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了三四個月,不想上班什麼都不想做,提不起勁沒有目標和想法,也啥都不會,怎麼辦?

葉子36766


【我的觀點】無論何時何地,不要放棄也不要放縱自己。

看到你的問題,不禁讓我想起我的一個女性朋友。她由於腰間盤突出,不得不離職休養身體,待她身體恢復後,想重回職場找工作。但是非常的不理想,原因是因為她年齡29未婚未育,公司擔心招了她的話,很快就懷孕了,給公司造成損失。

連遭打擊的她心理上有些挫敗感,甚至一度萎靡不振。好在她很快調整自己,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在找工作的同時,一邊學習,一邊簡直,在維持自己日常開支的同時,又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遇到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面對的勇氣。

可以先給自己制定一個每天計劃比如早起跑步五公里,學習五個英語單詞,練習寫字,學習視頻剪輯,學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菜,找一部自己喜歡看的綜藝節目,讓自己從消極的情緒和態度中走出來。

使用自己的人脈尋求幫助

可以告知朋友自己處於待業狀態,如果有適合的職位可以介紹給自己。也可以認識一些行業中的獵頭給你推薦就業,獵頭手上招聘信息和資源多,成功的幾率高。多出去轉轉,尋找一些兼職的機會,兼職的同時可以解決你的溫飽問題,同時也可以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多接觸人,與積極向上的人聊天做事,思想也會變得積極、開放、向上。

人生沒有一輩子的低谷,也沒有一世的高光。

遇事不要太過於消極,有想法可以多和父母朋友溝通,尋求幫助,好的人際關係會給你的事業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看書,看些正能量的書,特別是人物傳記,從中學習當別人碰到低估時是怎麼度過的,是如何迎來彩虹的。寫在最後

無論何時何地,不要放棄也不要放縱自己,就當是給自己放個長假。

人生的日子還長,以後工作的機會大把,上班的日子幾十年,工作怎麼會因為你一個短暫時間的偷懶享受而不眷顧你呢。

加油!

我是深漂85後、10年軟件測試、5年銀行軟件測試,深耕職場寫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留言 點贊 轉發 及 關注,會經常和大家分享職場知識。


易直在路上


最好的方法:繼續閒著,等你彈盡糧絕、身無分文時,自然會知道自己該怎麼辦。輔助要素:讓你的家人不給你提供任何金錢上的支持!

老鬼用這種半開玩笑的方式開場,目的是先給有類似境遇的朋友們腦袋上澆一瓢冷水!因為,出現這種狀況最大的問題是:思維方式與意識中出了大問題!解決不了思想的問題,任何的行動性建議純屬瞎掰,毫無用處。

老鬼先從思想性問題著手開始分享,之後再談具體行動性建議吧。

一、還好意思說“裸辭”啊?!

網絡上流行多年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害了太多職場年輕人。

“裸辭”這個概念得以流行,也應該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吧。

可太多的年輕人沒有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真正的裸辭?人家為什麼敢於裸辭?

大家有沒有想過:裸辭絕對不是不管不顧的、任性的說走就走啊!

我們看到人家別人很任性,但是否想過,人家的任性是有資本的!

人家的裸辭,可以舍掉因為辭職而損失的那點兒收入,但人家有相應的資本保證了自己完全可以承受那點兒損失,或者很快的彌補那些損失!

人家可能已經找好了更好的工作,只是沒有告訴同事;

人家可能已經早就為自己未來的創業做好了更重準備!

人家可能家境富裕,根本不在乎企業發放的那點兒工資、獎金;

人家可能對自己的能力、實力非常清楚!知道有很多企業正在等著挖自己過去,只要自己願意,可以馬上到某家企業工作;

人家是實實在在的擁有某種、某些“資本”!而絕對不是虛無的“自信”,更不是熱血上頭的任性!

因此,別隻看別人瀟灑的表面!你要知道人家背後的支撐!

而那些只看到別人的表象行為就羨慕不已並且效仿的人.....呵呵......


您還好意思說您是“裸辭”嗎?!都“裸辭”幾個月了還閒著,腦袋裡也是空的!不覺著慚愧嗎?

二、你需要邁出一步:主動靠近那些過的比你好、收入比你高的朋友吧!

人沒有動力、壓力,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身邊沒有能夠給自己壓力的人!

