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有勝利的可能性嗎?說出你的看法?

無憂歷史


我的回答,沒有勝利的可能性。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在1894年,為甲午,故稱甲午戰爭。

按中國清朝當時的國情來看,清政府處於晚清時代,官場十分腐敗,人民生活積極困苦,加上封建各派系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上更是外強中乾,紀律鬆弛,這樣的政府能取得贏機嗎?

雖然此時清朝統治集團以洋務派掀起一場“自強,求富"為號的洋務運動。這場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國治中興"的景象,但清朝並不象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始終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政策和改革,國內大力發展工業革命,國力日漸強盛,逐步發展到資本主義道路。但日本由於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市場陝小,加之封建殘餘勢力的各種尖銳矛盾,所以日本以天皇為首的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從中尋找出路。中國就成了他們的目標,日本蓄謀多年,不斷試探清政府財力和軍力,情報系統源源不斷的輸送回國。在世界西方列強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都站在日本一方,給予支持,在這世界多元化下,清政府是搖搖可危。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日本以勢不可擋的強銳勢力撲面而來,而清朝卻以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殘酷及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為代價而失敗。

你想想,一個是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一個是變革維新的資本國家,還有多個國家列強的支持下,就算清朝傾盡全國之力,就算贏了也是慘贏,付出的代價恐怕更痛更重,何況慈禧為首的政腦也不會這麼做,她們只以自己為中心,所以只得以戰敗告終。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日本這個鄰居,看似貌合,但他帶給中國人民的傷痛是永遠忘不了的。至到當今,日本右佑勢力還在蠢蠢欲動,國家再強勝,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時刻防備這條狼。






用戶我乃平凡


甲午這個事情時隔多年小時候知道這個事的時候憤憤不平很多,後來接觸的那時候信息越來越多反而釋然了,戰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當時的清朝,嚴格說民族國家的概念還沒形成,這個看看後來,八國聯軍侵華進攻的英國主力是英國的山東僱傭軍團,主要是中國人,他們絲毫不覺得這個叛國,他們攻擊的只是皇帝,八國聯軍侵華時協助他們通過城牆破洞,爬梯子進入北京城的都是當時中國百姓,他們對誰統治中國毫無概念,包括後來東北被日本侵佔,大量東北軍不戰而降,成為偽軍,好多人不解,其實東北軍崛起跟日本本身就是千絲萬縷的聯繫,乃至後來日本侵佔上海南京,幫助日本人登陸背行李的,還是中國百姓,當時中國百姓很苦,掙扎在死亡的邊緣,清政府乃至後來北洋還有民國政府,根本沒拿他們當人看,當時平民百姓對官吏和軍人的恨,幾乎超越了歷史上任何時代,其他時代政府和百姓武器其實差別不大,百姓很容易造反,清朝末期其實民不聊生,但是政府手裡有槍,要知道甲午時期北洋都是鎮壓農民起義起的家,尤其袁世凱,北洋海軍確實是一幫熱血青年,他們真的為了國家至死方休,北洋海軍高級將領也各各胸懷大志,但總的來說,清政府早已爛到骨子裡了,後來的革命絲毫不奇怪,甲午戰爭,你如果假設,咱就假設贏了,清也回在後來其他戰爭輸掉,要知道中法戰爭清打敗了法國,結果卻割讓了雲南鐵路權給法國,清朝是什麼奴才邏輯,打贏了還要賠人家軍費


立鶴書苑


原因有:

首先,當時新政府的北洋艦隊是當時亞洲最先進的海上艦隊。擁有完備的海軍體系和武器。

其次,北洋艦隊人才也是很多,其中有很多出自福建船政學堂,而且有些派往歐洲學習深造的。比如林永升——經遠艦管帶,前往過英國學習。還有其他願意報效國家的民族英雄,如鄧世昌、丁汝昌、劉步蟾、左寶貴等都有著視死如歸的精神。

最後,1885年10月,在李鴻章的倡議下,清廷設立海軍衙門,開始操辦籌建海軍工作。恰在此時,1880年李鴻章命駐德公使李鳳苞採購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濟遠艦與德國顧問一道到達天津。兩年後,在英國訂購的致遠、靖遠以及在德國訂購的來遠、經遠四艦驗收回國,以上新購的七艦共花費白銀800萬兩,北洋艦隊自此實力大增,聲勢日壯。至1888年北洋艦隊共有大小艦船25艘,官兵約4000人,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海上力量。

