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急需解決的三農問題都有哪些呢?

新大風歌


“三農“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三農”問題是近十多年來農村經濟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不斷被重視和著力解決的問題,特別是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此目標的關鍵問題是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其中農民收入問題是三者中的根本性問題,在2006年,我國廢除了延續2600年的“皇糧國稅”。可見我國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度。“三農問題”的產生與存在的原因不僅僅在“三農”本身,而是宏觀經濟發展中階段性矛盾的必然產物。

“三農”問題 耕地面積減少 糧食 農民增收 農民補貼 非農業收入 農村民主

正文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解放以來,我國曆屆政府都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經過50多年社會各界的艱苦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僅用世界上不足7%的耕地養育了世界上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在農村率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代表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調整了我國農業生產組織形式,改善了我國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尤其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經表決決定,自次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這意味著9億中國農民將依法徹底告別延續了2600年的“皇糧國稅”。但是仍出現了一些關乎“三農”的問題亟待解決。

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問題:

1. 耕地面積和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大幅度減少。

2. 短期內農作物的單產難以有大的突破。,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村農家肥明顯不足,長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地大面積板結,土壤條件惡化,不利於農作物生長。

3. 農產品總產量有逐步降低的趨勢。

4. 農產品的價格較長時間持續地低迷。

5.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質量問題日漸突出。

6. 農產品的生產成本有所增加。近年來,由於主要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農民的稅費負擔加重,致使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

7. 農民的農業收入普遍減少。近年來,由於主要農產品的價格一直低迷,農產品的總產量有所減少,主要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

8. 農民的非農業收入靠農民自身的力量在短期內很難有較大的增長。

9. 農民的收入偏低,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

10. 不同區域之間農民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11. 現有農田的分配方式不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12. 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在農村推廣起來非常艱難。

13. 個別地區村幹部素質比較差,幹群關係比較緊張。

14. 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遇到了資金、技術和管理的嚴峻挑戰。

15. 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解決途徑:

一、政府應立即採取措施,保護好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寶貴的耕地。

1.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必將會進一步發展。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對現行的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設計規範進行修改,將如何優化線路設計從而減少對農田的佔用特別是對良田的佔用的內容納入設計規範。

2. 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提倡農民對比較適宜農作物生長的荒地進行開墾並在相關政策上給予優惠。

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作物單產水平。儘量推廣機耕和深耕耕作方式,結合“秸稈還田”增加農家肥施用量,從而改善土壤條件。

三、國家應加強農產品價格的宏觀調控,保持農產品價格平穩,既要防止“穀賤傷農”,又要防止通貨膨脹。

1.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的價格主要受其供求關係和價值規律支配。國家可以採取經濟和財政手段對農產品的價格進行必要的宏觀調控,保持農產品價格基本平穩或適度上漲,防止“穀賤傷農”,同時也要防止農產品的價格短期內大幅度上漲。。

四、國家應繼續加強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質量的長期控制管理,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1. 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質量的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需要各級政府和各個相關部門的長期密切配合,才能抓緊抓好。

2. 國家應該繼續加強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質量的長期控制管理,依法打擊不法奸商的投機欺詐行為,從而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五、積極發展農村第二和第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非農業收入。

1. 政府應積極採取措施,幫助農民解決現有鄉鎮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問題,、結合產品結構調整,利用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支持農民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以提高農產品的經濟附加值。

2. 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小城鎮個體工商戶的發展,繁榮小城鎮商品經濟,從而帶動周邊農村的經濟發展。

3. 加強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堅決取締農民進城務工的歧視性規定,改善農民進城務工的宏觀環境,保障進城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農民進城務工的工資性收入能按時足額髮放。

4. 在全國範圍內逐步建立開放統一的農產品市場體系,構築農產品營銷網絡,開闢農產品綠色通道,在農村、城鎮設立農產品營銷主體。

六、規範農村村民委員會民主選舉,選拔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幹部隊伍。

1. 教育廣大農村村民認真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選舉有一定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能夠公開、公平、公正地處理村務問題,能夠帶領廣大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村民擔任村民委員會幹部。

2. 充分發揮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領導和指導村民委員會做好工作。

七、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投入,改善農村公共服務條件,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1. 採用靈活多樣的籌資模式,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進一步改善農村交通、通訊、電力、廣播電視、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條件。

2. 政府應考慮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冬季集中供暖模式,實屬利國利民之舉。

總之,目前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比較低,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0%左右,是我國最大的一個社會群體。政府對“三農”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積極採取措施著手解決或幫助農民解決,否則會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影響我國社會的長期繁榮穩定。

參考文獻:

江澤民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A) 十六大報告輔導讀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張英 李龍 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 (J)

陳錫文 農業結構調整不能忽視的糧食生產 (J) 中國供銷商情 2002 (9)

《農家之友•現代農業研究》徵收09年6期的稿件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010 年修訂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廖延和1974


目前急需解決的三農問題都有哪些?

