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在西方,關於中國飲食文化,有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誤解。

最著名的莫過於:水裡遊的,除了潛水艇,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各種腿,除了桌子腿,中國人都吃;還有,中國人吃飯前曬照片,是為了證明他們有飯吃;中國人什麼都吃,是因為他們太飢餓;一直到最近的:中國人都喜歡吃蝙蝠,所以才會得COVID-19!

所有解釋都被漠視,我們只能苦笑:歪果仁的想象力真豐富啊!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單從飲食習慣看,中國確實有更豐富的飲食文化,這源於我們悠久的歷史、多樣化的烹飪方式。而對於烹飪手段相對單一的西方人來說,卻只留下一種淺薄固執的感官印象——中國人這也吃、那也吃!

富有想象力的西方人對食物的理解為何如此狹隘呢?也許,西方藝術史上最有名的飯局——《最後的晚餐》可以助我們略窺一斑。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首先,我們要探討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為什麼是晚餐?

在拉丁語中,“晚餐”一詞來自古希臘語,含義是“在一起”,表示自古以來,晚餐就是一項集體活動,人們在晚餐時宴賓客,也在晚餐時與家人團聚。

這與中國人的習慣不謀而合。不同的是,我們是在一天的辛勞後,借這最後一餐犒勞一下“五臟廟”,也享受與家人、朋友聚會的世俗快樂;西方人則賦予它更多宗教意味,比如,基督教徒要在晚餐前祈禱;這黃昏後的團聚,也象徵生命的最後一程,和對來世幸福生活的渴望。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佛朗切斯科·巴薩諾《最後的晚餐》(局部),約1590年,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藏

在所有版本《最後的晚餐》裡,對於一天中這最重要的一餐,麵包和葡萄酒是基本配置,這兩種西方餐桌上的必備食品其實都充滿神性。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胡安·德·華內斯《最後的晚餐》,191×116cm,1562年

麵包的發明有里程碑式意義,標誌人類社會從狩獵時代進入農耕時代。它的製作方法很簡單:把小麥磨成麵粉,用水和油揉制,再加入酵母,等待麵糰慢慢發酵即可。

但《最後的晚餐》這一天是猶太人的逾越節。據說,當時以色列人在摩西帶領下逃出埃及,因為太過匆忙,沒來得及給麵糰發酵。為了表示紀念,後世的人在這一天只吃無發酵的麵包。

這導致《最後的晚餐》裡的麵包看上去都像死麵餅子,雖然它有著神聖的喻義——象徵耶穌的身體。比如,這幅倫勃朗的寒酸版《最後的晚餐》:師徒十三人擠在一起,耶穌手上拿著唯一的麵包,做“望天祈求”狀,好像在說:主啊,再給點吃的吧……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倫勃朗《最後的晚餐》,1632年

比較特別的是丁託列託版,畫家用一個甜點——蛋糕取代了麵包,意在表達耶穌的身體與他的靈魂一樣甜美。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丁託列託《最後的晚餐》,1594年

葡萄酒在西方飲食文化中有極高地位。最初是因為古希臘、古羅馬人都有食用葡萄和葡萄乾的習慣。到了中世紀,葡萄更是宴會上重要的裝飾品,通常放在桌子中央,供客人在兩道菜的間隙中取用。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弗蘭斯·斯奈德斯《壁龕裡的水果》,約1620-1630年

葡萄被鍍金果盤託舉到高處,位於畫面中央,象徵耶穌受難

而用葡萄酒來象徵耶穌的血液,這種宗教寓義始於《迦拿的婚禮》,經由《最後的晚餐》固定下來,逐漸成為一種代表規矩、智慧和冥思的飲品。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倫巴第無名藝術家《最後的晚餐》,13世紀下半葉,曼託瓦聖瑪利亞格拉達羅教堂藏

