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璐琦:我不擔心西方病人不接受中醫!服用清肺排毒湯6天后,93%患者肺部病灶顯示不同程度的縮小和吸收


黃璐琦:我不擔心西方病人不接受中醫!服用清肺排毒湯6天后,93%患者肺部病灶顯示不同程度的縮小和吸收

黃璐琦答記者問

3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佈會。會上,針對美國記者提出的“是否擔心西方病人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中醫?這一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作了回應。


黃璐琦表示:“我不擔心西方病人不接受中醫,不擔心的原因,來自於信心和實踐。中醫和西醫雖屬於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對健康、疾病有不同的認識角度,但是它們都會基於臨床療效這一事實。屠呦呦等中國科學家發現了抗瘧藥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正是基於臨床療效這一事實。現在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中醫針灸。為此,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首次納入了起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


黃璐琦還介紹了本次疫情中使用的三個方劑。


第一個是清肺排毒方,它來源於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還有小柴胡湯、五苓散等,是一個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一個通用方。在全國10個省(除湖北省以外),66個定點醫療機構已納入1263名確診患者,治癒出院的1214例,佔到96.12%。57例重症患者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服用清肺排毒湯的臨床觀察中,其中42例治癒出院,佔到了73.7%,無一例轉為危重症型。患者的肺部影像學對比顯示,服用清肺排毒湯兩個療程(6天)後,53例(93%)患者的肺部病灶顯示不同程度的縮小和吸收。根據臨床研究的數據,清肺排毒湯在阻止輕型、普通型轉為重型、危重型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阻斷了病情的惡化,極大的降低了病亡率,減弱了疫情的危害程度。


第二個是宣肺敗毒方,是在麻杏石甘湯、麻杏薏甘湯、葶藶大棗洩肺湯、千金葦莖湯等經典名方的基礎上凝練而來。在武漢市中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單位開展的宣肺敗毒組(70例)與對照組(50例)的研究對照顯示:宣肺敗毒方在控制炎症、提高淋巴細胞計數方面具有顯著療效。與對照組相比,淋巴細胞的恢復提高17%,臨床治癒率能夠提高22%。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使用該方治療輕型、普通型患者40例,平均轉陰時間為9.66天,無一例轉為重型、危重型,CT診斷好轉率為85%。並且在武漢市中醫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江夏方艙醫院,通過對使用該方治療500例患者開展的隊列研究結果顯示,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明顯減輕,CT診斷也顯示治療後顯著改善,無一例轉重。


最後一張方子是化溼敗毒方,這是在國家診療方案推薦的方劑的基礎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結合臨床實踐優化而成。分別在金銀潭醫院、東西湖方艙醫院、將軍路街衛生院開展了重型、普通型、輕型的臨床療效觀察。在金銀潭醫院臨床對照試驗入組75例重症患者,CT診斷的肺部炎症以及臨床症狀改善非常明顯,核酸的轉陰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平均縮短了3天。

在將軍路街衛生院治療普通型124例,在東西湖方艙醫院隨機對照觀察的輕型、普通型894例(中藥組452例),確證了該方的有效性,我們對服用化溼敗毒顆粒患者的肝腎功能進行了跟蹤檢測,未發現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在試驗方面,通過新型冠狀病毒的小鼠模型評價發現該方可以降低肺組織病毒的載量30%。

為此,3月18號化溼敗毒顆粒已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藥物臨床試驗的批件。中藥和化藥、生物藥的研發流程不一樣,化溼敗毒方源自臨床,所以獲得臨床批件的意義更在於中醫對疫病的理論以及臨床療效有了物化的載體,也是把中醫的科研數據與臨床高級別證據進行了有效轉化。


針對馬來西亞記者提出的“從中醫的角度,有一些什麼食療或者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提高免疫力,增強心肺功能來對抗這個病毒?”這一問題,黃璐琦介紹了兩句來自中醫典籍裡的名言。


第一句是“上工治未病”。中醫很強調預防的作用,在這次抗擊疫情中,預防佔有重要地位。比如在方艙醫院,應湖北省衛健委的要求,為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了藥食同源的預防方,目前方艙醫院醫護人員沒有一例感染。


第二句是“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首先強調提高人體的正氣,可以使用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的中醫特色健身方法,也可以選擇提高正氣、藥食同源的中藥產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藥膳都是增強免疫力的有效方法,以達到中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作用。其次強調“避其毒氣”,居家隔離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並對居住生活的環境進行必要的消毒。另外,中醫還強調情志對人體提高正氣的作用。所以在疫病流行期間,更要注重勞逸結合,使形神調和,精神內守,則邪不可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