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股份好成績的背後:在建工程進度藏貓膩 多個募投項目不達預期

中國網財經3月26日訊(記者 胡靖聆)2019年溫氏股份交了份不錯的成績單,特別是歸母淨利潤,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下滑後,在去年增速達到243.62%。不過,中國網財經記者在梳理溫氏股份過往財報中發現,公司的在建工程難言合理,募投項目不達預期,存在炒股買基金收益波動大等問題。

僅從2019年半年報披露的在建工程項目來看,83個項目中,有52個項目進度超過90%,其中33個項目進度在99%以上。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完工率90%以上尤其是完工率99%的在建工程項目長期不轉固,一般會存在貓膩,已經是業內盡人皆知的事情。”某私募人士也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一般來說,在建工程延遲,可能存在延遲產生轉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的目的,儘管其可能已經實際投入使用。

在建工程藏貓膩?

溫氏股份自2015年上市以來,商品肉豬和商品肉雞的銷量大幅擴大,其中肉豬從2015年的1535萬頭,增加到2018年的2229萬頭,在2019年銷量下滑為1851萬頭;不過肉雞的銷量在今年大增,從2015年的7.44億隻增長到2019年的9.25億隻。

銷量增長的背後離不開溫氏股份固定資產的大比例投入,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共計238.94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是41.10%。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分別為由2015年93.70億元和11.05億元,增長到2019年三季度末的200.37億元和38.27億元。

從長期來看,2015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溫氏股份投資活動中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累計達到379.06億元,而同期的營業利潤為374.97億元。雖然資本支出較多,但是溫氏股份多個在建工程遲遲未能建成,令人生疑。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溫氏股份歷年財報時,發現北票一場從2015年開始就出現在在建工程裡,一直到2019年半年報,在建工程中還能看到該項目。追溯發現,2015年該項目預計投資0.71億元,當期項目進度是1%,2016年預增加到1.06億元,項目進度達95%,2017年投入192萬元,進度為99%,到了2018年再次增加預算至1.10億元,項目進度是99%,2019年中報顯示項目進度是100%。

不僅如此,在2018年追加投資預算後,北票一場的項目就沒有再披露過當期的投資增加金額。除了北票一場項目外,溫氏股份還有多個在建工程存在延遲轉固的問題,比如肇慶公司總部和加工廠項目預算從2016年的5188萬元增加到2017年半年度的1.35億元,2017年半年報-2019年半年報各報告期的工程進度分別為90%、95%、99%、99%和100%。

上述兩個項目的進度問題或許因投資預算的增加還可以解釋,但是沾益公司菱角種豬場項目預算一直是1.29億元,2017年年報、2018年半年報和2018年年報各報告期項目工程進度分別為98%,99%和98%,2019年中報顯示預算增加到1.42億元,同樣沒有披露當期投資增加金額,項目進度是100%。僅從2019年半年報披露的在建工程項目來看,83個項目中,有52個項目進度是90%以上,其中33個項目在99%以上。

對於在建工程進度問題,宋清輝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完工率90%以上尤其是完工率99%的在建工程項目長期不轉固,一般會存在貓膩,已經是業內盡人皆知的事情,凸顯出行業積弊深重。”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也向中國網財經記者分析稱,排除因缺錢導致無法完工的因素外,溫氏股份高比例的完工比,卻遲遲留在在建裡不轉固,規避固定資產的減值攤銷的嫌疑較大。某私募人士也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一般來說,在建工程延遲,可能存在延遲產生轉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的目的,儘管其可能已經實際投入使用。

募投項目不達預期

近期,溫氏股份還獲准註冊50億元短期融資券,這是繼2017年發行25億元公司債和2019年發行5億元公司債後,較大的一筆籌資。此外,2015溫氏股份吸收合併廣東大華農時還承接了大華農募集資金專戶剩餘的14.12億元。

目前溫氏股份還未披露短期融資券的用途和投向,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了溫氏股份自2015年以來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截至2019年年中,溫氏股份累計直接投入項目運用的募集資金為11.32億元,補充流動資金1.8億元,累計已使用募集資金13.12億元。

從具體的募投項目來看,6個募投項目只有1個項目達到預計效益,3個項目不達預計效益,1個項目終止,並且這3個募投項目從2016年以來一直未達預計效益。此外,4個剩餘超募資金投向項目中,有3個未達預計效益,另一個項目新田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未完工,2018年1月同意建設該項目,截至2019年6月底,已使用超募資金及節餘募集資金支付該項目8979.25萬元,預計投資1.8億元,2019年底達到使用要求。

上述募投項目的承諾投資金額多在1億元左右,其中肥東溫氏畜牧有限公司一體化養豬項目的投資最高為2.76億元,預計2017年8月底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截至2019年年中,累計實現效益5062萬元。對於未達到預計效益,溫氏股份在財報中解釋為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加大了生物安全防控的投入力度,及時淘汰受威脅豬隻,導致成本費用大幅上升,利潤下降。

除了對募投項目的投資,溫氏股份還將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公司在2019年中報中稱將最高額度不超過3.2億元暫時閒置的超募資金及節餘募集資金購買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況玉清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並不贊成上市公司將大額閒置資金用於金融理財,如果在主業上實在暫時沒有好的擴張點,同時又有大量的閒置資金,應該鼓勵這樣的公司加大股東分紅力度,或是拿錢去回購股票,或者通過股權投資來佈局行業上下游及周邊,鞏固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和話語權,這些都是有益的。

溫氏股份似乎並不滿足於僅僅是購買銀行理財產品,2019年溫氏股份成立投資管理事業部,此前還有多個主營金融業、投資業務的子公司。從2018年半年報、2018年年報和2019年半年報來看,溫氏股份投資股票、基金、期貨等購入金額分別為16億元、50億元和14億元,累積投資收益分別為-0.71億元、-18億元和1.17億元。

從資金狀況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溫氏股份的貨幣資金為12.70億元,短期借款1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0.21億元,長期借款18.43億元。當期財務費用達到1.15億元,其中2.74億元用於支付利息費用,而2018年同期財務費為0.51億元。

中國網財經記者致函致電溫氏股份,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覆。溫氏股份預計於4月9日披露2019年年報,中國網財經將持續保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