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泥糖小丫


今天是2020年農曆二月初二,也是我國民間傳說龍抬頭的日子,在今天人們會走出家門到理髮店裡去理頭髮,畢竟在農村有一句俗語:“2月2去裡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對於商人來說,這一天理髮就是圖了一個從頭開始,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獲得頭名狀元的寓意。所以在今天理髮店是一個最忙的行業,但是今年由於移情的原因,有好多地方理髮店沒有開門,所以也有一些人今天沒有去理髮。



今天2月2我們這邊下了毛毛的細雨,可以說是滴滴嗒嗒的下了一天的時間,即便是現在也可以說是有風有雨的時,正是春雨貴如油啊。農村老話:“二月二淋倉坉,百天發大水。”這句老話的意思就是形容2月2這一天下雨的話,對於於一百天以後就能夠預測著發大水的意思,也就是有大雨出現。

今天是農曆的二月初二,100天以後就是農曆5月中旬的時間,也就是到了夏至的節氣,預示著雨季就到來了。所以對於這個說法也是不錯的,但是不是夏至前後下大雨呢,這一點就難說了。可是通過2月2這一天下雨能把人們儲藏糧食的倉坉淋了,那麼真有可能到那個時候下雨。其實這是我國祖祖輩輩的農民經過觀察天氣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種出現概率性應該是比較大的現象。


古代老農民的一些天氣變化的是根據天體的變化來預測的,那個時候也沒有現代的高科技天氣預報,只有靠觀察天氣變化,或者是看雲識天氣來總結出來的一些農村老話、農村諺語或者俗語來指導未來的農業生產,預測一年是否有一個好年景。按照過去農民觀察天氣一般是有一定規律的,可以推測出天氣未來的變化情況,週期一般是30天,60天,90天或者是120天以後類推至一年。這就是一個天氣變化的規律,因此2月2下雨的話就有可能在100天以後的天氣基本上也能猜測到。

其實就是根據大氣層的運轉的週期來決定的,2月2這一天下雨預示著暖溼氣流開始北上,天氣不斷的變暖,北方的冷空氣現在也是非常的強勁。這樣暖溼氣流和冷空氣之間互相碰撞,就形成了雨水。可是隨著太陽北移,天氣溫度在不斷的上升,會使得南方的暖溼氣流不斷地向北方移動,逐漸控制住了北方的氣壓,這樣就會逐漸的形成了更大的雨水。


總之,當然2月2下雨的話,會使得天氣溫度比較低,比較的寒冷,這樣就能夠形成倒春寒的現象會出現。也就推遲了暖溼氣流北上的時間,一般要戰勝冷溼冷空氣的氣壓的話,應該在100天左右的時間凡是氣流會正面碰撞北方的冷空氣,所以那個時候就有了更大的雨水。因此才有了題主所說的這句俗語,2月2下雨的話,而且雨水相對來說要比較大一點,這就會直接預測到100天以後有發大水的現象,也就是下瓢潑大雨的意思。


宗元三農堂


今天正是二月二,說句實話,這句“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老話以前還真沒有聽說過。這不,上午還豔陽高照,可下午下起了小雨。到底這句老話什麼意思呢?

打從去年農曆十月,我就將母親接到城裡貓冬,而今年又趕上這疫情,所以一直和老母親住在一起。我忙向母親請教,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母親說,她昨晚就看過天氣預報,說我們這裡今天下午到晚間,有中雨。今年82歲的老母親聽到我問“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的意思,母親解釋道,過去她也是聽農村老人說是如果看到二月二這天下雨,不出100天,就有大到暴雨。在沒有天氣預報的過去,農村人還真就是以這些老話來預測天氣呢。

在我們當地農村,二月二這天,農村人有用草木灰在自家門前撒灰囤的習俗。早上起來的時候,從做飯的土灶的灶膛裡掏一些草木灰,用簸箕盛著,然後到街門口的空地上撒灰囤。灰囤打成糧倉的模樣,呈一個個圓圈套著圓圈的形狀,在裡面撒上五穀雜糧,祈福今年五穀豐登。這也是農民朋友對生活的一種美好向往,祈願在一年中風調雨順,莊稼有個好收成,以期能夠“大倉滿,小倉流”。