多數人都是有羞恥之心的,如果自己身邊的人過的和自己差不多,混的和自己也差不多,甚至收入還不如自己,工作也很差勁,很難讓自己有緊迫感,也不會有壓力、動力!

太多年輕的職場人,手機成了他們與外界交流的主要渠道、工具。而且自己經常聯繫、溝通、交流的群體,不是虛擬的,就是那些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比自己還差勁的!

而由於種種原因,自己很少主動的去靠近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而且一旦陷入這種循環,很難從中跳脫出來。

因此,如果您希望自己儘快從現階段的迷茫、毫無目標、毫無鬥志的漩渦中走出來,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主動靠近那些遠遠比自己優秀的人!

單單靠自己捧著一部手機,即使你看了成百上千篇的勵志文章、名人奮鬥史......幾乎可以說:屁用都沒有!

越是逃離現實中優秀的人,越是很少機會和優秀的人面對面的互動,你越容易陷入“無力感”!因此,如果您要改變,請走出去!——這一步如果您不做,老天爺也沒轍!

三、再說自己“什麼也不會”,老鬼只能笑話此人是個“嬰兒”

嬰兒出生時好像也是什麼都不會。對了,會哭、會吃。

都是成年人了,還說自己什麼都不會,您自己想想說出這樣的話來有多可笑?

不會?學啊!最簡單的道理了!

難道你將“什麼都不會”作為一個伴隨你終身的、不可改變的東西了?

如果你說“我什麼都學不會”......那就拉倒了!

你可以現在什麼都不會,但是不能拿“什麼都不會”作為自己鬱悶、迷茫的理由!因為:不會了就去學,這是小學生都應該懂得的道理!

你可以不會,但你可以去學!

你可以不知道現在學什麼,但你可以走出去向師者請教,與師者溝通!

你可以不會,但不可以那不會當成自己不知道幹什麼的理由,太多不需要多高技術含量的工作你都可以先幹著,讓自己擁有獲得尊嚴的收入!

四、沒有靈丹妙藥,你現在需要的是逼著自己弄一份簡歷,然後開始投遞簡歷!

別指望別人告訴你幾個理念,幾句振聾發聵、讓你醍醐灌頂的名言警句。你需要的是現在就準備一份簡歷,然後在網絡上搜尋求職信息!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幹什麼,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你只有逼著自己打開招聘網站時,你的大腦才能轉起來!哪怕是胡亂的投遞簡歷,也會讓你找到一點點感覺!

而且在翻看招聘類專業網站的過程中,在瀏覽一家家企業的過程中,或許你會對某些企業、某些行業、某些崗位產生一些興趣。

不動起來,永遠不會產生“刺激點”!

你投遞簡歷的過程中,或許就會出現對某些行業、崗位、企業的興趣;

你投遞簡歷的過程中,或許會有面試的機會,讓你重新開始緊張起來;

你梳理簡歷的過程中,或許會開始沉下心來做自我分析;

你參加面試的過程中,或許開始更為準確的、理性的看待自己;

你在求職的過程中,或許感受到了壓力與危機,讓自己重新燃起鬥志;

你得動起來!

五、逼自己一把:主動請身邊的朋友、親人、同學等等幫你找工作!

要想改變現狀,你必須要在關鍵點上自己主動的“動”一下!

現在、立刻、馬上,你就可以拿起電話給身邊的某些好友打電話!問候、閒聊的過程中告訴對方你剛剛辭職,想換一個新工作,讓對方幫你留心一下!

你的這一個電話,可以讓自己內心更坦然!

可以給自己塑造一個壓力點:你總不希望你的這位好友在幾個月之後發現你還沒有工作吧!這樣多沒面子!

可以因為礙於面子,去參加一些朋友給你提供的工作機會的面試!只要你走出去了,精氣神自然會回來的!

六、從現在開始,一點點的改正自己身上一些耗費自己精力的壞習慣吧!哪怕從最微小的地方入手,你都會潛移默化的逐步改變。

這一點看似和本問題無關,其實關係非常大哦!

