儀天下,她寬宏大量愛民如子,總是勸告朱元璋不要濫殺無辜,不要擾民,還從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許多人命命,如郭景祥的兒子,學士宋濂,富商沈萬三,為救太醫們病重拒絕服藥等等。所以馬皇后不會因為一句無關緊要的話去向朱元璋吹枕邊風,引誘朱元璋去殺人。

所以朱元璋打死徐達的謝夫人,根本就是杜撰,包括朱元璋打死常遇春的夫人等等,黑朱元璋的多了去了,大多根據朱元璋的濫殺和猜忌編造。


小姐姐講史


這個故事其實挺扯淡的,大體上相似的段子還有常遇春的媳婦,看多了的話總覺得朱元璋這老不正經的總盯著大臣後宅說事兒,殘暴都殘暴的不是地方。而且在故事裡謝夫人說的可不是一句“御花園真大”。

徐達的老婆問題

之前吐槽機在段子裡也說過徐達並非朱元璋的發小,他21週歲時才投靠朱元璋,按照古人早婚的慣例,那時他應該已經娶妻了的。關於徐達第一個妻子正史中沒有記載,一些私史記載她應該姓張。

這個張氏夫人可能有些不良愛好,朱元璋不怎麼待見她,這個不良愛好可能是喜歡把人活活打死,也可能是太過妒忌。另外一種說法是張氏不幸早逝,徐達年紀輕輕就成了光棍。無論如何吧,作為老大的朱元璋決定給頭號打手劃拉個媳婦。

很快朱元璋就找到了合適的人選,大將謝再興的次女謝翠娥。原因無外乎是親上加親,互相綁得更緊之類,謝再興的長女嫁給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次女再嫁給徐達,三家就基本成了命運共同體。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謝再興並不知道這件事兒,那時候他在外打仗呢。我們試想一下,你在外面打生打死,回家一看寶貝女兒叫人糟蹋了是個什麼心情?謝再興後來投靠張士誠可能跟這件事兒不無關聯。

無論如何吧,反正謝翠娥就這麼嫁給了徐達,她老爹也悍然投靠了張士誠。命運共同體沒整成還丟了一員大將讓朱元璋很卡臉,於是他把老謝一家能殺的全給殺了,只留下那兩個女兒。

徐達和謝翠娥是否恩愛沒人知道,史書裡基本不記載這些,甚至連謝翠娥到底是個什麼性格都沒準確記載。寫段子的《北窗瑣語》裡說她膂力過人,拿著上百斤的武器在部隊裡晃盪,大抵該算女戰神一類的存在吧。

《北窗瑣語》裡的故事

說段子前還是得說說《北窗瑣語》到底是本什麼樣的書,它其實不是歷史書,應該算一本人物軼事類的雜記,所以不能當信史來看。裡面記載的朱元璋殺謝翠娥的過程大體是這樣的。

朱元璋登基後大封群臣,然而每次朝見馬皇后時謝夫人總覺得不爽,經常跟馬皇后說“我家不如你家”之類的話。次數多了馬皇后就跟朱元璋說:“總這麼吹枕邊風,中山王會不動心?”(枕邊之言,中山寧無動心乎)

朱元璋表示這事兒好辦,某天把群臣都召集到內廷喝酒,然後趁這個機會派人去徐達家把謝夫人給殺掉了。殺完人了朱元璋還給徐達敬了一杯酒,哥們你再也沒有滅門之禍啦!徐達也不知道老婆被人給宰了,感恩戴德的把酒給喝了。

吐槽機的考據

上面那個故事其實算不得精彩,發揮起來也可以說朱元璋不放心徐達,或者病根在謝再興身上,畢竟叛臣之女,畢竟謝再興的大女婿朱文正也有過謀叛的經歷。以朱元璋的雄猜,殺人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細考起來這個故事漏洞頗多,首先就是馬皇后的那段話,徐達的中山王是死後追封的,生前他的爵位一直是魏國公,直接管徐達叫中山屬於穿越性質。而且根據故事內容,這事該發生在洪武中前期,可是徐達第三個兒子徐增壽正好就是那陣子出生的,信史可考的是他是謝夫人生的,母親被殺的可能性更低。

另外《明太祖實錄》中一則記載也能側面證明點東西,徐達是在洪武十八年去世的,當年就追封王爵下葬,恩及上三代,可到了洪武二十年才追封謝翠娥為王夫人。如果謝夫人死在徐達前邊,最大的可能是和徐達一起追封,或者朱元璋永遠都不封,等到兩年過去才封很可能是謝夫人晚於徐達亡故。