但歷史不容假設:在時代背景下,清政府領導下的甲午戰爭註定是失敗的。

原因很多,根本在於清政府以羸弱不堪,內憂外患、目光短淺、清廷腐敗。種種原因,註定這場戰爭是以悲壯結束。

鄧世昌(1849-1894)晚清北洋海軍致遠”艦管帶。以治軍嚴格、忠勇剛正聞名。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中,指揮“致遠”艦勇敢戰鬥,在戰艦受重創側傾的情況下,全速撞向日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旗艦“吉野”,決心與其同歸於盡。不幸魚雷發射管被敵擊中,艦體爆裂沉沒,同全艦200餘名官兵一起壯烈殉國。
丁汝昌(1836-1895)晚清北洋海軍提督。在威海衛之戰中,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他堅持抗敵報國立場,嚴拒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的勸降和北洋海軍洋員瑞乃爾等的逼降,臨危不懼,堅守指揮崗位,在援軍已絕,突圍難成的情況下,服毒自盡,以身殉國。
劉步蟾(1852-1895)晚清北洋海軍“定遠”旗艦管帶。治軍嚴格,慷慨好義,不滿外籍教官之驕橫,積極維護中國海軍之主權。參加黃海海戰,指揮“定遠”艦官兵沉著應戰,奮勇抗敵。1895年,在威海衛之戰中,拒絕降敵,頑強拼戰,彈盡援絕,自殺殉國。
左寶貴(1837-1894年),字冠亭,山東費縣地方鎮(今山東省平邑縣地方街)人。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左寶貴是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血戰疆場,壯烈犧牲的第一位清朝高級將領。

致敬英雄,銘記歷史

致敬英雄,銘記歷史

致敬英雄,銘記歷史


剪影科技


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一直是我內心對清朝憤憤不滿最主要原因!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取勝還是有相當大的機會的。當時大清的北洋水師是世界第四的海軍,但是當時設備和日本來比落後了。又沒有錢維護和革新換代,日本為了趕超大清,日本天皇每天都只吃一頓飯,舉全國之力才節省出錢從英國買軍艦。當時的日本國力遠不足中國。假設中國不求和硬耗下去,他們也是要自己放棄的。俄日戰爭是一樣的,俄國戰敗了就是不賠錢,不行繼續打!最後日本人不還是認命了嗎。再說直到1931年的時候日本都不敢和中國全面戰爭!一直到1937年才被迫全面進攻那個軍閥混戰的中國。更別說那個時候大清還是能統一調動全國財力人力資源的時候了。硬抗到底,不行繼續打。還是有勝利的可能,至少不會割讓臺灣!主要還是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所致甲午戰爭的失敗!


水泊梁山上立大旗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甲午戰爭清政府沒有任何贏的可能。

清政府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反而為了自己政治需要互相扯皮

在甲午戰爭前,因為兩次鴉片戰爭之敗清政府開展了洋務運動,學習、吸收了一些西方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國力有一定的加強,出現了被所謂的“同光中興”。在1884年的中法戰爭中,清軍雖然敗多勝少,但是至少有了一戰之力。這無疑讓清政府又有了一些天朝上國的感覺,因此對於日本並不是非常重視。

所以在戰爭前中日兩國關係日益緊張時,除了李鴻章深知日本的軍事實力已經很強大,擔心爆發戰爭外。光緒和朝中大臣大多並不在意,忙著籌辦慈禧的六十大壽,並沒有為戰爭做任何準備。

結果戰爭爆發以後,清軍的戰備嚴重不足,清政府不得不倉促向海外採購軍火以滿足戰爭所需。然而清政府財政緊張,戰爭爆發以後一時無錢可用,外購軍火大受影響。加上戰爭造成的運輸問題,實際上採購的武器彈藥大多在戰後才到,發揮作用有限。

更糟糕的是光緒和帝黨還盲目樂觀,都認為如果爆發戰爭可以親共是那個取勝,加強光緒的聲望,並有意藉此機會剷除他們眼中的後黨骨幹李鴻章。在戰爭爆發以後清流就不斷彈劾李鴻章和淮軍各將,聲稱前線戰敗都是李鴻章賣國所為,要求嚴懲,並用湘軍替代。而山東巡撫李秉衡更是在威海衛-劉公島之戰期間,把山東的清軍全部撤守煙臺等地,不派一兵一卒前去援助。

這種內耗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戰爭的結果。等到湘軍也不堪一擊,被日軍殺的大敗以後,光緒等人才醒悟過來,不過為時已晚。