人沒有鬥志、沒有方向,和自己日常的行為習慣、慣性等等是有關係的。健康的、自律的生活方式,會讓你的精氣神更足,更容易產生正能量。

多數人日常行為中都存在大量的壞習慣、毛病。例如,在互聯網上虛耗光陰,習慣性的瀏覽大量垃圾型的資訊、娛樂類內容。

這種一時爽的東西,往往會讓自己更加無法集中精力,更容易讓自己在放下手機的一瞬間感覺有心無力。

日常還會有很多對自己根本無意的行為、習慣,大家只要願意檢討,都可以找到的。

因此,既然自己現在待業在家,那就從一點一點的小毛病、陋習開始吧!給自己一個調整、改變的契機。這種看似與實質性問題無關的小改變,其實對於一個人的現狀改變大有裨益!


以上供參考。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這個事情我深有感受,就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

當時因為一點分歧和領導吵架,後就直接遞交離職申請,甚至都沒經過提前一個月的等待期就辭職了。

第一個月——病急亂投醫

就邊玩,邊找找工作邊面試

因為是裸辭,所以當時有點那啥病急亂投醫的感覺。到處投簡歷,到處面試,簡歷都是十多張十多張的打印,當時沒錢感覺還挺心疼的。

直到一天收到一份面試通知!

直銷——公司難找

當時是電話加短信通知我的,通知我小姐姐聲音很好聽,當時小姐姐說*先生恭喜你已經獲得我們公司的面試資格等等。我反正從來沒有享受到如此好的待遇,當時感覺都有點飄了,後來才覺得不對。

到了公司樓下,因為不熟悉地方,還打了電話問在那個位置。然後小姐姐不厭其煩的給我講,你在那個位置,先往左邊走多遠,然後看到一個什麼什麼,後面直接進去,多少樓多少樓等。折騰半天終於找到了。為啥這麼難找!因為在居民樓,正常公司是不會在這種地方的。

面試——受寵若驚

到了那個公司後,有個前臺小姐姐站在公司門前,有一張像主持人用得那種桌子在她前面。第一眼感覺就像在專門等我們這些面試的(當時沒注意到這些)。她讓我們們先等一會,總經理在面試其他人。她把我們引導到了會議室(進門的時候,我有注意到這家公司像住宅一樣的辦公室,有3間房吧,記得不是很清楚,全是啥總,啥總的辦公室,沒員工上班嗎!這時候我已經有一點懷疑了)。

後面終於到我了,人事小姐姐把我引導進去的時候,人事經理給我開了門。還給我倒了一杯水,還給我拉開了椅子,他先讓我簡單介紹一下(ps,當時我已經有所有點感覺不對,所以介紹都是胡扯一通的)。我介紹完了後,人事經理就開始了他的表演:首先他先介紹了他們的公司,全國直銷連鎖,每年多少人得到獎勵,多少人帶薪旅遊,升官發財等等,反正就是公司人多有發展前途,能賺錢。後面他看我們實在不願意接他的話了,就說今天面試到這裡了回去等通知。

PS:在辦公室等待的時候,辦公桌有他們的資料,當時我用面試短信公司名搜百度沒搜到,後面用會議室桌上的名字搜,全部出來了,原來是改頭換面了,所以後面面試我才那樣介紹。還讓填簡歷,我本來帶了,但是不想給,後來就亂填一通簡歷,號碼都不知道能不能打通。

後續——捧上天了

人事小姐姐(都不知道這人事是不是被洗鬧了還是怎麼)給我打電話來,說經理非常看好我,覺得我很適合這個崗位。後面是各種誇,我又飄了!!!哈哈。問我什麼時候能來上班等,後面我說感謝賞識,我已經找到工作(找到個鬼)給拒絕了,難忘的一次經歷。

總結

你說不想上班什麼都不想做,提不起勁沒有目標和想法,也啥都不會???那是你還沒有到絕望的時候,等你騙了,或者吃不起飯時候,你就會想上班了!!!

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什麼事情都有慢慢來。當你在外面沒錢的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會有動力的。

你或許需要經歷一次絕望,才能改變現在的狀態

我之前後面也不想去面試,特別是經歷這件事後,感覺不能在荒廢時間了要有事情做,不然下個月房租付不起了!!!!!!


