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八零後的孩子,還記得兒時吃的老冰棍嗎?你還吃過嗎?

陳旭俊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裡的回憶。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隻鳥兒,都可以成為生命裡,值得去回味的一件事。譬如在我們80後一代的時光裡,吃過的那些味美雪糕,就是一大樂事。80後常吃的那些雪糕。雖然很多已經絕跡,但那些美味甜蜜的回憶依然還在,。今天,我們就羅列了這些雪糕,看看你還認得多少!

老冰棍。老冰棍是這麼多年裡,唯一一個還帶有歷史色彩的冰棍。其中,尤以北京的老冰棍出名。

老冰棍,這應該是小時候最便宜的冰棍了,只是後來出了很多假冒的冰棍,經過幾番波折之後,現在各大牌子的老冰棍,也很少有可以讓人完全放心的了。

雖然說現在市面上也還有很多賣冰棒的,而且種類應有盡有,有的冰棒還打著以前老式冰棒的稱號。但是吃過的人就知道味道不一樣了,不是說配方出了什麼問題,而是說已經沒有了以前那種感覺。當然也不排除配方出問題的,畢竟現在製作的工序與以前相比還是有不同的。以前記憶中的那種“老冰棍兒”,大家吃完了還要去舔一下它的棍子,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不舔棍子的冰棒是沒有靈魂的”

儘管以前的我們長大了,但是每次看到這些熟悉的冰棍兒時,還是回想起以前在農村的快樂時光,雖然說已經回不去了,那就好好的將它藏在心中吧。說到這些冰棍兒,有沒有勾起你們童年的記憶呢?如果這些冰棍兒再出現在你們面前,你們還會吃它嗎?


小圖美食世界


小時候,我們的冰棍幾乎都不是在商店買的。那會賣冰棍的都會騎著一輛自行車,搖著一個鈴鐺,走街串巷的叫賣,孩子們聽到了,就都會跑過去買一根解解饞。

1、冰棍。這就是我上面說的2毛錢的冰棍。小時候,父母上班,每天丟給我3毛錢,讓我在家寫作業,聽到賣冰棍的買一根。每天我只買2毛錢的,餘下一毛錢,週末可以買一根5毛的吃。

每天都捨不得很快的吃完,拆開包裝紙,先用舌頭舔一下,感受一下冰爽和奶香,然後用一個小碗,把冰棍放在裡面,生怕化了之後,會浪費掉。最後,剩下的一點冰棍水,都要加點涼白開,喝掉。

2、紅豆冰棍。這就是我說的3毛錢的冰棍。它分為赤豆、綠豆兩種,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紅豆湯、綠豆湯放冰箱凍成冰塊之後的東西,那會的我們卻也難得一吃。

3、冰袋。這個是我小學時候的冷飲。一個200ml的袋子,裡面是已經凍成冰塊,最受孩子喜歡的是橘子味的。買一袋,可以吃一節課。牙齒咬一個小口,慢慢的吸。遇到上課來不及吃完的,就用缸子放起來,下課了就是一杯冰飲料。

雪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品,尤其是到了炎炎夏日,吃一個冰冰涼的雪糕簡直是美滋滋,然而隨著市場的更新換代,很多的雪糕都漸漸消失在市場了。






言午三高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夏天已經到來了,夏天大家最喜歡的美食那就是雪糕,水果,飲料等等,提起雪糕那就會想起老冰棍了,這是從小吃到大的,這個主要是有小時候的味道,而且還便宜,所以經常吃!
小時候街上賣冰棍的就是上圖這樣的箱子裝著的,那時候冰棍沒有現在這麼多花樣,就只有一種,就跟現在老冰棍差不多的,而且是用蠟紙包著的,那時候才一毛錢一根啊,父母也捨不得整天給我們買,只有在幹活的時候買上一根哄我幹活!


