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再讀《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豆瓣評分8.8分,是當代作家龍應臺和其子安德烈用3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 ,收錄了適合兩代人共讀的36封家書。內容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記錄了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衝突的努力,也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個清晰而生動的範例。

10年後再讀《親愛的安德烈》|不禁感嘆,能讀懂時已非少年!

這本書首次出版於2008年12月,那一年的自己正值大三,有著與安德烈同樣的煩惱與感受。那時初讀這本書,沒有太多的人生感悟。只是感嘆,安德烈遇到了一個肯為他耐心解惑的好母親,自己還有其他很多同齡人都不會遇到這樣的家長,藉由書信內容看到了世界更多的顏色,初步擴展了自己的眼界。

然而,10年後的自己因為機緣巧合,再次讀起這本書,如獲至寶,感覺龍應臺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了自己的心裡,或許是因為自己已為人母,或許是10年的閱歷讓自己有了足夠的基礎去理解他們溝通的內容。

愛,不該成為親子溝通的絆腳石!

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裡,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龍應臺

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讀者能深刻體會到龍應臺母子倆為了解彼此而付出的努力,能看見他們的分歧,卻又被他們平等坦率的交流方式深深感動。

愛,請說出口,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需要以充足的溝通與交流為根基。當孩子已成少年,註定會與父母漸行漸遠,因為這樣他們才會成為更優秀的自己。但請不要放棄努力,相信只要對方肯為融入彼此世界付出行動,一定能認識一個與自己眼中不一樣的彼此!

通過通讀這36封書信,讀者能清晰的看到這個18歲的少年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期,與你我年少時一樣遇到了很多“少年維特的煩惱”,而在這個孩子成長特殊時期,母親龍應臺用自己的經歷與人生感悟,向兒子深度解析了成長的意義,相信,這對所有成長的少年也都有相當大的借鑑意義!

10年後再讀《親愛的安德烈》|不禁感嘆,能讀懂時已非少年!

一、何為家?

家是成長中的少年註定要離開的那個,專屬於自己的地方。

安德烈問:該如何應對畢業時的傷感,該怎樣和朋友說再見?(內容來源於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鎮)

是不是所有畢業的人都會感到一種慢溫溫的留戀和不捨?我要離開了,離開這個我生活了一輩子的小鎮——我的“家”。我開始想,我的“家”,又是什麼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別生氣啊),是我的朋友。

自己坐在這陽臺上,細細回想與朋友共有的美好時光,把回憶擁在心裡,我知道是得往前走,但是知道我從哪裡來。

龍應臺解惑:你要成長就需要離開這個你專屬的“家”,離開人生裡幾乎是唯一的一段純潔無憂的生活,離開一個懵懂少年的自己。

成長的你要離開那些晨昏相處、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們,從此各奔四方,歲月的塵沙,滾滾撲面,再重逢時,也已不再是原來的少年。

總結:家是初心,是你封鎖曾經的美好,藏在內心深處的那個專屬的角落,是你成長的起點!

10年後再讀《親愛的安德烈》|不禁感嘆,能讀懂時已非少年!

何為離?(內容來源於第17封信你是哪國人?)

離開,就是成長的過程!

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

我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

總結:離開就是成長的過程,是一次又一次揮手告別轉身的背影。在成長的路上,你會離開朋友,離開生長的地方,你同時也在離開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種永遠的離開,“離開”,才能成長為真正的自己。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龍應臺

何為根?(感悟於第17封信你是哪國人?)

你有一個“家”,這不是偶然。

龍應臺用自己的成長過程告知兒子,他自己心中的家的由來!

母親執意給你一個家,深深紮在土地上,穩穩包在一個小鎮裡,希望你在泥土上長大;希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希望你,在將來放浪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遠有一個不變的小鎮等著接納你,永遠有老友什麼都不問地擁你入懷抱。她不要你和她一樣,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為苦楚而變得比較深刻。

我很歡喜你心中有一個小鎮,在你駛向大海遠走高飛之前。

總結:根,是少年成長必須要有的精神力量,是對父母為自己默默付出的感恩的心,是一種在愛的呵護下培養出來的自信與堅強,是你成長環境賦予你的一切可以助你飛翔的良好品質!

10年後再讀《親愛的安德烈》|不禁感嘆,能讀懂時已非少年!

少年成長,註定是孤獨的旅程,然而因為他們正當年,所以應是人生中最有力量的一個階段。

讓我們記得年幼時的單純與美好,牢記出發時的信念,吸收一切可以輔助自己飛翔的力量,懷著感恩的心,銘記那些在我們人生中留下印痕的漸行漸遠的人,武裝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

關注貓咪媽媽,共同交流育兒心得,陪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