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航員在外太空犧牲,屍體有可能引發其他星球生命的起源嗎?

科學船塢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後來隨著對生命的形成原因、和外星球與地球的區別,便覺得外星球的條件不允許。如果以前沒有生命,即使犧牲幾個宇航員也不可能引發其它星球上的生命起源。



可能有人以為人體主要是由氧、碳、氫、氮、鈣等元素構成,這些元素又構成了組成生命的水、蛋白質、脂類、糖類、無機鹽、維生素...那這些元素和物質灑落到了其它星球上不是也可以逐漸引發生命形成了?

如果這些元素和生命物質落到了其它星球上,會不會引發其它星球的生命起源,“複製”出另一個生命星球來?

然而構成生命的蛋白質、脂類、糖類、無機鹽等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這都需要特定的條件才會形成。


  1. 液態水。“水是生命之源”是大家都說爛了的真理,在人類和其它動物的物質構成中,水的佔比是3/4左右,就連骨骼中也有10%的水。水對生命的作用是最大的,它參與體內全程的新陳代謝,讓身體的生理化學順利進行,能有效調節體溫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個星球上發現了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2. 適宜的溫度。溫度是需要能量的,太陽等恆星就是最好的能量來源。而距離太近,溫度太高,就像水星、金星,在太陽的炙烤下,表面溫度分別高達634.5℃和500℃,連錫和鉛也熔化了,更別說水了。這樣的高溫不可能適宜生命的。那些蛋白質、無機鹽、脂類等生命物質怎麼可能會存活呢?而距離太陽太遠的星球(如冥王星)溫度低至-200多℃,即使給它幾個微生物也會凍死了,就連最耐凍的“水熊蟲”也撐不了幾天。
  3. 含氧量充足的大氣層。大氣層的對星球生命的作用不可忽視,首先能有效阻擋宇宙致命輻射;其次維持平衡水循環;再者鎖住氧氣揮發到太空;還有減低太空隕石撞擊率...地球的大氣層含氧量是20.9%,是目前已知含氧量最多的星球,而與地球環境最接近的火星大氣層含氧量是地球的1%不到,也沒有發現任何生命,只是發現一些含碳有機物和甲烷。
  4. 磁場。地球的大氣層全賴磁場的束縛,才沒有散失到太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贅述了。

而地球何其有幸,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水源、溫度、大氣層...一切都是那麼恰當好處,生命形成的條件一個不落,才會有萬紫千紅的生機勃勃。而同樣是太陽系中成長了幾十億年的水、金、火、月...星球卻了無生機,這些星球上難道沒有氧、碳、氫、氮、鈣等元素麼?其實那些星球上某些元素比地球的更多,月球的氦3元素就是地球的200萬倍,怎麼幾十億年裡沒有引發生命的起源呢?不就是缺了大氣層、溫度等生命形成的必備條件麼?


那就不必讓宇航員做無謂的犧牲了,如果要讓其它星球上像地球一樣適宜生命生存,還得先讓它們擁有與地球相似的環境條件才行呀!


弄潮科學


有一種說法,即地球生命就就是來自於外星人。就像電影普羅米修斯(異形前傳)裡面演的,外星人來到原始地球,喝下一杯不知名液體,然後外星人被這杯液體殺死並落入水中。液體繼續發揮作用,把外星人的細胞裂解,DNA切割斷開。最終,這些DNA片段分散於水體,然後再依次形成了地球最為原始的生命。




所以,假如上面的故事成立,那麼死亡後的宇航員也有可能成為某個星球生命的起源:

死後宇航員的屍體漂浮於太空,然後被某個星球引力捕獲,落入星球表面。當然宇航員下落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不然會像流星一樣被摩擦燃燒。其次,落入的星球需要有水和大氣,大氣是什麼成分不重要 ,關鍵是要能夠鎖住星球的水分。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的誕生場所,碳基生命可以沒有氧氣,可以沒有陽光,但必須有水,這是最為基本的條件。當宇航員屍體被物理作業破壞後,宇航員體內的有機物就會被釋放出來,這些物質或許就會發生神奇的反應,自發組成新的生命形式,從而演化處有別於地球的文明。


當然了,上面的假設也僅僅是理想情況。真是的情況是,宇航員死在外太空,屍體可能漂浮幾千年甚至上萬年都不會遇到一顆恆星。宇宙中的星球密度是極其稀疏的,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和我們也有4.22光年的距離。依照逃逸太陽系的第三宇宙速度來算,宇航員要漂7萬5千8百年才能夠到達。而且,還要精準無比的飄向比鄰星才行。當然,這個概率幾乎為零。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宇航員會一直在太空飄著,甚至出不了太陽系,更別說成為其它星球的生命起源了。


