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燕、韓、趙、魏、齊”戰國七雄當時的都城,都是現在哪?有何依據?

吃貨史


春秋戰國時期,曾有上百個諸侯國,後來由於戰國七雄第一雄,鄭莊公開了一個壞頭,也是諸侯國之間開始了兼併戰爭,到了戰國後期只剩下了七個最為強大的國家,那麼就是秦、楚、燕、趙、韓、齊、魏。

先從戰國最先崛起的魏國來說,魏國的魏武卒區區幾萬人殺的秦國幾十萬人丟盔卸甲,佔據了秦國的河西之地,自此延續了上百年的中原霸主之地位。


都城:安邑後遷至大梁。

第二個楚國,人口最多,版圖最大的國家。

楚國強盛之時,霸道無匹,為了能夠合法的吞併諸侯國,自稱為蠻族之人,結果就是楚國統一了南方,人口、版圖最大,然而為了統治之便利,因此也是遷都最為頻繁的一個國家,是最有希望統一天下之國。

都城:丹陽,後來搬遷到郢城,陳都、壽春等 。


第三個秦國,從一邊陲小國,從來夢想著兵出中原,歷百年之艱辛,奮六世之餘烈,成天下第一強國,出關一統天下山河。

都城:雍都,咸陽。

趙國,於危難之際,武王橫空出世,胡服騎射,打造中原第一支騎兵部隊,北擊林胡,東並中山,西拒秦國,為戰國末年唯一能與秦之虎狼相抗衡的國家。

都城:晉陽,中牟,邯鄲,信都。


齊國,據中原最為富饒之土地,為中原最為富裕之國度,然自田氏代齊,齊國沉溺於聲色之間,最後屈辱滅國。

都城:淄博(臨淄)

韓國,自三家分晉後,便一直是三家種最弱的一股,且被秦、楚、魏三國圍困於中,擴無可擴,處三國亂戰之地,基本決定了韓國不可能崛起。

都城:陽翟、新鄭 。

最後是燕國,地處中原之北,北有遊牧民族的侵擾,南有趙、齊阻隔,國祚822年,然確實戰國七雄最為弱小的一方,土地貧瘠,人口稀少。

都城:薊。


這個歷史很正


1、秦都咸陽,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省咸陽市。

2、楚都郢城,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江陵縣紀南城。

3、燕都薊城,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市。

4、韓都新鄭,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新鄭市。

5、趙都邯鄲,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邯鄲市。

6、魏都大梁,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開封市。

7、齊都臨淄,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淄博市。


大秦鐵鷹劍士


“秦、楚、燕、韓、趙、魏、齊”戰國七雄當時的都城,秦國都城咸陽,楚國都城郢都,燕國都城薊城,韓國都城新鄭,趙國都城邯鄲,魏國都城大梁,齊國都城臨淄,這七座都城的現址,有些無爭議,有些早年有爭議的,近年來都被陸續考證出來,並有遺址出土,所以戰國七雄都城基本確定。

秦國都城咸陽,這個沒啥問題,因為咸陽至今還在,當年秦國幾經遷都,最後秦孝公定都於此,並取名咸陽。另一個考證是否為都城,很簡單,一是附近是否有諸侯級大墓群,二是否有宮殿遺址,剛好,咸陽東郊秦墓,就是整個戰國時期的秦諸侯墓,一百多座,在今天咸陽渭城區也發掘了都城遺址。

楚國都城郢都,這個以前有點爭議,因為楚國也因地理或戰爭數次遷都,丹陽、壽春、江陵都曾為都城,但建都時間最久的,達400多年,並在戰國時期的是郢都,位於今天的荊州市境內,此地有紀山,城在紀山以南,又稱“紀南城”,剛好,上世紀50年代就發掘有楚國郢都的遺址,紀山附近又有紀山楚墓群,二百多座。

燕國都城薊城,這個以前也有爭議,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境內,燕國為抵禦北方入侵,弄了幾個政權中心,也數次遷都,分為上都、中都、下都,但現在考證出,這幾個都城都在今天北京市境內,而存在時間最久的都城就是薊城,在今天宣武區,燕國諸侯墓群在北京琉璃河一帶。

韓國都城新鄭,也就是今天河南新鄭市,早年新鄭就是夏都,後為鄭國都城,韓國滅鄭,就把都城遷於此,在今天新鄭市城關附近,發掘有鄭國與韓國的國都遺址,稱為鄭韓故城,新鄭周圍共有28處韓諸侯墓葬群。

趙國都城邯鄲,當然是今天的河北邯鄲,也是我國幾千年來唯一沒改過名字的城市,邯鄲,也發掘有趙王城遺址,邯鄲周邊有趙諸侯墓葬群。

魏國都城大梁,今天的河南開封,魏國早期在山西和河南交界一帶,魏諸侯墓群也在輝縣,後被晉國所滅,國雖滅魏人還在,後來三家分晉,魏人重建魏國,魏惠王又遷都大梁,由於歷史上開封屢遭黃河氾濫,大梁遺址和墓葬群均被深埋地下幾十米,但大梁就是開封是毋庸置疑的。