清軍的戰鬥力也無法和日軍抗衡

在甲午戰爭中,很多人可能更關注北洋水師,所以清軍在陸戰中的表現提到並不多。實際上陸戰的失敗,才是清政府最後乞和的主要原因。

洋務運動中,清政府雖然引進或者仿造了不少西方槍炮,並逐步以西式操典訓練清軍。不過並沒有從根本軍事制度上加以改變,沒有參謀,不懂地圖,沒有近代後勤。因此清軍實質上是裝備了西方槍炮的古代軍隊而已,其戰鬥力提高有限。

在甲午戰爭爆發前,清軍的主要對手是國內的農民起義軍,問題並不是很嚴重。甲午戰爭以後,清軍的缺點暴露無遺,在戰場上一敗再敗。而且除了平壤之戰清軍勉強堅守了一天才撤退外,其他戰鬥清軍沒有一次能堅持一天以上,很多戰鬥更是一觸即潰。

在整場甲午戰爭中,17萬日軍的戰鬥死亡只有區區1132人,戰死率只有0.66%。更丟人的是在甲午戰爭中,日本繳獲的彈藥是消耗總數的數倍,清軍的表現堪比稻草人。

而且要注意的是,甲午戰爭前期清政府投入的淮軍、東北練軍、湘軍還是清朝上下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隨著戰爭的進行,這些部隊陸續損耗,清政府不得不大量招募新兵,匆匆投入戰場。

這些新兵大多缺乏訓練,很多人連步槍都不會用,到了戰場上表現更差。所以清政府也難以繼續打下去。

清政府的特性又讓它失去了唯一的取勝機會

甲午戰爭時,清政府唯一的取勝機會是堅決不投降,遷都內陸,然後發動全民抗戰。由於日本軍隊數量有限,而中國國土遼闊,因此有一定機會以國力拖垮日本。

不過清政府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無論是慈禧還是光緒都不願意漢人督撫的權力進一步增加,以免威脅到自己的統治。相比之下,他們寧可向日本讓步,畢竟割地賠款不會真正危及他們的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也不可能選擇唯一可能取勝的方法,也就失去了勝利的希望。


不沉的經遠


既然探討可能性,我認為甲午戰爭中清政府有勝利的可能性,理由如下:

1、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

霍去病八百騎兵橫掃漠北,項羽三萬破章邯二十萬的鉅鹿之戰,張遼七千大勝東吳十萬的合肥之戰,綠林軍一萬七千擊潰王莽軍四十三萬等等。



好多人說清政府腐敗無能,當時根本無法與日本強大海軍對抗,絕無勝算,那是不正確的。

2、當時的清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海軍實力在亞洲也是一流水平。

雖然1894年時,日本戰艦數量及噸位比清政府多些,倒也沒有達到壓倒性優勢。1894年時清朝北洋海軍有戰艦19艘,日本是33艘。中國的噸位是三萬八千噸,日本達到六萬四千多噸,主要作戰艦數中國是7艘日本是12艘,其中中國有七千噸級2艘,兩千噸級的5艘,日本四千噸級的4艘,三千噸級4艘,兩千噸級4艘。

以上數據可以說明,清政府北洋水師完全有實力與日本海軍抗衡。


3、甲午戰爭清政府的失敗有多種因素造成,並不單單是實力不足,不堪一擊。

若當時李鴻章聽從聶士誠建議先從朝鮮撤軍,甲午戰爭有可能避免或推遲。

若北洋水師正在購置的12門速射炮及時到位,若豐島海戰時李鴻章聽從丁汝昌建議全艦隊出動以多戰少,若豐島海戰時濟遠艦擊中吉野主機房的炮彈炸了,若慈禧不修頤和園三海工程把省下的1500萬兩銀子用於購買作戰艦。那麼甲午黃海海戰很可能是另一種場面。


綜上所述,如果假設成立,那麼清政府還是有勝利的機會的。但歷史不容假設,只能說清政府氣數已盡,命運之神站在了日本一方而已。


獨釣秦時月


嚴格從戰略戰術上說起來是存在的,但是絕對不可能成為當時的清政府的備選項,所以就被認為是不可能了。

當時唯一的取勝之道就是抗日戰爭中所使用的以空間換時間。遷都再戰,不死不休。從北京遷至西安,西安守不住再遷到西南。當時的日本帝國還沒有二戰時期的軍備規模,和清朝決戰於甲午年,日本政府也有很大的賭國運性質。在日本首相和天皇的桌面上應該一直有一份戰敗或者僵持時期如何處理的計劃。當時日本的主要目標就是臺灣和東北,為了攻打臺灣,日本連天皇的近衛師團都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投入了戰鬥,可以說是賭上了所有的家底。成敗在此一舉,孤注一擲。所以,一旦陷入曠日持久的戰爭,日本肯定是最先落敗的一方。因為即使他佔據了臺灣和東北,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消化。臺灣被日本佔領後光是土著居民的反抗就持續了數年之久。所以,這些中華疆域日本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其轉化為兵員補給站和後勤基地的。

