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進的四大,到底有什麼魅力?這篇文章給你全面解答

四大是財會生的夢想殿堂,但同時也是“加班”的代名詞,四大真的如外界傳聞的一樣嗎?為了讓大家能更加了解四大,小編邀請了一位在四大工作五年的審計來分享他在四大的生活。


你想進的四大,到底有什麼魅力?這篇文章給你全面解答

掐指算算,在四大審計快乾滿五年了。當初同屆一起入行的同窗,如今也幾乎全部轉行(下家都很不錯)。不過不管外界怎麼看,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人也處在一個很好的狀態。

這些經歷我站在五年前的位置卻不容易看到,因而很慶幸自己歪打誤撞地進入了自己喜歡的行當。


鍛鍊了一身可以餬口的手藝


這話說得悽慘點,但對於生性保守的人來講,在事務所裡的工作經驗能被業內認可,不乏挑戰的高強度工作能確實加深對專業的理解,再加上一紙CPA證書,實在是一種踏實的職業選擇。


而且這活計對天資要求不高,看重的是態度和投入。經驗隨著年齡增長,可以說是越幹越增值。


如果你覺得自己適應不了那種人吃人比誰快的行業,或不屑於參與到越來越2B、不按套路出牌的社會競爭,不想著不勞而獲一夜暴富,大可以考慮到四大里潛心鑽研個幾年,實打實的積累自己的資本。除了少睡點覺,吃不著虧。


培養了管理能力


審計這行最常遭人誤解的地方,是被認為這是一群整日只會跟數字打交道的人。


其實,隨便問問不管哪個級別的審計師就會知道,我們至少有一半時間是在跟人周旋:客戶財務部,客戶管理層,手下小朋友,現場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高級經理,項目合夥人,獨立審閱人,稅務部同事,企業風控部同事,公司秘書行政...


每一個項目都免不了與這些角色打交道。


尤其處在第3-6年階段的中間層,更是處於各個通道的交匯處,每天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


需要放下手中的正常工作來應付你這每天來問東問西的討厭鬼的客戶財務,


不知道你整天在忙些什麼希望請你來花的銀子物有所值的客戶管理層,


要不啥也敢問要不啥也不敢問的小朋友,不停找茬只為保證審計質量的項目經理,


高高在上又總喜歡出些高屋建瓴的大難題的合夥人...


每個人的利益都不一樣,關注點也不一樣,加上五花八門的工作方式...任何一個項目的完成都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這種關係網不亞於任何一類企業的環境,所不同的是,每一次的項目組建都意味著把這些過程重來一遍。


不斷面對挑戰


每隔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事務所的每個人都會感覺在工作上進入到一個不那麼舒服的狀態。新的任務和項目團隊中新的角色不斷地加載到身上,工作內容很少一成不變。


第一年只是做做簡單的資產負債表科目(我甚至一度有一段時間專業跑銀行函證),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不斷地發問,瞭解事務所的運作機制、審計程序和測試的目的,所屬行業的基本特點等等,在明確的指揮棒下任勞任怨。


第二年,就要開始鑽研複雜的科目,帶新人,從現場負責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再做多一兩年,進入到上面所說的四面受敵、承上啟下的位置,工作時間和責任陡增。同時會發現一次只關心一個客戶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常常要在數個項目間輾轉騰挪,對時間和精力的使用變得尤為重要。


再往後走,向著審計經理的方向努力,就要考慮維護客戶關係,爭取項目資源,協調合夥人和獨立審閱人對項目的參與。


到了經理一層,審計質量的責任落到肩上,基本不再做底稿,而是大量的審閱,同客戶(尤其是財務總監,高管一層)較量,談審計費,談報告披露。並且開始參與項目競標,事務所日常事務的管理等很多非審計的內容。


一路向上,總有新的內容要承擔起來。而每一次痛苦掙扎過後都是一次蛻變,這種打怪升級似的晉階,讓職業生涯最初幾年的進步變得清晰具體。

現在的你知道四大為什麼會成為財會學生的夢想殿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