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漏洞易補,人心黑洞難堵——讀高陽《胡雪巖全傳》的一點感想


制度漏洞易補,人心黑洞難堵——讀高陽《胡雪巖全傳》的一點感想


年紀大了記憶力差,看過的書轉眼就忘;不過,感興趣的內容卻過目不忘。看來記不記得住,不完全怪自己,也看你的內容是否精彩,有沒有乾貨。

這點小意思是從讀高陽的《胡雪巖全傳》時悟出來的,其中很多故事,讀過很久了至今記憶猶新。這裡說一個吧!

胡雪巖的朋友王有齡通過精心運作,終於補了“實缺”,被委任為烏程縣知縣兼署湖州府知府。新任高官上任前先要找好幫他幹事的人,即物色幕友。最主要的是“刑名”和“錢穀”兩位,一個管政法,一個管財政。刑名師爺聘請的是秦壽門。

秦是臬司衙門(相當於省政法領導機構)俞師爺介紹來的,跟隨俞多年,由州縣開始,歷經府、道,一直學到臬司衙門,瞭解地方上整套司法程序,以及每一級的職權範圍和特性,為人精明,處事練達。在專門為他辦的宴席上,酒酣耳熱之際,他一高興,講了許多司法方面的秘密。大意是制度是死的,而執行起來自己做主,可以利用制度相機行事。例如監獄裡就暗無天日,沒有錢,那地方比豬圈都不如;有錢的,跟自己家裡一樣,不但起居飲食舒服,甚至妻妾可以進去伴宿。

接下來,秦師爺講了這樣一個讓人“感興趣”的故事。

道光年間有個富家子弟犯了命案,情節甚重。由縣、府、道,一直到省裡,都維持“斬立決”的罪名,只待刑部公文下來,便要處決。這個富家子是三世單傳,所以他家上下打點,只想救出一條命來。無奈情真罪實,遇著的又都是清官,以致錢雖花得不少,終於無果。

那富家翁眼睜睜看著要絕後,百萬家財,身後將為五服以外的族人所瓜分,無論如何於心不甘。於是經人指點,備了一份重禮請一位善於出奇計、外號“鬼見愁”的刑名師爺出謀劃策。師爺答應想辦法讓富家子多活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富家翁以重金覓得數名健婦,買通獄吏,每晚送進獄中為其子侍寢,天亮再接出來到家供養,懷孕者一直住到分娩為止。

十幾天過去,刑部“斬立決”的批文到了,但打開一看,批文上犯人的姓名、籍貫、案情全不對,應該發往貴州的文書發到浙江來了。沒辦法只好原物退回刑部。富家子的批文呢,發往貴州了。浙江文書到京城大不了二十多天,但貴州文書回到京城再發到浙江,三個月也不止。這樣一來,師爺的策劃成功了,富家翁的計劃實現了,皆大歡喜。

師爺的策劃是怎麼成功的呢?原來他花大錢賄賂了刑部的辦事員,辦事員故意偷樑換柱把文書調包弄錯。辦事員為此舉手之勞的“疏忽”被罰銀幾十兩,但私下得銀幾千兩,何樂不為?!

作為普通人,聽了這個故事,難得窺見古代“刑名”小吏一點小秘密,讓人忽然想到人與制度的關係。人們常說,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再嚴,總會有漏洞。只要有漏洞,哪怕很小很小,就會被心術不正而又諳熟制度程序的人鑽空子,用來營私謀利。看來,制度的漏洞易補,但人心的黑洞卻是難堵的。

由此我們也從源頭上明白一個道理:社會治理,除了科學的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外,還需要加強道德教育、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法制與道德缺一不可,二者相輔相成,組成社會健康運轉的兩隻輪子。

人類生活之初,原是什麼制度、規則也沒有的。那麼後來怎麼有了制度和規則 ?因為現實生活中出問題了——人心之惡肆意妄為捅出漏子,危害社會,於是人們制訂制度加以防範,予以堵塞。但人心是活的,心之惡防不勝防,無孔不入,總會再找空子使壞,於是社會只好再增補新的制度堵塞漏洞。就這樣,人心之惡和制度之間相互博弈,二者的關係就像矛和盾,相互攻防,不斷升級;也像魔和道的關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大概就是人類的歷史——生活史,社會史,法制史,文明史。

這樣的攻防博弈什麼時候結束?揣情度理,只要人心不變,人性不變,也就沒有結束的時候。但也許不是週而復始的平面循環,而是螺旋式的盤旋上升,即制度會越來越周嚴,越來越細化,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合理。這就是法制體系的進步,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