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熱」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我們該如何防治?

高朝波


你好,出血熱即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徵出血熱,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傳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引起的,主要是小型齧齒動物、包括野鼠及家鼠為主要傳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分為五期,如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漢坦病毒抗體檢測是診斷的主要依據。治療上主要以注意休息,對症處理(如急性腎衰竭時可給予血液濾過或血液透析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預防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控制傳染源

加強疫區、新開發區的滅鼠與防鼠。

2.切斷傳播途徑

田間勞作、清整雜草秸稈和野外活動時加強個人防護。預防吸入鼠類排洩汙染物和鼠體寄生蟲叮咬。滅蟎及防蟎。

3.保護易感人群

建議疫區居民和外來人口的適齡人群接種出血熱疫苗。注射雙價沙鼠腎細胞疫苗,注射4次,可維持2~3年;亦可3次注射,效果同前。可應急接種。

4.加強疫情監測

作好鼠密度、鼠帶病毒率、易感人群等監測工作。(圖片來源於網絡)




亦銘醫生


之所以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剛剛發現了一例出血熱患者,經搶救無效死亡,同車的29人被醫學觀察。正好趕上疫情還沒結束,所以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其實,2015—2019年雲南省共報告流行性出血熱病例1231例,其中1人死亡,而2019年整年,全國上報流行性出血熱病例1364例,死亡7例。


流行性出血熱,又叫腎綜合症出血熱,由漢坦病毒引起,經老鼠傳播,是一種以發熱、出血、腎損害為主要症狀表現的嚴重急性傳染病。

在我國,致病型漢坦病毒主要為黑線姬鼠(野鼠)所攜帶的漢灘型病毒和褐家鼠所攜帶的首爾型病毒,除了這兩種老鼠外,其他種類的老鼠幾乎不傳播疾病,傳播疾病的主要是野生老鼠。 流行性出血熱是自然疫源型傳染病,是在自然界中長期存在的,東北三省、山東、陝西、河北、湖北等省發病率較高。流行性出血熱主要暴發於春季農作物種植的時候,另一波暴發出現於秋季。

主要傳播途徑

呼吸道傳播:鼠類攜帶病毒的排洩物如尿、糞、唾液等汙染塵埃後形成的氣溶膠,能通過呼吸道而感染人體。

消化道傳播:進食被鼠類攜帶病毒的排洩物所汙染的食物,可經口腔或胃腸粘膜而感染。

接觸傳播:被鼠咬傷或破傷口接觸病毒的鼠類血液和排洩物亦可導致感染。

接種雙價滅活的HFRS疫苗是預防流行性出血熱的有效措施。

該疫苗共接種3針次,前兩針間隔14天。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任何原因導致的第二針沒有及時、按期接種,都會使該人的本輪出血熱要重新開始免疫。同時需要說明的是HFRS疫苗是滅活疫苗(死病毒疫苗),接種該疫苗不會因感染活病毒而發生HFRS。

我們該如何防治?

採取以滅鼠防鼠為主的綜合性措施,個人應儘量加強個人防護,防止接觸傳染。避免與鼠類及其排洩物(尿、糞)或分泌物(唾液等)接觸;不吃生冷特別是鼠類汙染過的食物、水和飲料等;避免皮膚粘膜破損,如有破損,應用碘酒消毒處理。在清理髒亂雜物和廢棄物時,要帶口罩、帽子和手套等。人與人之間幾乎不傳染,所以沒有必要有更多的擔心。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疫情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出血熱目前尚無抗病毒特效藥,但接種疫苗的保護率可達90%以上,是預防流行性出血熱最有效的方法。流行性出血熱疫苗自2008年納入國家擴大免疫項目,主要用於高發地區的10-60歲人群常規接種。出血熱疫苗需接種三劑次,前兩劑次間隔2周接種,為基礎免疫;次年再接種第三劑,為加強免疫。

防鼠滅鼠:儘量避免在水邊、草地等老鼠容易經常出沒的地方活動。在野外儘量穿長褲長衫、不露腳趾的戶外鞋,以防被鼠類咬傷。在雜草叢生或者有秸稈堆放的地方活動,有可能存在鼠尿鼠糞,建議戴上口罩,以防氣溶膠汙染。

居家發現有鼠跡,可用鼠籠鼠夾鼠藥進行捕鼠滅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