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蔓延,油價下跌,你認為沙特提議減產就可以阻止油價下跌嗎?

野馬和尚


沙特提議減產了?沒有相關報道吧。最新的新聞(2020年3月25日)是美國國務卿給沙特王儲打電話讓沙特穩定能源市場的消息吧。從這個消息看,沙特有望在美國的壓力下做出一定的反應。



這條消息的英文原文如下:

疫情蔓延到底給石油需求造成了多大影響呢?


根據瑞斯塔能源的預測,2020年,因為受COVID-19的影響,石油需求將會下降4.9%,其中航空燃料下降20%,道路燃料下降5.6%。



全球石油需求2020年可能為95百萬桶/日,而在COVID-19爆發之前,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約為100百萬桶/日,因此石油需求會下降約5%。


我們假設沙特減產,沙特能夠減產5百萬桶/日麼?答案是不可能!因為在俄羅斯和沙特就減產協議談崩前,雙方談論的數字只是在1.5百萬桶/日至2.1百萬桶/日之間。讓沙特自己一家把這減少的5百萬桶/日的需求給減下來,沙特絕對難以接受。


沙特有可能做的幾件事,第一,首先不再打價格戰;第二,不再增產;第三,開始小幅減產,但是這個減產應該是和俄羅斯重新談判的基礎上才能達成。這裡還要看俄羅斯的態度。


因此,雖然美國現在在施壓沙特,但是沙特可能還得找個臺階下,去和俄羅斯談判。否則沙特直接停戰,就被俄羅斯佔了上風了。


總結一下,

(1)當前還沒有沙特減產的消息,如果沙特要減產,應該通過有俄羅斯參與;而且即使沙特和俄羅斯都開始減產,如果按照之前的減產量,也不足以抵消疫情帶來的需求下降。

(2)但是如果沙特真的和俄羅斯開始減產的話,那麼肯定會對油價進行一定的提振,但是無法讓供需寬鬆的大格局發生改變,只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讓這種寬鬆局面得到改善。


美天然氣觀察


石油屬於大宗商品,也就是基礎商品,銅、鐵礦產資源都屬於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因素只有一個,供求關係,所以只要研究透供求關係即可。供求關係包括供給大於需求,價格下降;供給與需求平衡,價格穩定;供給小於需求,價格上漲!


先從需求角度看,對於大宗商品來講,與經濟週期相關性巨高,經濟景氣時大宗商品需求量劇增,經濟低迷時大宗商品需求量大幅下降。

而經濟週期包括蕭條期、回升期、繁榮期、衰退期,其中回升期和繁榮期需求量劇增。

按照周金濤先生的經濟週期的劃分方法,01年—08年之間是經濟繁榮期,繁榮期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並且逐漸形成產能過剩的過程。而08年—18年之間是衰退期,此時

GDP增速中樞已經開始下滑。


從NYMEX石油指數看,04年—14年間,全球經濟處於繁榮末期和衰退初期,這個階段大宗商品價格包括石油處於歷史高位,也就是經濟增速處於頂部,從NYMEX石油指數看,此時的石油價格中樞在90美元,也就是說在90美元附近是供需平衡點,但是14、15年暴跌之後,經濟週期開始進入了衰退期的末期和蕭條期的初期,GDP增速中樞在下一個臺階,從我國的GDP增速看得最清楚,石油價格中樞進入50美元。主要是因素GDP增速下降,對石油的需求量下降,打破了原有平衡,所以導致價格下降到50美元。



而這次因素減產協議沒有籤成,甚至還要加大開採量,導致油價狂瀉到30美元下方,油價的下跌是對供給量增加的提前反應,屬於提前反應預期,如果石油價格在30美元還能維持盈利的話,那麼沙特還能堅持住,但是對於俄羅斯、美國來說,那就慘了,如果沙特長期堅持擴產而不是減產的話,會觸犯俄羅斯和美國的利益,不排除引發大的爭端。


回到題目中的問題,減產能否阻止油價的下跌?重要的在於“度”的把握,如果減產能到達供不應求的話,油價當然會漲價的,毋庸置疑的,最主要的是減產的量的把握!


