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能拿出30萬存款的家庭到底有多少?答案讓人意外。

如今國內各媒體,都在宣揚咱中國人富起來了,已經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收入水平。還有很多新聞說中國每一萬人中有一個是億萬富翁,甚至人人都是百萬富翁。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能夠一次性拿出3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從數據來看,中國人口達到14億,大約有3.5億個家庭,要說一次性拿出兩三萬的家庭肯定有不少。截止2018年年底,我國住戶存款餘額74.22萬億元,若按照實際人口規模13.95億計算的話,意味著平均每人儲蓄存款為51931元。應該是家家戶戶都能拿得出來。

而事實上,我國居民大多數家庭並沒有多餘的存款。因為央行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有50%的家庭沒有存款,80%的家庭要還房貸,你讓他們一次性拿出兩三萬,弄不好都有困難。所以,雖然一次性能拿出兩三萬的家庭肯定有不少,但佔中國總人口的比重不會超過10%,也就是3500萬家庭。

在中國,能拿出30萬存款的家庭到底有多少?答案讓人意外。

而一次性可以拿出40萬的家庭就更是廖廖無幾,充其量在400萬至450萬個家庭之間,佔家庭總數量的1%略微多一點。而且中國能一次性拿出40萬的家庭主要是老年人,真正年輕人能一次性拿出個二三萬也就不錯了。不過,也有老年朋友反映,他雖然銀行存款有30萬,但是尚未到期,真要短期幾天內拿出30萬,除非損失掉利息,否則也是拿不出40萬鉅款的。

在中國,能拿出30萬存款的家庭到底有多少?答案讓人意外。

中國人愛存款居民儲蓄率高,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的論調,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大量的數據和現象表明,普通人根本無錢可存,還要面對低收入高負債的困境。中國人愛存錢,常常被解讀為應對潛在經濟危機的安全墊。特別是在房事上,這幾年老百姓拼命加槓桿買房,房貸佔收入比重越來越大,已超過日本房產泡沫時期的水平,離美國次貸危機前的水平也不遠。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還有很多專家跳出來說居民儲蓄率高,不用擔心還貸壓力,甚至還建議降低居民儲蓄率,刺激居民消費來拉動經濟,繼續讓居民加槓桿。中國人愛存錢,居民儲蓄率高,這種觀點已經在市面上流傳了幾十年,好像是個中國人銀行裡都有不少存款。

在中國,能拿出30萬存款的家庭到底有多少?答案讓人意外。

從平均工資來說

如果按照全國2018年分地區分崗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來說,2018年全國全部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是68630元,五險一金和個稅,能夠拿到手的淨收入將達到5.5萬元左右。

如果一家有兩個人上班,這樣每個家庭平均工資收入大概在11萬元左右,這樣的工資收入大概也就是佔到全國家庭收入的50%左右。

在中國,能拿出30萬存款的家庭到底有多少?答案讓人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