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快好省”四大传播陷阱——「多」篇

传播是个大问题,在企业的方方面面中都有体现,企业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种传播。

老板对传播是即爱又恨;知道做品牌提销量离不开宣传,恨的是明知道有一半的广告费浪费了,但不知道浪费在了哪里。

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一不小心踏入品牌传播的陷阱中,识别出品牌传播的四大陷阱,可以让传播更有效。在接下来的几期文章中,会以系列文章的形式,详细解读“多快好省”四大传播陷阱。

本文解读【多:要的多、媒体多、创意多、信息多】

(1) 要的多

首先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归入到自己的囊中,目标人群是所有人,所以传播要面对男女老少,要覆盖所有的人群。如果真有这样的产品和品牌,那肯定是宇宙级的公司。在营销学中,对市场的细分就是对人群的研究和分类,要清楚的知道你的产品能卖给谁,传播的对象是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让传播更有效。男人的关注点和女人的关注点不一样,怎么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和喜好呢,如果是针对每个人群都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群会认为这个品牌适合自己,青年人不会用老年人的产品,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想实现的目的多,每一次的传播行为,既想实现品牌形象的传播,又想通过促销提高销量,殊不知,促销和提高品牌形象本身就是相悖的;如果一个品牌长时间的以打折促销的形式和目标人群沟通,人们会认为这个品牌没有太大的实力,对品会 形成廉价促销的印象,品牌一旦停止促销,消费者就会认为这是在涨价,或者认为以前的行为是在欺骗消费者。塑造品牌形象的传播和传递促销信息的传播最好分开不要同时出现。

要的多,会让人出现幻觉,会让思考变的亢奋而不理性,会让人不考虑现状的向着海市蜃楼前进。

(2)媒体多

像恒大一样拿几十亿玩的土豪企业可以忽视!

对于品牌传播来说,媒体资源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企业也要考虑自身和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商场如战场,媒体是我们的武器和军队,如何排兵布阵,调动军队是一门艺术。媒体少了不好,但也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媒体越多战线越长,费用越大。用多少媒体合适,要看品牌的规划,发展的节奏,市场的现状,人群的习惯等;比如一个要重点拿下农村市场的品牌,在互联网做广告投放显然是浪费,还不如城乡的墙体广告效果好。

(3)创意多

总是不停的要创意,变着花样做广告,尝试想到的看到的传播形式,把宣传做的像万花筒,五彩斑斓;虽然做了很多创意,但是消费者很难记得哪一个创意和品牌有强联想,没有一种形式在市场上留下印记。

创意要围绕着一个主线开展,不是像撒豆子一样的乱扔,更不要妄想“撒豆成兵”了,分散的创意表现分散了品牌的传播力量,对消费者来说,每一个新创意出现的时候,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进行识别和理解,当对这一个创意还没有形成印记的时候,它已成为了过去时【一瞥而不见惊鸿】。

创意多的原因可能是“老板看腻了”,这个是严重的内部思维,因为老板每天面对这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出现审美疲劳很正常,但是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第一次见到,可能正在形成认知和痕迹;也有可能是“上个创意销量不好”,广告对销量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起到全部作用,宣传是战略的落地和执行表现,如果战略出错,再好的创意也于事无补。

(4)信息多

总怕说的少,总怕说不够,每一个广告,都想把所有的信息都放上去。

每一个广告,能有效传递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当多于这个信息量时,就成了噪音。信息量的多少和媒体的形式也有直接关系,并不是越多越少。高速路广告牌的广告,车速快,在这上面,别人能记住你的品牌名就不错了,可能连电话都看不完,如果是30个字的文案,肯定是无效的。所以就是要把品牌名放大、产品包装放大、10字以内的广告语放大。

【多既是少,少既是多】传播也同样如此,当“多”的时候,就容易迷失自我,容易丧失焦点,容易失去重点;力量会分散,效果会打折,思考会冲动。

“多”是做加法,从现在开始,重现审查自己的品牌传播,是时候做减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