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聖人”與《論語》中的“君子”,其內涵有何異同?

我的枝枝蔓蔓


《道德經》中用於指代人的詞語用了很多,有“人”、“民”、“百姓”、“侯王”、“天子”、“大丈夫”、“前識者”、“王公”、“赤子”、“士”、“君子”、“善人”和“聖人”,用於自稱的有“吾”和“我”。對於前面這些“人”、“百姓”、“民”、“侯王”、“天子”、“大丈夫”、“前識者”、“王公”、“赤子”的稱呼所指代的是何種人非常明確可以不用多說。

那麼士、君子、善人和聖人在《道德經》中分別指的又是什麼人呢?

士在道德經中只出現了兩次,分別是第三十八章“上士聞道”中的上士、中士和下士以即第六十八章中的“善為士者不武”。士者事也,凡能事其事者稱士,從“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這句話中可以知道士本身是要做事的,而勤而行之的目的是為了檢驗所聞之道是否符合事物本身的發展變化之道中可以知道士還是有一定的知識水平有一定的對事物的認知識別能力的,有知識有能力能對沒有認識過沒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有一定的識別和學習能力,這就是士與普通的民的區別,所以《道德經》中的士是指有知識有能力並且在做事一線需要直接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這樣的人可能是一個人從事一項工作也可能帶領幾個人一起從事一項工作,所以他們應該是從事一件事情時最基層的管理者和執行者。

君子一詞在各個時代都大量的出現在各種文章中,在其他時代中它表示什麼意思我們不討論,這裡只說在《道德經》中它指的是那類人。“君子”兩字如果不把它當成一個詞語而是分開來看就是“君之子”的意思,而在《道德經》成書的春秋時期整個漢字中基本上都是用字表達意思而鮮有用詞的,在那時一個字就可以表示一個意思而成熟的詞語及其少見。君是指一塊封地的領主,天子封的是諸侯,諸侯封的是卿大夫,總之那些有來自上一級封分的而且封分有領地的都可以稱君,所以君是一種尊稱同理表示君之子的君子也是一種尊稱,突出的是被稱呼人的身份地位。同時因為君本人大多數時候會在封分自己的上一級宗主身邊出任一定的職務而有大量的事務需要處理所以很多時候對於自己領地內的事務是沒有時間去處理的,這時兒子就會代替父親去處理這些事務,所以對領地內的民眾來說君子就成為了這一片區域的實際主宰者有時還會兼任管理者,所以君子也是指有實權的管理者和指揮者。《道德經》中“君子”兩字只出現在了兩章,分別是第二十六章中的“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和第三十章的“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及“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這兩處的用法表達就是身份尊貴的人和實際事務的管理者和指揮者的意思。所以在《道德經》中君子兩個字沒有被道德化,在春秋戰國的文章中君子基本上差不多就是這兩種意思,君子兩字被道德化是後世人對這兩個字詞語化之後演化出來的意思。

善人兩字在《道德經》中只出現了三次,分別是第二十七章“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六十二章中的“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及第七十九章中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善是指善於的、在某方面有特長的,在整本《道德經》中“善”這個字都是這意思,沒有一次是指善良的意思,因為道無所謂善良不善良。所以善人就很容易理解,它就是善於作某件事的人,對某一方面有特長的人,是會做事的懂得做事的道理的人。

聖人兩字在《道德經》中時出現的次數是最多的,總共八十一章中有二十二章中出現了聖人兩字,所以正確的理解聖人指的是什麼人對正確理解《道德經》很重要。“聖”字的繁體寫作“聖”,它是由一個“耳”、一個“口”和一個“王”字組成的,耳是指耳朵好使,能聽到一切可以聽到的聲音,同時耳還是一個對外界信息的接收器官,它表示的是能接收到一切可以接收到的信息;口是指嘴巴,這是一個表達器官,它代表的是可以準確的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一切。而王是管理者是控制者,它所控制和管理的就是自己本人耳口言行。一個人能接收到所有可以接收到的信息,這樣的人對事物認識是會非常深刻的是可以認識到事物本身之道的。而一個人可以準確的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一切,這樣的人對事物進行認識之後所表達出來的是能最接近事物本身之道的,是可以帶領大家對道進行認識的人是可以傳道的人。一個人如果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住自己本人耳口言行,這樣的人是可以控制自己按自己所認識的道行事的人。按以上說的這三點綜合一下,聖人是什麼樣的人呢?聖人就是一個對萬事萬物之道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能依道行事並能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實施教化的人。《道德經》中的聖人是這樣的人嗎?第七十七章中說“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這一句中很明確的說了有道者就是聖人。那麼什麼叫有道者?有道者就是對道有認識有理解並能按認識和理解的道行事的人。“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就是聖人在實施不言之教。所以《道德經》中的聖人就是前面分析的對道有認識有理解有踐行並能以自己的行為對周圍產生影響實施不言之教的人。