改革開放三四十年以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吃不飽到溫飽,再到全面小康,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徹底解決了幾千年以來始終困繞“吃飯難”的困局,這不得不說是得益於中央對“三農”政策的關注與支持。

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現行的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的生產經營模式,已經逐漸不適應當前農村的實際發展需求,尤其是農民增收難已經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已成為眾多學者及專家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本人以當前我國“三農”急需解決的收入農民問題為切入點,淺談如何破解增收難的問題。

增收難是我國當前急需解決“三農”問題的首要難題。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曾嘗試過多種生產經營模式,吃過大鍋飯,搞過大躍進,但是事實證明,皆違揹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後來,中央出臺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程度上激活了農村的潛力,在短時間裡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解決了吃不飽的問題。然而,隨著改革改放的深入,加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以家庭為單位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越來越成為產業化經營的阻力,已經無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更是成為農民持續增收難的主要問題。

如何破解?筆者認為,應該成立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增加農民收入的長效機制,啟用“企業十農戶十市場”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由龍頭企業牽頭,負責提供技術、資金及運營管理,農民以土地出租或入股,提供勞動力獲取工資等多種合作入股模式。


新時期扶貧工作者


目前急需解決的三農問題都有哪些呢?

現在國家正在大規模推行農村制度改革,農村社會處在從傳統農村向新型鄉村社會過渡的階段。這時候各種三農問題,農村社會的各種各樣的矛盾異常突出,實在是說不盡的紛亂複雜。我只就大的方面把幾種主要的矛盾說一下。



第一,現在從事農業的主體已經是50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面臨著馬上幹不動活了,子女又不在身邊,老年生活無所依靠,把土地看作是唯一的生活保障,叫做保命田!國家要想順利地推進土地制度改革,想讓農民們無後顧之憂的放心地把土地流轉出去或退出承包權,就必須妥善的解決好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


第二,多年來國家農業政策方向不明朗,造成人們對農業發展沒有信心。農村的人口,資金都已經嚴重外流。如今農業已經面臨著後繼無人,發展無力的局面。現在農村社會上到鄉鎮政府,下到個體農戶都沒有長遠的打算。沒有人敢在農業上投資,誰也不知道兩三年以後會變成什麼樣!要想增加人們投資農業的信心光靠補貼貸款是不行的,必須要增加農業利潤空間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局面。

第三,農產品的滯銷,賣難現象太嚴重了!打通從田間地頭到消費市場的物流通道,建立連接終端市場和農村農民的信息平臺,對調整種植結構和農民增收至關重要,任務非常的緊迫。目前絕大部分農村的農民和打算回鄉的農民工都不知道在農村能幹什麼。雖然國家鼓勵退出主糧作物種植,可退出之後就只有撂荒,別無選擇。農村的貧困戶想要脫貧的致富項目非常少,在農村小規模的服裝手套加工,每天工資十幾塊,二三十塊錢都有大量的農村婦女在幹,因為掙錢的道路太難找了,沒辦法!至少能掙出當天的飯錢!



以上是我親身感受到的農村最現實的社會矛盾。這三個問題是農村所有現象的根源,要是不能得到解決,真不知道三年以後農村會變成什麼樣子!很可能就沒有人了!


彬彬說三農


眼前最緊迫的需要解決的是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這是拖不起的問題,農村老人在建國初期為祖國的建設付出了他們的青春,他們毫無怨言,我們不能熟視無睹,對他們在為祖國拔窮根時出大力、流大汗充耳不聞,把他們遺忘在角落裡,按道理說應該是誰交社保誰領養老金,這個道理沒錯,可是他們年輕時國家沒有交社保這回事,後來國家號召交社保時他們己超過六十歲,難道應該應該被遺忘嗎?


王善烈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現在國家正在大規模推行農村制度改革,農村社會處在從傳統農村向新型鄉村社會過渡的階段。這時候各種三農問題,農村社會的各種各樣的矛盾異常突出,實在是說不盡的紛亂複雜。我只就大的方面把幾種主要的矛盾說一下。

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測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

農業問題,主要是農業產業化的問題。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形態,農業的購銷體制不暢是農業不能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常常聽到農民兄弟抱怨種了東西賣不出去或賣得過於低廉,根子在沒有遵循市場規律。

產供銷形成一條龍是當前農業在市場經濟中大有作為的一著好棋,黨和政府在創設“產―供―銷”鏈條的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農業產業化的另一個問題是中國農業目前基本上屬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沒有形成規模經濟。加入世貿組織後,如何應對國外的集約型農業的挑戰?這將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面臨的嚴峻問題。從現在看來,目前中國應在解放剩餘勞動力的同時,通過加快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拋棄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迎接入世挑戰。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信陽大頭兄


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4cc5559091f4577a1df9e50c1819d83\

鄭少創業


農業、農村、農民是我國今後較長時間內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地域廣大,地理環境、氣候等複雜多樣,三農發展首先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謀求發展,其次,人的思維觀念的改變是決定發展的重要因素。要讓農民學文化,學科學知識,讓現代信息、現代前沿科技等分子佔領他們的大腦中樞,更新人的思維比更新工具更有前景;三農的發展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政府與政策的支持。政府要給農民充足、寬鬆的發展空間,政策不打折扣,工作做實做細,“鋪路架橋”當好先鋒與後勤兵;三農的發展需要社會多方支援

,聚四面八方之力,興三農之大業。

相信,不遠的將來,中國農村丶中國農民將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世界東方!


