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書法老師,怎麼教練字最有效果?

用戶6144792553975


書法教學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工作,但也是個技術活,必須有相關的教學方法。

特別是當前,少年兒童學書法,表面風和日麗,方興未艾。實際是靜水流深,蓬勃發展。具體到每個來學書法的孩子們身上,大多是來時熱情高漲,信心滿滿,但學了一段後,三分鐘熱度者多,持之以恆者少,所以,如何能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孩子們的書法興趣,下面分別通過教學中採用的幾種有效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 興趣法,激發書法學習的引線,

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少年兒童來說,求知慾更強,只要方法對路,通過各種方式潛移默化來影響他們,比如學好書法,可以獲得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孩子們學好了書法,以後可以成為書法藝術的從業者和教育者。甚至是書法大家;書法學好了字寫的好看,對於考卷的影響,老師的印象分也不可低估。而且現在實施“書法進課堂”工程,也是對學習書法有助推鼓勵作用。還可以讓他看看別的小孩寫書法的視頻和作品,告訴他們,作為終身學習,書法也是人格魅力,學識修為愛好和情趣,內在修養的彰顯。總之,各種途徑激發他的興趣和潛力。前面鋪墊做好了事關重大,就決定了孩子們書法之旅堅持下去的內核多大,能走多遠。

二 講筆法,抓住典型可以觸類旁通

如講‘橫畫“時,以”三“為典型講解,第一橫為短橫,第二橫比第一橫可長,可短,也可以等長。第三橫是長橫,是字的主筆。如果把三橫寫得一樣長,就變成了三道槓的”班幹部“標識。既不美觀,又沒新意。顯示不出書法的優越性,還有毛筆書寫的優美處。怎麼辦?就要每筆有變化才好看,才是書法,這時學生們立刻就領悟到書法的藝術特點。從而一通百通。同樣,再講筆畫的”豎“和”點“時,也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字,詳細分析分解,這樣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結構法 提煉規律增強臨習記憶效果

我們知道。教書法最繁雜難學的都是合體字,而漢字大部分都是合體結構,怎麼弄?其實仔細總結規律,合體結構大部分就是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全包圍,半包圍等幾個部件組成。如能合理把它們安排好,就能很快的掌握結構的特徵,這時可以編一個順口溜:”上緊下要松,左縮右邊伸,內收外要放,變化須均衡“。例如還有偏旁是”耳“字旁。它有左右之分,具體書寫時,規律是左耳時短小,右耳時偏長。就可以編一個順口溜”左耳小,右耳大,若顛倒,不像畫“。對於初學者來說,八九不離十,可以很快的掌握字形結構要點,記住書寫特徵。

四 遞進法,環環相扣穩步提高

書法學習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高效率地縮短這個過程的時間。我認為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都要落實到位,如課堂指導示範,作業批改,作業的糾錯講評。其中作業講評尤為關鍵。講評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即筆畫是否橫平豎直,是否逆鋒起筆,回鋒收筆,字體結構大小是否一致,筆畫是否準確到位。孫過庭《書譜》說:”初學分佈,但求平正“。就是告訴我們,既要橫平豎直,先要做到按規矩逆鋒起筆,回鋒收筆,每一字,不論大小,長短,有起有合有交代。筆筆要到位才行。也為以後的熟練書寫打下良好基礎。


五 提問法,挖掘孩子的學書潛能,

運用提問法,要善於製造問題,使孩子們自發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小孩們都有好奇心,啥都想探究個為什麼。如我們多次強調的中鋒用筆,講得再透徹,沒有細緻的用筆體驗,就是成年人也不好把握。在教學時,就故意地偏鋒用筆,並提醒他們仔細看著老師的用筆。這時,孩子們就會發現這樣的偏鋒和老師講的中鋒用筆概念有矛盾,立刻就會爭先恐後舉手,糾正老師筆法失誤,幾個小孩帶動一個班的學生來活躍課堂氣氛,他們的好勝心態也得到滿足。此時。老師就講。“我這是中鋒用筆嗎?”孩子們就會齊聲的回答:“不是。”在互動過程中,他們就能很快領悟"中鋒用筆"的概念,也加強了書法學習的主動性。因為提問法能完全調動他們的思考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內心經常伴有的求知,疑惑,好奇的心理,利用好這樣的心態,就能促使他們去發現問題,領悟概念。