從《道德經》用“吾”和“我”來自稱可以知道老子並不認為自己能達到聖人的水平,這是老子的自謙,在現代人的認識中老子還是可以被稱為聖人的而且是一位偉大的先聖。

孔子認為,“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他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為君子應該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這是值得借鑑的。

君子千萬條,頭一條就是“食無求飽”,在飲食上不要過分講究。

相反的,孔子認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值得和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也就是說可以直接拉黑這種人。

儒家經典《論語》中的君子其實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聖人是儒家的終極理想人格,也就是最終目標,可望而不可及,但君子就是夫子給儒者的一個可以踐行的道路,這個道路的終點就是聖人,起點是有了自我期許。也就是意識到我想做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堂堂正正的人,有了這個期許,然後通過學習、教化、反省,推動自己沿著君子之道開始前進。

至於具體的外在表現不必那麼在意,首先要有這個自我期許,積極奮發,然後反省自躬,自己缺什麼、目前能補什麼,然後就不要再多想了,慢慢開始對自己進行捶打,夫子曰:剛毅木訥近於仁。努力奮鬥、積極進取、時刻反省、持之以恆。

君子之道,就是對自己嚴格要求、把自己從凡鐵捶打為精鋼的過程,打成什麼樣子根據自己的理想來就成了,不要計較於什麼標準,君子不器。






夢緣甘說


聖人是心境,君子是品行!

唯有君子的品行才能有聖人的心境!

以下著重解釋聖人,聖人需要有善人的基礎,君子的品行!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人稱為老子。

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被尊為道祖。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他關於民眾的格言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面對今天,我們一個食慾、嗜情的時代,一個隨著時代潮流變更的人格文化,其實質理念已逝,汙穢式的“個性”趨勢正在無限制地漫延,人類正以自我摧毀的方式給自己挖坑。現在的個性不是張揚,而是宣揚,是肆虐。

總結:

毫無節制的所謂放縱自己的思想,沉浸於縱情聲色的燈紅酒綠裡面,或許會說這是一個幸福的時代,一個沒有硝煙的時代,因此,我們有資本追求生活的質量,可那些戰爭的年代,不同思潮的思想激烈碰撞,是為了孕育更好的方法去締造更完善的生活,創造出更燦爛的文明,讓後代依此而行能獲得安逸的一生。

而現在大多的思想碰撞,是為了一己私慾,為了那一點點可悲的利益,沒有人管思想,所以才任由糜爛的人群到處氾濫,大多數時候,他們最大的悲哀是不能入土為安,總要暴屍街頭。

如若今時今日之世道,我們也許做不到悉達多聖者那般廣大的博愛,但從悉達多最後說的這簡單的幾個身口意行慈的概念,我們的身體能少一點無謂的碰撞,口中少一些刺痛的言語,多一點慈愛的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的態度,聖人的時代,因為戰爭原因,大多數人流離失所,遭人蹂躪,現在的人,因為彼此的不待見,輕易動手,迫害的是彼此的身體,殘殺的是心靈本原的慈愛,對各種弱勢的視而不見,或者用自己的身體做各種欺詐行為,是干擾社會的平衡。

以“身”作則,就是以不破壞社會的良性秩序,維護國家的正常發展為原則;以“口”為德,便是要懂得權衡,不逞口舌之快,口有道德,心有溫暖;用“意”常善,是不過多貪婪不屬於自己的事物,不過多在內心產生嗔恨,不痴迷於惡性的事物,那樣才能清楚分別善惡。

宗教常說解脫,這個對於信仰的人都是最終追求的大道,或許我們無法深入更深層次的宗教含義,但如若能做到聖人的千萬分之一,我們便能在這個紅塵世間解脫一切假醜惡,獲得生活的真善美。

很多人都認為這些聖人只是不存在的一種宗教文化,還有一些無神論者,可為何我們不去看這些背後的意義呢?他們之所以可以稱呼為神佛,那是他們無畏的精神,聖潔的靈魂,潔淨無瑕的心靈所造就,我們可以不是宗教信仰者,可以是無神論者,但我們不能不是一個善人,更不能否定唯有善人的基礎,才能有聖人的成就!