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們通過日常的生活經驗積累,摸索出一條氣象規律,如果是二月二這天下雨,雨水將在門口撒的灰囤淋溼了,那100天內就會發大水。而這發大水就是接下來雨水多,容易產生澇害。我們按照日子來推算,從二月二往後推算100天,正是五月端午後10天左右。而這時候,正是小麥收穫季節。如果是天下大雨,很容易影響到麥收。過去麥收全靠人工鐮刀收割,沒有收割機,而割了之後還得用碌碡軋著脫粒。不像現在收割脫粒一條龍,省時省力。所以只要是二月二下雨,那就要注意麥收時的天氣,及時搶收小麥,以免被大雨淋溼發芽發黴。

不過,隨著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如今人們麥收都是機械化作業,收割、脫粒甚至是烘乾一條龍服務,即使是二月二這天下雨,在麥收的時候有大雨或是連陰天,這小麥也不會誤在地裡。況且,都說“春雨貴似油”,二月二正是春耕的時候,下點雨也有利於農田翻耕保墒。而農村一些預測天氣的老話,對於我們現代農業生產,也還是有借鑑意義的。朋友,你們那裡有沒有這種說法呢?歡迎朋友們留言一起交流學習。


建行漸遠


今天是農月的二月二,上午還是天氣晴好,太陽露出了久違的笑臉。中午一點左右,天氣開始陰沉沉的,傍晚時分己經小雨紛紛了,淋溼了路面。吃了晚飯後,窗外傳來“嘀嘀嗒嗒”的雨聲,看來這雨是越下越大了。父親打過電話來囑咐我:農村老話說得好“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今天這天氣真應了這句老話兒,從現在算起一百天後,正是快要割麥子的時候。今年小麥收割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好時間,被大水淹了這麥粒就生芽了……。



放下電話仔細計算了一下,今天是農曆的二月二,再過一百天就是三個月後零十天,如果按照往年正是端午前節後收割小麥的時間。但是今年閏四月,這二月二後的一百天,也大約是在農曆後四月的中旬左右。冬小麥的生長期是不會改變的,前後相差也就十天半個月的誤差,所以還真得注意些。

在我們當地農村,二月二有許多習俗,比如說:“二月二龍抬頭”,是指嚴冬過後,管人間行雲布雨的龍王開始活動。而在過去形容優秀的男性為龍,龍抬頭嗎所以今天是家裡男性成員要去理髮。“二月二打灰坉”是指用鐵鍁鍘幾鍁鍋頭灰,在院子和門口均勻撒畫圓,圓圈中心放下把玉米粒或者麥粒,用瓢蓋住,不要讓家裡的雞鴨吃了,這就是大家說的“灰坉”。是農村老百姓仿照家裡的糧囤形狀構劃出來的,是祈盼五穀豐登的好年景。


農村老話“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是過去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老百姓根據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累積出來的判斷經驗。是說農曆二月二這天,如果下雨淋溼了打的灰坉,會在二月二之後的一百天,出現下大雨發大水的天氣。當然這個一百天的形容詞,只是為了順口,並不是絕對的,是指前後那段時間內。

總之,農村老話“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是過去農村老百姓根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累積下來的經驗之談,是用來指導農時的依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隨機性。肯定沒有我們現在的高科技,根據天上的氣象衛星發回來的星雲圖,再由氣象專家作出科學的論斷,最後告訴老百姓的氣象預報準確度高了。尤其我們膠東半島,去年全年的乾旱天氣,老百姓種莊稼真是費了勁,如果今年種夏玉米之時,出現及時降雨,也是好現象。




我是家在南鄉,喜歡和您嘮嘮關於農村的點點滴滴,記得點贊、關注和轉發,讓我們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家在南鄉