除了酒水和主食,各種版本《最後的晚餐》裡,主菜一般是兩種:魚和羊。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最後的晚餐》鑲嵌畫,6世紀早期,拉文納新聖阿波利奈爾教堂。

畫中,耶穌和十二門徒都斜躺在榻上進餐,是古羅馬人的用餐習慣

比如,這幅公元6世紀拉文納新聖阿波利奈爾教堂的拜占庭鑲嵌畫,是目前公認的第一件以“最後的晚餐”為題材的藝術作品。它取材於《新約》中“五餅二魚”的故事:耶穌用僅有的五個餅和兩條魚餵飽了五千多人。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早期的“耶穌魚”暗號

早期的基督徒常常用魚來代指耶穌,那時,他們為了躲避羅馬帝國的宗教迫害,便取用希臘語中的詞彙“魚”——“ΙΧΘΥΣ”作為聯絡暗號。這個詞語恰好是由5個詞彙的首字母組成:Ι代表ΙΗΣΟΥΣ(耶穌),Χ代表ΧΡΙΣΤΟΣ(基督),Θ代表ΘΕΟΥ(神的),Υ代表ΥΙΟΣ(兒子),Σ代表ΣΩΤΗΡ(救世主)。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1495-1498年,蛋彩石膏畫,460×880cm,恩寵聖母修道院

最典型的是達芬奇版。意大利考古學家傑內羅索·烏爾裘裡認為,根據當時的飲食習慣推測,達芬奇定製的這份菜單應該是:以苦菜和百里香調味的魚料理,或是用當時羅馬帝國流行的魚露,還要搭配搗碎的無花果醬。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之鰻魚橘子片(局部)

由於猶太人只吃帶鱗片的魚,因為鱗片象徵著人丁興旺,寓意子孫綿延,而把無鰭、無鱗的魚類看作不潔淨的食物。所以,在達·芬奇《最後的晚餐》中,這種既有鰭又有鱗的魚類最應是鯡魚,這道主菜則可能是“鯡魚橘子片”。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家書藝術家之《最後的晚餐》(L’Ultima Cena),約1480年,柏林畫廊藏

畫中,把刀插回刀鞘的正是猶大,這一動作暗示他已背叛耶穌

另一種主菜——羔羊也是逾越節的祭品,耶穌常常用它自比,所以,羔羊也成了耶穌的象徵。在各種版本《最後的晚餐》中,羊的烹飪方式相對多樣化,有烤全羊、水煮羊等。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最後的晚餐》裡的烤全羊,1547年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馬蒂亞斯·格呂內瓦爾德《最後的晚餐》裡的水煮羊,1500年

還有這幅杜喬版《最後的晚餐之洗腳禮》,中間一隻小小的烤全羊,這源於《出埃及記》裡的故事:耶穌讓摩西告訴每戶人家準備一隻羔羊,把整個羔羊用火烤了吃,再把羊血抹在門框和門楣上。因此,逾越節的祭品通常選取一歲以內的小羊羔。不過,看這稀稀朗朗的桌面、十三個大男人,怕是連溫飽也達不到吧?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杜喬·迪·博寧塞納 《最後的晚餐之洗腳禮》,蛋彩畫,祭壇畫

當然,並非所有畫家都如此小氣。比如,丹尼爾這幅輕奢版《最後的晚餐》,不但幾種主要食物都有,還有小天使歌舞助興。只是,考慮到故事的主題,這氣氛是不是太歡樂了一些?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丹尼爾·克雷斯皮《最後的晚餐》,1624-1625年

更過分的是提香的弟子保羅•韋羅內塞。據說,耶穌曾在迦百農城向人們佈道,一個叫利未的羅馬稅吏非常認可他的教義,就邀請他到家裡做客,還請了其它人來作陪。

保羅以此為題材,創作了一副另類的《最後的晚餐》——《利未家的宴會》。他繼承了威尼斯畫派一貫的豪華,把原本的悲劇演繹成了一場俗世的狂歡,不但有吃有喝,更有侏儒、樂師等供人取樂。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保羅.韋羅內塞《利未家的宴會》(Cena in casa Levi),1573年,威尼斯學院美術館藏

