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園隨筆》之二十五(山西靈丘)

富國爹的“傳奇"

——故鄉人物傳略

《鬱園隨筆》之二十五(山西靈丘)


富國爹活著的時候,雖大字不識幾籮筐,卻能說會道,指物見景作詩,張口就來。村裡人都說他天生長了一張好嘴,要不是因為窮沒受過正規教育給耽擱了,說不定能成為一位名符其實的詩人。

說起這,富國爹還倒真得不含糊,再次和村裡的幾個老人聊天時,拿出一張幾十年前和趙樹理合影的已泛黃的照片,自豪地亮在眾人的眼前。

"老哥,別人或許不清楚,但你知道吧,六十年代初,我作為農民詩人代表,參加省裡的那一場文學座談會,就是那次與趙老合影的!"

富國爹年已七十,說話已有些前言不搭後語,至於那幾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只認為他又在吹牛皮,對他的話置之不理,

富國爹見自己拿出這樣珍寶級的證物,仍不能讓這幾個經常閒侃的老傢伙信服,只得哀嘆一聲"跟你們說不來!",便蹣跚著遠去了。

其實聽父親講,富國爹還真是煞有那麼一回事。六十年代初期,縣裡讓舉薦工農兵詩人,我村舉薦的富國爹竟榜上有名,這讓從小就想當詩人的富國爹驕傲上一陣子。回來時,眾人看見他穿一身藍色中山服,挎著一個軍用書包,繫上一條白羊肚,末了在眾人的央求之下,拿出一張二寸見方的黑白照片,讓眾人委實羨慕過一陣子。

富國爹說話不打草稿,細聽還真是有詩一般的韻味。一次富國爹到村裡的小賣部買東西,店主秀山見了他老早就喊起來,"德功叔,今早上現進的豬肉,新鮮的,您不來點?"

富國爹抬頭打量了半天案上的肉,放下這塊,又拿起那塊,末了擦擦手,遺憾地說"不錯,不錯,可是‘有心買你兩三斤,經濟困難不稱心!’"

這已是很早以前的舊事,村裡都家喻戶曉的。

七十年代初期,富國爹和村人一起參加農田基本建設,還不到中午,眾人就感到累了,坐到一個土塄上休息,這時有人興起,叫富國爹來兩句,富國爹把鐵鍬一放,屁股還沒坐下來,詩就出口了,"社員領那七兩糧,拄鐵鍬靠著牆;幹部領那七兩糧,又娶媳婦又蓋房!″弄得眾人都歡笑起來。

富國爹還善於做"諷喻詩”,用於鞭斥村民醜惡的民風民俗,警示後人。村裡有個老漢叫王修,生了七八個兒子,把兒子養大了,他亦老了,幹活幹不動了,只得和老婆靠換豆腐餵豬過日子,幾個兒子好賭,外債欠下了一屁股。村裡幾個老人私下聊天,剛說了幾句,卻被富國爹聽到耳裡,隨口接上:

大夢二壯帶三虎,

家中全靠老王修;

老倆口,活不斷,

腰痠背痛直冒汗。

肥豬餵了七八口,

不及大夢二壯輸!

誰知這話竟還是傳到大夢耳裡,見了富國爹,把煙奉上,"德功叔,您還是饒了我兄弟吧,全村誰不知道您一張好嘴,我戒了還不行嗎?"

事後那大夢還真戒了賭,連二壯也被他帶到山上幹活,不久混得真個是盆滿缽盈的。人們說他們兄弟倆全靠當初富國爹的教化。現在村裡有人不孝,還有人戲笑說"你還真讓富國爹給你編個曲教育你一下?"

富國爹活了七十二歲,送路那天,大夢和二壯來燒紙,還給富國拿來一套一人高的音響,放在富國爹的靈旁。奇怪的是音響放得不是哀樂,而是由知名主持人誦讀的唐詩宋詞,在夜深的時候,在村上空傳得老遠!

《鬱園隨筆》之二十五(山西靈丘)

劉富田,網名鬱園一叟,雲中一翁,中小學高級教師,有散文、詩歌、小說、論文等在《中國詩賦》、《中外散文詩歌精選》《中國三峽》、《中小學名師談師德師風》、《中國當代詩詞精選》、《雲州文苑》、《火山文化》、《大同日報》、《大同晚報》、《中年原創文學》、《詩雨晴文學》等刊物和公眾平臺刊登發表,曾獲第八屆"成龍杯"全國中小學學生作文大賽優秀作文指導獎一等獎,散文《塞北之春》獲第六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