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面前,看當代社會“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釜山行》|災難面前,看當代社會“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釜山行》|災難面前,看當代社會“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釜山行》是由韓國導演延相昊(Sang-ho Yeon)指導,孔劉、馬東錫、鄭有美、崔宇植、安昭熙、金秀安等主演的一部災難片, 該片於2016年7月20日在韓國上映。

好萊塢影視媒體Screen Daily評價它:“ 是一部媲美《雪國列車》和《殭屍世界大戰》的韓國型災難大片,娛樂性和完美性都完美地囊括其中。”溫情、善良、醜惡、人性、批判、黑色幽默……各種元素充盈其間,觀眾可以“各取所需”。

電影入圍戛納展映單元,在韓國國內觀影人次突破千萬,它也成為韓國電影史上第18部、韓國本土第14部千萬人次級別的大片。

電影講述了單親爸爸石宇與女兒秀安在前往釜山的列車上發生的災難故事。列車上從一位少女乘客帶來的殭屍病毒開始肆虐且不斷擴散,傾刻間整列動車陷入災難。危難時刻每個倖存者的人性也承受著巨大的考驗……

這部劇,若單純以一部喪屍劇來評判的話,恐怕不能讓喪屍迷們滿意,真正讓這部劇昇華的是對人性的反思與情感的刻畫。

電影中人們在逃生過程中的種種表現,反映出了人們在遭遇困境時不同的行為模式。觀看完這部影片,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是五味雜陳。有對胖哥犧牲自己保護愛人的感動;有對金常務自私自利的憤怒;也有對大多數乘客冷漠旁觀的困惑。但這就是我們生活中時時刻刻的存在。

為什麼不同的個體會產生不一樣的行為呢?

心理學上普遍認為人在行為能力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別,對我們的心理有很大的影響,由此導致的行為反應也各不相同,而科學系統心理學研究認為智力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人在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上的差別。

著名心理學家斯皮爾曼的二因素理論指出人類的智力其實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我們的一般智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G因素,G因素指的是我們人在解決問題分析問題表現出來的一般性的能力差異,還有一個叫做特殊能力差異,就是通常所說的S因素,它是指在特定的領域每個人表現出來的差異的不同。

電影中,幾位男主角的行為正好印證了不同職業、環境中的人們在應對災難時的反應也是各不相同的。

男主石宇是一個投資經理,電影中最開始的人設是一個“吸血鬼”的形象,特別是那句“我們是為散戶服務的嗎?”將其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形象暴露無遺。

《釜山行》|災難面前,看當代社會“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在最開始的逃離過程中他先是為求自保,關上了尚華和盛京的逃生大門,直接導致兩人險些喪命;再是逃離的過程中因為女兒把座位讓給老奶奶便告訴女兒要先考慮自己;接著是通過關係找到避免隔離的通道,卻沒有告訴大家。女兒秀安的話:“你就是總是隻考慮自己,媽媽才會離開的!”,一語中的,到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在女兒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那麼狼狽。

作為一名投資經理,在資本市場的廝殺中,不是輸就是贏,身處其中的任何一個人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保全自己。這是大環境的影響,無可厚非的。但我們也應該清醒的意識的到,在災難面前,這並不能成為自私自利的藉口,只要我們心存良知,就一定會衝破環境的束縛,展現人心中善良的一面。而男主正好又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男主在看到盛京保護自己的女兒秀安,衣衫襤褸的乞丐為救自己將衣服蒙在喪屍的頭上後,就已經開始了自我救贖的道路,為救各自的家人與朋友,他與盛京、棒球男生組成“打怪三人組”,並肩作戰生死相依。在盛京為保護他們而被咬到之後,男主真誠的做出道歉,並接下了盛京“保護妻子”的臨終遺願,並最終將女兒和盛京安全送上開往釜山的列車。

《釜山行》|災難面前,看當代社會“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在與人共同面對喪屍的過程中,男主及時改變,從自私轉變到為愛犧牲,男主被咬後為保護最後活下的女兒和孕婦,自己選擇微笑著跳下列車,更是感動無數影迷,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正是他身上重新散發出的人性光輝讓廣大觀眾接納和認可了他。

《釜山行》|災難面前,看當代社會“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通過心理學分析,我們知道智力影響了人們在面對問題時的不同反應。但同時通過釜山行這部影視作品,我們也應該看到人們的行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以提早訓練和積累面對突發情況時的心路歷程,塑造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以期達到自我的提升和成長。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 貝多芬

如何提升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成為善良與高尚的人?

