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當主角村民理事會理出鄉村美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揚飛

“同志,這是我們家今年的衛生保潔經費,又要辛苦你們了!”,還沒等村民理事會同志進門,岳陽縣中洲鄉中洲村李嗲就把一張50元的人民幣塞到理事會同志手裡了。原來,為更好響應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提升全鄉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水平,經外地考察、實地調研、座談商討,中洲鄉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採取環境衛生整治理事會工作模式。

目前,全鄉共成立10個環境衛生整治理事會,大多由3-5人組成,以有威望的離任村幹部或黨員、組長為主。按15元/(人*年)或50元/(戶*年)的標準向農戶收取年度衛生保潔經費。理事會成員擔任著村裡垃圾分類“指導員”、鄉風文明工作“宣傳員”、垃圾收集轉運工作“督促員”、保潔工作“評分員”等多重身份。

“沒想到我們老同志也能為家鄉出一份力了,疫情當前,環境衛生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哩!”,巴陵村理事會的老黨員周嗲自豪地說。隨著疫情響應的降級,在中洲鄉各個角落裡能看到越來越多理事會的成員們的身影,他們戴著口罩,或在村組路上巡查,或親自上陣清掃垃圾,或引導群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將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互促互融,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戰築牢基礎防線。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關鍵。據瞭解,該鄉還形成了一約四會一隊制度,即出臺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和村民勸導隊,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遏制大操大辦、攀比炫富等陳規陋習,同時,選樹典型,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深化道德實踐活動。疫情期間,該鄉共勸導紅白喜事19起,實現了疫情防控期間紅白喜事零操辦。依據村規民約,嚴格兌現獎懲,出臺村級紅白喜事紅黑榜,2019年,共通報批評15人,立案14人,發放獎金32萬元,形成健康向上的民風民俗。

在建設秀美家鄉的路上,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在唱主角。在共謀共治、共管共評的工作模式下,2019年,中洲鄉累計清理農村垃圾4278噸、配備農村保潔員56個、垃圾清運員22個、疏浚溝渠86.5公里、治理黑臭水體129處、綠化主幹道76.5公里、安裝路燈1097盞。在空心房整治上面,2019年,共拆除空心房417戶,共61514.26平方米。

如今,中洲鄉鄉村道路整潔靚麗,湖泊溝渠通暢乾淨,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一幅“現代農業興旺、生態環境優美、公共設施完善、鄉村治理有效”的富饒美麗幸福新中洲的畫卷已清晰的呈現在人們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