大A風向標


大家好我是小韭菜長的快

最近我把美原油從1998年到2020年的行情都看了一下,這期間原油經歷了五次大跌。

第一次: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原油受影響暴跌了近60%,最低價格是10.30美元每桶,解決方法: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進行了兩次減產,原油止跌反彈,大漲到36多美元每桶。

第二次: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和911事件影響的原油暴跌,這次最低跌到15美元,解決方法:也是歐佩克和非歐佩克會議達成減產協議,原油觸底回升,一直漲到2008年的147多美元每桶。

第三次:2008金融危機,原油價格從147美元跌到33.20美元每桶,,解決方法:各國的救市政策和量化寬鬆政策,也有歐佩克非歐佩克減產。

第四次:2014年美國頁岩油產量大幅增產造成的市場衝擊。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為了把頁岩油擠出市場,聯合增產,造成原油大跌最低跌到26.06美元每桶,最後也是通過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協議減產,原油才起死回生,觸底反彈。

第五次:

2018年,美國挑起貿易戰,原油受影響跌到42.36美元每桶,這次的跌幅較小一點,解決方法也是通過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協議減產才止跌回升。

綜上所述:這五次原油止跌回升,都是通過歐佩克會議達成減產協議解決的。

所以這次油價能不能阻止下跌,就看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和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能不能達成減產共識,一旦達成減產共識,肯定會反彈的。

認可的朋友給個關注[祈禱][祈禱]





小韭菜長的快


當然不能了。

眾所周知隨著半個月前,沙特王儲的一聲令下,國際原油價格應聲下落,最低險破20美元每桶的俄羅斯石油成本線。特朗普緊急制裁阿聯酋的五家公司,並放言將干預原油市場,這才急升拉回到25美元每桶,但是週一又回退到22美元附近震盪。

關於石油價格下跌的原因,目前有三種說法:

一個是陰謀論,覺得是OPEC召集減產保價,但是俄羅斯不同意,所以沙特王儲打算依仗成本優勢,拖垮俄羅斯原油生產。

第二個就是升級版的陰謀論,美國頁岩油在全球原油生產領域份額超過沙特和俄羅斯,但是鑑於美國國力強大,沙特和俄羅斯都想要市場但不想出頭,所以攜手演出一場二虎相爭,意在沛公的大戲。

第三個說法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中國停產,導致一季度原油需求暴跌,所以價格下來了。

那麼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我覺得上述原因是有的,但這些不是這次石油價格大戰的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 美國頁岩油生產技術日趨成熟,有可能形成規模效應,原油生產國增加,競爭日趨激烈。

以前我們介紹過全球主要產油國的生產成本,中東國家非常低,不足10美元每桶,接下來我們就從各個國家產油成本入手,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中東國家的成本低。

油田生產成本包括資本開支與運營成本。其中資本開支包括石油設施、輸油管與建設新油井支出,運營成本包括採油、僱員薪水與管理費用。我們不考慮運營成本,僅僅看油井建設和運輸。

目前世界主要產油國中,中東國家的原油資源最好,石油設施投入基本完成,規模效應最佳,剩下的就是維護成本。而美國的頁岩油技術還不完善還在高投入階段,但是以美國的科技水平和金融實力,如果頁岩油開發達成規模效益,在石油設施領域不會比中東國家差太多。

運輸成本上,由於美國本身就是最大的原油消費國,他們國產原油的運輸成本一定比從中東地區運輸價格低廉,這一點從特朗普從中東地區撤軍,美國不打算再支付高額軍費維護其在中東地區的石油供給就能看出來。

如果中東地區的石油仍維持暴利,就給了美國頁岩油技術的開發提供了利潤空間和融資空間,所以中東石油必須降價競爭,力爭把頁岩油扼殺在搖籃中。

第二、 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廉價清潔能源的可能,如果放任石油替代產品的發展,未來石油賣給誰?

大家都知道汽車是吃油的大戶,但是特斯拉的橫空出世,讓全球掀起了新能源產品研發的熱潮,此次石油降價後,特斯拉公司的股價從968.99美元降到最低350.51,縮水了近三分之二,原油降價定點打擊的目標大家知道是誰了吧!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認為中東國家打價格戰的目標不是針對哪個國家,而是針對新技術和支持新技術的金融資本,如果油價還不降下來,當金融資本持續投入新能源和新採油方法的開發,有朝一日石油不被必須,那麼除了石油外沒有其他資源的中東國家必然面臨更大的麻煩。

