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快好省”四大傳播陷阱——「多」篇

傳播是個大問題,在企業的方方面面中都有體現,企業每一個人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一種傳播。

老闆對傳播是即愛又恨;知道做品牌提銷量離不開宣傳,恨的是明知道有一半的廣告費浪費了,但不知道浪費在了哪裡。

在傳播的過程中,會一不小心踏入品牌傳播的陷阱中,識別出品牌傳播的四大陷阱,可以讓傳播更有效。在接下來的幾期文章中,會以系列文章的形式,詳細解讀“多快好省”四大傳播陷阱。

本文解讀【多:要的多、媒體多、創意多、信息多】

(1) 要的多

首先是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歸入到自己的囊中,目標人群是所有人,所以傳播要面對男女老少,要覆蓋所有的人群。如果真有這樣的產品和品牌,那肯定是宇宙級的公司。在營銷學中,對市場的細分就是對人群的研究和分類,要清楚的知道你的產品能賣給誰,傳播的對象是誰,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讓傳播更有效。男人的關注點和女人的關注點不一樣,怎麼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和喜好呢,如果是針對每個人群都有針對性的傳播內容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沒有一個人群會認為這個品牌適合自己,青年人不會用老年人的產品,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是想實現的目的多,每一次的傳播行為,既想實現品牌形象的傳播,又想通過促銷提高銷量,殊不知,促銷和提高品牌形象本身就是相悖的;如果一個品牌長時間的以打折促銷的形式和目標人群溝通,人們會認為這個品牌沒有太大的實力,對品會 形成廉價促銷的印象,品牌一旦停止促銷,消費者就會認為這是在漲價,或者認為以前的行為是在欺騙消費者。塑造品牌形象的傳播和傳遞促銷信息的傳播最好分開不要同時出現。

要的多,會讓人出現幻覺,會讓思考變的亢奮而不理性,會讓人不考慮現狀的向著海市蜃樓前進。

(2)媒體多

像恆大一樣拿幾十億玩的土豪企業可以忽視!

對於品牌傳播來說,媒體資源當然是越多越好,但是企業也要考慮自身和行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

商場如戰場,媒體是我們的武器和軍隊,如何排兵佈陣,調動軍隊是一門藝術。媒體少了不好,但也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媒體越多戰線越長,費用越大。用多少媒體合適,要看品牌的規劃,發展的節奏,市場的現狀,人群的習慣等;比如一個要重點拿下農村市場的品牌,在互聯網做廣告投放顯然是浪費,還不如城鄉的牆體廣告效果好。

(3)創意多

總是不停的要創意,變著花樣做廣告,嘗試想到的看到的傳播形式,把宣傳做的像萬花筒,五彩斑斕;雖然做了很多創意,但是消費者很難記得哪一個創意和品牌有強聯想,沒有一種形式在市場上留下印記。

創意要圍繞著一個主線開展,不是像撒豆子一樣的亂扔,更不要妄想“撒豆成兵”了,分散的創意表現分散了品牌的傳播力量,對消費者來說,每一個新創意出現的時候,都需要耗費一定的成本進行識別和理解,當對這一個創意還沒有形成印記的時候,它已成為了過去時【一瞥而不見驚鴻】。

創意多的原因可能是“老闆看膩了”,這個是嚴重的內部思維,因為老闆每天面對這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出現審美疲勞很正常,但是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是第一次見到,可能正在形成認知和痕跡;也有可能是“上個創意銷量不好”,廣告對銷量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起到全部作用,宣傳是戰略的落地和執行表現,如果戰略出錯,再好的創意也於事無補。

(4)信息多

總怕說的少,總怕說不夠,每一個廣告,都想把所有的信息都放上去。

每一個廣告,能有效傳遞的信息量是有限的,當多於這個信息量時,就成了噪音。信息量的多少和媒體的形式也有直接關係,並不是越多越少。高速路廣告牌的廣告,車速快,在這上面,別人能記住你的品牌名就不錯了,可能連電話都看不完,如果是30個字的文案,肯定是無效的。所以就是要把品牌名放大、產品包裝放大、10字以內的廣告語放大。

【多既是少,少既是多】傳播也同樣如此,當“多”的時候,就容易迷失自我,容易喪失焦點,容易失去重點;力量會分散,效果會打折,思考會衝動。

“多”是做加法,從現在開始,重現審查自己的品牌傳播,是時候做減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