齊國都城臨淄,今天的山東淄博市,現在淄博市臨淄區發掘有臨淄齊國故城,田齊王陵幾十座也在此。


圖文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齊國

齊國是戰國七雄中實力前三的強國之一。

齊國的領土大概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河北省一部。

齊國的首都叫做臨淄,就是今天的山東淄博東北部,有800年的歷史,直到被秦國消滅。

楚國

楚國也是戰國七雄實力前三的強國。

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楚國最初的地盤主要是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部,後期擴大到江蘇、浙江一部,國土面積相當遼闊。

楚國最初的首都是丹陽,後來搬遷到郢城。

其中郢城作為首都時間最長,有400多年。

郢城大概是今天湖北省江陵紀南城,直到被秦軍白起擊潰,被迫遷都。

秦國

秦國是戰國七雄之首,國土大概是今天的陝西、甘肅一帶。

當時陝西的關中平原是中國最適合農耕的地區,糧食產量極高。

秦國首都是咸陽,也就是今天陝西省咸陽市東北,作為首都有100多年的時間。

在秦國後期,秦國地盤擴充到四川,實力又大為增加。

趙國

趙國是僅次於上面3個國家的強國,因常年和匈奴等遊牧民族作戰,軍隊頗有戰鬥力。

趙國的領土就是今天山西、內蒙古、河北一帶。

他的首都是邯鄲,也就是今天河北省邯鄲市。

邯鄲的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就是一座大城市,趙國在邯鄲建都長達150多年,直到被秦國消滅。

魏國

魏國本來是戰國七雄最早的霸主,君主為姬姓。

該國以重步兵雄霸天下,一度無人能敵。

魏國的領土包括陝西和河南省一部,首都叫做大梁,也就是今天河南省開封市西北。

大梁作為首都有140年,直到被秦國大軍引水攻破。


韓國

韓國的領土是今天的河南、山西一部,首都新鄭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鄭縣。

韓國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

燕國

燕國是戰國七雄最靠北的國家,包括今天河北、內蒙古、遼寧各一部。

燕國的首都叫做薊城,在今天北京城西南。


薩沙


一、秦國九移國都,最終定都咸陽(在現在的陝西省咸陽市以東及西安以西)
秦帝國,在完成統一大業前,九次遷移,定都九地,分別是西垂(今甘肅東南)、秦邑(今甘肅清水縣、張家川縣)、汧邑(今陝西隴縣南)、汧渭之會(今陝西眉縣東北)、平陽(今陝西眉縣西)、雍城(今陝西鳳翔縣內)、涇陽(陝西涇陽縣北)、櫟陽(今陝西臨潼縣北)、公元前359年,秦孝公移都集政治經濟軍事戰略優勢於一身的寶地——咸陽。
二、楚國也多次遷都,最終定都郢(今安徽省壽縣)
楚國也多次遷都,但是不管遷都到何處都城都叫郢城有七座:
1、丹陽:熊繹始居於此,在今河南省淅川縣;2、郢都:楚文王(一說楚武王)自丹陽遷於此,在湖北省荊沙西北。3、鄀都:楚昭王自郢遷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東南。4、鄢都:楚惠王曾居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5、陳都: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於此,在今河南淮陽。6、巨陽:楚考烈王十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7、壽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壽縣。
三、燕國都城長期穩定,為薊 (今北京市西南房山區)
公元前7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併薊國後,建都薊(今北京市西南房山區)。此後薊一直作為燕國的都城。
四、韓國最終的都城是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韓國早期的都城是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掉鄭國後遷都到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五、趙國多次遷都,最終遷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
戰國時期趙國的國都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後遷都中牟邑(今河南省鶴壁市),最後遷至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六、魏國都城最終定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魏國早期都城為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魏惠王在位時,魏國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北)遷到了大梁(今河南開封)。自此之後,魏國一直以大梁作為都城,所以魏國又被稱之為“梁國”。
七、齊國都城基本穩定,長期定都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齊國長期定都營丘(後改名臨淄),後來為了躲避東方萊夷侵擾,被迫遷都薄姑(今博興縣境內)。公元前859年,七世獻公率營丘人殺其兄胡公,返都營丘。因臨淄水,故更名臨淄。此後臨淄一直作為齊國的都城。

比爾吉沃特養爹人


秦國都城的變遷

一、前403年—前383年,秦國以涇陽為都,今陝西涇陽縣。

二、公元前383年,秦獻公將秦國都城東遷至櫟陽。前383年—前350年,秦國以櫟陽為都,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