所以無論沙特說什麼,他堅決不會給美國頁岩油和特斯拉再發展的時間了。減產就是冠冕堂堂的推辭。


欣聞奇摘


疫情全球蔓延,油價下跌,從世界上三大產油國各需求看,如果沙特提議減產的話,是有可能阻止油價下跌的。

美國當的訴求

低油價本來是美國所期望的事,因為美國是耗油大國,可現在美國有了頁岩油,生產成本有點高要50美元左右,考慮經濟利益方面,美國最希望的油價在60美元左右,這個價格對經濟不會造成影響,頁岩油企業也有利潤,自己還擺脫了石油的對外依賴,很完美的價格。可現在不是平時,而是特殊時期,是疫情時期,疫情把美股的泡沫刺破了,沙特選擇在這時發起石油價格戰,對美國來說有點傷口撒鹽的味道。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可以看看油價大跌後,美股的反應就知道了。

如上圖所示,石油大跌30%那一天,也就是沙俄開戰那一天,3月9號,美股形成了技術上的破位,讓本來企穩的美股徹底進入失控的狀態。可能有人會問,低油價為什麼會讓美股崩盤了?這是因為現在頁岩油在企業在美股已經有了相當的比重,還發行了大量的企業債,都是BBB級別的,距離垃圾債只差不一個級別,現在頁岩油企業虧本經營,這些企業債面臨違約的風險,這是美股崩盤的原因。

因此,現在的美國並不希望油價太低,最少要在頁岩油成本附近才行,要不然頁岩油企業債違約爆發的話,還不把美股給炸蒙了。

俄羅斯的訴求

俄羅斯在美國多次制裁後,對低油價已經有了一定的抗體,而且還提前建立了國家財富基金,早就為低油價做好的準備。因此,對俄羅斯來說,高油價自然好,因為自己財政收入的37%來源於石油,但如果低油價能對美國形成沉重打擊的話,俄羅斯是不介意推波助瀾一下的。

因此,當前的局面下,如果低油價能引爆美股違約潮的話,俄羅斯是不介意維持低油價的。

沙特的訴求

沙特的訴求有點難判斷,因為相對美國和俄羅斯這種大國來說,做什麼不用考慮自身國家安全問題,可沙特不同,這個國家擁有海量的石油,但並沒有保護這些財富的能力,這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因此,沙特在國家安全上很依賴美國,當然,美國在保護沙特的同時,獲得了更大的好處,美元石油體系。

但是,美國對沙特薅羊毛有點狠,對外只能以美元來交易石油,賺了美元要去買美債,結果幾十年下來,沙特國內基本沒什麼改變,除了石油之外,沒有什麼其它的可以拿出手來的資源。軍事上依然要依賴美國,經濟上依然依賴石油。對於這樣一個以石油為主的國家,正常思維考慮的話,油價越高越好,市場份額越多越好。但是,沙特也看明白了,如果一直依賴美國的話,自己國家也就這樣了,想發展起來根本不可能,如果沙特有了自保能力,還有美國什麼事啊。所以,不排除沙特有脫離美元控制的訴求。

2019年沙特的機會來了,大量做空美股,疫情刺破了美股泡沫後,沙特聯合俄羅斯打壓油價,引爆美國頁岩油企業的債務問題;從橋水撤資,導致橋水大量拋售資產;每一個操作都是在加速美股下跌,引爆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操作,因為面對一個正常狀態下的美國,沙特想脫離美國的控制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美國弱勢的時候才有可能。

因此,沙特的訴求有點難以把握,從種種跡象表明,做空美股,打壓油價的時間點選擇,從橋水撤資,看上去每一個操作都合情合理,但把這些事件串聯起來會發現,在整個事件中,美股的暴跌,沙特可能在扮演操盤手的角色,目的很可能是為了脫離美國的控制。如果這個假設成立了話,美國損失的可就大了,不但內部股市暴跌,經濟危機爆發;外部還可能因為沙特脫離美國,導致美國失去中東的話語權,進一步失去地中海附近的海上霸權。

總結:從三國的訴求看,在當前這種情況下,美國是最希望油價上漲的,這樣可以穩定股市;俄羅斯有點無所謂,沙特也無所謂,因為油價漲,自己的石油盈利,油價跌,刺破美股違約,美股大跌自己也盈利,相對來說,沙特可能更希望油價跌吧,反正油價再低,自己也不虧。所以,如果沙特出面的提議減產的話,油價是有可能恢復正常的,問題是沙特會不會這樣做。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如果沙特提議減產,並且俄羅斯以及其它OPEC國家願意配合的話,當然可以阻止油價下跌,讓原油價格回覆到正常水平。

