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過《玄祕塔碑》和《顏勤禮碑》,有人說字好看,要字的也有,但有人說我沒臨過貼,這是什麼原因?

三省堂主凌雲逍遙


題主你好,我是青翁書法,很高興與你交流。

題主說臨過《玄秘塔》和《顏勤禮碑》,很遺憾,你的作品裡看不到上述的一丁點影子,出手仍然是你自己的自由體。

一,柳公權《玄秘塔》的特點。

《玄秘塔》寫於會昌元年(841年),柳公權當時已63歲,書法已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此碑用筆勁健,起筆處斬釘截鐵,稜角分明。行筆圓潤挺拔,結構中宮緊密,四周舒展,越顯出精勁險峻的意味。

有詩讚柳體雲:“弩張劍拔論何偏,殿閣微涼婉諫傳。鐵鑄錚錚真骨力,千古一個柳誠懸。”

二,顏真卿《顏勤禮碑》的特點。

《顏勤禮碑》是顏真卿書法最為成熟時期的佳作之一,其結構具有端莊豁達、舒展開朗、動靜結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點。

其用筆橫細豎粗,方圓並用,雄健有力。豎畫取“相向”之勢,捺畫粗壯且雁尾分叉,鉤如鳥嘴,點畫間氣勢連貫。碑中的字,同樣的點畫有不同的變化,生動多姿、節奏感強。此碑重法度、重規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氣象

三,基本功不牢,建議從頭開始臨帖。

真誠建議拋棄現在的“江湖體”吧,選擇一本字帖從頭臨起,耐下心來,中規中矩,才能正確的打開書法之門。


青翁書法


你說臨過帖,我是相信的!

不可否認,特別是從第一幅行草書習作來看,姑且不論字寫得好不好,就筆力來說是有了——行筆堅實有勁,甚至有力透紙背的感覺,如果沒有臨帖,哪裡能學來如此熟練的毛筆駕馭能力?

但有人質疑你沒有臨過帖,也不是沒有道理!

因為從你的三幅習作中,確實很難看出有柳公權《玄秘塔碑》、顏真卿《顏勤禮碑》或其他古帖的影子。從第一幅字來看,倒更像是學今人的。

我們知道,臨帖只要深入,那自己的書寫過程中自然就會流露出所臨寫的痕跡,特別是經過背臨階段——因為形成了肌肉記憶,寫起來就是一種無意識狀態地流露。人們通常評論說某某的字是學誰誰誰的,就是因為某些筆畫不自覺地相似。

如果一點也不像,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臨帖不深,離開帖寫的就不像,所以有人質疑你沒有臨過帖,這話可能說得有些絕對,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不過寫字,有時候只要你自己覺得開心快樂就好,也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說,書法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只是一門娛樂,一種休閒罷了,如果過於苛求自己,反而成了累贅。


麓風軒


  • 你的問題還真的不好回答,因為:
  • 學書法之人,大多都養成了恭儉溫良讓的品性。你的作品,確實有諸多不足。如果你不是虛心求教,別人點評你的作品,確實會覺得為難。
  • 我從作為一位好心人的角度,或者說,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說幾點看法吧。希望能拋磚引玉,引來高手的言論,幫你早日解開你心中的疑惑。如說得不妥,還望見諒。
  • 從你發的三幅作品看,確實看不到臨帖的痕跡,你說你臨過玄、勤,更是一點也看不出來。你要是臨過貼,所寫之字,不管是結構或筆畫,肯定會有原貼的影子,當然也會有你個人的特點。
  • 或者是,你確實臨過貼,但是臨的時間短,或臨得不夠精,書寫時,你沒有運用原貼的筆畫或結構。
  • 從作品看出,你書寫時,是按個人習性書寫。這樣,作品很難脫俗,且會帶江湖氣。比如書盡風的筆順;城行絞發的筆畫;洛欲萬的左豎,沒有那本字貼是這樣寫的?
  • 至於有人說你寫得好,還索字,那就別太放心上。學書法,關鍵是自己要分得清作品好與不好。個人的字寫得好還是差,好的地方是什麼,不好的地方是什麼。針對不好或寫得差的地方,不停改進,方會不停的進步。
  • 如有說得不妥之處,還望包涵!祝學書法開心進步!