科學探秘頻道


並不會,因為屍體的結局只有兩種:一個是墜回地球,並且在穿過大氣層時被焚燬;另一種就是在宇宙空間飄蕩,但屍體背陰面與向陽面的溫差將有數百攝氏度,更不用談那無處不在的宇宙射線了。

在這種環境下,屍體上的微生物是不可能長期存活的,就算有幸在宇宙空間裡存活了下來,並且降落到了地球周邊的行星,那幾乎也不可能成為生命起源的種子,因為在地球環境下生存的它們,已經脫離了地球這宜居星球(往大了說,地球正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是活不久的。


實際上,人類的航天事業開展的這數十年來,並沒有出現宇航員在太空死亡且屍體漂流在太空的事情,即便哪天真的發生了在某次航天活動中,有宇航員不幸去世,那麼剩餘的隊員也會將他的屍體保存好,帶回地球的,除非是當時所有人的處境都很不妙,資源有限,迫不得已不能將屍體帶回。

總的來說,生命的誕生充滿了隨機性,但按照目前地球的要求來看待生命存在,我們太陽系的其它幾個行星,似乎機會不大。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題主擔心的事件,恐怕會以一種意想不到的偶然,而成為事實也不一定。我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宇航員很幸運

題主的擔心,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為從1961年開始,前蘇聯和美國開始太空競賽,人類世界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升空,截止到2019年,全球共有500多名航天員到過太空,很幸運的是,長達60年的人類太空歷程中,全球還沒有哪怕一個宇航員在外太空犧牲的先例。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宇航員都是在進入太空以及返回地球這兩個過程中遇到事故而犧牲的,他們的屍體(或者碎片)基本都留在地球上了。

即使將來有宇航員能幸運的打破這個先例,我們也不需要擔心。人類最強大的宇宙飛行器,也是最早的飛行器,已經發射超過50年,才剛剛掠過冥王星,離飛離太陽系,還需要50000年。因此作為其他星球的生命起源,我們人類屍體其實是沒有機會的。

家門口看不見的威脅已經到來

人類的屍體不會汙染外星生命,但其他的東西,就真不好說了。我們先看一個新聞:

根據《連線》雜誌2019年8月5日報道,連同“太初”號墜毀在月球表面的,實際上還有人類DNA樣本,以及成千上萬的活體水熊蟲!

根據報道,這些水熊蟲一開始並沒有列入攜帶清單中,它們是在發射前一個星期才臨時確定添加進去的。水熊蟲處於休眠狀態,少量封存在樹脂中,更多的部分,被保存在膠帶中。

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雖然它們很小,體長一般在1毫米左右,但通常它們被認為是生命力最強的動物。在隱生的情況下,一般可以在高溫(151°C)、接近絕對零度、高輻射、真空或高壓的環境下生存數分鐘至數日不等。有記錄表明,水熊蟲最長隱生的壽命超過120年。

月球一直以來被我們認為是不毛之地,在不經意間,我們一直源源不斷的向它輸送著生命的種子。如果水熊蟲在月球復甦過來,會不會在月球上燃起生命的火種,我們真的不能確定。

結語

人類在地球的開拓,已經不經意間毀滅了無數的生命。因此,我們將觸角伸向外太空之時,更加應該慎重。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亞探號,為了不影響可能存在的土衛上的生命,在使用壽命到達盡頭後,我們都選擇一頭將它墜毀在土星上,但對於近在咫尺的月球,卻太過隨意了點吧。


我是貓先生,只寫讓人愉快閱讀的科普,值得你的關注。


貓先生內涵科普


在看內容之前,咱們先說結論:宇航員犧牲之後,如果遺體被其他星球捕獲,大概率不會成為其他星球的生命起源。主要原因,其實和宇宙空間內的射線有關。

高能射線

醫院有一個項目叫做X射線檢查,俗稱:“拍片子”,稍微對醫學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一般這個項目是不給孕婦做,這是因為X射線屬於電離輻射,而電離輻射應該是越少照到越好。

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電離輻射有一定概率會破壞DNA的序列。不過,凡是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實際上,單次X射線的輻射量,僅僅才0.023毫西弗特的輻射量,算是非常非常低的,按照國際的標準,單次照射100毫西弗特才會引起4.8%的患癌概率,一年內累計照射不到1毫西弗特就還是安全的;但宇宙中的高能射線的輻射量大於4000毫西弗特。

