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陈化粮处理方式,多年发展的“天下粮仓”质量如何有保证?

国库陈化粮的最终处理方式,多年来发展的“天下粮仓”质量如何才能有保证?

纵观2015年至今,粮食储备早已超过6.3亿吨,对于新粮进库和陈粮的处理方式就成了多年来的重点问题,在阐述问题前小编先向大家科普一些储备粮的简单知识,让大家对储备粮的概念有一个明确认知:

储备粮分两种,一种是国家战略储备粮,一种是商品周转粮,战略储备粮属于机密无法公开,而商品周转粮则是面向公众的商业粮食,储备在商业粮库中,市面上看到的也仅是商业储备粮。


国库陈化粮处理方式,多年发展的“天下粮仓”质量如何有保证?


在2015年前,储备粮过多无法细分处理下出现了很多纰漏,按照相关规定商业储备粮为保持新鲜化将会定期处理积压粮食,根据放置时间分类为食用、酿酒、饲料等几种处理模式,严格规定不允许将积压过久的陈化粮作为食用粮卖给人民群众,但随着粮食囤积逐渐增多,出现了人们不愿看到的结果——偷“粮”心事件。

偷“粮”心事件

综合国力上升意味着储备粮需要相应增加库存,但粮库有限即便是全国最大的中储粮也不能应对6.3亿吨这样的天文数字,库容量远低于政策性粮食的收储量,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向各地粮食局系统和民营企业寻求帮助、合作收编进中储粮系统,也因此为偷粮事件埋下隐患,让很多人打起以陈粮代替新粮的主意来赚取高额利益,比如每吨新粮和陈粮差价为700元。两万吨差价就会使一些人走向堕落的深渊。


国库陈化粮处理方式,多年发展的“天下粮仓”质量如何有保证?

从2008年起,倒卖储备粮、虚报库存等等各种劣迹斑斑的历史,让这场深渊一直持续到2015年。

如央视报道的抢粮样品案件,赵某从事粮食加工行业数十年,身为公司法人本是正常前往粮食交易市场参与竞拍某粮库的新水稻,当交易结束后拉回自家米厂后发现,这些粮均是陈粮。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以及保留证据,赵某派人前去粮库采样,按照国家《临时粮食竞价交易细则》规定,买方有权对粮库进行采样验粮,粮库方应当无条件配合,但当采样员离开时样品却被抢走,经历此次事件后,赵某立刻明白事情原因,将上述问题反映到管理层,事件真实情况才得以揭晓,相关人员撤职查办,并给予了赵某赔偿和新的处理方式。


国库陈化粮处理方式,多年发展的“天下粮仓”质量如何有保证?


而这期间粮库方的贪污人员又对赵某实行了贿赂、私了等解决方式,在赵某坚持公开公办的情况下此次事件才得以公正解决,而如果默不作声那么这些米将会留入到市场,对群众和农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天下粮仓的质量如何保证?

天下粮仓顾名思义,粮仓不在由某个体管理,变成公益化国有化的管理制度。随着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粮食流通体制的不断改革、粮库储备条件提升的情况下,成功解决了陈化粮问题,让陈化粮变成一个历史性概念。


国库陈化粮处理方式,多年发展的“天下粮仓”质量如何有保证?


将所有积压库存细分管理,定向销售给酒精、饲料等企业,国家对粮食收购、储存以及轮换制度进行完善,增添大量现代化粮库,采用“四合一”的新储粮技术让粮食质量完好率不断提升,确保了质量的可靠性及真实性。

如今储备粮质量稳定,不再存在陈化粮的概念,所谓的“潜规则”烟消云散,完全可以放心购买。

陪您走过四季,给您每日精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