持蓮手釋夢


聖人吧,已經是降了幾級的了。君子嘛,那又降了一整層,而不是幾級的問題了。

黃帝內經素問中,把修行牛人分為下面幾種:

1.真人。

長生不老,再造世界。——三清、佛之類比。

2.至人。

隨境而怡,神通自在。——降龍羅漢、呂洞賓之類比。

3聖人。

形神互守,怡然自得。——莊子、王陽明之類比。

4閒人

追日逐月,養精護元。——全真七子類、這個多。

孔子嘛,就是個老師,老先生。與修行人,不一路。不是上邊的“聖人”。而是人們尊的“聖人”,聖在哪,我也弄不清。反正按上邊的標準,他不夠。

君子嘛,那就個稱乎。

就好像我們現在的“典型”這個詞。

仁義禮智信就是君子,但實際上它只講到,不講心法。你怎麼想的,不管,做到了就是君子。

那麼,心、言、行,自然如一的就是真君子。

言行不一的,就是偽君子。

心、言、行全逆的就是真小人。

相當現在的“人社”。

做個“好人設”,那就是“君子”,以後按這個人設走,就一直是君子是典型是榜樣是偶像。哪天崩了,就是偽君子是壞典型是壞榜樣是劣質偶像。

道德經雲:不尚賢,使民不爭。

道就是這樣,原本就是這樣。你不能人為的樹立和標榜“賢人”、君子、典型、好人設!那就一定會使人們爭名逐利而不務實際,坐享其成而不做貢獻。賢名為形式障蔽,為投機者所用,必失其真,流於虛名,貽誤國家,危害社會。

所以,老子瞧不上孔子那一套。

但孔子那一套更迎合中國人。

所以,直到今天,我們雖然沒有再大談君子。

但是,我們有“正面典型”——後來有的被法辦。

我們有“道德模範”——後來有的被廣泛質疑。

等等吧

現在又興起了“優質偶像”、“網紅某某”“帶貨男女王”等等吧。一—那也是崩了不少人設,出不不少黑幕呀。

都是一個路子,領域、層次有差別罷了。

比較起來,真正修心之人,累德之人,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普普通通的養家餬口的我們,才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適應了時代,卻違逆了大道。

成就了自己,卻帶壞了國人。

後面朝代,少有真至聖人出世。


c林燦c


就是一個仁義之別,

老子以得天道者為聖人,

孔子以盡人道者為聖人,

故而一者無為一者有為,

實則皆法天而已,

中國向來主張天人合一,

就是這個道理。

要細論之,

同處大同世界衰微之際,

都想重回舊的世界,

道家求不變乃至其道,

儒家求應變以盡其德,

視域不同而已!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先說道德經裡面說的聖人,“是以聖人處無為之治,行不言之教”指順應天之道,遵循客觀規律而不去違背的人。論語中的君子則更多的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坦蕩蕩。這個問題可以看成是道家和儒家追求標準行為規範的異同點。想完整的回答下來太難了,今天簡單的分享下我的愚見。

先說不同的地方,聖人更多的是以無為的態度,以百姓為芻狗,順應天之道,任由萬物自然運轉而不去幹涉。但是並非什麼都不去做,而是規則的制定者,類似於聖人制定禮樂規則,陰晴圓缺不由人的意志轉移。

而論語中的君子,則是君子懷德,君子懷刑,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坦蕩蕩,以有為的態度去兼濟天下,是士人的追求目標及行為準則。類似通過我們後天努力修行可以接近君子,甚至成為君子。

相同點是二者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歷史上也很少出現的人物,需要我們努力修行,才能接近的狀態。





