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昨晚,蜜雪冰城總經理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告別蜜雪,捲鋪蓋捲去做咖啡了。

回顧2019年到現在,茶飲、便利店、書店、服裝品牌……幾乎所有相關行業都在做咖啡。

咖啡大眾時代真的來了?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作者妮可


一、蜜雪冰城總經理加入咖啡團隊


3月23日晚,蜜雪冰城總經理張紅甫發了一條朋友圈,“官宣”自己加入幸運咖咖啡團隊,將開啟一段新的創業旅程。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這標誌著張紅甫的工作重心轉向了咖啡,而且非常果斷乾脆,“想開蜜雪冰城的,以後就別找我了,想開咖啡館的歡迎騷擾。”

實際上,在全國有7000+門店的蜜雪冰城,佈局咖啡市場已久

幸運咖是蜜雪冰城在2017年下半年成立的一個咖啡品牌。官方資料顯示,幸運咖主打輕型咖啡,“高質評價、便捷高效”,主攻學生群體、年輕白領的咖啡市場,主要佈局高校圈和商業寫字樓圈。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目前已開出的幸運咖門店,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在大眾點評顯示,目前,幸運咖的產品定價集中在6~12元區間,菜單上有20餘款產品,一半以上是咖啡系列。另外,門店近期也上了咖啡掛耳包等零售類產品。

在3月7日,幸運咖官方公眾號也已經釋放了迭代的信號:新品牌、新形象、新產品正在全面升級中。


二、走出“第三空間”,咖啡更加大眾化


結合蜜雪冰城在咖啡領域的發力,再回顧2019年到現在的國內咖啡市場變化,我想,2020年,咖啡大眾時代或許真的要來了。

過去,咖啡常常和星巴克劃等號,提到咖啡能想到的就是“第三空間”式消費場景。而逐漸地,越來越多咖啡業態湧現出來,咖啡正走出“咖啡館”。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頭部品牌帶動下,咖啡不止於“第三空間”

星巴克開啟“在線點,到店取”的“啡快”,讓獲得一杯咖啡更便捷,與此同時開發下沉市場,把門店開到更多三四線城市。


瑞幸快速擴張,延伸咖啡場景,讓咖啡變得更親民和日常;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品牌推咖啡產品,甚至書店、服裝品牌都在賣咖啡。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喜茶等新茶飲品牌也推出咖啡產品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精品咖啡開直播、進便利店,更親民

起家於上海的Seesaw coffee,2017年就拿到了4500萬人民幣投資,是較早拿到投資的精品咖啡品牌之一。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Seesaw coffee門店


它和質館咖啡、鷹集咖啡,一度引領了優選位置、做大空間、嚴控出品的精品咖啡風格,也是很多人對“精品咖啡”這一概念的啟蒙者。

經過兩三年的發展,很多大店模式的精品咖啡進入“增長平臺期”,大空間和一流選址也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大店模式的頭部品牌,紛紛開始嘗試“親民路線”。

2019年12月,質館咖啡聯合羅森便利店,新創平價副牌“小小質館”,做出“便利店+精品咖啡館”的新模式,開設社區型便利型精品咖啡店。(傳送門:下沉!下沉!精品咖啡殺入便利店,星巴克開到縣城)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精品咖啡也開始走進便利店


而精品咖啡的另一代表鷹集,從2019年下半年起試水淘寶直播,售賣咖啡豆、即溶咖啡等零售產品,目前每期直播的觀看量已經穩定在3000~4000人次。

在2019年初完成了數千萬元A 輪融資的魚眼咖啡,一開始就沒走大店風格,他們的門店面積集中在15~60平米,創始人孫瑜的觀點是:一杯好喝的咖啡本應是日常。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魚眼咖啡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檔口小店流行,把咖啡真正帶進生活

到去年年底,Manner Coffee 開店已超過50家(傳送門:Manner咖啡開店超50家!10 ㎡小店,能成就中國版星巴克嗎?)。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Manner路邊檔口小店


這個起源於上海的南陽路精品咖啡“超級小店”品牌,近兩年迅速帶火了全國一大批檔口小店:門店面積極小、平效極高,主打外帶+外賣,價格大多在10~25元之間,幾乎都沒有座位。

雖然盈利的天花板清晰可見,但檔口小店為“咖啡日常化”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擺脫空間限制,但把咖啡本身帶到生活的各個場景中去。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便利型咖啡:門店多、渠道廣、更日常

這兩年,買一杯現磨咖啡的“門檻”越來越低了。

肯德基、麥當勞裡可以買到,CoCo都可也上了咖啡產品線,連咖啡開到易捷加油站,越來越多的便利店有了咖啡機。

這些便利型咖啡,和已有的便利店、大型連鎖餐企、加油站結合,門店眾多、渠道廣泛,讓一杯現磨咖啡變得觸手可得。


三、速溶和即飲產品迭代,咖啡更觸手可及


擁有7000+門店的蜜雪冰城持續發力咖啡,或許是一個咖啡大眾化時代的“風向標”。


大眾化的產品,通常有兩個條件:性價比與便捷度

從2019年至今國內咖啡市場的種種表現來看,頭部品牌的場景延伸、便利型咖啡的普及、精品咖啡的下探,都是在滿足這兩種需求。


而另一方面,速溶咖啡和即飲咖啡正在迭代升級,讓咖啡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在國內咖啡市場,速溶的份額遠大於現磨咖啡和即飲咖啡,仍然是市場“第一座椅”。

從去年開始,精品速溶升級成為速溶品類裡最大的亮點,而資本市場更是集中看好這類產品。

2019年11月,以精品速溶咖啡為主打的三頓半接連完成A輪與A+輪融資;同月,主打掛耳咖啡的時萃SECRE也完成近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蜜雪冰城總經理“轉行”做咖啡,咖啡大眾時代來了

精品速溶咖啡普遍被資本看好


精品速溶咖啡大多數定價區間在每杯4~10元,比傳統速溶更接近現磨咖啡的口味,又區別於便利店咖啡10元以上的定位,滿足辦公、家庭場景的咖啡升級。


另一邊的即飲咖啡市場,則頻頻吸引“巨頭”目光。2019年,可口可樂、農夫山泉,也在進軍咖啡市場,先後推出即飲咖啡產品。

速溶和即飲的升級,或許能反映更大範圍內咖啡受眾的成長:傳統速溶和即飲產品不能滿足需求,大眾更向往一杯好咖啡。


在三四線城市也能“隨手買咖啡”的2020年,咖啡的大眾化與日常化更加凸顯,一杯“觸手可及的好咖啡”時代或許就不會遠了。



— 商務諮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諮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