三、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秦國的都城從櫟陽搬遷到了咸陽。前350年—前221年,秦國以咸陽為都,今陝西省咸陽市。


齊國都城的變遷

一、前403年—前221年,齊國以臨淄為都,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注:在五國伐齊之戰中,齊國都城臨淄被燕國佔領,當時的齊國以莒為臨時的都城。

楚國都城的變遷

一、前403年—前278年,楚國以郢為都城,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二、前278年由於秦軍攻破了楚國都城郢,楚國被迫遷都於陳城。前278年—前241年,楚國以陳城為都城,在今河南省淮陽。

三、由於楚考烈王組織的伐秦之戰失敗,為了避秦軍的鋒芒,在前241年東遷到了壽春。前241—前223年,楚國以壽春為都城,今安微省壽縣。

燕國都城的變遷

一、前403年—前222年,燕國以薊城為都城,今北京市房山區。

韓國都城的變遷

一、前403年—前375年,韓國以陽翟為都城,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

二、前375年,韓哀侯滅掉了鄭國,將國都遷到了原來鄭國的都城新鄭。前375年—前230年,韓國以新鄭為都城,今河南省鄭州市。

趙國都城的變遷

一、前403年—前386年,趙國以中牟為都城,今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二、前386年,趙國將中牟遷國都於邯鄲。前386年—前228年,趙國以邯鄲為都城,今河北省邯鄲市。

魏國都城的變遷

一、前403年—前361年,魏國以安邑為都城,今山西省夏縣。之後到前225年,秦國滅亡魏國一直以大梁為都城,今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有關魏國何時遷都大梁的問題,歷史學界一直有爭論,分別有魏惠王六年(前364年)、九年(前361年)、三十一年(前339年)三個不同的版本。


浮沉的歷史


戰國時期起於三家分晉,後有田氏代齊,形成了秦、楚、齊、燕、韓、趙、魏戰國七雄,這七雄之中只有楚國是南方霸主,因此戰國七雄的都城也基本集中在北方。


齊國都城:臨淄



戰國時期的齊國和春秋時期的齊國是不一樣的,但齊國的都城所在並沒有什麼變化。春秋時期,齊國即定都於臨淄,即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胡公時期,齊國曾遷都臨淄城西北五十里的薄姑。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齊之後,又把都城遷回臨淄,此後齊國便一直以臨淄為國都。

燕國都城:薊、臨易



燕國的始祖是周朝宗室召公奭,周朝建立後被周武王分封在薊地(今北京)。自公元前七世紀起燕國開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併了堯的後裔建立的薊國之後,建都於薊(今北京)。

公元前七世紀時,匈奴的一支山戎先後南下攻伐鄭、燕、齊等國,燕桓侯為躲避山戎的侵擾被迫遷都於臨易(今河北容城),自燕襄公元年(前657年)始遷回薊城。

趙國都城:晉陽、邯鄲



三家分晉瓦解了晉國,誕生了七雄中的韓、趙魏三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趙烈侯趙籍為侯,趙國正式建立。趙國最初國都建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前425年又遷都中牟(今河南鶴壁),前386年年趙國再一次遷都,趙敬侯將國都遷到邯鄲(今河北邯鄲),此後直至趙國滅亡都定都於此。另外,前372年趙成侯還立邢為信都(今河北邢臺)作為趙國的別都。

魏國都城:安邑、大梁



魏國,成立於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魏國建立。公元前343年魏武侯之子魏惠王稱王,公元前225年魏國為秦國所滅,共立國179年。魏國原定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後直至滅亡都定都於此,魏國別稱叫梁國。

韓國都城:陽翟、新鄭



同樣是三家分晉後建立的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中實力最弱的國家,公元前230為秦國所滅。韓國最初定都於陽翟(今河南禹州)。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掉鄭國之後,又將都城從陽翟遷至新鄭(今河南新鄭)。

楚國都城:郢都、陳都、壽春等



楚國是戰國七雄中唯一位於南方的大國,楚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楚人首領熊繹於周成王時期被封為子爵,建立楚國。楚國最初定都於丹陽,後楚文王又將都城遷至郢都(今湖北省荊沙西北)。楚昭王時期再一次遷都鄀都(今今湖北省宜城東南)。楚惠王時期又遷都鄢都(今湖北省宜城)。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於陳都(今河南淮陽)。楚考烈王十年遷於巨陽(今安徽省阜陽市北)。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又遷於壽春(今安徽省壽縣)。

