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要有選擇,那麼網絡書該不該讀?實體小說與網絡小說各有什麼利弊?

離殤索


不少學生是很愛看網絡小說的,就像大人也愛看無腦的電視劇。


為啥呢?因為看這些不用動腦子,又有“爽”到的體驗。大家想想看,網絡小說是不是基本都遵循“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套路,一個全世界最無敵的男主,愛上全世界最平凡的女主,死去活來,最後修成正果。


這個劇情套用在職場、仙俠、古裝、玄幻、校園等場景中都很合適,無非是男女主生活的年代、擁有的身份不一樣罷了,歸根結底都是那套“爽文”的寫作手法。


如果說,名著中的人物是立體3D的,不論主角配角,都會經歷悲歡離合、巔峰和低谷。那網絡小說中的大部分人物就是平面的,要麼無敵到底、要麼平凡到底。看多了,也就膩了。


倒不是說網絡小說不好,要分誰看、在什麼時間看。


如果是價值觀成熟的成年人看,當做消遣,那無可厚非。


但如果是價值觀還在成型階段的學生看,可能就有點問題了。最怕的是,學生把小說中的情節,當成現實,以為自己也會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無需努力就擁有開掛的人生,那就難辦了。


所以說,學生不應該看網絡小說,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理由:

1、不利於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2、文學手法一般,對文學素養的提升沒有幫助。

3、說得功利一點,浪費時間,對提高成績沒有好處。


杭州童媽


網絡小說絕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在如今這個時代,不讀網絡小說會喪失很多樂趣。

從網絡小說裡面我們可以得到放鬆,可以得到快樂,可以在閒暇時光減輕工作的壓力。

很多網絡小說裡面寫的勾心鬥角,人際關係處理,社會的種種現實,都能從中找到很多經驗去借鑑,對現實生活也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我的意見,網絡小說一定得讀,要不然就和時代脫節了。


龍捲風老廝


網絡書和實體書不是兩個對立的事物。當下你所指的實體書很多都是先在網絡發表,因為高點擊率和高美譽度,正規出版社會出版這些作品,如《明朝那些書》,《悟空傳》,《將夜》等,甚至像高曉松的節目也變成了實體書。現在只有那些已經出名的作家才有機會,不用再網絡傳播,直接出版,因為有積累的人氣,保證了作品的質量。

你所當心的當然是網絡平臺成本低,作品質量也是泥沙俱下。所以用機會成本來說,還是讀實體書為上。網絡書,我個人選擇是等文養肥了以後,有人給他免費傳播,那我就會花時間來讀。

ps:莎士比亞的作品最早不是為了出版,而是給劇場演戲用的,林肯的著名演講最早也是為了說服大眾用的,金庸的小說最早是登在報紙上的。


湖邊菜園


無論是網絡小說還是實體書或者隨便一個段子,只要你覺得自己吸收到了有用的東西,那就是有益處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