這意味著如果人體無保護地暴露在宇宙中,並且遇到了高能輻射,那麼,即使相遇一瞬間,輻射量就可以打散人體內的DNA序列,這個劑量可以直接把人殺死。不僅如此,輻射劑量巨大也會引起蛋白質的結構被破壞。

由於DNA是生命的遺傳物質,而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生命所必需的的物質,這也意味著即使人體可以落到別的星球,即使這個星球很宜居,這個肉體也已經無法承載生命的起源了。

太陽風和紫外線

宇宙中並不是風平浪靜的,而是充滿著殺機。如果僥倖沒有遇到高能射線也不要開心的太早,只要人體暴露在太空,幾乎都會遇上太陽風。

太陽風就是從太陽吹來的帶電粒子流,它的輻射量也非常大, 如果沒有保護措施,對於生命而言也是致命的打擊。

而人類之所以可以在地球上生存,是因為地球有一個全球性的磁場,南北兩極的磁場連接線又被成為磁力線,地球磁力線從南極進入高空,再流向北極,把地球包裹在磁力線內。

當太陽風接近地球時,地球會通過磁力線把太陽風導入南北兩極,冰島的極光就是這麼來的。

除了地球磁場,地球還有厚厚的大氣層,隔絕了大多數紫外線和太陽風,讓人類免受這些輻射的危險,地球生命才得以欣欣向榮地蓬勃發展。

如果一個宇航員在太空中犧牲時,身上所穿著防輻射服,那麼它的遺傳物質不會被紫外線和太陽風的輻射給消滅。

但如果宇航員在太空中沒有穿著防輻射服,那麼它的DNA有可能會在太陽風和紫外線的影響下,發生變異。

比如太空蔬菜之所以會變得更大,就是因為太空果實進入太空後,在太陽風和紫外線的影響下,遺傳物質發生變異,而這種變異是沒有規律可言的,有的蔬菜後代變異的更小,有的蔬菜變異的更酸,有的蔬菜變異的有毒,也有的蔬菜變異的方向是更大,而人類把變異方向為更大的蔬菜挑選出來,並培養,這才是後來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太空蔬菜。

宇航員也一樣,如果沒有穿防輻射服,那麼在宇宙中他身上所攜帶的遺傳物質也會在紫外線以及太陽風的作用下發生變異,如果能在短時間遇到一個宜居星球,他的肉體可能會演化出一個新生命。

其實遇到宜居星球的比例相當的低,首先是因為宜居星球至少要滿足7個條件:

1:星系處於宜居帶
2:有合適的大氣
3:有全球性磁場
4:有一個相對於自身小不了太多的衛星
5:有一個質量非常大的行星守護
6:有液態水
7:所處的恆星系的恆星在主序星時期

而茫茫宇宙中,滿足這七個條件的星球實在是少的可憐,再者,如果一個宜居星球已經滿足了這些條件,那麼這個星球本身可能早已經演化出了生命,因此他並不會成為生命的起源。

如果遇到的星球並不宜居,那麼他的遺體可以終身都不會發生腐敗。

原因是,這個星球沒有生命的話,就不會有細菌等分解者,他身上的防輻射服無法被分解。還有如果沒有大氣層的話,即使他身上所攜帶的細菌可以通過防輻射服的縫隙跑出來,也會被從恆星上照射過來的紫外線給殺死,因此也很難誕生生命。

最後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宇航員犧牲在太空,那麼被一個行星捕獲的概率非常非常小,宇宙是十分空曠的,平均密度低於一立方米一個氫原子的水平,所以天體之間的距離特別遙遠。下圖就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相對於這個距離,地球和月球是小太多了。

即使最終可以被一個星球捕獲,那麼可能這之中已經幾百年,甚至上千萬年的時間過去了。

因此,無論是從生命的起源上,還是從星球捕獲宇航員遺體的時間來看,宇航員的遺體成為別的星球生命起源的概率,都非常非常的低。

再加上每年能進入宇宙的宇航員非常少,而在太空失事又讓遺體漂浮在宇宙中的比例更少,因此宇航員的遺體成為別的星球生命起源的概率低到幾乎不可能會發生。


鍾銘聊科學


宇航員在外太空犧牲後,屍體漂泊出去會不會成為其它星球的生命起源?

從理論上看這個可能性完全是存在的,但從實際上來分析這個可能性卻幾乎為零,為何會存在如此冰火兩重天的結果,我們來簡單分析下!

一、屍體會去到哪裡?

這是我們要確認的問題,如果在近地軌道上,那麼最大的概率就是重返大氣層!因為可以看成是一個環繞地球公轉的哦人造天體,它會受到稀薄大氣阻力和引力擾動,最終軌道越來越低而重返大氣層,比如國際空間站,如果不經常開啟火箭升高軌道,那麼用不了一個月它將進入極其危險的下墜軌道!