語言的故事


在我國,三農一直是國家以及人名重點關注的,畢竟有那麼多農民,在2019中央一號文件是自2004年起連續第16個聚焦“三農”問題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提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足以見得國家對三農的重視,而目前存在那些問題呢?

1、農民土地佔有量問題。承包責任制,雖然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農業人均佔有的土地數量太少,對生產力的根本提高和農業機械化形成了制約。在這種情形下,即使將農業稅和農業以來的附加稅全部免除,也無法從根本上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況。因此,要想解決農民的富裕問題,對土地的佔有必須達到一定數量。

2、農業人口數量的問題。現在農村裡都是幾個老人在哪裡種田,儘管目前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城市人口急劇擴張,但並不有改變農業總人口增長的趨勢。

3、土地資源的稀缺與土地浪費的嚴重問題。目前土地為國家所有,在農村,一方面是可耕地在減少,另一方面農村人口不斷增加,宅基地相應擴大,導致對於土地資料嚴重浪費。他最後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嘗試性方案,即將較小的村落向較大的村落集中,減少宅基地對土地資源造成的浪費。但他也指出這一方法難度很大。

"三農問題"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的必然產物,相信在國家的帶領下,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吃喝玩樂一鍋端


農村三農問題需要政府政策的,,如機耕路,水利修築,田地整合一起招租給耕作大戶的?然後是政府政策下放補帖與代收農產品?鄭


用戶53280585725


主要社‎會群體的總‎體弱勢化 ‎首先是農村‎的日益貧困‎化趨勢。雖‎然經過“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實‎施,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從90年代‎初的800‎0萬下降到‎90年代末‎的3000‎萬(按人年‎均收入62‎5元計),‎但是還有約‎2017萬‎人處在溫飽‎線的邊緣,‎若按照聯合‎國人均每天‎1美元收入‎的貧困線計‎算(相當於‎農村年人均‎收入的水平‎),貧困人‎口則更多。‎而且,農村‎的相對貧困‎人口在90‎年代迅速增‎加,成為目‎前農村貧困‎化的主要問‎題。以反映‎貧富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數計算,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報告,‎農村的基尼‎係數由19‎78年的0‎.2124‎擴大到0.‎3361,‎遠遠大於城‎市的增幅(‎0.16-‎0.295‎)。若按照‎世界銀行的‎數字,19‎99年全國‎按人均收入‎計算的基尼‎係數就已達‎0.456‎。如果後者‎更符合這些‎年貧富差距‎擴大的實際‎感覺,以此‎為參照,農‎村的基尼系‎數應該超過‎0.5的官方警戒線了‎‎。

‎ 其次,農‎村的生存狀‎況惡化。一‎方面,由於‎農村縣鄉財‎政體制和政‎治體制之間‎的不協調,‎90年代以‎來,全國範‎圍內縣、鄉‎兩級地方政‎府出現普遍‎的財政危機‎,並最終轉‎嫁為各種稅‎、費、攤派‎的農民負擔‎,結果不僅‎造成農村的‎進一步貧困‎化,而且導‎致統治形態‎趨於暴力化‎,農民實際‎日常生存條‎件惡化。也‎正因為此,‎基層幹部隊‎伍出現債權‎人化,日益‎異化基層政‎府的性質和‎農村基本經‎濟政策,導‎致幹群關係‎惡化。同時‎因農民缺乏‎自身的基層‎組織和政治‎代表,在農‎民個體與政‎府之間幾乎‎沒有任何有‎組織的、有‎意義的緩衝‎,他們原本‎已很有限的‎合法權益也‎因此根本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尤其‎在貧困地區‎,農村正常‎的社會秩序‎受到嚴重影‎響,村級自‎治基本上失‎去意義。另‎一方面,因‎現有的土地‎制度難以繼‎續支撐農業‎增長和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民的風‎險水平上升‎,自我保障‎能力下降。‎這等於強迫‎農民僅僅依‎賴人均有限‎的土地,在‎承擔種植成‎本、口糧和‎各種稅費攤‎派後,還要‎內部化所有‎的市場風險‎、自然風險‎和生命風險‎。反觀小農‎經濟時代,‎如果風調雨‎順、租佃關‎系穩定、捐‎稅合理,農‎民或可溫飽‎。然而進入‎21世紀,‎我們看到農‎村人均佔有‎耕地不斷下‎降,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價格均‎缺乏適當的‎法律制度保‎護,同時農‎民教育、醫‎療支出上升‎等社會生存‎條件逐步惡‎化。在這種‎形勢下,本‎來就已經開‎發過度、負‎荷過重的土‎地還能為農‎民提供什麼‎保障呢,這‎就使得農村‎社會危機更‎加動盪。 ‎

‎解決農村問‎題是中國建‎設事業成敗‎的關鍵。我‎國農村雖然‎有局部的繁‎榮,但在國‎際和國內市‎場經濟的雙‎重擠壓下,‎中國農村處‎在破產的邊‎緣,孕育著‎社會、經濟‎、和政治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