秦國都城:秦邑、雍城、咸陽等



戰國七雄的終極贏家秦國,都城同樣幾易其更。秦國的先祖秦非子因為養馬有功而被周孝王封為附庸國,最初定都於秦邑(今甘肅天水市清水縣)。此後在不斷的對外擴張過程中,秦國的都城也在不斷變化,先後又分別定都於汧邑(今陝西隴縣南)、汧渭之會(今陝西眉縣東北)、平陽(今陝西眉縣西)、雍城(今陝西鳳翔縣內)、涇陽(陝西涇陽縣北)、櫟陽(今陝西臨潼縣北),直到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才正式把國都定在咸陽(今陝西西安咸陽),一直到秦統一六國,咸陽都是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大國布衣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

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的爭奪戰,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存實亡。

三家分晉後,七個最強的諸侯國的格局正式形成,也就歷史學家口裡的“戰國七雄”:秦國、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


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故稱“山東六國”。咱們知道秦王嬴政滅六國統一天下,後來秦又被劉邦所滅,戰國七雄無一雄存在。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那麼戰國七雄的首都今安在?還有沒有證據證明它們的歷史蹤跡呢?

咱們先從秦國開始來看

戰國七雄中秦國都城:

這時的秦國多次遷都:為了擺脫舊貴族勢力,前419年從雍(今鳳翔)遷到涇陽(今陝西涇陽西北) ; 2、前338年,為了擴張的需要,“北卻戎狄、東通三晉”,滅魏國,從涇陽遷到櫟陽(今陝西富平東南) ;3、為取得地理優勢,加速一統天下的步伐,於前350年從櫟陽遷到咸陽直至秦朝滅亡。 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這裡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文物景點繁多,竟達4951處。



齊國都城:

臨淄 ,春秋時期,齊國的都城在臨淄,即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中部的齊都鎮,地處臨淄區的西面和北面,北至古城村北,西依系水(即泥河),東臨淄河,南至西關村南。齊國是“戰國七雄”裡沒有往遠地方遷過都的國家,800多年來他它都一直以淄博市一帶為都城。 自從周武王封姜太公營丘(今淄博),齊國的國都就定在這兒了;前866年,齊胡公曾遷都到薄姑(今臨淄北桓臺一帶),7年後齊獻公復都營丘,改名為“臨淄”,一直到齊國滅亡。至今臨淄齊國故城保存完整,地上地下有大量文物。



燕國都城:

燕國最早的國王是周武王的弟弟燕召公的長子。公元前七世紀燕國吞併薊國後,建都薊(今北京市)。後來因北方的遊牧民族山戎先後南下攻伐鄭、燕、齊等國,為了躲避這件事,遊牧民族的侵擾,燕桓侯只好迫遷都臨易(今河北容城)。自燕襄公元年(前657年)始遷回薊城。燕國國祚822年,在諸侯列國中始終屬於弱國。


趙國都城:

趙國是一個遷都比較頻繁的國家,曾三次遷都。

趙國第一個都城為晉陽,就在今天的太原西南,地處太原盆地北端。

公元前425年,趙襄子死後讓他的侄子趙浣繼位,就是趙獻子。因被趙襄子的兒子趙恆子趙嘉驅逐,遷都中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鶴壁市西部山城區一代。趙恆子歸天后,趙獻子迴歸,仍以中牟為國都。


公元前387年,趙敬侯即位,兩年後,因朝中動亂,趙敬侯遷都邯,至前222被秦所滅,邯鄲作為趙國國都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

在邯鄲作為趙國國都時,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軍事改革後曾成為強國。趙成侯時期(前355年)趙國還曾設別都信都,位於今邢臺市。在趙魏大戰中,邯鄲失守,趙國堅守信都三年,奪回邯鄲。秦末,趙國復國後就以信都為國都。

魏國都城:

魏國在歷史上曾有兩個都城分別是:安邑、大梁。

早在魏趙韓三家分晉的時候,魏國獲得了河東地區,就是今天的晉西南一帶,都城為安邑(今山西夏縣北)。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國別稱叫梁國。一直到滅亡魏國的國都沒有再遷過。

韓國都城:

韓國有兩個都城分別為:陽翟、新鄭 。

三家分晉後,公元前403年,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鄭州市)。

楚國都城:

楚國遷都非常頻繁,都城繁多,有郢都、陳都、壽春等 。


楚人首領熊繹於周成王時期被封為子爵,建立楚國。楚國最開始的都城是丹陽,後來遷都郢都(今湖北省荊沙西北); 吳王闔閭攻破楚國都城郢都,楚昭王逃亡,遷都於“鄀”(今湖北省宜城東南地區);幾年後楚昭王又遷都“鄢郢”(今湖北江陵、襄陽一帶); 公元前279年,楚頃襄王時,秦軍攻破楚國都城,楚國遷都“陳郢”(今陳楚故城); 楚考烈王時,前253年遷都矩陽(今安徽省阜陽市北); 前241年,遷都壽春(今安徽省六安市壽縣壽春鎮)。 楚國曾經被攻破了兩次國都,主要是為了逃難而遷都。


