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發小說,她陪了一個男生五年,事無鉅細的照顧著他,默默守候著他,只為他回頭時便能一眼望見她。

最後得到的結果,卻是他與初戀複合的消息,和一句,聽來的確像是​滿懷誠意的“對不起”。

而那些,一廂情願的陪伴與付出,感動的只有她自己罷了。

她面容平靜,不悲不喜。

我不知,該給出怎樣的回應。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感情不是向來如此嗎?沒有公平,也不講道理。

古往今來,無一例外。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一曲《釵頭鳳》,三個斷腸人

學生時代,初讀《釵頭鳳》時,感動並且豔羨於陸遊與唐琬的愛情故事。

時隔多年再去探瞧那些細枝末節,方才驚覺那一直隱於角落裡寂寂無聲的趙士程。

陸游與唐琬是封建禮教下的一對恩愛夫妻,一個滿腹詩書,一個才華橫溢。

婚後兩人琴瑟和鳴,到處吟詩作對遊山玩水,可陸母卻不滿二人的兒女情長,認為陸游因唐琬而沉溺情愛,無心仕途。

於是陸母便以唐琬的三大罪名強迫陸游“休妻”:

影響陸游奪取功名;

不能生育、娶之無用;

“孤煞星”帶來厄運;

自古忠孝難兩全,陸游終究也不是錢謙益,最後還是遵母命休掉了唐琬。

唐琬被休後,處境變得尷尬起來。在南宋時期,一個不能“有所出”的被休婦,不僅要頂著世俗的壓力,再嫁也很困難。

此時,趙士程出現了,他主動向唐家提親。

要說這趙士程,何許人也?

宋太祖趙匡胤的第五世孫,儀王趙仲湜之子,新安郡王趙士衎之弟,武當軍承宣使,大宋正宗皇家後裔。

放到現在,妥妥就是個高富帥啊!

這麼一個人,身份、地位皆高於陸游,因此喜出望外的唐父立刻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成親後,趙士程待唐琬極好。

知道唐琬喜愛詩詞,他便推掉公務之外的應酬,與唐琬賞花遊園,談詩論詞。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沈園偶遇”,有了趙士程“遣致酒餚”的美談,有了美人香消玉殞的痛事。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否則,趙士程與唐琬應該會很幸福吧。

那日在沈園中,唐琬徵得丈夫同意後,親手向陸游敬了一杯酒,便隨丈夫離去。

陸游飲後,心中感慨萬千舊愛難忘,因此在沈園提筆寫下《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後來,唐琬再遊沈園時看到陸游寫下的詩,想起往事悲傷不已,便和了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然後一個瀟灑轉身,另一個​鬱結於心不久於人世。獨留下一個孤獨的趙士程。

唐琬在時,趙士程拒絕納妾;唐琬走後,趙士程拒絕續絃。他白天處理公務,夜晚就著烈酒思念唐琬。

一朝頓悟後,趙士程選擇投身戰場,為守護偏安一隅的南宋而戰死沙場,年僅四十三歲。趙殉國後被追贈為永嘉恭惠王。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曉了。

這兩首悽婉悲愴的《釵頭鳳》驚豔了千年,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可是卻沒有多少人知道《釵頭鳳》的背後,有一個痴情且又長情的趙士程。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世人傳頌的,只有陸唐二人的悽婉愛情,唐琬至死念念不忘的也只有愛而不得的初戀。

命運是如此的不公。

十年付出,十年廝守,終究抵不過他人一紙“釵頭鳳”。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錯過你的風光明媚,也愛陪你風捲殘荷

再後來,又聽聞了蔡鍔將軍與小鳳仙的故事。

蔡鍔是雲南督軍,手握兵權,鎮守邊疆,權傾一時。袁世凱為稱帝拉攏蔡鍔,請蔡鍔進京,封為“始威將軍”,後因蔡鍔不支持其稱帝,便將其軟禁起來。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小鳳仙住在八大胡同陝西巷裡的雲吉班,是個在妓院老鴇眼裡長相一般,性格古怪的二流妓女。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一個是不得志的將領,一個則是淪落風塵的雅妓。

因緣際會下,他們相遇了。

之後,蔡鍔為打進楊度等人的圈子,需在煙花之地尋個“相好”的姑娘。此時,他不由得想到了小鳳仙。

蔡鍔自從那次遇到小鳳仙后,頓感此女:

雖淪落風塵,然而出語不俗,或可作為紅粉知己,藉以應付京中的一班“同僚”。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二人歷經波折,終坦誠以待,又有惺惺相惜之意,使二人情根深種。

再後來,蔡鍔稱和小鳳仙遊玩並趁機逃離北京,回到雲南,通電討袁。離別之際,小鳳仙含淚相送,蔡鍔將軍亦許諾必會折返。

不想,此去竟是永別。

次年11月8日,患喉結核的蔡鍔在日本病逝,年僅34歲。

聞聽此訊,小鳳仙悲痛欲絕。

在中央公園公祭蔡鍔時,小鳳仙身披黑紗,前往祭奠,並送上了自己的輓聯:

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後為躲避是非,小鳳仙化名張洗非,遠走東北,嫁與一位師長為妻。師長戰死後,小鳳仙的日子過得十分窘迫。

直到1949年,經人介紹,小鳳仙嫁給了比自己大5歲的鍋爐工李振海,成為了李振海幾個孩子的繼母。

時局動盪,人命如草芥,小鳳仙早已看透。餘生,不過圖一溫飽、一安穩罷了。對於她來說,沒有什麼不能丟下的,只除了那張隨身攜帶的,蔡鍔將軍的照片。

對於小鳳仙的過去,老實巴交的李振海是不知曉的。小鳳仙從來不說,他便也從不相問。

他只知道,小鳳仙並非是尋常女子,因此小心翼翼的待著她唯恐委屈了對方。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小鳳仙與蔡鍔將軍的傳奇故事被拍成電影《知音》。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顯然,人們樂於聽到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並且喜歡為之扼腕嘆息。

而李振海,不過是故事裡的一個剪影罷了。

儘管如此,最後守在小鳳仙身邊的,卻正是這樣一個平凡的男人。

正如前人評價的那般:錯過你的風光明媚,也愛陪你風捲殘荷。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三個人的電影,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

大多時候,最深情的,往往只能淪為配角出現。

所以我們愛死了影視劇裡默默付出的痴情男二女二,卻在現實中拼命追求著屬於我們的男一號女一號,而對身後那些渴盼的、愛戀的眼神視若無睹;

所以旁觀者心疼林月如,李逍遙卻只會選擇趙靈兒。哪怕失去記憶,再遇見時,唯有那人是心中摯愛;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所以青梅竹馬的感情,比不過一見鍾情一眼萬年帶來的視覺衝擊;

所以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比不過刻苦銘心帶來的悸動。

在芸芸眾生心中,轟轟烈烈的兩情相悅,往往比默默無聞的陪伴更能打動人心。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這句話更深層次的含義其實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潤物無聲的陪伴,大都抵不過刻骨銘心的悸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