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裡哪吒殺了龍王三太子,《西遊記》原著裡哪吒和龍王有沒有仇怨?

柳侍墨


哪吒殺了東海龍王三太子,而《西遊記》原著裡面好像哪吒和龍王沒有仇恨。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龍的本性。古代有句名言:“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其實龍是一種繁殖能力比較強的動物,並且龍喜歡拈花惹草,所以龍的兒子都各不相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龍的子孫是特別多的,所以一個三太子對東海龍王並不重要,他們只是想以此來打壓天界。

其次,時間跨度。哪吒殺東海龍王三太子發生在商紂末年,而西遊記裡面已到唐朝貞觀年間,兩者已過去將近二千年。而東海龍王已經換了好幾撥了,所以即使有仇恨也沒那麼嚴重了。

最後,就是龍族的現狀。從應龍以後,龍族的地位逐漸衰弱,到《西遊記》的貞觀年間龍族實力已經徹底衰落。即使魏徵也能輕易斬殺涇河龍王,孫悟空一個人也能出入龍族如無人之境。這個時候的龍族即使有報仇的心,也沒有報仇的實力了。

所以,綜合來說《西遊記》裡龍族的生存都是問題,根本沒有實力也沒有心思去找哪吒報仇了。









夢歸秋塵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裡是吟風社,薈聚文史愛好者,致力持續輸出文化、歷史等領域的優質內容。

關於哪吒的問題,首先我們明確的是,《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絕非前後傳的關係,這兩本書作者不同,且《西遊記》成書早於《封神》,其中人設、故事大不相同,所以說任何把兩書混為一談都是不可取的。

既然要問西遊原著中龍宮對哪吒是否有怨恨,就要看原著中哪吒鬧海故事的描述。

原來天王生此子時,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淨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筋為絛子】。【天王知道,恐生後患,欲殺之。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徑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

西遊原著中哪吒鬧海故事寫的十分簡略,就是哪吒踏倒水晶宮(損壞建築物),捉住蛟龍要抽筋,注意這個“要”字,這說明哪吒很可能並沒有完成這件事,而且書中也沒說這個蛟龍到底是誰,是否是龍王親戚。而龍王也沒有因為此事去找李天王一家的麻煩(當然也有可能在西遊世界中此時李靖已經是天庭重臣,龍王不敢告他)。

但不管怎麼說,西遊世界中的哪吒對龍宮的實質性破壞就是損壞了建築物,這對於神仙來說不算什麼大事,而最後畢竟沒有當真鬧出來龍命,如果這條蛟龍還不是龍王的親屬,那就更沒什麼了。李靖要殺哪吒,說的恐生後患,筆者個人的理解是李靖是覺得哪吒小小年紀就挺能惹事兒,長大還了得?但單就此事來說其實算不上多麼大的事情,龍宮應該不會跟當時還是小孩兒的哪吒多計較。


吟風社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西遊記》中,神仙們也動不動就吃龍肝鳳髓。關於龍的妙用,《西遊記》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由西海龍宮三太子(三太子都好慘)變化的白龍馬說道:“我若過水撒尿,水中游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採去長壽。”龍尿都有這樣神奇的功效,何況是龍肝龍肉?

在朱紫國時,孫悟空請東海龍王打兩個噴嚏下雨,東海龍王的鼻涕口水化作小雨降落人間,結果“真個是異香滿襲金鑾殿,佳味燻飄天子庭,

還有這兩個劇情的哪吒出生不同:

既然是同一個人,那麼這兩本書小說裡的哪吒有什麼不同的呢?

一、出生不同!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是金光洞裡的奇珍靈珠子轉世,出生之時更是個肉球,而他更是母親懷胎三年零六個月才生下來的!

西遊記裡哪吒的出生就沒有什麼驚天地之處了,他出生的沒什麼特殊之處!

二、名字來歷不同!

封神演義裡哪吒之所以叫哪吒,是因為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給他起的名字!

而西遊記裡,哪吒出生之時左手中有哪字,右手有吒字,於是李靖便給他起名哪吒!

三、師傅不同

封神演義裡,哪吒的師傅是太乙真人!

西遊記裡,哪吒可以說是沒有師傅。因為當時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死了之後,靈魂去找如來救命,但是沒拜他為師!

四、門派不同!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是奉了玉虛宮法旨轉世投胎。所以,他的門派是闡教。而闡教又是道門一派。所以,封神演義裡的哪吒屬於道。

但是西遊記裡的哪吒,因為給他蓮花化身的是如來佛祖。所以哪吒屬於佛門一派!

五、目的不同!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他是伐紂先行官,是帶著任務投生人間的。

而西遊記裡的哪吒,出生沒有目的,只是說他曾降九十六洞妖魔,被玉帝封為三壇海會大神!

六、給哪吒蓮花化身的人不同!

封神演義裡是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西遊記裡的是如來佛祖!

七、作惡不同!

西遊記裡的哪吒,他殺龍王三太子的惡就是惡。是天生本性如此!

但封神演義裡哪吒的惡,卻多了一些理由。比如哪吒降生時便是逢殺劫之時,還有他殺龍王三太子並剝皮抽筋,目的是為了給李靖做腰帶。


小豆爸爸的育兒經


哪吒殺了東海龍王三太子,而《西遊記》原著裡面好像哪吒和龍王沒有仇恨。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龍的本性。古代有句名言:“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其實龍是一種繁殖能力比較強的動物,並且龍喜歡拈花惹草,所以龍的兒子都各不相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龍的子孫是特別多的,所以一個三太子對東海龍王並不重要,他們只是想以此來打壓天界。

其次,時間跨度。哪吒殺東海龍王三太子發生在商紂末年,而西遊記裡面已到唐朝貞觀年間,兩者已過去將近二千年。而東海龍王已經換了好幾撥了,所以即使有仇恨也沒那麼嚴重了。

最後,就是龍族的現狀。從應龍以後,龍族的地位逐漸衰弱,到《西遊記》的貞觀年間龍族實力已經徹底衰落。即使魏徵也能輕易斬殺涇河龍王,孫悟空一個人也能出入龍族如無人之境。這個時候的龍族即使有報仇的心,也沒有報仇的實力了。

所以,綜合來說《西遊記》裡龍族的生存都是問題,根本沒有實力也沒有心思去找哪吒報仇了。


天信燕wa


都是作者編的,有時候作者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不同時代的作品,人物可以一樣內容可以有區別,藝術反映生活高於生活,後來的作者寫作時有新的考慮


巴蜀人文探訪


沒有 只是有點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