但是,清朝的統治者不會放棄北京城的繁華和紫禁城的富貴。十幾代皇帝的珍藏,慈禧本人的珠寶、衣物、膳房、珍藏都不可能短時間遷移。這也是為什麼八國聯軍打到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才肯逃走的原因。不是千鈞一髮,她絕對不會同意遷都。歸根結底,是清朝統治者視天下為私產,視百姓為牛馬,視財富如命才會導致甲午慘敗。


經典守望者


甲午中日海戰,清政府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性。總的來講,當時的清政府,吏治腐敗,內憂外患,國力不足,軍隊建設落後,極度缺乏備戰打仗意識。也就是說,清王朝的社會經濟和軍事實力都落後於對手。因而,讓蓄謀已久、準備充分、實力較強的日本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艦艇裝備落後。

清政府的艦艇整體勢力弱於日本。當時,清政府海軍軍艦總數為78艘,總噸位為8萬餘噸;日本為31艘,總噸位為5.9萬噸。

雖然清政府海軍總體上優於日本,但參加黃海作戰的海軍只有北洋艦隊。北洋艦隊的總噸位是3.5萬噸左右,總馬力是42200匹;日本聯合艦隊的總噸位是4萬餘噸,總馬力是68900匹;北洋艦隊的航速是10節,日本聯合艦隊的航速是14.5節。


日本艦隊(劇照)

而且,清政府參戰艦艇相對老化,船體結構不牢固,武器裝備老舊,機動靈活性較差。

甲午年,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壽,國庫空虛的清政府把海軍經費挪用作太后壽辰的慶祝費用。導致本就捉襟見肘的國防開支全面緊縮,難以及時更新艦艇設備 。

慈禧太后(像)

其次,戰爭準備不足。

其一,強軍意識不足。1876—1888年,清政府海軍整軍備戰的意識比較強,購進了不少先進戰艦。但在1888年後,清政府建設、發展強大海軍的計劃裹足不前,導致軍力落後。

其二,實戰訓練不足。甲午海戰爆發前,北洋海軍也有訓練活動。李鴻章曾多次閱視,並給予充分肯定。但是,當時的訓練重常規,實戰訓練力度遠遠不夠。

手拿艦模的李鴻章(劇照)

其三,作戰彈藥不足。據有關北洋海軍士兵的戰後回憶,當時的彈藥數量遠遠不能滿足作戰需要。到了戰鬥結束前半小時,“鎮遠”艦的305毫米主炮和150毫米火炮的所有炮彈已經全部打光,僅剩15發穿甲彈。“定遠”艦的情況也是如此。



作戰中的北洋艦艇(像)

而日艦則彈藥充足,直到最後仍能強力炮擊。

第三,管理教育缺失。

其一,高層不懂海軍。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軍衙門,五位大臣之中,沒有一個人出身於海軍或接受過海軍軍事訓練。


總理衙門的大臣(像)

其二,專業人才缺乏。海軍是專業化、技術化很強的軍種,人才建設歷來是海軍發展的根本。甲午海戰前,與日本相比,清政府的海軍人才的教育培養處於較低水平——起步晚、質量差。

1855年,日本就在長崎等地創辦海軍傳習所和多個海軍操練所;1870年,日本兵部省號召“大辦海軍”,採取高、中、低培養相銜接,技戰術合一,院校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真正把提高海軍軍官的素質培養置於海軍建設的頭等地位。

1866年,清政府才建立了第一所海軍學校,即福建船政學堂。此後,一直原地不動踏步走。而且,當時清政府的海軍教育缺乏統一規劃,基本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


船政學堂的學員(像)

其三,精神意志疲軟。清政府與日本海軍院校教育的基礎課程大體相同,都是以學習西方的理工科知識為主。但在軍人的戰爭精神、戰鬥意志的培育上,清政府不如日本。

綜上訴述,在有著獨特的時代背景的甲午海戰中,清政府失敗了,其原因既有主觀上的,也有客觀上的。


老王頭談歷史


甲午中日戰爭分為海戰和陸戰兩部分,陸戰是朝鮮之戰和遼東之戰,海戰就是黃海大戰以及後來日軍進攻旅順、威海衛軍港。如果我們假設北洋水師在海戰獲勝,那麼即使日軍在朝鮮擊敗清朝陸軍,那麼日本短時間也不可能也不敢繼續進攻遼東擴大戰果,而且北洋水師會徹底掌握黃海的制海權,並且在北洋水師的支援下清朝陸軍的反攻朝鮮半島上的日本陸軍都有可能。