小姐姐講史


1 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市,原齊國都城即位於現在的淄博市郊區。

2 秦國都城咸陽即現在陝西省西安市,原秦國咸陽位於今西安市郊區。

3 楚國都城郢,即現在湖北江陵、

枝江一帶。戰國時期秦國佔領郢,楚國曾遷都宛,今河南南陽,之後又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

4 燕國初期在易,今河北易縣,後來又遷到薊即現在北京的西南方。

5 韓國都城陽翟即現在河南省禹州市後遷都鄭國的都城,即今天河南新鄭。

6 魏國原都安邑,位於現在山西夏縣,後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

7 趙國都城邯鄲即現在河北省邯鄲市。

這些都是我們現代人通過不斷的考古發掘以及各種史料記載所得到的結果,當然隨著我們考古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們一定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阿杜談古論今


戰國七雄:秦、齊、楚、燕、趙、魏、韓;立國或長或短,國勢或強或弱,所以國都也有多寡之分,下面分別詳細介紹------

秦:周厲王十四年(前844年),原為周王室養馬的秦非子曾孫秦仲,繼承贏秦首領之位。周宣王四年(前824年),秦仲授封大夫,獲得天子賜下的車馬、禮器、家臣資格,正式進入封臣行列。這個時候的贏秦聚集地,被稱為“秦邑”,大致位置在今天甘肅天水一帶,不過是一個大一點的村寨,還不能被稱為城市。

周宣王六年(前822年),秦仲在與西戎作戰中陣亡,子秦莊公繼續奉天子詔命率軍討伐西戎,大破之。周宣王策命秦莊公為“西陲大夫”,而“西垂”(大致在今天的甘肅東南,具體地址不詳),就是秦國曆史上第一個具有都城意義的聚居地。

周幽王六年(前776年),新繼位的秦襄公將贏秦都邑自西垂遷往汧邑(在今天的陝西隴縣),更加接近關中;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犬戎進攻鎬京,周幽王死於驪山。秦襄公與各諸侯出兵救周,並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

為了酬謝秦襄公護衛功勞,周平王將岐山以西原屬於周王室的土地,皆轉封秦,冊立秦襄公為秦伯,至此,秦正式立國,並將國都移往平陽(今陝西眉縣西北)。

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國都城自平陽遷往雍城(今陝西鳳翔),這前幾次遷都,標誌著秦國自西戎蠻荒之地,進入了高度發達的原周室故土。秦也從一個西方小部落,開始逐漸發展為重要的春秋諸侯國,為日後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秦靈公六年(前419年),秦國遷都涇陽(今陝西涇陽),秦國開始大步向東發展。但是秦的宗廟留在雍城,重要的大典也在雍城舉行,這裡依舊是秦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相當於秦國陪都。

秦獻公二年(前383年),秦國再次遷都,這一次直接將國都建在離黃河不遠的櫟陽(今陝西西安閻良區),直面戰國中期天下最強的魏國。秦遷都櫟陽的目的是集中國力,全力開展與魏國爭奪河西的戰爭。而河西之戰,也如秦所願,最終以魏敗秦勝告終,秦國徹底奪取河西。

秦孝公二年(前360年),秦孝公在櫟陽採用商鞅之策,開始變法,秦國因此強大,逐步擁有了壓倒山東六國的軍事優勢,信心大增,不需要再將國都建立在最前沿。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遷都,建都於後世赫赫有名的關中周室豐鎬舊地、渭水之北----咸陽(今陝西咸陽東與西安西北之間)。

在這裡,虎狼秦軍無數次出征,大破山東六國,威震天下,最終在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統六國,混一天下,建立大一統王朝。而咸陽也在秦軍的征途中,揚名四海。

齊:周武王五年(前1044年),周武王封功臣尚父、太公呂望(姜尚)為齊侯,封地東夷故地,建都營丘(今山東淄博臨淄區),齊國立國都於營丘近二百年。

齊胡公二年(前866年),齊胡公遷都薄姑(臨淄以北五十公里、桓臺一帶),但是七年後,因為怨恨胡公遷都,齊人擁立其異母弟公子山(齊獻公),殺胡公,而將國都遷回營丘。齊獻公因營丘臨近淄水,所以改營丘為臨淄,這也是日後延續近七百年的齊國國都。

姜齊康公十四年、田齊太公十四年(前404年),已經掌握齊國實際權力上百年的田氏家族,在首領太公田和操控下,以“嗜酒、無道、怠政”的名義,放逐姜齊康公於海上,僅給予一城作為食邑。田和在齊國自立為主,建立有別於姜齊的田氏齊國,依舊以臨淄為國都。

田齊威王在位時,臨淄城有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彀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是戰國時期天下第一大城,遠超秦咸陽、魏大梁、楚郢都,韓新鄭、燕薊城、趙邯鄲,就連周王室的洛邑,也遠遠不及。