1、如果墜入地球的話,就沒有可能成為其他星球的生命起源了!

2、有可能墜入其他星球嗎?

從理論上來看也是有可能的,但在地球軌道上要變軌去其他星球似乎不太可能,很多朋友會舉例地球會撿到水星的隕石,月球的隕石,甚至是火星的,為什麼屍體就不能到達火星?

其實我們要了解一下的是隻有超強的撞擊才會讓火星岩石速度達到火星的逃逸速度,這是撞擊能量所賦予的,但在軌道上的屍體卻不能,即使有小行星撞擊,不是毀傷就是穿透了,並不會賦予屍體多少動能,因此在地球軌道上的屍體是不可能再去到其他天體了!

3、如果在脫離地球軌道時發生的遺失屍體行為,那就有可能了!

二、到哪個星球有可能會成為生命的種子呢?

水星和金星就不用考慮了,畢竟一個沒有大氣層,一個高溫達450度以上!那麼火星呢?以現在的條件來看並不足以支持生命,而且火星有個薄薄的大氣層,但不會將屍體徹底燒燬,即使是火星隕石,燒蝕的痕跡也並不嚴重!

好奇號火星發現首顆鐵隕石!但即使沒有徹底燒燬也無濟於事,因為火星的天然條件實在不適合生命生存!

最有可能是木衛二等覆蓋了厚厚冰層卻有大量液態水的星球,當然要求也比較高,要落在冰窟窿附近,可以被擠壓伸縮的冰山吞入天體內部進入水下,也許這將成為發展出高等生命的契機,因為理論上來看,木衛二這樣的含水天體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

三、有先例嗎?

當然沒有啦,但NASA為了卡西尼探測器不汙染土星的衛星,受控墜入木星的大氣層,確實有這方面的考慮,畢竟探測器是從地球出發的,再無菌的環境也不可能100%無菌,只是在某個可控範圍內我們即可認為無塵無菌,但事實上還是有很多菌落的!

卡西尼探測器最後的演出,如果木星軌道上有觀測者,那麼他們將看到如此的畫面,卡西尼劃過土星高層大氣,在耀眼的光芒中逐漸消失,走完了它功勳的一生!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在上個世紀的太空探索中,一共犧牲了22位宇航員,其中,僅有三位是在太空上犧牲,而剩餘的都是在飛船起飛,或者即將起飛而在地面犧牲的。那麼問題來了,在太空上犧牲的宇航員,有沒有可能成為其餘星球的生命起源呢?

理論上來說,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些遇難的宇航員,他們事故發生地點都在地球的軌道上,所以,他們的屍體也都被地球的引力所吸引,圍繞著地球進行旋轉,基本上不會逃脫地球的控制範圍。

當然,凡事都有萬一。如果他們未來真的機緣巧合之下,進入到其它星球。

分析宇航員的屍體內主要就分為四類物質:一蛋白質,二基因,二細菌,三病毒。其中蛋白質跟基因,實際上也只能是充當其體內細菌繼續生存繁殖所需要的物質而已,而少量的病毒呢?其實它們能夠寄存的就只有細菌了。我們知道細菌可以分解機體,可當機體被分解完了呢?細菌病毒們還拿什麼來存活,它們哪來還有營養來源。它們不久因此而慢慢餓死了嗎?

要知道,我們地球生命的起源中的極其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藍細菌的出現,



即便是沒有藍細菌這種能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化學能的細菌,那也應該要有能進行化能合成的細菌吧。可是在宇航員的機體當中呢?理論全部的細菌病毒全部都是異氧型的生物,它們根本就沒能力利用到星球上的物質以及能量,既然利用不了,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被餓死。

其實,對於生命的起源,是帶有極強的偶然性的,而並非必然性,即是說,一顆星球,即便你的環境再好,即便是真的有什麼高級生命體在那裡終結,那也不一定能夠因此而誕生出新的生命出來。

宇航員的屍體漂到沒有生命的星球上,它會成為該星球生命的起源嗎


軍機處留級生


野生科學家在此。

渣以為,前面大神的結論是對的,但原因並不全面,在下抖膽補充一下。在外太空犧牲的宇航員,其屍體中遺傳物質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時間,第二個是墜落異星時的高溫。

