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龍場鎮這樣幹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龍場鎮這樣幹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威寧自治縣龍場鎮在原有產業規模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形成“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格局,帶動農戶就近就業,實現增收,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龍場鎮這樣幹

工人在蔬菜基地裡澆水


發展特色產業 打造靚麗品牌


“現在剪枝最主要就是把乾枝和豎枝剪掉,第二年才能長出新的花芽來。”龍場鎮津海村村民陳昌豔一邊剪枝一邊對記者說道。


陳昌豔夫婦種植經營20餘畝油桃,目前正是管護的關鍵時期,夫婦兩人每天在基地裡忙著剪枝、噴灑殺菌殺蟲藥水。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龍場鎮這樣幹

噴灑殺菌殺蟲藥水


陳昌豔說:“油桃種了20多畝、梨樹10多畝、杏子5畝多,去年的桃子價格好,一畝地摘4000多斤,每斤單價3.5元,收入確實很好。”


陳昌豔夫婦種植油桃收入頗豐,而且經驗好,當地農戶看在眼裡,羨慕在心裡,今年他們一改原來的種植方式,開始跟著學習種植油桃,並請陳昌豔當技術指導員,凡是與油桃樹管護有關的問題都前來請教她。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龍場鎮這樣幹

剪枝


示範帶動,共同致富。目前龍場鎮共種植油桃8000畝,其中樹舍社區6000畝,幹河、津海等8個村(社區)共2000畝,已掛果3500畝。


龍場鎮致力於打造一批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的產業基地,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推進產業增量提質、轉型升級,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

引進經營主體 完善產銷機制


開嘎社區標準化大棚基地內,1萬餘畝的辣椒苗已經完成育苗,長勢良好。


育苗基地技術人員陳菊告訴記者:“這個辣椒苗已經有根了,只要水源跟上,種下去都可以存活。”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龍場鎮這樣幹

育苗基地辣椒苗長勢良好


據瞭解,育苗基地由益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經營,基地每天用工人員30人左右,農忙時可達100人左右。


龍場鎮今年規劃發展以辣椒為主的“短平快”蔬菜產業1.5萬畝,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引進經營主體進行規模化種植,帶動農戶就近務工,增加收入。目前全鎮辣椒育苗工作已接近尾聲,下一步將陸續發給各村(社區)農戶進行種植。


種得好,銷得出,穩增收,是關鍵。為了解決當地農戶的銷路問題,龍場鎮與甕安和平有限公司和納雍縣食品有限公司簽訂辣椒種植保底收購訂單,完善產銷對接機制,幫助老百姓解決後顧之憂。


龍場鎮選準優勢產業,採取“鎮總社領辦+村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的模式推進,壯大村集體經濟,打造格朵、宣豐等5個黨支部聯辦“易地產業”種植示範點,帶動村集體經濟薄弱的31個村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更大突破,助力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同步小康。

優化產業結構 實現助農增收


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龍場鎮立足優勢,認真對照“八要素”找差距、補短板,縱深推進產業革命,全面補齊農業短板,制定產業發展作戰圖,32個村(社區)全部實現掛圖作戰、按圖施工。


“長短結合、以短養長”,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除以油桃、軟籽石榴、獼猴桃、核桃等為主經果林產業外,進一步擴大“短平快”產業規模,規劃種植以辣椒為主的蔬菜產業1.5萬畝、馬鈴薯6.28萬畝、豆類3.7萬畝、烤煙0.85萬畝、南瓜2000畝、牧草0.9萬畝,以及小黃姜、木瓜子、高粱、百合等特色產業1萬畝。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龍場鎮這樣幹

工人正在對大棚蔬菜進行管理


龍場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袁洪賢說:“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我鎮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在原有特色農業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產業規模,發展辣椒、芸豆等‘短平快’產業,確保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


威寧融媒記者:唐愛梅 羅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