齊湣王十七年(前284年),燕國伐齊,破臨淄,下齊國七十餘城,齊湣王被殺,齊國自此一蹶不振。雖然五年後田單擊敗燕軍恢復疆域,但是齊國元氣大傷,不復當年強盛,臨淄也因此衰敗,失去了往昔的風采。

齊王建四十四年(前221年),秦軍在消滅其餘五國後,轉道攻齊,已經五十年沒有經歷過戰爭的齊國不戰而降,齊國最終也沒有避免滅亡的命運。

秦滅齊後,以齊地置齊郡、琅琊郡,而舊齊都臨淄則成為齊郡郡治,延續二千餘年,今天則是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楚:周文王壯大周室、周武王滅商(前1046年)前後,江淮羋姓季連部落酋長鬻熊率全族投靠周人,為周室附庸。周成王元年(1042年),鬻熊後裔熊繹被周室策命為子爵,稱“楚子”,這是楚國立國的開始。

熊繹立國後,建都邑丹陽,這個地方,現在基本上被確認為河南淅川,這是楚國第一個都城。楚武王三十六年(前704年),楚武王熊通僭越自立為王,這是春秋戰國諸侯中第一個稱王的。

楚文王元年(前689年),楚文王熊貲把國都遷離建都四百年的丹陽,南遷於“郢”,即今天的湖北荊州紀南城。在這裡,楚國大肆攻伐漢江諸姬,擴大疆土,並對抗北方強敵晉國。楚國於此建都近二百年,演繹了“晉楚爭霸”的壯麗風雲。

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吳國國王闔閭親率三萬大軍,逆淮河而上,討伐楚國。在柏舉,吳軍擊潰楚軍,然後五戰五勝,於冬十一月攻克郢都,楚昭王倉皇出逃。吳軍在郢都大肆劫掠,破壞楚國宗廟宮室,三百年楚國國都幾乎被蕩平。

楚昭王十二年(前504年),在秦國協助下,楚軍擊退吳軍,恢復疆域。因郢都殘破,一時無法立足,於是楚昭王遷都鄀(今湖北宜城東),稱“鄀郢”。

楚國都鄀郢約六十餘年,至楚惠王中期(前450年左右),楚惠王又曾居住於鄢(也在宜城,距鄀郢不遠),號“鄢郢”。楚惠王晚年(約前435-433年左右),楚國國力增強,於是在郢都舊地以南重建都城,稱“南郢”,此後九代楚王均居於新郢(南郢)。

楚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軍在白起率領下,東伐楚國,大破楚軍,並攻克新郢,史稱:白起拔郢。楚頃襄王為躲避秦軍兵鋒,逃奔陳(今河南淮陽),把國都遷至此,改名“陳郢”,繼續對抗秦軍。

楚考烈王十年(前253年),楚國遷都巨陽(今安徽阜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再遷壽春(今安徽壽縣)。這兩次遷都,都是為了防備秦軍攻擊,避免楚國再次被攻克國都。

楚王負芻五年(前223年),避無可避的楚國,在秦軍老將王翦帶領的六十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進攻下,終於覆滅於壽春。雖然楚軍大將項燕扶立昌平君熊啟為楚王,抵抗秦軍,但是很快被秦軍擊敗,項燕及昌平君戰死,八百年的楚國走到了盡頭,而壽春,也成為最後的楚國王都。

燕:周武王五年(前1044年),周滅商。此後周武王封王弟姬奭於燕地,建立燕國,姬奭號“召公”,即燕國第一代國君燕召公。召公沒有前往燕國就封,而是派長子克去封地管理,自己在周王室國都鎬京擔任王室卿士,輔佐周天子處理國政。

燕侯克抵達燕國後,建都於燕城(今北京房山區),這是燕國第一個都城,燕國在此立國近四百年。燕桓侯在位期間(前697-691年),燕國曾向北發展,滅薊國,遷都於此,稱“薊城”。但是北方山戎多次南下侵擾燕國,為了躲避山戎,燕國被迫自薊遷都臨易(今河北容城),放棄剛剛建立的新都。

燕莊公二十七年(前664年),山戎大舉南下侵燕,燕國不敵。齊國國君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名義,召集諸侯聯軍救燕,擊敗山戎,保全燕國。山戎被擊敗後,燕國在齊國的支持下,將國都從臨易遷回薊城。

燕昭王二年(前311年),平定了子之叛亂的燕昭王在易地(今河北易縣)建立新都,稱“下都”,以原都城薊城為上都。

燕昭王於此築黃金臺招攬天下英雄,蘇秦、樂毅都在這裡被燕昭王收為己用,為燕國強勢崛起奠定基礎。燕國也一舉躍居為戰國七雄之一,東邊拓地千里,直抵遼東,並南下攻齊,幾乎滅掉齊國。