六 視聽法,全方位加強臨習的效果

當代社會。多媒體十分發達,手機,電腦,筆記本,投影相當普及。可以發揮這些優勢。促進教學,據研究證實,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左半部主管邏輯思維,右半部主管形象思維,在學習新東西時,兩個部分並用,比一個要好。比如在講王羲之《蘭亭序》時,就可以給他們放周杰倫的《蘭亭序》曲目,還有《梁祝小提琴》音樂。講顏真卿書法時,我們就可以給他們講顏真卿一門忠烈,捨身取義的故事,同時給他們放貝多芬的《悲愴交響樂》。使孩子們通過音樂見景生情,理解書法的內涵。

七 競賽法 促進書法進步的催化劑,

我們都知道書協舉辦的一些評選活動。蘭亭獎,楷書大獎,還有一些各地的書法紀念活動。雖然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然而,這些評選活動在推動書法蓬勃發展方面,有很大促進的作用。同樣,競賽一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班級或者學校,每學期舉辦一到兩次全班優秀書法作品的評選和展覽。春節前,組織學生服務於社會,義務為敬老院,社區群眾寫春聯。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學生對書法濃厚的興趣,有成就感,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因為在參賽過程中,孩子們的爭強好勝心,表現欲。希望展示表現的心理需求反射到學習動機和興趣的提高裡。形成了良性循環。在競賽中,組織班級同學觀摩,互相評論,發表意見。老師就可以此為契機,因勢利導,通過這種形式促使他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也能很快提高孩子們的書法水平。

八 表揚法 持續提升書寫者的榮譽感

配合著競賽法,老師就可以因勢利導進行獎勵,特別是表揚,

並不非要物質獎勵,可以口頭表揚,特別是在眾多學生面前,老師的讚揚是對學生寫字最好的肯定和鼓勵。根據以往經驗,學生興趣的保持,很大程度是與書法學習的成績相關聯。特別是學齡期孩子的學科興趣並不穩定,好動易變化,有了成績上的肯定,就會產生愉快的學習體驗。在孩子學習書法的過程中,無論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以鼓勵加褒獎為主。如當他們某個字寫得好時,就可以獎給他老師製作的“小紅星”,當某一筆法寫得好時,就要及時留住美好,老師用紅圈畫一下,特別是當孩子們創作出一幅成功的作品時,在班裡得到表揚和獎勵,回到家裡,家長用手機拍照留存並把這幅作品裝裱懸掛起來。極大地提升了他們作為”小小書法家“的榮譽感。產生持續的學習書法的後勁。

唐代大詩人陸游說過:‘如汝與學詩,功夫在詩外“。

在上面教學方法進行的同時,要多帶孩子們參加一些書法,繪畫展覽,藝術家講演,圖書名家簽名活動。通過潛移默化的藝術薰陶,培養他們的鑑賞力,因為書法的欣賞也是書法教育的關鍵一環,學生的眼界提高了,有了優劣的分辨能力,手下也會自然而然的提高。欣賞活動可以使孩子們無拘無束地熟悉字帖,它不同於枯燥無味的技法訓練,可以耳濡目染,讓孩子們產生無限的審美聯想,從而激發起他們學書法的興趣。


張勁逸


我也算是半個書法老師吧,代過幾天課,也有幾個朋友跟著我在練字,而我的小孩子也在跟著一個水平更高的書法老師在學毛筆字,因此在做書法老師這塊還是有點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的。

首先來說,教小孩子跟教成人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分兩部分來說說。

教小孩子學書法

小孩子學習書法的,大部分都是家長選擇的,並不是小孩子自己願意學的。我有一次代課的時候,在班裡做了一個採訪,問小朋友們,你們是自己願意來學書法的還是家長幫你報名的,結果自己要求來的只有少數幾個,這還是學校的拓展課。如果是校外的那種,用休息的時間去學書法的小孩子,主動願意的會更少。

首先,作為書法老師首要的任務就是要讓小孩子喜歡來你這裡上課,否則,練不了幾節課小孩子就不來了,或者是他就是敷衍了事的那種,這個時候練字是沒任何效果的。這就需要利用課間時間,老師跟每個小朋友要有交流,多鼓勵,看到每個人的進步,學會賞識教育。這樣,至少小朋友是會喜歡老師的,以後對書法的興趣也會慢慢增加。

