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教育是否除了嚴厲就是溺愛?

小魷魚不吃魷魚


我覺得對孩子的教育過分嚴厲和過度溺愛,都是不可取的,對孩子嚴厲不是打罵,而是應給孩子立規矩,在該給孩子立規矩的時期立下規矩,給孩子立規矩不刻意強硬的去要求他,做到了獎勵表揚,沒做到可以面壁思過,小小的懲罰一下。立下的規矩家庭成員都應支持與配合,要統一,有分歧多溝通溝通,不能讓孩子感受到誰沒原則誰好說話,只要孩子一哭鬧,就滿足無理要求的。除了這些我們就要好好的愛孩子,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懷,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樹立孩子挑戰生活的自信心。


三起


我們自古就有說:棍棒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或者慈母多敗兒。那到底哪個才對呢?其實,可以做到“和善而堅定”,那何為和善又何為堅定呢?

例如現在上網課了,孩子在電腦前面做幾個小時,給誰都可能會走神發呆,下面幾種對孩子的回應,你覺得哪種最好!

A:你怎麼這樣子,這麼不認真上課,站起來!下次再這樣,給你好看的!

B:寶貝,你好好上課,下課我就給你玩Pad,你想玩多久就多久!

C:(視而不見,忙自己地工作)

D:寶貝,你是覺得很無聊是嗎?我們專注看視頻的約定是什麼?請你遵守!

以上哪一種你最喜歡?

A方法很嚴厲,可能立馬孩子就會改正打起精神來,也有可能引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抗。長期下去,孩子可能更加不喜歡上網課,上學,甚至會厭學。這一類教養方式是控制型。B方法很溺愛,也有爸媽覺得很公平呀。一物歸一物,而且我也是愛孩子。然而,愛孩子是無條件的,不因為他做得好就愛,難道他不愛學習就你就不再愛他?顯然不是,同時,如果這樣下去,很容易就培養孩子講條件,自我為中心,所有人都需要為我團團轉對的驕縱。所以,這一類為驕縱型教養方式,眼不看為乾淨。任由孩子去成長。孩子能夠全身心陪伴你就只有12年,錯過了可能就失去了,而這種忽視型的家長通常不是我們,不然我們就不會在這裡發問討論了!那第4鍾呢?待孩子情緒穩定時,與孩子好好約定,與孩子肩並肩地一起解決問題。問題來了和善同理他的情緒,又堅定地需要他執行。既尊重孩子、尊重自己,還有尊重環境,這個就我們都期待的民主型教養方式。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能夠自律,自信。

下面這圖跟大家分享:

正面管教——四種教養方式

所以,我們一起共勉,一起來和善而堅定地教養孩子。如果想知道如何和善而堅定教育孩子,歡迎觀看我號內視頻,靜待花開,與孩子共成長!


蘇媽噠


每個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想盡自己的可能滿足他們。

可是一些父母知道,溺愛孩子是不對的,什麼都滿足孩子,只會讓孩子變得為所欲為,不思進取,認為一切東西只要他動動嘴就可以得到,於是他們對孩子嚴厲的管教。而另一類父母則沒有原則,儘可能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不論是非,這就是溺愛。

不管是前一種,還是後一種,都是一種愛,但是後一種則是愛的過分了。

愛應該分清是非,而不是一味的滿足。這兩者並不需要什麼平衡,因為溺愛就是一種愛,兩者息息相關,只是愛的方式不同罷了。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在嚴厲和溺愛之間要做個平衡,要給孩子制定規則,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嚴厲的管教,但不是打罵,要講道理。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不要吝嗇誇獎和獎勵。


帶娃這事兒


這兩個詞顯然是兩個極端,在教育上這兩個詞都不是褒義詞,如果堅決按此執行,孩子會產生很多的心理問題,我們先簡單的陳述這兩個詞,嚴厲是指聲色俱厲,從表情到語言、眼神都是嚴厲的,孩子,之所以稱為孩子,是因為他們的人格還沒有達到成熟的階段,用嚴厲的方法對待孩子會讓孩子造成恐懼,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尤其是低年齡孩子,在父母聲色俱厲的教育下,很多孩子成年後會出現人格上的缺陷,比如暴躁、易怒、推卸責任、缺失自信和膽怯。

而溺愛式教育呢?對孩子任何的行為都不問對否,積極順從,同意孩子的所有意志,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這種教育也是很可怕的,這是一個有規則的社會,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規則,溺愛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體驗,成年後很難形成獨立的人格 。

前幾年流行一種純鼓勵式教育,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鼓勵孩子向更好方向前進,這一定是符合多數家長的教育期望的,鼓勵--高自尊---行為積極---良好結果。但心理學家曾用10年時間對400名五年級小學生進行實驗,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更容易放棄、缺乏自信、不敢冒險。因為表揚和表揚是不同的。效果會因為表揚的具體內容和形式而產生天壤之別。研究者發現,只有當表揚很具體時才有效,而這無疑對錶揚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研究還顯示,長期頻繁被表揚的學生變得更傾向於規避風險和缺乏獨立精神。學者通過相關分析發現,口頭表揚越多,學生堅持任務的時間更短;會經常用眼神向老師尋求肯定;用帶有詢問語氣做出含糊不定的回答。

所以目前流行的是,“和善和堅定”的教育方式,首先,我們平時要展示出自己對孩子的愛,但是在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時,要及時的指出孩子的錯誤,態度和善的告訴他哪裡有問題,應該如何做。在此過程中,我們允許孩子反駁,但要求他也要有理有據的說服你,如果他不能說服你,那就堅決的要求他按照你說的做,他哭鬧耍賴也堅決不退步,教育中我們必須要樹立自己的家長權威,我們要指導孩子十幾二十年,你的原則現在在他面前退步,那之後的教育將寸步難行。同時,我們要視情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他哭鬧後適當讓步,你也可以在維持自己原則的情況下,輕微讓步,這樣也能適當的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同時也要對孩子的錯誤進行區分,有不良行為的孩子不一定是壞孩子,家長們要明白這些行為背後的目的,才能做出合適的應對。特別小的小孩子的行為都是無心的,家長們不應該去懲罰他們。而稍微大一些孩子,他們所謂的不良行為的目的,也只是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中的一種,認清孩子行為的目的,能更好地幫助家長做出判斷。

教育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單純的一種教育方式均是不可取的。在這個過程中要多學習,在根據自己孩子的特徵使用合適的教育方式。



茜月閣玩具


當然不是,但也不是就應該去折中。具體怎樣教育,還要看孩子,孩子不一樣,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孩子好勝心強,可以通過目標去引導,有的孩子認真細緻,可以在細節上多給指導,有的孩子感受能力強,可以多和他公司,有的孩子想象力強,可以多去啟發他創造。通過這些方式可以讓她們的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從而幫助她們建立自信,有空足夠的自信,她們自然也可以從容的面對劣勢了。


開啟原生力


這個問題等效於,這世界上除了瘦子就是胖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