在下驚鴻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個時候,創業失敗,不知道做什麼。感覺重新回去上班又不願意,不上班又不知道做什麼,就這樣拖了下來,最開始想著正好調整休息下,然後再出發。

哪知道一發不可收拾,一開始是非常享受這種狀態,每天睡到自然醒,起來做飯,遛狗,追劇看書,運動,淘寶😄;那段日子真的很愜意,如果沒有經濟的壓力,我想我會持續這樣下去。

在這樣耍了兩個月,三個月後,焦慮就來了;焦慮來自哪裡,是知道自己未來遲早還是要出去上班的,因為家裡沒礦,也拼幹不了誰,只有自己為自己負責了;但是。身體這個時候已經不聽你使喚了;人的本性是喜歡慵懶的,習慣了自由自在懶散的日子;所以常常出現,每天晚上都計劃好,明天出去看公司去,到第二天又一動不動;如此反覆,晚上睡覺也不踏實了,做夢都夢到之前工作上的事…

我覺得你出現這個原因,最主要原因是:

一你沒有目標

也許你會說目標有啊,我天天都想得到什麼?那請問你只是想想而已,還是說我一定要在某年某月某日拿到這個結果?這才是真正有目標的人;

二 你有畏難心理

出現這種情況多是找工作,或是工作🀄️的某些事對於你來說,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你本能的逃避;比如說,你知道你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或是這個時候出去找工作會被歧視什麼的;

出現這種現象,你需要把你引起你畏難心理的方面一個個寫出來,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解決的,強迫自己去面對;

有幾點很重要:

1、如果最終還是要走出來,那不如早點走出來,千萬不要山窮水盡才把你逼出來,那個時候你的需求會讓你的決定很不理性;這就像一個餓極了的人,在面對一盆食物時,可能別人讓他幹什麼就幹什麼了

2、給自己設定最後期限,比如說,7🈷️我一定要開始找工作。說了就一定要做,那麼從現在開始到六月底你都可以玩,但7月一到,必須出去;

3、找個人來監督你

如果個人力量不夠,那找個人來監督你,這個人最好是對你有正面影響力的人;

4、當你走出去,你會發現,真的沒有那麼難,你可能還會鄙棄曾經的自己,世界如此美好,在家裡浪費了那麼多時間,不划算,但是人不經歷這些是體會不到的。

The End

職場女一枚,多年銷管經歷,善培訓,與你分享職場故事人生。歡迎關注,你的關注是我分享的最大動力。


明媚清談


我有過類似的情況,發生在我工作後第五年。在我裸辭後幾個月時間裡,我什麼也不想做,提不起任何勁,不想找工作,連平常愛看的韓國搞笑綜藝,我都沒心思看,按照現在的說法,整個人就是“喪”。

朋友建議我多看看正能量的書籍,我看了;朋友建議我看一些正能量的電影,我看了;朋友建議我去運動,我運動了;朋友建議我多出去走走,我去了雲南、貴州.............所有的建議,我都嘗試了,但是沒啥用處,我還繼續“喪”著。

我知道我應該自我調節,我知道我應該改變這種狀態,我內心無比焦慮,可是我就是沒法改變這種“喪”的狀態,似乎所有能量都被耗光了。

直到我找到“喪”狀態背後的本質原因,才得以改變這種狀態,重新有了能量。

01

請停止內耗,“喪”是一種正常的狀態

我們首先看一下“喪”的表現有哪些? 葛優躺、頹廢到憂傷、躺屍、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什麼也不想幹、沮喪等。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喪”是一個負面詞,是不好的,所以很多人“喪”的時候,要麼內心焦慮,想擺脫“喪”,要麼就是破罐子破摔,反正“喪”了就“喪”到底。

我們得思考一個問題,“喪”就是不好的嗎?難道別人說“喪”不好,“喪”就是不好的詞嗎?

這個世界有千千萬萬的人,有N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每種生活方式只有適合與不適合,沒有對錯之分,並不能以個人的生活價值觀去要求別人。

比如說你選擇積極的生活方式,也要求別人這樣積極去生活,一旦別人“喪”,就說是不對的,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合理。

在我看來,“喪”也是一種生活狀態,沒有好與壞,也就是“喪”是一種正常的狀態。每個都會遇到“喪”,再正能量的人也會遇到。

很多人說我是一個正能量的人,我確實大部分時間都是努力向上的,但是我時不時也會“喪”一下,正因為我認為“喪”是一種正常的的狀態,我就正常對待它,“喪”的那幾天,“喪”就喪唄,什麼也不想幹,那就不幹唄,我的內心不內耗,反而很快度過了這種狀態。