參照電影情節(如《地心引力》)和邏輯推理,這位烈士應該是穿著宇航服犧牲的,如此一來,太空中的射線是傷不著他的。但宇宙空間是非常空曠的,咱們所處的獵戶座旋臂中段,恆星系間的距離一般都在6~8光年左右。一具靠慣性滑行的屍體,要想到達另一個星系……所需的時間怕是得上千萬年了。太陽系內?除了地球,沒有表面適合碳基生物生存的地方。

一千萬年,這具凍得梆硬的屍體中已經不可能有活物,無論細菌還是水熊蟲都熬不了這麼久。那DNA可以保存那麼久嗎?沒戲!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DNA來自格陵蘭的一塊凍土。這塊凍土裡有蝴蝶、松樹還有其他生物的DNA,據測算這些DNA大約有45萬-80萬年的歷史。科學家們推測,即使在最完美的環境中(零下80度,乾燥,真空,無輻射),DNA最多也只能保存100萬年。然後它自己就會分解掉,變成破碎的片段,無法再保留生命的信息了。

如果他滑行夠快,在幾萬年內就到了另一個星系的話,那他體內應該是存有完整的DNA,甚至可能還有休眠的活物的(據說科學家在北極搞到了幾條四萬年前的冰凍線蟲,放於室溫環境下竟然復活了,不知道真的假的)。此時,這具屍體就要面臨下一個考驗了——高溫。

能承載生命的星球必須得有大氣層。記得空間站退役再入大氣層燒燬的畫面吧?那可是由各種超強材料打造的呀,再入大氣層後往往被摩擦產生的高溫燒得渣都不剩,沒多少碎片能到達地表。而且空間站再入大氣層的速度也就每秒7公里,我們的跨星系播種者呢?肯定快得多,每秒怎麼也得20公里以上吧?

太空服就算沒被時間打敗,它的外防護層也只能隔絕149度以下的溫度,再高就隔不住了,熱量開始向內傳導、輻射。當內部溫度高於60度後,我們的冰人就變成熟人了;超過300度,就變成糊人了;太空服燒燬後,就變成火人了……最後,偉大的星際旅行者會在上千度的高溫中化為灰燼,什麼DNA分子,什麼細菌寄生蟲,一個都剩不下。

如果她是死待的隊友——好運多米諾,那就另說了。她要是正好掉在火星上一個有水有地熱的深洞裡,或是通過裂縫穿過上百公里冰層掉進木衛二的冰下海洋……還真沒準兒能成功呢!


純野生科學家




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一個挺符合科幻小說的題材,但是事實上也許只能夠存在於我們大家的幻想之中,畢竟從地球上的生命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來看,其實這一些複雜的化合物暴露在真空的環境中根本就不可能會存在多長時間,在極端的環境下是很容易被環境所破壞的。



當然,我們也知道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想必是抱著人體所攜帶著的微生物在進入太空的環境之後,可以僥倖地存活下來,並且在太空中沉眠,直至有朝一日遇到合適的環境而得以復甦,但是假如真的會有這種事情的發生的話,估計在我們人類目前的觀測範疇內無法得到有效的驗證。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太陽系裡面,巖質的行星就那麼地幾顆,如果這一些行星對於某一些地球上的微生物而言,也是適合它們生存的話,那麼毫無疑問,其實太陽系裡面不應該只有地球才擁有生活,人類想要離開地球或許是十分困難,但是對於那一些有可能飄浮上大氣層頂端的微生物而言,它們在太陽風的刮吹之下,想要離開地球進入太空中有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應該不會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在地球的歷史上那一些小行星撞擊事件中,它們完全有可能會得以進入更加遙遠的星際空間,但是我們卻無法察覺到這一些因意外進入太空中的微生物繁殖下去的證據。



但是就人體而言,人類的遺傳物質一旦進入太空中,很大的可能性就是被真空的環境所破壞掉,接受到陽光的體表會被高溫碳化,而接受不到陽光的另一面則會被低溫所破壞掉,一點點輕微的撞擊都會有可能變為粉碎,核糖核酸不可能會在太空中一直保持原狀飄浮著,即使是可以被完好地保存至適宜居住的星球,這一些遺傳的基因片段也不可能會像電影《異形》中那樣子發展出生命來,說到底,生命的產生也並不是只有材料就可以合成的,人類目前的科學都無法達到,大自然更不可能會擁有那麼多的奇蹟…



拉拉酋長


不會,無論是我們體內的細胞,細菌或者病毒。都是要不斷消耗能量的。如果有人在太空死亡,他體內的正常細胞都會因為缺乏能量而死亡。同時,他體內的菌類,即便是厭氧菌,也只能存活到把人體組織分解成碳化物和水,最終也會因為缺少能量而死亡。病毒,更不用說了,離開宿主細胞和環境,很快就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