燕惠王元年(前279年),燕軍被田單帶領的齊軍擊敗,大潰而回,燕國不復強盛,逐漸衰敗。燕王喜五年(前250年),燕國趁火打劫,在長平之戰十年後,出兵六十萬偷襲元氣大傷的趙國,卻被趙將李牧帶領哀兵之勢的趙軍打得抱頭鼠竄,慘敗而回,再一次刷新七雄的底線。

此後燕一直與趙纏鬥不止,燕勝少敗多,而趙也損耗極大,雙方兩敗俱傷。

燕王喜二十三年(前232年),在秦為人質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國,此後策劃刺殺秦王的計劃,以此抗拒即將到來的秦軍攻擊。

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年),太子丹遣荊軻以詐降名義入秦,當面刺殺秦王政,但是行動失敗,並因此導致秦王大怒,出兵攻燕。

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軍攻破燕下都易城、上都薊城,燕王喜與太子丹逃奔遼東,在襄平(今遼寧遼陽)苟延殘喘,襄平也因此成為燕國新都城。

同年,秦將李信率兵越衍水,追擊燕國殘餘勢力,大敗燕太子丹,基本消滅燕軍主力。燕王喜無奈,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未置可否。但是由於秦即將發起對魏、楚的作戰,所以實際上停止攻燕,燕國暫時在遼東偷生。

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秦國已經攻滅魏、楚,可以騰出手來北上。於是秦以王賁領軍,直撲遼東攻燕。燕國有生力量基本上在衍水之戰中已被消滅,所以根本不能抵抗來勢洶洶的秦國大軍,王賁輕而易舉消滅燕國殘軍,俘獲燕王喜,燕國滅亡。

秦在燕地置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諸郡,薊城為漁陽郡治,襄平為遼東郡治。

趙:趙國起源於晉國大夫趙氏,興起於晉文公元年(前635年),趙衰輔佐晉文公,建立晉國霸業。此後趙氏歷經數代人的發展,最終得以與魏、韓兩家消滅智氏,掌握晉國大權。名為晉卿,實際上已經是獨立政權。

趙氏原本的都邑是家族起家封地晉陽(今山西太原)。趙襄子五十一年(前425年),趙襄子趙無恤去世,死前沒有傳位自己的兒子,而是把趙氏首領之位傳給兄長伯魯的兒子趙浣。但是趙無恤和伯魯的弟弟趙嘉驅逐侄子趙浣,自立為主。

一年後,趙嘉去世,趙浣被趙氏族人迎回晉陽,成為趙氏新主。為了消除趙嘉殘餘勢力的影響,趙浣將都邑自晉陽遷往中牟(今河南鶴壁)。

趙烈侯六年(前403年),趙、魏、韓三家正式分晉,各自獨立建國。趙烈侯去世後,因為兒子趙章年級小,所以烈侯的弟弟被擁立為趙侯,稱趙武公。武公去世後,歷史重演:趙烈侯的兒子趙章繼位,武公的兒子不服作亂。趙章擊敗叛亂後,也是為了消除叛亂影響,於是遷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史稱“敬侯遷都”。

趙成侯二十年(前355年),趙國為了抵禦魏國的攻伐,所以立信都(今河北邢臺)為別都。信都曾在趙魏大戰邯鄲淪陷的情況下,作為趙國都城,對抗魏國。趙軍以信都為基地,堅持三年作戰,最終擊敗魏軍,收付邯鄲。

在邯鄲,趙國經歷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迅速壯大,成為戰國中晚期唯一能夠抗衡秦軍的力量,多次擊敗秦軍。但是在趙孝成王六年(前260年),長平一戰中,秦軍大破趙軍,趙軍被坑殺四十六萬。趙國自此中衰,無力抵禦秦國進攻。

在勉力支撐了三十年後,趙王遷八年(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俘趙王遷,趙國亡。秦以趙地置邯鄲郡,郡治就是邯鄲城。

魏:魏國也是原晉國卿士後裔,先祖畢萬,是晉獻公大夫,因軍功受封於魏地(今山西芮城),魏氏由此得姓。畢萬孫魏犨,跟隨晉文公流亡十九年,忠誠無二,在文公繼位後,也是功勞赫赫,為晉國出生入死。晉文公以魏犨繼承魏氏爵位封地,封大夫,治理魏地。魏邑(芮城),就是魏氏最初的首邑。

魏桓子末年(前453年),已經是晉國實際執掌家族之一的魏氏,聯合趙、韓兩家,滅智氏,平分晉國權力疆土,魏氏因此基本可算獨立建國。

魏文侯元年(前403年),魏與趙、韓受周威烈王策命,正式列為諸侯,魏國立國。魏文侯於是遷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在此改革變法、興修水利、獎勵耕戰,成為戰國早期最強大的國家。