有時候來了買冰棍的,那人就滿大街吆喝:冰棍,冰糕。那時候也沒有喇叭,只能這樣吆喝,父母不給我們買的時候,那個吆喝一句,我們就吆喝一句:冰棍,冰棍,吃了斷氣,冰糕,冰糕,吃了斷腰。
實在饞壞了就回家告訴我弟弟,說外面來了賣冰棍的了,快跟咱娘說去吧,我弟弟那時小,還不大懂事,他就跑去跟俺娘說了,俺娘問他是不是你哥哥讓你來跟我說的,他就實話實說了。

後面不管來賣什麼東西的,我都這樣跟我弟弟說,我弟弟就跑去跟我娘說,我不好意思跟娘說,因為每次來賣東西的我都要買,每次都這樣,所以我不好意思跟我娘說了。

不知不覺已經長大了,父母也年齡大了,父母還是不捨得買只好點的雪糕自己吃,做父母的應該都這樣吧!


謝謝大家的觀看,謝謝您的關注!


阿寶的家常菜


當然記得呦!那時候農村都放麥假,記得我姐姐還賣過雪糕呢,騎著二八的車子,後面綁個箱子,箱子裡面放個小被子,雪糕用小被子包著(怕融化了)滿大街轉悠,有時候去地裡呦呵去(那時候都是用鐮刀割麥子,地裡人也多)最後沒賣完!剩下的吃了,好像是不賠不賺吧!

那時候都是幾分幾分一個,在我記憶裡化成一半的是一分,化的少的是2分,還有5分一個的,最貴的好像是2毛的。記不太清楚了。那時候那個雪糕味就是水跟糖精吧!不像現在口味多種多樣的。

那時候雖然沒現在條件這麼好,覺的那時候好快樂,真是滿滿的回憶!

假如真有時光穿梭機,我要把我的小孩子穿梭回去,讓他(她)們體驗一下我們那時候的生活,那怕一天也可以。現在的孩子就跟溫室大棚的花一樣,經不起風吹雨打的。


靈靈的vlog


那時候,沒什麼零花錢的。想吃冰棍了,只能跑回家找父母要錢,要到了歡天喜地。拿到學校的小賣部,買個兩毛錢的冰輥,通常捨不得馬上吃完,一根冰棍可以添半個小時。也沒有現在這麼多口味,就是用糖精和水做的,簡單的很,卻是童年最難得的美味。



曉娟的生活日記


昨天吃了一根老冰棍,非常解渴,真棒。

我對童年吃過的老冰棍也是非常有印象。

我們的村莊是屬於小的那種村莊,沒有小賣部,那個賣冰棍的年輕人一般是騎著自行車,按著車鈴,走街串巷吆喝著:“冰棍,冰棍,兩分錢一根。冰棍,冰棍,兩分錢一根。”聽到這樣的吆喝聲,心裡感覺像是樂開了花兒一般。他的車子後面有一個白色的箱子,你遞給他二分錢。他會打開箱子,冒出一股冷氣,拿出一根你最喜歡的冰棍,孩子的心裡爽到了底。心中永遠有這樣的記憶。

中午的時候,吃不到冰根本不想睡覺。天那個熱,心裡一直嘮叨著冰棍,冰棍。耳朵認真地聽著街上的那些聲音,有沒有買冰棍的。有時候,朦朧間睡過去了。耳邊忽然傳來了賣冰棍的聲音。趕快拉著媽媽的手去買冰棍,那樣的夏天感覺非常幸福。有時候,媽媽把兩分錢給我,叫我自己去買冰棍。我那個高興勁,恨不能一跳,跑到大街上,買下所有的冰棍。把錢遞給買冰棍的年輕人,他從箱子拿出一根冰棍,遞給我,叮囑,小心點,千萬別摔在地上。

後來,村裡有戶人家買了冰箱,他們經常用水加糖精,然後做出冰棍。有時候,拿出來分給孩子們吃,那也是很幸福的事情。有時候,我會吃得還剩下一半,回到家裡與母親一起分享。

前些日子,我五歲的兒子回到他姥姥家。他姥姥給我兒子買了一根冰棍。我兒子高興地吃起來,說:“姥姥,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好東西。”

多少年以後,我依然非常懷念鄉下的冰棍,那是一種美好的時光,永遠不會忘記啊!