其次,要慢慢培養小孩子對書法的興趣,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對書法有興趣了,那後面就會越學越愛上書法。因此,在日常的教課當中,要經常給他們講講書法家的故事,聽故事的同時也增加了對書法文化的瞭解。另外,就是內部經常搞點書法展覽,請家長來參觀,讓小朋友感覺很有成就感。還有就是上面說過的,多鼓勵,少批評。

第三,要讓小孩子先能坐得住,如果屁溝都坐不住,字是肯定寫不好的。因此,課堂上老師要立威,上課的時候要讓他對老師有點怕的感覺。但是課後跟孩子們要打成一片,這樣就不至於孩子因為怕你而不來了,這樣做的目的是養規矩,學習就是學習,玩就是玩,要分得清楚。

第四,最基本的用筆要對。這個時候才開始跟技法有關係了,因為沒有前面那三點,第四點說的再多也沒用,因為,你不可能教一個不想學書法的人學會書法。用筆的關鍵就是各種基本筆畫的寫法,掌握好基本筆畫的寫法之後,不是要讓他一直練基本筆畫,而是結合一些簡單的獨體字來練基本筆畫。只要執筆的姿勢對了,用筆的動作對了,哪怕一開始慢點也沒關係。

第五,寫毛筆字就是熟能生巧的過程,要想寫好字,只靠每週去練一、兩個小時是沒有用的,日常的練習,對筆的熟悉很關鍵。鼓勵家長和小孩子每天儘量抽時間寫寫,哪怕是寫個十分鐘,對毛筆的感覺就會越來越熟。

以上是對小孩子學書法的一些心得體會,下面再說說成人的。

教成人學書法

成人既然能來學書法,一定是有一定興趣的,很多人也有一定的基礎,其實這樣情況有時候反而不太好教,因為固定的思維模式和動作習慣已經太久了,想改變需要些時間。

首先,教成人學習書法也要鼓勵為先,讓他儘量保持長久的對書法的熱情和興趣。成人是沒有人能要求和監督的,不像小孩子後面有家長的督促,就算沒啥興趣也會被逼著來學。成人就不行了,很多人成年人練字是三天的熱情,過了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因此,成人寫字也要多鼓勵,讓他保持適當的興趣和熱度。課間時間喝點茶,聊聊書法文化,這樣效果就比較好。

成人學習書法有一定的固有思維和習慣,你主要的目的就是來糾正他錯誤的用筆和書寫習慣,教會他正確的動作是什麼,並且你要有理有據,不然你很難說服他,或者是人家口服心不服。

還有,成年人最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因此你可以經常搞點書法交流的活動,大家聚一起喝喝茶,聊聊書法,搞點作品交流,這樣人家會喜歡上你這個地方,願意來這裡,回家也會願意再寫寫,這樣長期下去進步就會比較快。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想法,不對之處還望指正,大家互相交流吧。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分享傳統書法文化,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本人是做書法培訓的,開工作室大概三年多,我大概講一下我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吧,我們的核心是道技雙修,大道至簡。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調孩子的恭敬心、靜定心和堅韌心,以三心嚴格貫徹到課堂中,讓孩子在課堂上能靜下心來認真對待書法學習並能做到持之以恆。技法訓練上要大道至簡,不要從楷書入手,楷書是最難的,尤其是歐楷,楷書短時間內沒有效果,孩子自然就沒有興趣,沒有興趣自然學不好,書法練習過程中要從隸書開始,隸書簡單,容易出效果,孩子越練越感興趣,教學要從中鋒線條開始,中鋒線條是五種字帖的根本,抓住了根本再重點訓練字的結構,在訓練字的結構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讓孩子自己學會分析字的結構特點,這樣學習孩子就會事半功倍,隸書練好了以後在進入篆書學習,篆書主要用來調靜定心,有了隸書的基礎十幾節課的篆書孩子就已經很高手了,篆書過關後再進入楷書的學習,這樣孩子的楷書就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出效果。或許很多朋友會說家長關注的是楷書,尤其是硬筆楷書,如果像我這樣的思路第一家長不認可,第二練習的時間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進入楷書,家長等不及等等這樣的問題,其實思想問題要靠我們老師去引導家長,其次練習的時間大概1年半到兩年左右就可以學到楷書了,而且效果都很顯著,以下是我一個學生跟我練書法兩年時間的效果。