農村老話“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說實話,作為小編農村老俗話還是第一次聽說,應該屬於地方性農諺,值得學習研究。


其實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淺顯易懂,農村老話嘛都是說給農民聽的,自然都是大白話,意思呢是說:在農曆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如果下雨了淋溼了倉坉,保證不到一百天就會下大雨發大水。首先說說這個倉坉是啥,有的地方農村,有一種習俗,就是圍倉坉,在二月二這天,把燒火做飯用的柴灰,倒在地上畫一個圓圈,然後把五穀雜糧埋在裡面,依次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詩為證:柴灰畫圈圈,五穀埋裡邊。祈願風雨諧,民以食為天。

作為一種農村民間的祈雨方式,我很感興趣,同時對農民的渴望之心表示讚賞。民以食為天嘛,自古以來農民都希望在新的一年的開春,能夠喜降春雨,這樣話莊稼就能很好的生長,但春雨貴如油,在北方很多地方,冬天的雨水很少,農村土地乾旱現象太多了也很嚴重,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理想畢竟不太現實。而農曆二月二是龍抬頭的日子,蟄龍飛天的日子下大雨的可能性很大,這也符合幾百上千年來農民經驗總結和農業研究人員統計的數據,說白了就是現代農業氣象學研究的課題。


二月二下雨的概率有多高?很高!今天還看到一個山東某市的報道,二月二真的下雨了,很多當地網友問二月二下雨了是個什麼情況?我說是好事情,冬季農作物在田間越冬後,開春春暖花開的季節,不能缺少雨水的灌溉滋潤,不然影響返青和拔節,直至影響到夏收的產量。我們老家今天二月二沒有下雨是很遺憾的事情,但天陰了刮好大的風,雨卻下不下來,我很擔心老家的莊稼,今天在地裡轉了一圈挖薺菜,看到溝渠河塘都乾涸見底了,麥田表層土壤乾燥缺水,有的越冬麥苗老葉子已經枯黃。

那麼二月二下雨後,不過百天發大水準不準?不太準,但發大水飛概率有一半以上的可能性。俗話說龍不抬頭不下雨,龍已抬頭下不停。二月的雨水不下則罷,一下就下大。不是說一下子就下大雨引起河水暴漲,它有一個累積的過稱,二十四節氣裡面,雨水和驚蟄這段時間下雨的頻次本來就很高,從中雨到大雨都有可能,不然古人也不會命名為雨水和驚蟄了。


古人說農諺為啥那麼篤定就會發大水?這個還用說嗎?肯定是以前經驗教訓的總結。在過往幾百上千年中,過了農曆二月二然後下大雨發大水的記錄和幾率太高了,所以才會有“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是經驗教訓的結晶,古人喜歡把農事氣象活動總結後,用農諺的形式教給農民,也會印刷在日曆當中。但畢竟都是一個大概率的問題,也有預測不準的時候,現在天氣預報都那麼高科技,也有預報不準的時候呢,何況古人靠的僅僅是經驗判斷。

古為今用,鑑古通今,很多科學文化知識都是繼承自古人的經驗,那麼農事方面的技能也是,有些古人的對農事氣象活動的總結,要比現在的還要準確。你像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把節氣三候描述的那麼精確形象,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


農村老俗話


今天二月二,早上很早的時候就聽見有人放鞭炮,因為今天也是我們老農常說的龍抬頭的日子,在這天,民間會舉行一些活動,用豬頭肉祭祀上天,“引龍水”,“打穀堆”,“吃龍鬚麵”,吃“龍鱗”等,祈求上天,風調雨順,萬物豐收。當然了,今天也少不了理髮,今天很多人都會到理髮店,進行理髮,“剃龍頭”,寓意著一年之內精神煥發,吉祥如意。