這是基督教繪畫中一大巔峰之作,也因此引發諸多質疑:畫面上,耶穌與追隨他的人聊得十分熱絡。這些人三教九流都有——稅吏、達官顯貴,甚至是罪人。對此,《福音書》的解釋是,與罪人同桌吃飯是耶穌重要的佈道時間,“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病人才需要。我來這裡不是為了教育正直之人,而是為了教育罪惡之人,”耶穌這樣說。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保羅.韋羅內塞《利未家的宴會》(局部)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保羅.韋羅內塞《利未家的宴會》(局部)

除了魚、羊、麵包、葡萄酒等主要食物,《最後的晚餐》裡還有一種重要的調味品——鹽。中世紀時,西方的鹽與東方一樣,是珍貴的調味品,也是肉類最好的防腐劑。在《聖經》裡,鹽象徵被啟迪的智慧,由於它可以防止食物腐壞,那時的人們便認為鹽可以阻擋壞事,而把鹽灑在桌布和餐巾上則是不祥之兆。

西方學者普拉蒂納曾這樣記述:“鹽是必不可少的烹飪調料,它讓食物變得有滋有味。當人們形容一個人愚蠢無知時,經常會說這個人‘缺鹽’,也就是缺乏智慧。”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多梅尼哥·吉蘭達約《最後的晚餐》,約1476年,帕西尼亞諾修道院藏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威廉·克萊茲·海達《鍍金的高腳蓋杯》,約1635年

最後,桌布也是《最後的晚餐》裡值得注意的藝術意象,比如多梅尼哥·吉蘭達約的《最後的晚餐》裡,這種邊緣帶有藍白相間圖案的桌布是典型的佩魯賈桌布,多用於宗教儀式,令觀者想起聖餐。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多梅尼哥·吉蘭達約《最後的晚餐》,1480年,溼壁畫,400 × 810 cm,佛羅倫薩奧尼桑蒂修道院食堂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1495-1498年,蛋彩石膏畫,460×880cm,恩寵聖母修道院

結語:在《最後的晚餐》裡,魚、羊、麵包、葡萄酒、鹽……穿越一千五百年的時光,時至今日,依然留在西方人的餐桌上,這些簡單的食材是當代西方美食的濫觴,而祈禱儀式、桌布也能看到西餐禮儀的雛影。

在漫長歲月裡,西方飲食文化沒有生髮出更豐富的食物想象力,顯然與這種虔誠的宗教信仰有關:在《聖經》裡,亞當和夏娃因為偷食禁果犯下“原罪”,所以原罪的本質也是貪食罪,它在中世紀被公認為七宗罪之首,是人間一切罪惡的根源,這使得西方人藐視甚至畏懼口腹之慾。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夢粱錄·麵食店》裡記錄了一份宋代的“外賣”餐單,其中不少美食,今天的中國老饕們只能靠想象去咂摸它的滋味——

“又有專賣家常飯食,如攛肉羹、蹄子清羹、魚辣羹、雞羹、耍魚辣羹、豬大骨清羹、雜合羹、兼賣蝴蝶面、煎肉、大熬蝦等,及有煎肉、煎肝、凍魚、凍鯗、凍肉、煎鴨子、煎鱭魚、醋鯗等下飯。更有專賣血髒面、齏肉菜面、筍淘面、素骨頭面、麩筍素羹飯。又有賣菜羹飯店,兼賣煎豆腐、煎魚、煎鯗、燒菜、煎茄子……”

相對於多維復生的中國飲食文化,西方某些千年不變的堅持,當然是另一種值得尊重的信仰。但身為飲食男女,對美食的追求是一種生而為人的本能,那麼,“貪食”又何嘗不是一種真性情呢?

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竟與《最後的晚餐》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