(以上是我教學總結的建議,僅供參考,歡迎交流。)











厚一堂


我是一名書法老師,談一下我這些年在書法教學上的一點經驗。

第一,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自己的學生把字練好,首先培養孩子的興趣,當一個孩子愛上練字,他的字一定會越來越好。


第二,紀律。紀律主要包括兩點內容,第一,安靜,第二,慢下來。學書法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嘈雜的環境是練不好字的。慢下來主要是因為孩子剛剛接觸書法,對於用筆、結字還不是很熟練所以最好把書寫速度慢下來,一招一式交代清楚,這樣才能打好基礎。

第三,才涉及到教學。

第一,用筆。把基本用筆讓孩子學會,比如中鋒、筆畫的起行收等動作,這是學習書法的基本單位,一定要過關。

第二,結構。結構是學習書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要教會學生讀帖。基本用筆掌握後,應該多多強調結構。

第三,章法。章法內容比較多,不同書體章法要求也不同,前幾天聊過章法內容,這裡就不多說了。


古風書法


一、握筆姿勢要正確。用拇指、食指的指肚和中指側面捏住筆桿的下端,無名指和小指彎曲地靠在中指的後面。筆桿要傾斜地靠在虎口的位置,角度在45℃到75℃之間。

二、正確的寫字姿勢。正確的姿勢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也是寫好字的首要條件之一。書寫時,身體要坐直,挺胸微俯,頭要端正,兩腿自然打開與肩同寬,不可蹺二郎腿。另外要做到三個“一”,這裡不再贅述。

三、要選擇適合的書寫工具。對於初學者來說,筆桿宜細宜輕,不適合選太細筆尖的(財務專用筆不適合)。使用新鋼筆時,沒有打開墨囊前,先把筆尖在手心裡劃一下,筆尖順滑即可正常使用。給孩子選適合仿寫的字帖,低年級的孩子一般從楷書開始練習,可選跟語文教材配套的同步字帖,既可練字,又複習了所學生字,一舉兩得。

四、寫字時要注意筆順規則,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書寫規律,先寫哪一個筆畫,後寫哪一個筆畫,都得按照一定的書寫順序來寫。不要“倒下筆”,雖然漢字寫對了,但是寫出來一定不會太好看。

五、練字要做到每日堅持。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的同時,要端正態度,不急不躁,一筆一劃,不要趕時間,先求質量,再求速度。

練字是個長期的過程,孩子容易急功近利,家長要做好思想上的安撫,只要孩子方法正確,持之以恆,定能寫出一手好字。


IMKNIFE手作師


我是一名書法教師,怎麼教練習字最有效果?

難能可貴,作為一名書法教師,謙和徵求大家建議。

如何教書法,我的建議是:

對於成年人,具有書法的零零碎碎的基礎知識,或許有了一手很好鋼筆字,所以對於成年人學楷或隸書都可以。入隸,具有古意,並且隸書是介於篆和楷、草、行之間的書體。隸書承上啟下。非常關鍵。


那麼對於小學生,必須從一筆一畫的楷字入手,不管是哪一種楷則,哪一種風格楷書。都是比較規範的書體。

學生依然要求培養興趣,且啟迪為主,把書法的規範楷書,寫好,正規合度。對於孩子因材施教,小學生與中學生,有區別,難度要有區分。

因此教書法,首先是拋磚引玉,觸類旁通,選在教育推崇智力開發,重在踐行,與學生互動,啟發學生,令其主動學,比如主動提問題,。興趣是愛好的動力,從培養興趣開始。

因為從無教書法體驗,只能簡單淺顯回答。


狂喜淡墨a


我覺得,光是自己寫得好,不見得會教學生,況且,可能有些書寫技法是不正確的,那不是坑人嗎?

據我所知,網上搞書法講座的,或專門作書法培訓與教學招生的,99%不懂教學設計,也沒有完整的教學文案,不懂什麼是純正的傳統書寫技法。訓練方法也非常簡單粗劣,例如,有的直接照著字帖寫,有的根本沒有帖,專門教授自己的字體。其實,這些作法都不是正確的訓練模式,實際上,他們是以教學講課為名在展示自己寫的字體,讓學生和那些盲目崇拜者看,根本起不到教學作用,教學目的不純。試想,看能學會?