有經驗的種地的老農關注的可是今天是否會下雨,二月二,龍抬頭,如果今天下雨,那麼就預示著今年是風調雨順之年,如果今天不下雨,那麼今年可能比較乾旱,這可能是老農在歷年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我們當地今天天陰著,沒有下雨,老農民在一起聊天,就說今天不下雨,不太好,今年是否豐收很難說啊,如果下雨了,麥地乾旱得到緩解,麥苗返青期茁壯生長,今年糧食就不愁了,下雨了就不用去澆地了,省了力氣。

二月二這天,每家都有在院子裡用草木灰撒木灰囤的習俗,就是在二月二這天早上起來,去廚房燒火的爐子裡取一些草木灰,做成糧倉的形狀,也叫做“打灰囤”在裡面放上五穀雜糧,放鞭炮,祈求當年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聊天過程中老李說到,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大家似乎感到很驚奇,忙問老李為什麼有這種說法?老李說,這你們又所不知,有一年二月二下雨了,還蠻大的,家家戶戶用草木灰打的“倉囤”都被衝跑了,那時候就聽人說不出一百天就會下暴雨,發大水,當時大家還不信。後來到了陰曆五月份,那天剛把小麥收到家裡,白天似乎變黑了,烏雲密佈,壓得很低,一會兒就下起了瓢潑大雨,連續下了好幾天,導致我們這裡汝河發大水了,從上游衝下來很多動物和木頭,離河邊較近的村莊,水都漫到屋裡面了,不過我們村地勢比較高,倒也沒事。



當然了,這可能當時雨下的比較大,又遇到了大河發水,自然印象深刻,有的人有把二月二下雨和下暴雨發大水聯繫起來,或許這種情況不止發生過一次,才有了這種說法。


鄉間一抹陽光


這句話我問了老人了,確實有這麼一個說法!

按照以前的說法,意思是如果2月2這天下雨了,不出100天會有大雨,可能會發生內澇。

古人的說法都挺有講究的,不得不信。

如果換算過來,2月2加100天,正好是5月份,5月份糧食都要收貨了,如果趕上下大雨,麥子玉米等等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不過現在好多了,機械化的年代,收割也就是一上午,損失少了。

還是祈福收貨時節別下雨,農民有收成,自然國家就富裕!


花開微涼夢傾揚


昨天二月二,下午竟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

我打電話問母親,二月二下雨好不好?母親說二月二下雨不好。但是關於“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這句老話,也是第一次聽說。

在我們農村,二月二早晨都有用草木灰打倉囤的習俗,就是用草木灰在院子裡畫一個大圓圈,裡面放上少許五穀雜糧,寓意五穀豐登糧滿倉。只有天氣晴好,倉囤才完好無損,能盛得上糧食,若下雨,倉囤都淋得少邊無沿,怎能盛糧食?通過下雨淋倉囤一說,可以預測今年的收成不太好。

一百天之後,正是小麥收穫季節,如果下大雨,會使小麥倒伏,或者被洪水沖走,更會影響小麥晾哂,導致麥粒發芽變黴,到嘴巴的口糧毀於一旦。

這也是以前人們預測天氣變化和收成的經驗總結。

現在種地都全程機械化,既使陰雨連綿也沒大的防礙,幾天的時間一就完成了。

對幹現在的新一代農民來說,二月二下雨總是好事,龍抬頭,撒甘露,“春雨貴如油”,不僅有利於小麥返青和拔節,而且保證春播農作物的地塊,有一個好的墒情。


落英鄉間


二月二下雨說法不一,有的地方說二月二下雨,那是龍抬了頭普降甘霖,先滋潤一下小麥和備種的土地,然後提醒農民該開始運肥,準備後期的耕種了,而我們這裡卻不太看好二月二下雨,因為這天下雨,把我們早晨剛撒好的草木灰灰屯衝散了,糧倉失守,意思是今年的莊稼恐怕難得到。



二月二早晨天還沒亮起來時,勤快的農民就用草木灰在院子裡還有大街門口撒草木屯,最後在草木屯裡撒各種糧食,寓意是二月二龍抬頭,大倉小倉裝滿糧,要保證灰屯在一整天裡都是圓圓滿滿的樣子,證明盛住了糧食。