總結起來吧,在信史中沒有任何朱元璋殺謝夫人的記載,即使野史故事也漏洞頗多,吐槽機個人以為老朱該是被黑了。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首先,正統的歷史裡面時沒有這樣的記載的,只有在野氏中略有提到,而且很多時候野氏裡面的記載更正統的歷史中記載的時間上還有出入,所以並不足信。

所以以下就是簡單的論述下這個故事。

在明朝的故事書裡《北窗鎖語》中對於徐達的第二個老婆謝氏的描述中,說此女乃是明朝叛將謝再興的二女兒,能手持百斤,大概就是一名女武將的角色。


因為徐達作為朱元璋坐下大將之一,因此十分受朱元璋器重,所以朱元璋的老婆馬皇后經常叫一些功勳夫人來聊聊家長裡短的樣子。有一次就是這個謝氏來到朱元璋的皇宮裡,說她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花園,還說將來有機會一定要修一座這樣的花園。

後來這個馬皇后將此時告訴給了朱元璋,結果朱元璋認為這個叛將的女兒心底還有小心思,於是就下令將謝氏活活打死了,打死以後還跟徐達說這樣我就對你放心了(當時的徐達還不知到老婆被打死了)。



好了,這個故事大概就是這樣,至於歷史上真實的事件到底是如何,還未可知,畢竟古代歷史記載的只有王侯將相,對於女人向來都是男人的附庸,一般都不會怎麼關注的。


這個歷史很正


因為徐達的武力值加軍事智慧值太高,朱元璋害怕他造反變成強大的敵人,提前殺了徐達的夫人謝氏,並不是徐達的夫人謝氏說了句“御花園真大”這話的禍害性質的話語。

朱元璋提前做了對應有造反力量徐達的準備,用殺徐達夫人刺激徐達造反。


徐達夫人謝氏據說是武力值非常高的女人,幫徐達打仗不下百回,


朱元璋一直想除掉強大的徐達,避免造反變成新敵人。正巧徐達夫人說了“御花園真大”,借這個話語無理推加個罪名殺了她。徐達的夫人是他曾經左膀右臂,無論心理和身體都是非常強大的打擊。


徐達的夫人被除掉,朱元璋想徐達怒髮衝冠造反了吧。結果徐達忍氣吞聲多年沒有造反,之後朱元璋用鴨子刺激徐達過去戰傷後背發膿而死。朱元璋除掉功臣目的害怕功臣造反搶江山。出手迅速寧缺毋濫不擇手段。


英雄少年66265076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用在明朝的那些開國功臣面前再合適不過了,他們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後,卻被以各種罪名處死,在這種情況下,大明的其他臣子們都非常小心翼翼的活著,就怕哪天噩運會落到自己身上。這不,這一天噩運就落到了大明開國功臣徐達的夫人謝氏身上,具體怎麼回事您往下看!



謝氏名叫謝翠娥她自小習武,所以性情比較豁達,在嫁給徐達後,謝氏經常跟隨徐達左右征戰沙場,

《北窗瑣記》記載: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

當大明建立後,由於徐達居功至偉被朱元璋封為了魏國公,而謝氏也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並允許謝氏自由出入皇宮。


有一次,謝氏來到皇宮找馬皇后聊天,聊著聊著馬皇后決定帶領謝氏到後宮的御花園看看,當她們來到御花園後,謝氏被御花園的雄偉壯觀景象所震撼,於是不由自主的對馬皇后說:“皇后,你家的御花園可真大啊,比我家的花園大多了”!

本來是很平常的一句話,然而不知怎麼就傳到了朱元璋耳中。朱元璋是個敏銳的政治家,他一聽到這句話就覺得謝氏是有謀反之意,因為她這句話有覬覦皇家御花園的意思,於是朱元璋就派人把徐達叫到宮中喝酒,然後派侍衛到徐達家中把謝氏給殺了,之後還對徐達說我幫你消除了一個滅族的隱患,而徐達聽了朱元璋這話以後,雖心有不甘,但只得跪地拜謝朱元璋!

據記載: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


在我看來,這只是一段野史傳聞,馬皇后為人仁慈怎麼會讓朱元璋憑一句話而殺人呢?而朱元璋也不可能就憑謝氏的一句羨慕之詞而殺她的。這些只不過是後人對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的一句引申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