天太熱了,朋友問我喜歡吃點什麼?我說,還是買塊老冰棍吧。我又拾起童年的那些幸福。

我是毅語驚人,希望我的解答讓您滿意,關注我的頭條號,有更多的幸福和驚喜等著你們喲!


毅語驚人


農村的八零後想想當時的老冰棍可不是誰都能吃起的,那時候家裡困難平常根本沒有零花錢。為了能吃上老冰棍都是夏天中午不睡覺跑到山上掀蠍子一個大蠍子可以換3個老冰棍。

我那時候我們村有戶人家就是做老冰棍的,很厚一個七分錢吃著真過癮現在的老冰棍已經沒了以前那種味道了。

那時候買冰棍的還沒有冰箱都是總木頭做的箱子上面用棉被蓋著怕化了。啊老冰棍兒時的味道勾起了多少八零後的回憶!






王大在農村


八十年代的老冰棍裡面,保存著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炎熱的夏季,陽光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楊樹葉子都發蔫了,耷拉著。小孩子都被大人喊回去睡午覺,可是熱得哪裡睡得著啊?這個時候要是聽見大街上有人喊"賣冰棍",那簡直就是興奮劑啊,趕快喊媽媽給買。那時候的冰棍有五分錢一根的,後來也有一角錢一根的。大多數時候,媽媽還是都能滿足我們這些饞孩子。跟著媽媽來到大門口,看著賣冰棍的人把厚被子掀開,打開箱子,拿出紙包裝的冰棍。總是忍不住提到媽媽,因為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都離不開媽媽吧!

我至今記得兩件與冰棍有關的事情。我家的一個遠方親戚,她家會孵小雞小鴨,每年初夏,她都會把那些雞雛鴨雛的送到我們村子來賣。大中午的,天氣炎熱,趕巧來賣冰棍的,媽媽買很多,吃不了,就把冰棍放在暖壺裡面保存。短時間還行,時間長了,還是化成湯了。我們就倒在碗裡,捧著喝冰棍湯。

上小學三年級時,夏天的中午,操場邊上的大樹下,經常會站著一個賣冰棍的男人。我每個中午都會賣一根,解暑又解饞。有一天,我發現同桌的書包裡面有股味道,還有黃色的汙漬,幾個夥伴七手八腳就把她書包翻開了,原來是兩個雞蛋碎了,蛋清蛋黃的都淌了出來,大家恍然大悟。那個時候,冰棍不但可以用錢買,還可以用雞蛋換呢。農村家庭,家家都養雞,每天都能看見下完蛋的母雞站在牆頭或者草垛上面"咯咯噠"的邀功。有時大人不給錢,臨上學時,小孩子就跑到雞窩簍撿兩個雞蛋放書包,留著中午換冰棍……

這個話題,讓童年往事一下子又浮現在我腦海。懷念那窮並快樂的歲月!


破繭成蝶飛啊飛


兒時的那條老冰棍,就是糖水勾兌香精凍成的冰坨子,卻也能吃得津津有味,今兒個有條件了,自己動手也能做出健康的老冰棍,材料步驟都非常簡單,卻特別解渴,不喜歡冰渣的繞過…

🔔材料:清水800克,溫水200克,糯米粉20克,全脂奶粉60克,白砂糖80克;

🔔步驟:

☑準備好材料和模具;

☑800克清水裝在奶鍋裡,倒入80克白砂糖攪拌備用;

☑60克奶粉+20克糯米粉倒進200克溫水裡攪拌至融化,把調好的糯米粉奶漿直接倒進糖水裡攪拌均勻;

☑小火煮開,一邊煮一邊攪拌;

☑煮開後倒出來待涼至60度左右,倒進模具,放冰箱急凍一夜;

☑我用的硅膠模具,比較容易脫模,如果是硬的模具,在冰箱拿出來放幾分鐘再脫模就容易了;

一根老冰棍,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夏天最炎熱的季節,30幾度的高溫,冰淇淋都不愛,就愛這條老冰棍。




食旅記


這個味道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