當你認為“喪”是不好的,而自己又沒有能量去擺脫“喪”這種狀態,內心不斷焦慮,不斷在內耗,這反而讓自己的能量流失,無法積蓄力量去改變,從而陷入了惡性循環中。

02

當你想改變“喪”狀態,請找到“喪”的本質原因

前面講過,在我工作第五年裸辭後幾個月中,我一直是什麼也不想做、什麼也提不起勁的狀態,嘗試了所有行動,也無法改變。

有一位朋友讓我回憶下,最近是否有什麼事情引起了我這種狀態。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然後又想到了一個詞:意義感。

馬克思.韋伯說過“人是懸掛在自我編制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永澄老師說:意義很重要,人是為意義而活的,沒有意義,人類會出現各種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我那會剛辭職在家,媽媽跟我說:你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每天那麼辛苦上班,也沒小A賺的多。人小A中專畢業,就進了國企,聽說研究生都進不去,年薪比你多一倍,工作還輕鬆,這樣看來還是有關係更重要。

正是媽媽的這些話,讓我懷疑了努力的意義,這個我從小到大一直堅信的信念。由懷疑導致的意義感缺失,導致整個體系崩塌,我那麼努力上班有什麼意義?我那麼辛苦讀書有什麼意義?所有這些還不如別人的關係網重要。

辭職的那幾個月,我開始不再努力,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不想找工作,背後的本質原因就是意義感缺失。

當你進入“喪”的狀態,不想做任何事情,提不起任何勁,請回想下,有什麼事情讓你的意義感缺失。比如說當你思考這樣的問題:人反正會死的,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誰先到來,那我為什麼還要那麼努力?一旦有了這樣的問題,你原本堅信的信念和意義感就會動搖,甚至你整個體系都會崩塌。

那麼表現在外部的狀態就是,什麼也不想幹,什麼也提不起勁,因為你不知道做這些有什麼意義?

03

一切從行為層去改變“喪”狀態都是徒勞的

“喪”狀態的時候,朋友說多看看正能量書籍、心理學書籍,多看看正能量電影,多出去走走,多運動運動,你需要定個目標等等。

這些都是從行為上去改變,有效果嗎?有一定效果,但是沒過多久,“喪”狀態會重新回來,而且你會更加自我否定,我果然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啊。

為什麼從行為上無法改變“喪”的狀態呢?我們來看一下背後的底層邏輯——理解六層次模型。

理解六層次模型是羅伯特.迪尓茨在1991年推出的一套模型,它是一種層次化的解釋系統、決策系統,可以用來解釋各種發生的現象、問題、表現,同時還可以憑藉它找到解決問題、優化表現的方法。

理解六層次模型從上往下,依次是系統層、身份層、信念價值層、能力層、行為層,環境層。上層影響下層,上層的一點點改變就可以讓下層發生巨大改變;下層巨大的改變也很難改變上層一點。

舉個例子,我辭職那幾個月,由於聽了媽媽的一席話,導致我對努力的意義產生了嚴重的懷疑,我不知道我努力有什麼用?而原本從小到大我的信念是努力很有意義,努力能改變一切。

我的意義感缺失了,使得我原本的信念體系崩塌,這個對應在理解六層次模型上,就是模型上面下來第三層信念、價值層,我相信什麼是什麼?

第三層發生了變化,嚴重影響模型的第四層、第五層、第六層,把我的能量都束縛了。

朋友所建議的方法都屬於行為上的改變,也就是想通過模型第五層行為層的改變去改變上一層,可下面層改變,可能要做無數的積累,才能促進上一層次的改變。這也就是為什麼行為的改變,並不能真正改變“喪”狀態的原因。

那我們怎麼做呢?