看來要想保住象徵著糧屯的草木灰屯,那就要一整天不下雨,等到二月三之後,完整的灰屯愛怎麼損壞就怎麼損壞,今年村民們沒有人走出家門撒灰屯,因為村裡的大喇叭天還沒亮就開始吆喝了:不準出門,不準扎堆,不準——



而二月二,也就是昨天天下午開始,一場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有草木灰的話早就衝沒了。所以下雨了,下雨的意思是沖垮了糧倉,今年莊稼應該不好。

二月二下雨了,家裡的老人不喜反憂:出不了一百天咱這必定會下暴雨,到1要成熟的小麥了下了大雨,會讓小麥出現倒伏現象,或者小麥收割是會遇到困難的,反正會有很多理由讓小麥豐收。

去年連小麥都沒種上,在一百天內下大雨發大水的話,對我們沒啥影響,發大水就是像洪水一樣的雨水,積累起來從各山谷積累後,氣勢洶洶從地勢高的地方流下來。發大水對於莊稼來說,那就是災難。



悠然見東山


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理解其意不難,二月二,龍抬頭,龍是管水的,要有雨,這叫龍頭雨,但不宜大,要春雨潤物細無聲才好,大了不好。淋倉囤之淋,是下大了,倉庫囤糧地要被淋澆溼了,這也預示在百日之內會下大雨,意為二月二下大了龍頭雨,未來百日內也會常常下大雨,是雨下多下大的的意思,要防春溼春澇對農耕不利。

春雨貴如油。春來要有雨,好春耕。沒有會春旱,不利春耕;下多下大了也不好,也不利春耕,二月二是龍抬頭之日,民間常以此日有雨無雨,雨大雨小來預斷未來一段時日的天氣好壞,這有時準,有時也不準的。二月二是雨水後,驚蟄節前後,到了春耕時節,是該有雨好鬧春耕了。我國人有對龍崇拜,春天,飛龍在田,龍會施雲布雨,但未必會遂人願。二月二下龍頭水,有的下大下多了,有的下小下少了,有的沒大,一處處是大不同的,不可僅以此而全信。但考慮周全,有備無患是應該的。


樹德漢碩


農村老話“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已經晚上九點多,下雨不下雨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之所以問有雨沒雨,主要和今天的日子有關係。今天是農曆二月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龍抬頭的日子,同時也是春耕節,這天在農村是重要的節日。一般這天會有很多民俗活動,剃龍頭、照房梁、吃龍面等等。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月二是歷來重要的盛會,古有“御駕親耕”,今有春耕開田。關於二月二,農村有句俗語,“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呢?



解釋這句之前,先得說說民間的一個活動,就是在二月二的時候,要進行打囤或是填倉。就是說早上起來的時候,要拿著鍋灰在門前空地畫圈,並把五穀雜糧放在中間,比喻的是當年有好的收成,五穀豐登、糧食滿囤的意思。所以說,題目中的這句農村俗語,從字面含義來看,就是說二月二這天如果下雨,打溼了畫在地上的囤的話,那麼差不多百日之內,就會有比較多的雨水。
這句農村俗語,實際上有預測性的作用,根據歷史的經驗來看,二月二的雨水天氣,直接關乎近百日的氣候情況,而且主要預測的是雨水充沛與否。農村還有一句話,叫做“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的日子,預測的有兩個關鍵,一是雨水,二是收成,這正是我們常說的萬事開頭難,頭開好了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作為城裡人來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紛紛趕著去剃頭,一是正月不剃頭,頭髮已經很長很厚了;二是龍抬頭去剃頭,煥發精神頭。對於農村而言,二月二則是一年的開始,時間上屬於雨水和驚蟄之間,本就是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時候。春耕不等人,氣候很關鍵。所以,都希望二月二降雨,帶來春的希望。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