何謂積極心理學

《釜山行》|災難面前,看當代社會“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積極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誌,愈來愈多的心理學家開始涉足此領域的研究,矛頭直指向過去近一個世紀中占主導地位的消極心理學模式,逐漸形成一場積極心理學運動。

積極心理學英文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通過對健康、愛、勇氣等心理狀態的研究,達到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最終幫助人們更好的獲得幸福感。

1.發掘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著重記憶那些讓自己感到幸福、滿足 、希望、樂觀、快樂的時刻,記錄好自己的內心感受。發掘自己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巧、對美的感受力、毅力、寬容、創造性、靈性、天賦和智慧的潛力。

通過研究社會美德,使個體成為具有責任感、利他主義、有禮貌、寬容和有職業道德的公民的社會組織,包括健康的家庭、關係良好的社區、有效能的學校、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等。


2.追尋積極的情緒體驗

《釜山行》|災難面前,看當代社會“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賽裡格曼用“解釋風格”來對人格進行描述,他把人格分為“樂觀型解釋風格”和“悲觀型解釋風格”。積極心理學具體研究了包括好奇、樂觀等在內的24種積極人格特質,認為培養個體具有這些積極人格特質的一條最佳途徑是增強個體的積極情緒體驗。在生活中我們要嘗試怎樣建立積極的社會、家庭和工作等系統,從而使人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這是當代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要求。

疫情期間,無數個逆行者白衣天使馳援武漢,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是真正的國之脊樑。雖然我們無法征戰一線,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嘗試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助社區義務勞動,奉獻愛心等等通過一些小事去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體驗。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實,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積極觀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會道德和更佳的社會適應能力,他們能更輕鬆地面對壓力、逆境和損失,即使面臨最不利的社會環境,他們也能應付自如。積極心理學致力於人的積極品質,這既是對人性一種偉大的尊重和讚揚,同時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理智理解。


3遠離負面情緒和垃圾人


《釜山行》|災難面前,看當代社會“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漫畫垃圾人


如今的的社會太過於複雜人心莫測,為了更好地生活,我們要善於留心觀察,學會識人,遠離那些負面的情緒和垃圾人。

垃圾人定律,衍生於大衛·波萊所著《垃圾車法則》,形容本身存在很多負面垃圾纏身,需要找個地方傾倒垃圾的人。有時候被人剛好碰上了,內心的垃圾就往人身上丟。

“11·3留日女生江歌遇害案”這個案件暴露了太多的善與惡。我們在追究善與惡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如何在保持善意的同時,遠離惡意的傷害,學會辨識和遠離垃圾人。蜻蜓FM上曾經聽到過一個垃圾人的經典案例,一名男青年為了訴說心中的苦悶,在網絡世界尋找訴苦對象,一名女孩進入他的視野,女孩最初本著幫助人的原則對男青年進行了勸導,幾次接觸後,兩個人見了面還互留了聯繫方式,但是男青年自從認識女青年後,便沒完沒了的抱怨社會的不公等等,女孩開始疏遠,男青年便不停的電話騷擾,並找出理由想最後再見女孩一面,最終男青年因為女孩的疏遠而給女孩帶來殺身之禍。

羅曼·羅蘭說道:“等到自私的幸福變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標之後,不久人生就變得沒有目標”。

當發現這樣的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遠離,這種垃圾人輕則影響自己的價值觀,重則危及到自己的生命。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要學會情緒管理,減少負面情緒,面對負面情緒來臨時,及時進行自我開導紓解等,杜絕和修正自己潛在的負面情緒和不正確行為。


《釜山行》這部電影中沒有絕對的壞人和好人之分,只不過在生與死之間,有人做了更決斷的選擇罷了。我理解人性,也明白其醜惡。但這並不礙於我願意用初心,去相信那些別人對我的,我無法匹配與回饋的點滴善意。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釜山行》中如果每個人都有積極健康的心理,那麼大概率大部分人都會到達釜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