由於在月初沙特與俄羅斯在原油減產協議上的不合談判破裂,沙特率先打起了原油價格戰,導致原油價格暴跌,這是原油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由於這段時間國際公共衛生事件全球性爆發的影響,導致全球股市暴跌,其中美國股市連續兩週下跌,並且在10天時間內出發,4次熔斷。投資者不計成本拋售手中股票兌換成美元,以及金融機構瘋狂擠兌造成的美元流動性風險。

市場上流通的美元不夠,投資者開始紛紛拋售大宗商品期貨以及黃金倉位以彌補仍然持有的股票頭寸。這是所有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下跌,甚至連黃金價格要出現大幅度的下跌的主要原因。

但是伴隨著美聯儲新一輪的貨幣寬鬆政策,全球量化寬鬆開啟美聯儲瘋狂印錢,美元流動性問題得到解決,這也是這兩天黃金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

但是原油價格並沒有出現反彈,這就證明了近期原油價格在低位徘徊的主要因素,不是國際公共衛生事件,而是沙特和俄羅斯原油出口降價同時增產才是主要因素。

因此,一旦沙特和俄羅斯同意原油減產,原油價格將會止跌反彈。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收到頭條號推薦的問答,本人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希望通過我的回答給大家帶來幫助,這是我個人的見解與意見,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學習。

  沙特、俄羅斯都是依靠原油出口的國家,這些國家都很重視達到財政收支平衡所需的油價水平,也就是油價到什麼樣的水平,可以維持國家的財政平衡。雖然俄羅斯的財政收入對原油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也很高,大概在40%以上,但還是遠遠低於中東產油國。

  普京曾經公開表示,俄羅斯僅需油價高於40美元/桶就能平衡其預算,這相對歐佩克的其他國家有很多優勢,沙特在80美元以上,而歐佩克平均要在60美元以上。在俄羅斯看來,自己的財政體系比沙特更能承受低油價的衝擊,所以,這是俄羅斯拒絕歐佩克減產協議的底氣所在。

  與俄羅斯不同的是,沙特的優勢在於它的開採成本,沙特的原油開採成本全球最低,每桶不到10美元,而俄羅斯的開採成本在20美元左右,美國頁岩油的成本為40多美元。低價格雖然會減少沙特的財政收入,但沙特因為開採成本低,仍然可以保持盈利,這是俄羅斯無法做到的。

  長期以來,對石油供應影響最大的三種力量分別為OPEC、美國和俄羅斯,每個石油大國都想擁有更大話語權。

  有人也許會以為,讓俄羅斯加入OPEC就行了,這樣其利益就可以受到保護了。但事實不是這樣,一旦加入OPEC,俄羅斯的生產計劃、產量都要與OPEC其他成員國進行協商,聽從OPEC的決定。

  這樣一來,各國就沒有了銷量的自主決定權,這樣的好處是可以限制供應,提高石油價格,不好的方面是它會影響本國的財政收入和本國石油銷量所帶來的市場影響力。

  沒有加入OPEC的俄羅斯,自然而然就會與OPEC形成微妙的關係。從整體來看,它們是合作關係,因為利益是共同的,石油價格的提升對這些國家都有著巨大的好處。但另一方面,相關國家都想在合理或者高價的時候儘量多地銷售自己的石油,各國之間又形成了直接的競爭關係。

  利益的平衡是最難的。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2020年3月6日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歐佩克+)從4月1日起將繼續履行合作宣言,但各國不再承擔減產義務。

  這意味著,國際石油市場的供應會大大增加,沙特的低價競爭和供應的增加將會導致石油價格不斷走低。

  以上是本人的一結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根據本人學識與經歷寫成的,如有不成熟的地方望指正。同時,喜歡我的回答請給我點個贊和加關注吧。我衷心希望通過解答能夠幫助到朋友們。感謝頭條號,提供平臺,生活有您更精彩,還希望您好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最後,真誠的祝天下的朋友們每時每時每刻無論工作生活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恭喜發財,謝謝!


財經滾動


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產銷的供需市場關係。現在疫情全球蔓延,沙特提議減產還真不一定能阻止油價下跌。

疫情全球蔓延,原油下游需求大幅下降

疫情全球肆虐,至今日全球184個國家已超30多萬人感染,歐美部分發達國家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其中法國和日本分別為“戰時狀態”和“戰爭狀態”,這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航空業是這次受影響的行業這一,各國紛紛宣佈停飛國際航班,部分國家比如泰國70%航班已停。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要求所有意大利、韓國、日 本、伊朗等疫情嚴重國家的船隻在進入水域後進行至少14天的隔離,這讓東南亞的航運幾乎廢掉。英國、美國、意大利、德國、法國和印度等等各國政府都已要求民眾居家,汽油消耗大幅下降,疫情在全球何時結束還看不到希望,所以在目前的原油需求下阻止下跌不好說。