魏武侯五年(前391年),魏聯合趙、韓,在大梁(今河南開封)、榆關(今河南中牟)與楚國作戰,三家擊敗楚軍,奪取河南之地。戰後劃分勝利果實,其中魏國佔領大梁。

魏惠王九年(前361年),為了更好地開展中原爭霸,魏國把國都自安邑遷往大梁,魏惠王三十六年(前334年),魏率先在六國中(楚國除外)稱王,大梁為王都。但是此時的魏國已“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國勢大衰,再也不復文侯、武侯時的強盛局面。

此後百年,秦國崛起,作為過氣強國的魏,面對秦、趙、齊等國的攻擊,不能戰而勝之,疆土日蹙。只是因為諸國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時戰時和,魏才得以延續。又因魏國軍事奇才信陵君魏無忌(魏昭王幼子、魏安釐王弟)的存在,兩次擊敗秦軍,挽救魏、趙於危急,所以魏國尚能勉強自保。

魏安釐王三十四年(前243年),信陵君去世,魏國再無可以抵抗秦軍之人,面對虎狼秦軍束手無策。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軍伐魏,水淹大梁,破城而入,殺魏王假,魏國滅亡。

魏舊都大梁因被大水灌城,一片澤國,不宜為要城,所以只被改為大梁縣,屬碭郡。

韓:韓氏先祖為晉公室,為曲沃桓叔幼子韓萬。晉侯緡二十八年(前677年),桓叔孫曲沃武公以小宗並大宗,消滅翼城晉國嫡宗,代為晉新公室。而韓萬因為協助侄子曲沃武公克翼有功,被封於韓地,韓氏因地而得姓。

韓氏起先在晉國地位較低,沒有出任卿士,甚至只能依附趙氏生存。在韓獻子韓厥時期,因為主持公道,為幾乎被滅門的趙氏說話,獲得“忠貞剛直”的評價,並在以後堅決扶持僅存的趙氏孤兒—趙武繼承趙氏,所以韓、趙兩家一直親密無間,結成牢固同盟,並在之後的晉國政治鬥爭中共同進退,成為晉國最有權勢的卿族之一。

韓康子在位時(前453年),韓氏聯合趙、魏,擊敗智氏,三分晉國軍政大權,實際上獨立建國,此時韓氏都邑為平陽(今山西臨汾),韓武子元年(前424年),韓氏遷都邑到宜陽(今河南宜陽)。

韓景侯五年(前403年),韓氏、趙氏、魏氏三家受周天子策命,列為諸侯。而之前的五年,即韓景侯元年(前408年),韓氏已遷都陽翟(今河南禹州)。

韓國建國前後,在戰國諸強中實力較弱,所以急需擴大疆土,發展國力。於是自韓武子二年(前423年),韓氏(國)就將目光盯在了中原弱國---鄭國的身上,展開持續數十年的滅鄭進程。

自韓武子二年,至韓哀侯二年,韓、鄭交戰近五十年,互有勝敗。韓國國力終究強於鄭國,又有趙國為後盾,歷經五代韓侯不懈努力,韓哀侯二年(前375年),韓軍破鄭,最終實現滅鄭的夙願。

韓哀侯滅鄭後,立即將國都自陽翟遷往原鄭都----新鄭(今河南新鄭),此後一百四十五年間,新鄭一直都是韓國國都。韓國也在此效法秦、齊、魏、趙等國,任用申不害,舉行變法,加強集權、整頓兵備,韓國在變法的二十餘年間國力強盛,各國不敢輕易侵韓。

但是韓國體量太小,又位於中原腹地,發展空間實在太小,所以最終還是成為諸強國的爭霸要挾對象,和緩衝之地。韓桓惠王七年(前265年),秦攻韓,意欲奪取韓上黨郡(今山西長治),上黨太守馮亭不願聽從韓王的命令降秦,而是以上黨十七城獻於趙國。這引起秦國怒火,發兵攻趙,趙國也傾全國之兵迎戰秦軍,這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長平之戰”。最終秦勝趙敗,趙國喪師四十餘萬,國力崩潰,再也無力抵擋秦軍。而韓國也因此深陷諸國爭霸的漩渦,並左支右絀,不能自拔。

韓王安九年(前230年),秦王政開始統一天下的軍事征程,而最弱的韓國,就成為第一個倒黴的國家。當年,秦將內史騰奉命率軍伐韓,大軍東出呼嘯而來,山東諸國均不能救援,而韓國也疲弱日久,不能反抗秦軍進攻,韓都新鄭被攻破,韓王安被俘,韓國滅亡。

滅韓後,秦以韓國故地置潁川郡,郡治舊韓都陽翟,而韓都新鄭則被降為鄭縣,隸屬潁川郡。

戰國七雄都城詳解,至此結束。恰逢春節假期,所以本篇出品耗時稍長了些,希望朋友們見諒。節後恢復正常,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