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還是不開學


開學?還是不開學

當下,對於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事就是:開學?還是不開學?

這次疫情傳染性特別強,全國疫情沒結束,大多家長堅決不贊成開學。想想開學後,天天擔心孩子身體健康,還不如在家安安心心上網課。

再說開學後,溫度越來越高,讓孩子每天都戴著口罩在學校,也是一件很殘酷的事。別說孩子堅持不住,當老師的也沒幾人能做到。

就是大家齊心協力,戴一臉痘痘也堅持不摘下口罩,可是誰又能保證孩子不會發燒感冒?春季,本來就是流感高發季節。到時幾個孩子發燒,會不會這個班,或者這個學校突然停課?


開學?還是不開學

就是學校不停課,生病的孩子肯定不讓進校的。那時,這些孩子連網課都聽不到了,又該怎麼辦呢?

到那時有的孩子上課,有的孩子不上課,對於高三和初三的學生來說,那真叫不公平。

現在城裡鄉下都是網課,全省統一名師授課,無師資力量的差別,感覺這才是最公平的一次競爭。

其實,我們現在課本,初中的基礎知識點快趕上歐美的高中的基礎知識水平。我朋友姐姐的孩子,成績考不上上海的普通高中,結果上個國際高中學校,高三上學期就被英國名牌大學提前錄取。


開學?還是不開學

學生過度競爭其實都是內戰,傷得都是自己的娃。比如內地的孩子沒有上海北京的孩子活得輕鬆;中國的“眼鏡娃”沒有外國的孩子健康等等。

前天,看到英國有小留學生1.5萬人,其實,這些父母也不是不愛國,大多不想讓一個小孩子被學習累得一點快樂都沒有(但是孩子缺少父母陪伴,也無法健康成長)。

現在我們國家也在減負,可是學生多名校少,競爭還是那麼激烈。如果不是疫情,線下不知道多少補習班在熱火朝天進行?

老子說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疫情也讓中國教育有機會嘗試一次“特別”的公平競爭。


開學?還是不開學

但是有些家長卻時時刻刻想開學:不想付出也不想陪伴,只想自己享受的家長有之;掙錢第一,孩子教育都是老師的事有之;自己管不住熊孩子,要瘋要跳河更是有之——

只要孩子回到學校,都萬事大吉了:調皮搗蛋是班主任的事;生病了也是學校的事;孩子考好不一定感激老師,考不好肯定是老師的問題——

現在日本就有決心推遲奧運會,我們內地人口大省,真不必跟著青海省(他們地廣地廣人稀學生少,比較好管)急著開學。


開學?還是不開學

安徽和河南也不要和江浙學(人家全省從小學到高中幾乎都是寄宿制,易管理)。每個省每個地區都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再做具體安排。

再說父母看著都不學的學生,你以為課堂上就會聽課?就會考出好成績?

我們不如利用這次疫情,讓學生、家長、教育者都好好反思:今後如何更好地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愉悅、一種自律、一種終身的事——

反思反思:如何更好地處理學生、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學生、家長和老師如何更正確地去看待成績和身心健康成長的問題?


開學?還是不開學

就讓疫情下的網課成為我們教育的一個良好的分水嶺。在風雲變幻的世界面前,讓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有一個更好的結合點。讓我們的教育,向著更人性、更公平、更科學的方向發展——

所以,現在我們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不要過多地為“開學,還是不開學”去過度焦慮,而是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精神——好好跟著名師安心學好網課!


開學?還是不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