雖然,有的專門進行筆法動作練習的環節,但是,畫寫線條的含義並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為了練習控制筆的能力,可是在畫寫的時候,起止之間卻沒有長短、節奏、速度、中鋒、側鋒……等等明確的概念,例如,有的老師讓學生劃寫30~40釐米長的橫線段、豎線段若干條,並且光有中鋒畫寫法,沒有側鋒畫寫法,試問: 這樣的筆法動作是寫什麼字體用的呢? 指法、腕法、肘法怎麼協調運用? 很多老師不講解,可能老師自己說不清楚。

也有進行筆畫練習的,可是,筆法動作不正確,比如,在起筆處、收筆處和轉折的地方,附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描畫性的動作。例如:把逆勢起筆、藏鋒收筆,理解為筆尖兜個小圈圈。其實,這種描畫法是不正確的,沒有預料到這樣做副作用和後遺症特別嚴重,容易固化毛病,事與願違。如圖:

▲圖為源自某書法教材

傳統書寫技法的核心精髓是,遵守法度,自然書寫。所以說,書法教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職業技能,作為書法老師,不但要寫的好,還要寫的對,如果執筆法要領、運筆法動作、臨摹方法、創作思想等,都是錯誤的,說明書法理念有問題,只會寫字而不精通書法,豈不是誤人子弟?

身為書法專業課的老師,更最重要的是,必須熟悉書法技術原理和藝術原理,對寫字、書法的概念要十分清楚,屬性特徵及其書寫技法彼此之間必須要界限分明,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寫了幾十年硬筆字、毛筆字,還誤以為這就是書法,怎麼去教學生?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是,必須要懂得什麼是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教學方法及其訓練套路,決不能用自己過去多年間自學那套土辦法教學生,比如,沒有執筆法、運筆法、筆畫、結字法等一系列前期基本功訓練,只是指導學生照著字帖寫,一個字一個字的摳,美其名曰: 要分析範本字形結構特點,然後,讓學生把一個字寫上好多遍,力求熟中生巧……那不是真正的臨帖,是賞讀。倘若是照著字帖多寫多練就能練好書法,那還要你這老師有什麼用?

真正的技法訓練過程是有操作流程的,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程序

正確的執筆姿勢是學好書法、自如運筆的前提條件,如果這個問題都弄不懂,你不配當老師。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

傳統臨摹方法有十餘種,例如:雙勾法、單勾法、填勾法、摹寫法、描紅法、對臨法……每一種操作方法功能與用途各有獨到之處,不僅要熟知,還會靈活運用。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潘氏分步摹臨法

以上是我的教學研究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想了解更多的練字方法問題,請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信息,有小視頻可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方面的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教筆性和筆法吧

我發現小孩兒學字,是以一種玩兒的態度來學,想法不多,所以進步都很快。

現在很多小孩兒寫字的時候,就用筆來說,要比成人有靈性。而且不單當下如此,看一些古代小孩兒練字文本來說也是如此。

一開始也想不通這個問題,後來也逐漸清晰了。

今人,尤其是成人,練不好或走歪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把毛筆書寫理解成了用硬筆日常書寫,擺脫不了這種習慣,故而很難取得進步。

所以能發現一個普遍現象,很多覺著自己硬筆字不錯的人,練毛筆書法的時候很容易走歪路,即便臨帖,也會帶有不少硬筆痕跡。

但小孩兒不同,尤其是小學生,作業量不重,對硬筆書寫還沒有特別深刻的肌肉記憶,自然也不會耽誤掌握毛筆。

所以這個時期的教學成本應該是最低的,也是見效最快的,如果讓他習慣用毛筆,能輕易瞭解筆性。甚至不能否認,有些小孩兒學幾年之後,他們臨帖,在外形上比我還像,只不過筆法細節變化和創作運用上還需要閱歷而已。

心裡乾淨的人,學啥都快。

當然了,這些並不屬於小孩兒的天賦,亦見過很多小時候不錯的孩兒一成年就完犢子的。

書法分很多階段,每個階段學習,都有每個階段的便捷和瓶頸,這種便捷和瓶頸能把握好,教人寫字並不難。

以前看見小孩兒練字,我發現有時候很難去用語言跟他們溝通一些事情,於是手把手握著毛筆,讓他體會毛筆在運行過程中的力量變化,他們能記住這個變化,這要比講,示範更有用。

