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懷言不盡,蕩胸生層雲

作品選集《胸懷》(研究出版社出版),洋洋灑灑36萬言,讀後一解胸中塊壘,掩卷沉思,深感作者“襟懷言不盡”“蕩胸生層雲”。

襟懷言不盡,蕩胸生層雲

《胸懷》書封

本書分“評論”“劇本”“詩歌”“隨筆”四部分,通篇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圍繞反腐敗、反歷史虛無主義和新時期人民如何行使有效監督等熱點焦點問題發聲,廣受好評。

現就所選作品擇要述之。

《“不失其所者久“》

熱情謳歌和強烈呼喚毛澤東同志的反腐精神。第一次提出領導幹部的“興亡週期律”即“小週期律”,以及它與黃炎培先生的十字成語——“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即“大週期律”的關係;大“興亡週期律”的實現,首先是基於小“興亡週期律”的實現;如果大多數黨員幹部不能逃脫小“小興亡週期律”,大“興亡週期律”也就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地“顯靈”了。

陳述了一個千古不變的真理:“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襟懷言不盡,蕩胸生層雲

《根源》扉頁

《根源》

一部對權力進行探根溯源的大型話劇。在探尋過程中,對落後、腐朽的權力觀進行了政治與道德的鞭笞。第一次發出給官員劃一條“不亂政、不怠政”紅線,給資本劃一條“不欺民、不幹政”紅線的吶喊。

《根源》圍繞著突破“紅線”與守衛“紅線”展開了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矛盾衝突,閃耀著時代思想火花,留給人們許多新理念和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如將群眾培養成權利意識與責任意識兼備的公民的理念,如何突破“打江山時,尊民親民惠民;坐江山時,防民掠民欺民”的民眾千年“宿命”問題,如何理解“合法亂政”與“合法怠政”將長期考驗著政權建設與社會法治建設,是新長征路上繞不開的“雪山”和“草地”問題。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根源》以極具衝擊力的語言,生動地宣示了“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獻給中國鐵路人的讚歌》

以組詩的形式,熱情謳歌了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堅守“人民鐵路為人民”宗旨的鐵路人和高鐵文化。

黎明是陽光的天橋,黎明是戰士搏擊暗夜的信念,黎明是勤勞的大道。黎明出發,大多是勤奮的追夢者,向著陽光與夢想奔跑。動車姑娘黎明出發追逐的夢啊,就是值乘著白色閃電般的動車,讓旅客舒心地奔向各自的目標:回闊別的故鄉,上值守的崗位,去畫一樣的景區、看江山如此多嬌!

心中充滿陽光,腳下便有力量。心中充滿陽光,臉上春風盪漾。君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君也如是。立正敬禮列車又出發,端茶送水春風滿車廂。

回家過年,是家人對家人的牽掛,回家過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燦爛。回家過年,是兒女對父母的情感承諾,回家過年,是凝聚中華民族的文化紐帶,回家過年,彰顯著民族之根的深遠。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是中國人千年不變的質樸理念。鐵路人深知自己在其中的擔當,用勞累、心酸、孤單與熱情,把春運樂章奏彈,把喜悅幸福的歡笑,美好的夢想,送給千家萬戶,送到萬水千山。這樣的情懷 須表白,早就烙印在高手雲集的民間。

《向母校報告》

敘述的是一個特殊時代中的一批特殊人群——長沙鐵道學院車輛七四級工農兵大學生的一段不同尋常的校園生活,以及畢業後做人做事的基本情況與理念,真實而生動地展示了他們的精神世界:

與職稱相比,我們更看重的是,演繹好自己的普通角色,把平凡的事天天做好,便是“不平凡”;把容易的事一絲不苟地做好,便是“不容易”。這就是我們奉行的理念,“不平凡”與“不容易”的哲學。

我們認同的心靈寬度,不是認識了多少人,而是包容的人幾何。我們認同的成就,不是從人間獲得了多少,而是向人間貢獻了幾多。

《勿忘貴人》

貴人是指對他人的人生起到過重要作用的人,而這種作用的發揮,並非出於個人功利,因而才顯得高貴,故稱之為貴人。一個成就大事的人,一定要有高人指點,貴人相助,庸人相擾,惡人相磨。

做貴人與不忘貴人,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傳承的美德,也是支撐我們這個多難的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支柱之一……站在更高層面上看,英雄是民族和國家的貴人!

《尋訪到的青春》

用戰友捨生忘死的生動事蹟,用詩一般的語言,向紅塵滾滾的當下,宣示了當年鐵道兵戰士用熱血和生命對青春的理解與詮釋!

祖國之船在歷史的長河中艱難前行時,他們甘做忠誠的“縴夫”;面對死神的突然襲擊,他們從容淡定;在繁重體力勞動的間歇,他們對文化知識如飢似渴地吸吮……

一列電瓶車從平行道(導坑)里拉出九個暈倒的戰士,隧道口的衛生、勤雜等人員,背的背,抬的抬,將他們送到“工地醫院”。他們是為了爭取時間,再創新記錄,不顧濃濃的煙塵,搶扒搶運剛剛炸下的石碴而被嗆暈的。他們剛剛甦醒,便“勢不可擋”地往平行道里衝去。

這是生命的激情,這是無私的奉獻!美麗的青春,在這種與時間的賽跑中定格,在向鐵路竣工的目標衝刺中永恆!

……

《胸懷》所選作品雖涉及評論、話劇、詩歌等多領域,但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圍繞反腐敗、反歷史虛無主義和新時期人民如何有效監督政府等熱點焦點問題發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情懷躍然紙上。

此外,《胸懷》還有一個鮮明的特色,那就是有激情、有思想、有文采、有風骨、有浩然正氣。故特隆重推介。

襟懷言不盡,蕩胸生層雲

作者王成林在校閱書稿(黃豐文攝)


關於書名,作者王成林先生說,所選文章較雜,有劇評、法論,有詩歌、劇本;既寫旅遊紀行的思考,又寫訪尋舊地的感慨。雖文章藝術形式各異,但所反映的皆是不同人的胸懷:被評論者的胸懷,被抨擊者的胸懷,被歌頌、被推介者的胸懷,當然也有著作者的胸懷。現將這些文字集結成集,名為《胸懷》。至於它所袒露的胸懷都是些什麼色調和品質,交由讀者評說吧。

此說甚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