(1) 、通過改變上一層,從而改變下一層

通過我們的分析,“喪”背後的本質原因是意義感缺失,問題出在第三層,那麼我們通過改變第二層身份層去改變情況。

以終為始的想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我的願景是什麼?使命是什麼?重述這一層,比較困難,可以諮詢職業規劃師。

(2)、重構意義


我“喪”是因為我媽媽的話,讓我懷疑努力的意義,我走出“喪”,是因為我重構了努力的意義。

這個世界的資源有限,原本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我不努力,也沒有那個資源,我永遠得不到我想要的,那麼對我來說,努力就是有意義的。

在我內心,這個邏輯是自洽的,我重構了努力的意義感,從而我又有了能量去努力,去工作、去生活。

我時不時喪的時候,我都會回想一下,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我失去了意義感,找到問題所在,再去重構意義感,能量也就回來了,從而行動上也有了改變。

結語

“喪”是一種很正常的狀態,再正能量的人都會遇到。如果你沒有生活壓力,接受“喪”這種生活狀態,不內耗,生活慢慢會回到正軌。


如果你有生活壓力,需要改變這種狀態,那麼就要找到是什麼導致了意義感缺失,你要做的就是重建意義感,讓能量回歸。


祝好運!


我是若拉,致力於職場高效能成長,歡迎你點贊、評論哦,記得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在職場中高速成長!

林若拉


裸辭還能堅持三四個月,說明題主還小有存款,沒到山窮水盡時,不用為生活所擔心。但是錢總有花完的時候,那之後怎麼辦呢?難道繼續去啃老嗎?

我一個朋友也遇到個類似的情況。

他原來是一個公司的主管,後來辭職了去創業,結果創業失敗。他爬上去過自然不願意從新開始,長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加上創業失敗,有點一蹶不振了。後來也不再去找工作了,每天起床就開始打遊戲,困了就睡覺,吃的都是外賣,一直持續了大半年,錢都用於創業賠光了,存款也因為沒工作,只出不進的都花完了,直可謂是山窮水盡了。想出去找工作,但是因為這半年懶散的生活,已經養成了懶惰的情緒,找個基層的工作沒幾天就不幹了,最後他父母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跟他大吵了一架,他母親還因為這事住院了,後來他也悔改了,找了一家小公司從新開始了,現在也熬成了公司的小主管,雖說不如以前,但是現在看起來精神狀態卻很好。

說實話,只要你家有礦,你可以什麼都不幹,什麼都不想,但是你真的有嗎?

既然沒有礦,那麼就老老實實的去搬磚吧。辭職可以、適度的放縱也可以,但是在那之後,你是不是還要想想你以後的生活呢?

所以,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人,我們都要從這種困境中走出來,什麼都不會不可怕,就怕你沒有了一顆進取的心。

努力成長吧!不要讓那些關心你的人傷心。


李羽毛兒


首先,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想要什麼

這個很重要,根據之前的工作經歷,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還有自己想做的方向。

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話,建議讀一些書,或者找人聊天,聽一下過來人的建議。

老米2016年找工作那段時間,從運營管理崗位上離職,面試了幾個公司覺得不合適。

老米靜下心來,想了很久,分析了自己的想法,決定往培訓方向轉型。

於是買了培訓的書,一邊看書一邊找工作。又面試了幾家公司的培訓崗,最終三個月之後找到我現在服務的這家公司,一直做到現在。

第二,多投簡歷,多面試,積累經驗

老米在找工作那段時間,幾個招聘網站每天都會準時更新,每天也會投遞最新的職位,基本上每天都有面試。

老米也會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職位或公司去面試,去跟不同的HR聊天,收穫很多。

很多HR會幫助面試者分析利與弊,給出明確的建議,幫助求職者更高效地求職。

第三,多出去走走,不要宅在家

人生需要走走停停,沒事的時候,可以去爬爬山、公園散散步,球場打打球。

多走出去,看看風景,鍛鍊身體,或許會給你帶來靈感和啟發。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想要什麼;堅持投簡歷、積極面試;出去逛逛,尋找靈感……

未來你會感謝這段看似痛苦的時光,但它可能是你一生最重要的轉折點!祝您實現新的突破!





房產說理


我也是裸辭,在深圳,剛畢業一年,因為上一份工作就是工資很低才4500,沒有任何提成。創業型公司,幹了一年,要做的事情很多很雜,但是都沒有具體的成果,幹起來都沒有成就感,個人在這一年以內也沒有成長,最後因為新來的工資比我高,是老闆朋友的兒子,所以我果斷辭職了!