小孩兒練字的話,其實很聰明,不一定全部要用語言溝通,有時候話多反而沒啥效果,像我小時候,老師給我單獨開小灶講東西,問我懂了沒,我肯定會說懂了,事實上毛都沒聽明白。


如果教大人練字,就更簡單了。成人練字,第一要從邏輯理論方面分析書法,先讓成人瞭解書法,明確方向,講解一些學書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的困惑,這個很重要。之後就是教他擺脫固有書寫惡慣,建立新習慣。


其實就初級教學工作來說,無論成人還是小孩兒,一般看上半個月一個月,就知道他適不適合練字。適合練字的要繼續保持,不適合練字,還想學好的,就要想辦法對症下藥了,技術理論不懂可以慢慢教,有人慢熱,一開始感覺不適合練字,但可以做到越練越好,這很正常。如果是心態不對,沒長性,沒自信,或太過心猿意馬,那就不太好說了,多講自己或其他人的練字經驗比教學更有用,至於能不能改,看命。


教學無非兩點難處

第一是溝通,如何把你知道的分享給別人,讓他們聽懂,這個需要技巧,畢竟書法很多東西有認知隔閡,幹講不容易讓人理解,而且每個人悟性和積累不同,所能接收到的東西也不同。

第二是培養,很多人練字是一時頭熱,也有很多人沒能力、沒精力、沒自信把所聽所學的內容全部吸收,這個就需在他們性格和生活的基礎上,私人定製一些訓練計劃。


當然,練字主要靠的並不是老師,老師就是根杆兒。杆兒戳在這了,學的人不願意爬,或者爬不上去,勞心勞力也是白費。

很多教育機構的老師其實很死板,這個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畢竟有制度考核的壓力,未必能一門心思放在教學上,反觀看一下很多名家導師的個人工作室,效果非常不錯。


教人練字跟自己練字一樣,無論看人還是看帖,都需要眼力,眼力到了,自然會出效果。


梁宇航


閒閒時也玩玩




野洋羌


每人做一件事的初心不同,練字也一樣。


到培訓班學字,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習特點也有差別。對於書法教師而言,還得遵循古人提出的“因材施教”。


這個問題,根據成人和兒童的學習特點來解答比較有說服力。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比技法重要得多!


一、兒童學習書法,以應用為主。

家長送孩子到培訓班學習書法,一般情況下是孩子寫不好,家長沒時間,學校老師不會教。另外,隨著卷面分數關於書法內容和閱讀作文題量的增加,寫得又快又好是每個家長的夢想。

在枯燥的書法課堂上,找到教學樂趣,是一門藝術!


1、階段性地表揚孩子的進步,提升學習興趣。孩子學習書法,以表揚和鼓勵為主,批評大多對孩子的進步不利。


2、課堂教學形式靈活多樣。除了提升教案質量,走出去追溯漢字之源,觀察漢字之美,課堂上要讓孩子把書寫法則講清楚,學透徹,通過書法課堂可以提高審美、觀察和耐力。


3、用比賽來技法孩子的學習動力。通過多元化的比賽發現自身不足和差距,讓練習書法成為孩子的必修課。


4、善於藉助家長的配合,監督在課餘的練習情況,鞏固學習成果。

二、成人學習書法。


成人學習書法動機複雜。其優點是理解能力較強,缺點是固有習慣不容易糾正,導致學習效率不佳。


1、以專業性說服學員改正不良習慣。


2、教授學習法則和規律性的書寫知識,舉一反三,提高學習效率。


3、推薦各種書法書目和碑帖供參考,擴大學習視野。


4、推薦各類比賽,發現差距,提高學習動力。


5、推薦書寫興趣圈,有融洽的交流環境對學習書法有不小的幫助。


另外,以往的問答中對“五步學習法”做過闡述,可以參考借鑑。


您有哪些補充和建議,可以在評論區發表看法。


關注我,最小投入學習硬筆書法,頭條視頻對書法學習有所幫助。

-------------------------------------

秀墨齋--中小學硬筆書法啟蒙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