在20美元低價儲備充足

在20美元每桶的低價位區間,引起各用油國儲備的興趣,其中美國能源部宣佈進行原油儲備7000萬桶。美國定期公佈其原油的儲備數據,每次升降都會對引起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

沙特提議減產得不到部分產油大國的響應

以沙特為首的產油國組織歐佩克,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限產對抗美國的用油大財閥,達到限產提價的目的。隨著俄羅斯美國等原油產出能力的提升,歐佩克與俄羅斯的協調機制逐步淡化,新一輪原油結盟機制可能產生。在此之前,沙特單方提議減產波動會有限。

總之,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大環境下,原油總體是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沙特會提減產提價的可能性不大。


大安先生George


雖然說油價之前的下跌,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經濟減速和需求放緩,但是目前的原油市場仍然是賣方定價,所以沙特的減產能夠有效阻止油價下跌。

原油是標準的工業品,所以其價格受到供需關係來影響,需求確實能夠明顯的左右原油價格,但是來自供應方的結構改變對原油價格的影響更大。現在全球的原油,基本上出產於幾個集中的地區,在北美頁岩油革命之前,原油基本上集中在中東和北非一帶,現在有了北美作為主要出口國,但是也沒能完全改變中東地區對於原油供應的絕對話語權。

目前沙特仍然佔據全球石油最大產出國的寶座,如果沙特進行減產,那麼原油的供應會立刻的減少,無論需求下降多少都不能彌補這個供應缺口,這就會導致油價的迅速升高,事實上在2019年兩次減產協議都造成了原油價格的暫時升高。

只不過現在沙特的減產對於原油價格的影響更加侷限了,無法將原油價格在50美元以上保存更長時間,這是因為北美頁岩油的產能上升空間非常的大,而成本遠遠高於沙特,大概在50美元到70美元之間,也就是說沙特的減產只要將油價抬升到了50美元以上,就會刺激更多的頁岩油產能上升填補供應缺口,這樣油價就會重新下降到50美元左右。

不過在50美元以下的空間,沙特對於原油的價格控制能力還是絕對的,如果沙特現在減產,能夠立刻讓原油價格返回到50美元左右。


諮詢師天生


疫情的影響,會狠狠的打在沙特臉上

針對提主說的疫情全球蔓延,油價下跌,你認為沙特提議減產就可以阻止油價下跌嗎?得問題,我覺得沙特會被自己的小聰明打臉打腫的。

疫情可不太好控制

疫情雖然最開始在我們武漢爆發,這是我們自己的認知得出來的。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和病毒溯源的追查。我們發現其實疫情早在19年8月份,就在美國爆發了。這說明病毒的源頭就在美國,而美國之前爆發的大流感就是冠狀病毒。並且可能還是美國自己的病毒庫洩露出來的。加上所謂的西方國家,倡導民主和自由,還想裝給我們看。戴口罩覺得沒有自由,所以他們的疫情將會比我們嚴重得多。他們忘記了所謂的民主和自由是建立在安全和穩定的環境下,如果命都沒有了,你要的自由還有什麼意義?而且你們要是真的想自由,那就患病和治療大夫都別帶口罩,那才能真的立柱棍,讓我們覺得你們是個漢子,否則我們只能送來深深的鄙視。

沙特的小算盤

其實我覺得沙特的汽油壟斷機構,可能是長期的高枕無憂,吃的腦肥耳大的,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就是個賣油的,真以為掌握了石油就可以將全世界捏在手中。這次疫情的爆發,讓我們看到了,在生命面前,其他的都是浮雲。我們國家暫停了2個月,2個月不動車,你說汽油能消耗多少?所以現在各國疫情發生的都開始暫停鍵。可見汽油的消耗會越來越少。有可能新能源接著這個機會,徹底取代汽油都有可能的。而且這次疫情,我覺得過後,很多國家只能開展內循環,國際大循環估計要一年半載之後的事了。所以沙特如果看不到上面我說的問題,他們減產,只是作繭自縛。他以為可以通過減產原油抬高價格,那麼當他發現市場沒有需求的時候,他在掉價,那可不是現在的行情了,肯定會比現在跌的還要多得多。

最後總結:

沙特如果不能汽油大甩賣,相信他們會為自己的無知和幼稚買單的。一切都交給時間,在疫情面前,沒有人是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