定遠艦

甲午戰爭地圖如果更進一步,最後中國能夠勝利,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得以保存和發展。那麼,對於清王朝將會出現積極的一面。我們不妨設想一下:首先,對於光緒皇帝有著重大的政治意義,眾所周知光緒皇帝是一位傀儡,甲午中日戰爭是光緒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件大事,本來寄希望於“開門紅”,用大清對小日本練練手,也給自己正式上崗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結果卻遭遇“開門黑”。

馬關條約簽訂現場復原圖

假設,甲午戰爭清朝能贏的話,光緒皇帝將會在政治上得到他想要的答案,這位皇帝的威望和呼聲將會更高。慈禧必然不會繼續阻撓光緒皇帝獲得更大的權力。

清光緒帝

思想開明、有志於學習西方的光緒皇帝,很有可能在接下來有積極的作為。

他利用他在滿漢權貴之間的巨大威望以及西方國家的認可,進一步進行改革,帶領清朝進行華麗轉身,很有可能延長清朝的壽命。當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改革,成功將深陷困局的沙俄帶出危局,也不是沒有先例。

洋務運動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林則徐,魏源,曾國藩等人看到。只有師夷長技以制夷,才能救中國。由此便開始了洋務運動。

少年不知李鴻章,如今真知李中堂

在19世紀60年代清朝上層出現了推崇西方科學技術的洋務派和因循守舊的保守派,洋務派以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包括後來的袁世凱等人物為代表,他們發起了洋務運動。推崇在清朝內建設官辦新型工業,堅持建立裝備近現代武器的新式海軍。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和福建水師等,便是那時候誕生的。不要太小看了洋務派的成就,後來在近代中國工業上十分有名的漢陽兵工廠,

漢陽兵工廠

漢陽鐵廠,江南製造局等等都是洋務派的作品。可以說,洋務運動為中國近現代工業打下了良好基礎,否則中國工業基礎真的可能連印度都不如。

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運動蓬勃發展,最終以甲午戰爭的失敗,讓這一切宣告終結。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觀點說:日本終結了中國近代的兩次振興,一次是甲午戰爭終結了洋務運動的繼續進行;另外一次就是20世紀30年代對中國的入侵,打破了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快速時期。


姜人軍


實力情況要從發展情況來看,19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有三千噸的鐵甲艦,兩千多噸的自衛艦,當時中國是沒有的。甲午海戰時北洋水師早不是遠東第一,其總噸位、總艦船數、主要作戰艦數都遠不如日本,且北洋水師沒有速射炮,日本打6發中國才打1發,炮彈質量太差。

直到1888 年,中國擁有七千級的兩艘,二千級的五艘,日本擁有三千級的三艘,兩千級的三艘,中國擁有18 艘艦艇,日本24 艘艦艇,但艦的數量比中國多。從艦的質量水平來看,中國已經超過日本。

但在後來的發展中,中國主要的艦隻沒有什麼變化,只增加了一艘廣甲艦,直到1894年北洋海軍19艘,日本是33艘。中國的噸位是三萬八千噸,日本達到六萬四千多噸,主要作戰艦數中國還是七千噸級2艘,兩千噸級的5艘,日本這時候四千噸級的4艘,三千噸級4艘,兩千噸級4艘。主要作戰艦數中國是7艘日本是12艘。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開戰之初,如果李鴻章聽從聶士誠建議先從朝鮮撤軍,甲午戰爭有可能避免或推遲;若北洋水師正在購置的12門速射炮及時到位,如果豐島海戰時李鴻章聽從丁汝昌建議全艦隊出動以多戰少,若豐島海戰時濟遠擊中吉野主機房的炮彈炸了,如果不修頤和園三海工程把省下的1500萬兩銀子把作戰艦加兩倍,黃海海戰很可能是另一種場面。

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滅而告終。

從歷史趨勢看北洋水師的覆滅帶有一定必然性,但甲午海戰的失敗有許多偶然因素,不排除中國取勝的可能。清朝政府從各個方面存在問題,一個根本是沒有世界眼光,再一個不真正瞭解外國,包括李鴻章對外國比較熟悉的,實際上侷限性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