剛開始裸辭,我也不想工作,就想每天在家躺著,投了簡歷也不想去面試,因為我覺得自己真的什麼都不會,沒有一點信心,之前的公司做電商的,但是方向一直在變,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一點,但是又感覺什麼都不會,所以沒有自信能做好下一份工作,就很迷茫,我不知道樓主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所以我覺得你需要想想你自己如果一直不工作,能不能養活自己呢?這是一個前提,我就是在這種想法下,開始找工作,因為自己畢業了就不想再靠父母了,然後想想自己具體想做什麼樣的工作,不要猶豫,就往那個方向走。不會咱們就多學習!


看視頻不喝奶茶


我也是這種情況,慌得一逼,不知道下份口糧從哪裡來!

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好到超市買菜,回來燒飯,一般到下午一點左右吃完飯收拾完畢,然後就開始下午坐床上刷手機發呆自言自語等面試電話思忖下步計劃,七八點吃晚飯,洗漱後睡覺。一週偶爾幾個電話,篩選後準備好面試,但質量有好有壞數量不多。

最近開始看書學習了!


追求MM


題主的情形我剛剛經歷過。裸辭後的那兩三個月簡直是神仙日子。定下心來不考慮找工作的事,每天就在家看看書,寫寫文章睡睡午覺,覺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甚至覺得如果有份收入,讓我一直在家裡這裡待著也非常不錯,雖然整天一個人在家裡晃盪像個幽靈,但是仍然舒服無比。

從我自己來看, 為什麼會喜歡獨處其實是因為我有非常強大的內心力量,我可以不依靠別人的看法、不顧慮別人的眼光而活。所以對於脫離人群這類的事情,我非常適應。有些受不了孤獨的,早就趕緊跑出去找人一起待著了。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之前的工作太忙了,超出了負荷所以需要時間修整放鬆。

所以我的做法是分五步:

首先:接受自己的狀態。接受自己現在就是想要待著什麼都不想。滿足了自己的這個需求之後自然會想要開始改變,但是在這之前,坦然的接受這樣的狀態並且不要有任何負罪感。負罪感和自己想待著的需求是對抗的,不要花時間在這種無謂的對抗上。

其次,注意觀察自己的狀態。即使是什麼都不想做,也總有一些事情是比特別不想做的事情要稍微好一點的。如果是有這樣的事情,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去做。我自己是看了幾天電視劇電影之後,忽然想看書,想寫點文章,於是馬上開始買書回來。想寫文章就馬上打開電腦開始寫。

第三:放棄不理性完美需求,關注過程而勝於結果。心理學上有個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指的是面對問題,產生內心衝突,既想把事情做好,又採取迴避的行為,來緩解此問題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壓力。也即因為想把事情做到完美,但是潛意識又害怕失敗帶來的挫敗感,所以根本不敢認真努力,不敢面對努力之後還是失敗的結果。所以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什麼都不做,不做就不會犯錯,就不會暴露自己的弱點。但是這種卻是極大的阻礙了個人的發展。

所以動手去做,不管結果,關注過程。我開始看書的時候,就規定自己一天看30頁,不要求自己記住,寫文章每天寫2000字,寫完就算完成任務。過了幾周之後,這個事情如果不做,就會覺得少了點什麼,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這個任務。

第四步: 走出去。呆在家裡固然舒服,但是溝通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不管怎麼樣,先走出去,沒有目的地去商場,去坐公交車都好過整天在家裡。關鍵的是,你走出去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現生活的美好從而給你靈感和動力。我有一個朋友從南方跑到了北方,去了一年還很思念南方,後來接受我的建議,週末的時候出去坐了趟公交車,然後好興奮的跟我說看發現了一個好漂亮的地方!忽然覺得自己呆的城市也很不錯。從此再不提回南方。

第五步: 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目標和想法。有些人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固然會少走很多彎路,但是邊走邊看邊修正自己的目標也未嘗不可,這樣的目標更契合自己的現狀和想法。不要給自己設定太死的範圍而是抱著開放的心態,去發現自己想要的,想做的。在放鬆的狀態下反而能產生靈感,能有新的發現。但是如果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情,馬上動手去做,不要拖延,提高自己的執行能力。

所以我的路徑是先接受包容自己的狀態,然後找出不那麼排斥的事情從中找到樂趣,放棄完美苛求主動走出去,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目標然後馬上行動。我現在的狀態就是自己想要的狀態,有一份寬鬆的工作,一份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兩者可以融合,相信你也可以,加油!


我是@生涯笇姐,歡迎關注!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