莫非書法


我臨過神策軍和顏勤禮,寫得不好。臨帖,最忌光寫不看,不對照,像抄書。



老潑皮


臨過帖不等於就臨帖了,你也許臨過一年兩年,就開始創作了,自此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帖裡的東西用不上,您也根本想不起來,最終被認為不臨帖。

一個真正的書法家,臨帖是他的日常生活,日日臨帖偶爾創作,創作之時需要找手感,還要先臨臨帖,在進行創作。

書法藝術博大精深,一個優秀的書法家,不是隻臨一本字帖,而是博古通今,篆隸楷行草雖不樣樣精通,也要經常研讀。

不過呢!你說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也不想付出如此多的努力,只作為愛好,這樣就很好了。別管別人怎麼說,生活中開心就重要,專業的事情就讓那些專業的人來做吧!






三休堂李彥敏


個人覺得好不好看的定義有很多因素影響:

1,每個人的審美觀不一樣,參差不齊,有高有低,比如說,我自己覺得自己的字好看,但是別人會認同嗎?有幾個認同?相信大部分都會說不好看!

2,每個人都有主觀在先,古代那麼多大家,書法風格眾多,現在的書法家寫得再好都會被拿來跟古代先賢比較,有幾個能比得過的?古代人家是拿毛筆過生活,現在是拿毛筆作工作或者消遣,有句話說:不要拿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挑戰人家的生活必須工具,沒有可比性!

3,現在的所謂書法家(不是全部,不絕對)有幾個是能沉下心鑽研書法的?能寫好才怪!

4,現在書法家的筆法和套路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看懂了那就不叫書法家了,不然你讓他寫一幅楷書試試。

5,現在的書法講究龍飛鳳舞,筆走游龍,,四平八穩的楷書還真沒幾個能拿得出來。像田楷被噴,那是正常。因為很少有人能寫正楷了。

6,上面都是我編的。往下我也編不出來了。因為我覺得,寫字,首先是給自己看的,好不好看,努力就是最好的!

學習書法是個漸進的過程,首要要樹立好心態哦,寫字要有個好的心境和好的外部環境

其他要點:

1、一個字最多寫10遍!(要求:認真看帖後,把字背下來,心平氣和的寫出來)

2、“永”練不練皆可!中華漢字,沒有哪個十分特殊,也沒有誰臨了20年“永”字,即成了大書法家!

什麼字都要練,平等對待它們!

3、決不要相信什麼“速成”,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決不是“速成”來的.是靠豐厚的底蘊積累而成的!王羲之苦練書法,讓涮筆的墨浸黑了池塘,留下後人稱頌的墨池,三日不寫手生.多練,不能急於求成,日久自成.

堅持就是勝利,祝你成功!


謀略國學


書法藝術博大精深!筆法、結體、章法等都至關重要。行書作品從筆法上確實不能看到你師從哪家?楷書作品就更看不到了!





人和1650


本人以為,筆者書的是行書,當然與顏楷有很大不同。不過從著筆上可以看出有顏的筆意,作品中橫豎,點的處理,學揩書是入門,掌握臨帖,讀帖的辦法消化,吸收進而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才是學習書法最精妙之處。創作中不忘臨帖,當然也可以搞一些顏楷的創作。


三木39147713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從篆書、隸書、行書、楷書到草書,不同的字體,對毛筆的技法要求不同。

碑和帖是有差別的。碑都是拓本,可以看出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姿態,但看不出筆畫的濃淡和筆畫運行的路線。帖這是墨本,一幅好的墨本可以看出書寫著是如何運筆,如何轉折。

臨帖的目的主要是通過模仿古人的筆跡,去體會古人如何行筆。這些行筆的要求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正是書法的“法”。書寫不符合這些“法”,就得不到書法圈的認可。可能朋友覺得字寫得不錯,但成為不了書法家。

您的三幅作品,第一幅是行書,沒有行書的法度,筆畫、字形都缺少古帖的影子。後兩幅姑且算楷書吧,看不到柳體和顏體的影子。

上善若水感覺是墨豬,胖胖沒有筋骨。特別是捺,沒有出鋒。所以有人說你沒臨過帖。

古代,書法是文人的必備技能。在現在這個社會愛好書法者很多,這是傳統文化的幸事。自己覺得寫得喜歡,那就足夠了。勤加練習,樂在其中,足矣!


膠東小吏


這也叫臨過帖?如果臨過,說明筆法錯誤,臨也是在錯的方法上重複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