國學主持人劉大有


讀了呂洞賓的一首詩,人生豁然開朗

仙人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姓呂名巖,出生於唐代,傳說他四十六歲時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了仙人鍾離權。經過了南柯一夢,呂岩看破了人生,後隨鍾離權去終南山學道,終於得道成仙,成了著名的八仙之一。

傳說呂洞賓為人瀟灑飄逸,寫出來的詩也是文采飛揚,清麗絕塵。在他流傳下來的詩集裡面,除了一些丹道修煉的詩之外,還有許多寫景和說理的詩篇。他的許多詩篇不僅有很高的藝術性,而且有的還非常具有哲理性。即使在當今社會,一些詩篇也能對我們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便是仙人呂洞賓寫給我們芸芸眾生的一首詩。這首詩選自於《呂祖全書》,詩的名字叫做《訓人》。

你沒有看錯,就是訓人。身為仙人的他,逍遙世外,遊戲人間,對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又是如何訓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訓人

“何事勞勞死不休,為名為利在心頭。

要知造化皆前定,莫逞機心啟後憂。

大地有緣能自遇,憑天付與莫他求。

廣行方便存陰德,何事區區作馬牛。”

整首詩只有四句話分別闡述這幾句話的含義。

我們這些凡人整天把金錢,地位等等放在心上,為了這些累死累活操勞一生,甚至到死都不肯休息。殊不知,人生中的貧富貴賤,生老病死,得失成敗,這些往往並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而是由天地因果自然造化所決定。換句話說,一切得失都是有定數的。他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得到名和利,苦苦鑽營,費盡心機,甚至不擇手段。假如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了名和利,恐怕會給自己留下日後的憂患。與你有緣的事和物,你會自然而然的遇到,就像是上天賜給你的一樣,不需要向誰去祈求。換句話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要去求,求也沒用。修心修德修行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做人只需要廣行方便,樂於助人,多做善事,積功累德。那些福報自然而然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哪裡需要把地位和財富整天放在心上,一輩子為了這些做牛做馬呢?


漢唐之音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老子與孔子,道與仁的區別。

我們都知道孔子曾經請教過老子治天下的問題,回家後是震撼到“三月不知肉味的”。道要無為而治,能達到這個境界,才是“道德”,所以能懂此道德的便是聖人。所為無為其實就是順應自然規律,不以人力故意干預。但人是有智慧有心的,有心就必定有私,要天下所有人都能順應規律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退一步,提出“仁”,先要人人都有愛心,以仁去私,慢慢走向最終的“道”,所以,每個人都要修行,要做君子,克己之私便是君子。

我每每思考這些都感覺孔子更像是老子的代理人。他不去一步要求所有人都達到道境,因為不可能,而是制定了一道次等的道德制度去讓每個人修行至道境。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幾千年來,大家覺得儒家比道家實際的緣故。這也像佛教的頓悟與漸悟,道理明白是一回事,但要做成,都是要經過修行的。

所以,個人認為無論是“君子”還是“聖人”,都不過是我們自身修行的目標,其實並無分別。


翊初心


看了很多人的解答,各出新材,真的很棒。我談一點自己的看法,《易經》為萬經之首,作為當時最有學問的兩大思想體系的創始者,我相信不管老子還是孔子都應該非常熟悉,以及深刻理解。《易經》有言: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自強不息,且厚德載物;而《道德經》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如果說道是規律,那德就是軌跡。因此聖人我們可以理解為悟了道的人,因為聖人不僅有道而且有德。而君子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說明是不斷追求,希望自己成為悟了道的人,也就是追求成聖的人是君子。甚至是佛家的佛也是覺悟者。因此聖人與君子的不同,一目瞭然。


玄蒼窺賊


《道德經》中的聖人是出世的,《論語》中的君子是入世的。雖然都是都是頂尖級高手,但分屬不同門派。假如要他們來個“華山論劍”,估計打個七天七夜也分不出勝負。


周身刀


二者參考對象不一樣,《道德經》中的“聖人”,相對者是“常人”;《論語》中的“君子”,相對者是“小人”。“常人”和“小人”的區別不言而喻,清楚了“常人”、“小人”的區別,也就清楚了“聖人”和“君子”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