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檢驗感情的最佳標準

有一句老話說:“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是的,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透過錢,卻能讓我們看清很多事,看透很多人。


錢,是檢驗感情的最佳標準。


誰是真心對你的,誰又是虛情假意的,談一次錢就知道了。


錢,是檢驗感情的最佳標準


1

借錢,驗證了真情


一輩子那麼長,誰都免不了有急需要用錢;


週轉不開,不得不向人借錢的時候。


但當你找人借錢時,你就會明白,願意借錢給你的人屈指可數。


沒錢的時候,最容易看透一個人對你的感情,是真金還是塑料。


李嘉誠就曾說過:


什麼最難?借錢。


所以,只有經得起借錢考驗的感情,才是一段真感情。


讀者阿杰在後臺分享了他的一個借錢經歷。

有一次,他去爬山,不料在途中不小心丟了錢包,銀行卡里又沒有錢,山窮水盡之下只好挨個打電話找朋友借。

給七八個人打了電話,不是沒有人接,就是聽說要借錢後,諸多借口急忙掛電話。

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阿杰打給了一個並不熟絡的同學,同學瞭解阿杰的情況後,回答說:

“等我五分鐘。”

五分鐘之後,阿杰收到了銀行卡到賬的提示短信。

經過這件事,阿杰才意識到自己身邊的朋友,到底哪些是真心的,哪些只是虛情假意。

借錢,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真心。

有句話說得好:利益見人心,落難見真情。


與人交往,能不能深交,借一次錢就一清二楚。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願意借錢給你的人,借的不僅僅是錢,更是你們之間的情分和信任。


好好珍惜那個願意雪中送炭,借錢給你的人,因為他把你們之間的情誼,看得比金錢還重要。


錢,是檢驗感情的最佳標準

2

還錢,見證了人心


看過一句話說:


“如果你想快速看清一個人,那就借錢給他。”


誠然如此,看一個人還錢的態度,最容易識別人心。


古往今來,多少人的情誼,始於交心,卻止於財帛。


毛毛辦公室新來了一位實習生,因為兩人座位挨的近,很快便熟絡起來了。


後來,這位實習生找毛毛借錢,說家裡遇上了點事,急需用錢,求她幫幫忙。


毛毛心想她剛出來工作,誰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幫忙就幫一下吧。


於是就借給她1000元,希望她有錢就儘快還。


可是,錢借出去之後,毛毛自己省吃儉用,而這位實習生卻吃好穿好,日子過得挺滋潤的,卻從未提及還錢的事情。


毛毛看見實習生的朋友圈,明明有錢出去玩,卻沒想過要還錢。


過了幾個禮拜,毛毛只好主動找她要錢。


實習生愣了一下,但是態度還算好,說道:“最近剛交房租,先還500,剩下的發工資再還。”


結果,剩下的500元,再無下文,久而久之,那些借出去的錢就不了了之。


毛毛也沒有再找她要,只能自吃啞巴虧,當花錢識人了。


然後,把實習生從好友名單裡刪除了。


都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口面不知心。


但是,只要牽扯到了金錢利益,人的本性就會被顯露出來。


現實中,很多關係走到盡頭,不因為別的,就是因為錢。


錢,就像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人情冷暖,看透人心秉性。


世間百態,錢雖不能衡量一切,卻能讓我們快速看清一個人,一段關係。


錢,是檢驗感情的最佳標準


3

談錢,最能看清一個人的人品


錢,不僅僅是感情的照妖鏡,更是人品的試金石。


是的,談錢,最能看出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記得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好朋友之間的相處,重在坦率,重在舒服。我不希望他有困難時,想找我借錢卻難以啟齒;我也不希望找他還錢時,需要小心翼翼。”


深以為然。關係再好,也一定要談錢。


唯有談錢,才能真正看清楚一個人,一段情。


前段時間,小麥買房,交首付的錢不夠。


便去找朋友明麗借錢應急,明麗毫不猶豫就把錢借給了小麥,並對她說:


“你先拿去交首付,我不急著用。”


小麥感動得無以言表,馬上拿出筆和紙,給明麗寫了張借條,並算上了利息。


明麗卻說:“大家都是朋友,還算利息幹嘛?”


小麥一聽,說道:“親姐妹也要明算賬啊。不能因為關係好,就稀裡糊塗啊,金錢和友情分得越清楚,關係才能夠越長久。”


說罷兩人心領神悟。


三個月後,小麥資金週轉過來後,立刻就把借的錢,連本帶利地還給了明麗。


俗話說得好: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願意傾囊相助,借錢給你的人,肯定是真心待你的人;


錢,要有借有還,主動按時還錢,才不辜負對方的信任。


及時還錢,不讓人為難,更體現一個人良好的品格。


人在金錢面前的態度,是最真實的。


談錢,是人品最有效的試金石,也是為人處世最基本的道德準則。


人們總說,談錢傷感情,殊不知,不談錢更傷感情。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


“借錢最怕的不是錢沒了,而是錢沒了,朋友也沒了。”


錢,真的能幫我們認清身邊的人。


借錢還錢,一來一往中,折射出太多的人品素質和人情冷暖。


錢是人際往來的媒介,真正好的感情,必然會經得起金錢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